❶ 什麼是採茶機
採茶機是從茶樹頂梢採收新嫩茶葉的作物收獲機械。按採摘方法不同分選擇性採茶機和非選擇性採茶機兩類。選擇性採茶機有折斷式和摩擦式等類型。前者是利用彎曲折斷原理,採下鮮嫩茶葉而保留粗老枝條;後者是用一對彈性摘指夾住茶葉,依靠摘指與茶葉間的靜摩擦力,摘下新葉而保留老葉和幼芽。由於生產效率低且對茶園作業條件的要求高等原因,選擇性採茶機未獲大量唯信農業推廣。該機操作時只要手握手柄啟動電源開關,將刀片組對准茶葉即可實現採茶作業,而 摘下來的茶葉質量,可達到手工採摘一樣的水平。適宜個人採茶,一台機上山作業一天 少可抵3-5個勞動力的工作效益,且每次使用後再次充電只要0.2度電。使用本採茶機是解決勞動力,支持「三農」的 佳選擇。投資少,10天就收回;效率高,1人頂4人;操作簡便,男女老少都可行;綠色環保,不產生二次污染;效果好,同手工採摘沒有區別;適用性強,適合多種茶園和不同檔次的茶葉採摘。油動採茶機分為二沖程和四沖程的動力機械.
❷ 採茶的方法
手工採茶根據你所要的品質決定,可以采芽,也可以采一葉一芽,也可以采兩葉一芽。
從茶樹新梢上摘取芽葉的手段,有手采和機采等。
1.手采採茶
採茶
①掐采:又稱折采,凡細嫩的標准採摘包托頂、撩頭都應用這一手法。②提手采:這是適中標准採摘的手法,大部紅綠茶區均用之。③雙手采:這是提高採茶工效的先進手采方法,比單手采效力提高50-100%,一般每人每天少的可采20-25kg,多的可達35-40kg,但茶樹必須具有理想的樹冠,採摘面平整,發芽整齊。
2.割采
邊茶的採收因原料粗大,多用工具進行采割,各地所用工具有月形小鐵刮刀、鐮刀或採摘鋏等,工具要求刀刃鋒利,采割要迅速,避免將枝條割裂而影響下輪新梢萌發。
機采:在機采前數日用手采掉一批達到標準的鮮葉,這樣機采鮮葉質量基本可以滿足加工中、低級條茶的要求,工效比手工提高10倍以上。茶園連續機采三、四年後,芽葉逐步變小,密度增加,葉片變薄。
3.機采
主要是往復切割式採茶機來采。
由0.6~14瓦的小汽油機或40瓦左右的微電機驅動,動力由軟軸傳至手攜採摘裝置,驅動切割器和集葉裝置作往復運動。採下的茶葉在風機或掃葉輪作用下送入集葉袋。採摘質量好,芽葉完整率可達80%左右,是非選擇性採茶機發展的主要類型。同安科技[1]生產的採茶機,具有良好的耐用性,可作為專業商業採茶使用,與普通採茶機相比,啟動非常輕便,
操作十分簡單方便,適用范圍廣泛,可配各種刀具。採茶機是水泥園林整理的好幫手,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強而有力,是職業愛用中的第一指定品牌!
❸ 採茶的方法
(1)按原料標准采。采名茶原料,一般是採摘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初展的芽葉,有的甚至只採一個茶芽。制大宗紅綠茶,一般以採摘一芽二葉為主,兼采一芽三葉和同等嫩度的對夾葉。應嚴格按標准採茶,不能大小老嫩一齊采,更不能把芽葉養大後采「齊大茶」,以保證採下的芽葉嫩度、勻度一致。
(2)及時分批采。在手工採茶的情況下,一般大宗紅綠茶,當春茶新梢在樹冠面上有10%~15%達到採摘標准,夏秋茶有10%達到採摘標准時,就要開采。至於採摘細嫩的名茶,一般有5%達到採摘標准時,就要開采。春茶的採摘周期以4~6天為宜。夏秋茶以6~8天為宜。如采名茶或高檔優質紅綠茶,一般應縮短到每隔2~3天采一次。
③留葉采。採摘時不能一把抓光採摘芽葉,必須留適量新葉。留葉數量以葉面積指數達到3~4(衰老茶樹2~3為宜)為宜。但葉面積指數測定方法比較麻煩,在生產實踐上往往掌握以茶樹「不露骨」為留葉適度,即以樹冠葉子相互密接,見不到枝幹外露為宜。留葉方法有分批留與集中留兩種。生產上多採用集中留葉,一般在夏茶或秋茶後期集中留養一批葉片,這種方法簡單易行。
❹ 用什麼方法可除剪茶機上的茶漿
眾所周知,茶樹種植生產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過去農民主要依靠手工勞動來進行種植採摘和管理,但隨著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農村勞動力需求結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越來越多的農民放棄農業種植,來到城市中務工。現在擺在茶園管理過程中最大的難題就是勞動力不足,常規生產模式難以滿足社會的需求,很多茶園處於荒廢狀態,無人管理,更無人採摘。
所以機器設備的研發、引入和應用成為現代化茶園種植的必然。雖然高檔綠茶仍然以手工採摘為主,但機械採茶設備的使用和應用已經越來越普及,極大的解放了勞動力,提高了生產效率。今天止茶就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茶葉採摘機械的種類以及使用和保養相關的知識,希望給有需要的茶農朋友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
茶園採摘機械有哪幾個種類?
根據統計,過去在傳統人工生產模式下,有將近60%的生產成本是被人工採摘所消耗的。通過實驗表明,使用機械採摘極大的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勞動效率。茶葉採摘機械根據作業方式、工作原理、動力配置的不同可以區分為以下幾種。
第一,按照操作形式來分類,可以分為單人背負手提式、雙人抬式和乘用型三種。
第二,按照機具刀片剪切方式來分類,可分為往復切割式、螺旋滾切式和水平勾刀式。
第三,按照樹型樹冠適用來分類,可分為弧型和平型兩種。
第四,按照動力能源來分類,可分為機動型、電動型和手動型。
其中單人手提式採茶機使用最為靈活,可以在一些分散種植的茶園,甚至坡度較陡的梯田茶園均可使用,主要適用於採摘平型樹冠,動力能源主要包括電動和機動兩種。對於規模較大的平地或緩坡地茶園,一般採用雙人抬式採茶機效果比較好,工作效率高,可以適用於弧型樹冠,也可以施用平型樹冠,動力能源主要為機動方式。而對於現代化科學種植的新式茶園,根據要求進行了合理密植和科學修剪,培養了良好的樹冠樹型,同時在茶園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的情況下,可以採用乘用型採茶機。
在這三種不同的採茶機種類中,乘用式採茶機的限制要求最大,單人背負手提式最為靈活。雖然採茶機的型號並不完全相同,但一般來說,單人採茶機的割幅在450~600mm,汽油機的動力在0.8kW左右,整機重量在9~10公斤左右。雙人採茶機的割幅在1000~1200mm,汽油機的動力在2.2~2.34kW左右,整機重量在12~14公斤左右。
在一些名優茶採摘過程中,過去由於採摘要求高,沒有辦法使用機械採茶,但現在隨著技術的進步,也開始研製一些新式的採茶機,包括折斷式和摩擦式兩種機械類型。其中折斷式是利用彎曲折斷原理,採下鮮嫩茶葉而保留粗老枝條。摩擦式是利用一對彈性摘指夾住茶葉,依靠摘指與茶葉間的靜摩擦力,摘下鮮葉而保留老葉。這兩種方式各有利弊,在實踐中應根據當地鮮葉原料的採摘要求而綜合運用。
不同類型的採茶機該如何使用?
機械有一定的使用壽命,而合理的使用採茶機則可以延長機械的使用壽命,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勞動成本。在生產中不同的採茶機類型使用的方式並不完全相同,具體的操作方法如下。
第一,使用前檢查機具不可忽視
很多茶農在剛剛接觸茶葉機械的時候,對於使用機具前的檢查工作並不上心,甚至完全不檢查直接上手。但是這樣操作的話,並不符合安全操作,很有可能在工作的時候出現意外事故。採茶機使用前主要的檢查工作包括機具檢查、加註混合油、油路檢查與調節和機具啟動等幾個部分。對於集葉袋的安裝,要根據指示標記,依次掛在導業板和機架掛鉤上,調整好帶口松緊。
單人採茶機要先連接汽油機和傳動部分,再將軟軸另一端的與機具傳動部分連接,安裝好集葉袋之後進行油路檢查。在操作時要先將裝好背帶的汽油機發動在背負的身上,或者有旁人協助發動汽油機。這一點是與其他採茶機具的發動方式有一定區別。
第二,採茶機人員配置和機具調節要到位
首先,不同採茶機人員配置不同。單人採茶機一般1人即可使用,也可單獨配置1名集葉手,幫助移動集葉袋。雙人採茶機至少需配置3人,分別是主機手、副機手和集葉手。三人的站位分別是主機手位於非汽油機一側,而副機手則站在汽油機一側。集葉手一般位於主機手之後,主要負責移動集葉袋。乘坐式採茶機根據不同類型,要求配置的人員不同,一般來說跨行自走全自動式採茶機,只需要一人操作即可。
其次,操作時要講機具高度調節到合適位置。每個人的身高以及操作習慣都不太一樣,所以在採茶機使用之前,應根據每個人的操作習慣將高度調節至操作人員雙手提起手把,手柄自然下垂,刀口片接觸到適合的採摘蓬面高度為宜。調整完成之後要鎖緊手柄調節開關,注意防止在採摘操作過程中松脫。
第三,採茶機田間採摘作業要嚴格按要求進行
使用單人採茶機操作時,一般左手握緊汽油機側把手,右手握緊刀桿把手,平穩勻速前進採摘。單人採茶機在採茶的時候,要注意不要前後左右移動機器,要保持穩定,以免造成機器對接袋的切割。一般當單人採茶機採摘量達到10公斤左右時,要及時倒出鮮葉或者更集葉袋。操作時必須停止刀片運轉,保證機器處於怠速狀態,確保注意安全。
使用雙人採茶機時,要緩慢開啟油門開關,控制油門,將離合張緊開關開到底,使機器轉速穩定在7000r/min,油門開3/4左右。採摘作業時,主機手應倒退行走,副機手應保持前進狀態,位置應滯後主機手40~50厘米左右,保持機器刀片與茶行有70度左右的夾角。採摘過程中,應根據採茶季節及樹冠蓬麵茶芽生長情況,合理控制行進速度,一般以0.5米每秒為宜。當雙人採茶機集葉袋鮮葉達到20公斤左右時,要及時卸葉。操作規范跟單人採茶機類似。
採茶機該如何進行保養?
一般來說,採茶機分為日常保養和階段性保養兩個部分。這是延長採茶機使用壽命的重要處理方式,廣大茶農朋友千萬不可忽視。
日常保養:在每次作業完成後,要將沉積在刀片上的茶漿清洗干凈,並且添加適量的潤滑油保護刀片。同時必須按照操作規程檢查刀片螺釘是否松動,對空氣濾清器海綿用純汽油清洗,乾燥之後,裝好緊固。採茶機刀片要隔1~2小時需要加註一次機油,每隔20小時左右要往轉動箱助油孔加註一次高溫黃油。
階段保養:採茶機經過一段時間使用以後,必須對齒輪箱進行保養,清除廢油,加註高溫黃油。要清除消音器和火花塞內的積碳,清空油壺內的混合油,在氣缸火花塞孔內滴幾滴汽油。使機油均勻分布氣缸壁內,保護氣缸。同時還要及時清除採茶機具身上的雜物,尤其是風管悶蓋中的雜葉,否則的話會影響風管出風,造成機器損壞。
總之,使用採茶機採茶可以大大提高勞動效率,節省勞動時間,降低勞動成本,在現代化茶園種植過程中,應用十分廣泛。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茶園機械的投入應用將進一步擴大。對於茶農來講,應根據現代種植的要求,不斷提高自己的種植管理水平,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在降低勞動成本的情況下,不斷提高收益。
167閱讀
搜索
梁宏亮採茶機價格表
新昌梁宏亮採茶機價格
川合採茶機
採茶機為啥不能普及
天御採茶機價格表
梁宏亮採茶機
❺ 採茶機為什麼不是很普及
因為採茶機對茶樹生長點傷害較大且採的茶並不能確保相同的標准。
機械採茶的普及與利用
茶葉作為一種天然綠色飲品,越來越受到花費者的青睞,而綠色作為一種時尚、一種理念已日益深入人心。隨著我國加入WTO,作為傳統的茶葉出產、花費和出口大國,加快老茶園改革,發生「兩高一優」茶園,人力普及機械採茶技巧,對增進茶葉經濟進展顯得尤為重要。
機械化採茶茶園要求茶樹蓬面平整,發芽整齊,茶蓬高度為70cm一80cm,蓬面寬度為100cm左右,老茶園在不可能舉行大面積換種培植新茶園的情形下,要告終機械化採茶就定然對現有茶園舉行改革。依據茶樹的生長情形,宜批准不同的改革措施,培植合乎機械化採茶要求的冠面。
重修剪茶園的樹冠構成比台刈茶園的要迅速。重剪第1年,春茶留養,夏茶後期新枝長到30cm時,用採茶機採茶順次,長進樹冠20cm左右,秋茶養蓬。第2年,等閑機采三次茶,春、夏、秋各采順次。當新梢長到四五葉時,留一葉機采順次春茶;夏茶亦留一葉,機采順次;秋茶前期不留葉,機采一芽至三葉,秋茶後期留葉蓄養,樹冠在上年基礎上又長進10cm,這時茶蓬冠幅達80cm。第3年可機采4次,春茶二次,夏、秋茶各順次,秋末留葉養蓬,每次採摘新梢應展開到一芽四五葉,留一兩葉,采一芽兩三葉,此刻樹冠高65cm一70cm,冠幅為100cm左右,大約到達成園要求。第4年舉行正常出產,等閑全年可機采四次至五次茶葉,但9月中下旬可不再機采,以留葉養樹。在全副改革、養冠過程中,可全副用弧型雙人採茶機採茶,采剪蓬面往返重疊約10cm,逐漸養成弧而,得體機采。
必需尤其指出的是,在老茶園改革過程中要尤其偏重機採茶園的肥培管教和病蟲預防工作,要盡量施用有機肥料,及時追施氮肥,保證茶樹營養花費。堅持以生物預防為基礎,防禦和利用天然資源,施展慷慨調控力氣,加深生態調控力度。穿越茶園改革,長進茶葉功德,進展綠色飲品,長進茶葉的附帶值,使茶葉資源的進展潛力獲得富餘的挖掘。
機械採茶是一項新的採茶技巧,也是一項系統的農業工程,它是農業當代化的翔實出現。採茶機械化包括茶園的培植管教、採茶機械和壟斷利用技巧三個方面,其中,茶園培植管教是基礎,採茶機械是關鍵,壟斷利用技巧是長進茶園效益的大約保證。
茶葉每年可萌發4茬一5茬新梢,在手工採摘情形下,每茬採摘期長達15天至20天,勞力不足的茶場或專業戶,經常揭示濫采假象,使茶葉產量與功德降落;而機械採茶速度快,採摘期短,採摘批次少,又是順次性刈割,使鮮茶葉具有機械措傷小、鮮美度好、單片少、全面葉多等個性,保證了鮮茶葉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