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製冷設備 > 數控機床為什麼這么難

數控機床為什麼這么難

發布時間:2023-01-22 00:57:38

① 數控車床難學嗎

數控車床其實不難學,肯下功夫就行。

要學好數控車床理論和操作,就必須勤學苦練,從平面幾何,三角函數,機械制圖,普通車床的工藝和操作等方面打好基礎。

因此,必須首先具有普通車工工藝學知識然後才能從掌握人工控制轉移到數字控制方面來,另一方面,若沒有學好有關數學、電工學、公差與化合及機械製造等深內容,要學好數控原理和程序編制等,也會感到十分困難。熟悉零件工藝要求,正確處理工藝問題。

數控車床工應達到下列技術水準和要求:

1、熟悉鑽、銑、鏜、磨、刨床的結構、工藝特點。

2、熟悉加工材料的性能。

3、扎實的刀具理論基礎知識,掌握刀具的常規切削用量等。

4、熟悉本企業的工藝規范、准則及各種工藝加工能達到的一般要求,常規零件的工藝路線。合理的材料消耗及工時定額等。

5、收集一定量的刀具、機床、機械標準的資料。特別要熟悉數控機床用的刀具系統。

② 數控車床難學嗎

數控車床難不難學主要取決於自己用不用心,只要用心的話,數控機床是不難學的。

數控機床是按數字形式給出的指令進行加工的。數控機床的脈沖當量普遍達到了0.001mm,而且進給傳動鏈的反向間隙與絲杠螺距誤差等均可由數控裝置進行補償,因此,數控機床能達到很高的加工精度。

在數控機床上改變加工零件時,只需從新編制(更換)程序,輸入新的程序就能實現對新的零件的加工,這就為復雜結構的單件、小批量生產以及試制新產品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數控車床的特點:

1、良好的經濟效益

在單件、小批量生產的情況下,使用數控機床加工,可節省劃線工時,減少調整、加工和檢驗時間,節省了直接生產費用;使用數控機床加工零件一般不需要製作專用夾具,節省了工藝裝備費用;數控機床加工精度穩定,減少了廢品率,使生產成本進一步下降。

2、有利於現代化管理

採用數控機床加工,能准確地計算出零件加工工時和費用,並有效地簡化了檢驗夾具、半成品的管理工作,這些特點都有利於現代化的生產管理。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數控機床專業

③ 車床和數控車床哪個比較難學為什麼難學,學會大概要多長時間

  1. 車床臟累。再說數控車床是車床的進化。車床註定要被淘汰。數控實現完全數字化。。其實想學懂也不是很難。就看你有沒有心學。學那東西要仔細。因為要求精度一般都很高的..別看指令那麼多其實如果你專精一門的話也用不到那麼多的東西的.就象漢字..你不可能全都用的到吧?呵呵其實很多都是擺設....現在一般都是用日本的法蘭克的操作系統.還有德國的西門子.一般我感覺還是法蘭克的多...建議你學法蘭克的操作系統.有什麼疑問還可以問我。,以後學了以後有什麼疑問也可以問我。

  2. 現在很多企業用的都是數控機床設備,這樣操作起來更加方便的。

  3. 如果單單是操作的話,很簡單,稍微學習或者培訓下就可以的。

  4. 如果要做深入層次的維修、維護和編程方面的工作就比較難些,現在用的較多的數控系統有西門子840D系統,FUNAC系統,三菱的系統。這些要學編程就比較困難了。多實踐從小的程序問題開始解決,注意日常的積累。應該是數控比較難學吧,但是車床註定遲早要淘汰的,社會總是朝前發展的,所謂數控其實就是電腦控制的,她精度比較高,但是只要你想學,我想還是很快能學會的。

④ 數控機床操作難難在哪裡

操作應該是不難的吧~~~
難的是要知道為什麼要這樣操作~~~
如果只是操作設備的話,隨便拉個人來簡單得介紹下,一般就都會了~~·
難點應該是工藝、編程等~~~
如果非要找個操作的難點的話,應該就是工件的裝夾、定位這方面吧~~~

⑤ 數控好學嗎

數控好不好學因人而異。

數控技術主要學:機械制圖、機械設計基礎、數控加工技術、數控加工編程與操作、數控原理與系統、CAD/CAM應用、數控機床使用及維修、數控機床電氣控制、工業企業管理等。

數控加工(numerical control machining),是指在數控機床上進行零件加工的一種工藝方法,數控機床加工與傳統機床加工的工藝規程從總體上說是一致的,但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用數字信息控制零件和刀具位移的機械加工方法。

它是解決零件品種多變、批量小、形狀復雜、精度高等問題和實現高效化和自動化加工的有效途徑。

數控加工程序編制方法有手工(人工)編程和自動編程之分。手工編程,程序的全部內容是由人工按數控系統所規定的指令格式編寫的。自動編程即計算機編程,可分為以語言和繪畫為基礎的自動編程方法。但是,無論是採用何種自動編程方法,都需要有相應配套的硬體和軟體。

數控機床與普通機床相比,如下特點:

1、加工精度高,具有穩定的加工質量。

2、可進行多坐標的聯動,能加工形狀復雜的零件。

3、加工零件改變時,一般只需要更改數控程序,可節省生產准備時間。

4、機床本身的精度高、剛性大,可選擇有利的加工用量,生產率高(一般為普通機床的3~5倍)。

5、機床自動化程度高,可以減輕勞動強度。

6、對操作人員的素質要求較高,對維修人員的技術要求更高。

⑥ 我國數控技術落後的原因

我國機床工具工業整體落後的深層原因是長期採用粗放型增長模式,創新機制薄弱,在國際強手面前缺乏競爭能力
以上提到,我國機床工具工業的廣大企業,經過十年奮斗取得了巨大進步。這些進步都是實實在在的。但與此同時,我們又必須面對這樣一個嚴峻的現實:國內製造業急需的現代高效加工技術和裝備大部分依賴進口,國產機床工具只佔很少份額。在高端技術領域,更是進口技術的一統天下。這兩種看似矛盾的情況同時存在,原因究競何在?我認為:我國機床工具行業盡管在一系列具體領域取得了明顯進步,但就總體而言,仍然在傳統產業的軌道上運行,沒有產生質的變化,更沒有達到當年發達國家轉軌變型時那種「脫胎換骨」的程度。行業整體競爭力沒有明顯提高,這就是落後的原因所在。從下面一組數據中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這一點。
2005年,我國生產機床45萬台,其中數控機床5.9萬台,都達到創記錄的高水平。但是,我們不能忽略一個數字,那就是普通機床年產量達到39.1萬台,仍然占據絕對主導地位,產值數控化率不到35%(日、美等國都在80%以上)。此外,在國產數控機床中,有70%還是經濟型的低端產品,整體層次還很低。
工具工業的情況顯得更嚴峻一些。盡管經過多年努力,一批走在前列的工具企業已經在我國高效刀具市場佔有一席之地,但就全行業整體而言,仍然是傳統的標准化刀具在唱主角。2005年,我國生產高速鋼材8.4萬噸,硬質合金約1.5萬噸,約佔全球工具材料消費量的40%。但消耗了這么多的資源,生產的刀具產品的銷售收入僅佔全球刀具銷售額的12%左右,這是一個很大的反差,說明我們產品的整體水平尚處於低位。目前,在全球切削刀具消費量中,以硬質合金為主體的高效刀具已佔有70%以上的份額,而我國的生產格局則正好相反,傳統的標准化高速鋼刀具仍佔70%,與需求的發展不同步。
從上面一組數字可以看出,我國機床工具工業的整體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仍然十分巨大。這是一個必須承認的客觀事實。也就是說,從全行業的角度看,仍然在傳統產業模式下低水平重復運行,沒有真正轉到現代技術的高水平發展軌道上來。用經濟學家的術語來說,就是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模式沒有得到根本改變。這就是我國機床工具行業整體落後的原因所在。所以,解決的對策也很明確——徹底改變粗放型的增長方式。
當然,說到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就涉及到我國經濟發展的全局問題,解決起來遠沒有那麼簡單。很多問題錯綜復雜,並非僅在機床工具行業內就能解決得了,這就是當前發展中面臨的最大難點。舉例來說,前文提到,近年來我國製造業出現了良好的發展勢頭,一批走在前面的企業加快了與現代國際製造技術接軌的步伐,對高效切削加工技術和裝備出現了強勁需求,而國內裝備工業無法滿足其需求,不得不依靠大量進口。但問題的另一方面是,我國製造業中有數量更多的企業仍在採用落後的裝備,依靠廉價勞動力,大量生產和出口廉價的機械設備和零部件。這些企業對普通機床和傳統標准刀具的需求在國內市場仍佔有主要份額。由於這種市場需求的客觀存在,使得大量的機床工具企業難以下決心徹底轉向現代製造技術的新軌道。不僅如此,一些企業還在盲目爭搶市場中滑向了質量下降、技術倒退的下坡路。所以,我國經濟發展中各行業普遍採用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已經使得整個產業鏈上的一大批企業在一個狹窄的空間里相互擠壓和傾軋,生存空間愈來愈小,走上了難以自拔的惡性循環。
由此可見,機床工具工業當前面臨的發展困局,並不是一種孤立現象,而是我國經濟發展全局面臨難題的一個縮影。過去機床工具行業解決發展問題的思路,往往很少從這樣的角度去認識問題,而只是從行業內部就事論事,採取一些「對症療法」,抓幾個專項,推動產品結構調整,因此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閱讀全文

與數控機床為什麼這么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包裝機械設備廠家有哪些 瀏覽:234
汽車軸承配件公司上班怎麼樣 瀏覽:10
電源打開儀表盤應該有什麼燈 瀏覽:374
怎麼在cad中畫閥門 瀏覽:973
防衛器材應放在哪裡 瀏覽:960
老式法蘭克機床怎麼對刀 瀏覽:828
環保局測大氣的儀器都測什麼 瀏覽:846
暖氣片需要關閉進水閥門 瀏覽:1
閥門上的刻度是什麼意思 瀏覽:723
上海大眾儀表盤感嘆號亮什麼問題 瀏覽:659
管道上的閥門操作平台 瀏覽:610
氬氣管道閥門要跨接嗎 瀏覽:290
可以決定什麼特種設備並及時 瀏覽:20
原裝進口多功能電力儀表多少錢 瀏覽:61
數控車床自動入料裝置 瀏覽:775
鼓泡塔氣體吸收實驗裝置 瀏覽:610
特種設備網上如何辦理告知 瀏覽:64
茂湛石化一體化裝置設計 瀏覽:267
飲水機電機製冷怎麼回事 瀏覽:492
供熱管道控制閥門圖片 瀏覽: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