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超聲波對我們有什麼用 處
超聲治療學是超聲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超聲治療時將超聲波能量作用於人體病變部位,以達到治療疾患和促進機體康復的目的。
在全球,超聲波廣泛運用於診斷學、治療學、工程學、生物學等領域。賽福瑞家用超聲治療機屬於超聲波治療學的運用范疇。
(一)工程學方面的應用:水下定位與通訊、地下資源勘查等
(二)生物學方面的應用:剪切大分子、生物工程及處理種子等
(三)診斷學方面的應用:A型、B型、M型、D型、雙功及彩超等
(四)治療學方面的應用:理療、治癌、外科、體外碎石、牙科等
超聲波的特點:
1、超聲波在傳播時,方向性強,能量易於集中。
2、超聲波能在各種不同媒質中傳播,且可傳播足夠遠的距離。
3、超聲與傳聲媒質的相互作用適中,易於攜帶有關傳聲媒質狀態的信息(診斷或對傳聲媒質產生效應。(治療)
超聲波是一種波動形式,它可以作為探測與負載信息的載體或媒介(如B超等用作診斷);超聲波同時又是一種能量形式,當其強度超過一定值時,它就可以通過與傳播超聲波的媒質的相互作用,去影響,改變以致破壞後者的狀態,性質及結構(用作治療)。
② 超聲波有什麼作用
測距。 清洗。 測速。 定位。 成像 探傷 通信 武器 流量統計 細胞粉碎 攪拌(納米級) 拋光 打孔 焊接 切割
(同超聲波技術)利用超聲波焊接技術於塑膠工業上在世界各地已日趨普遍。由於應用此技術可取代過去生產上需要的熔劑、粘合劑、扣釘或其它機械固定法,從而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成本。它的焊接原理是由發生器產生20KHz(或15KHz)的高壓、高頻信號,通過換能系統,把信號轉換為高頻機械振動,加於塑料製品工件上,通過工件表面及內在分子間的磨擦而使傳處到介面的溫度升高,當溫度達到此工件本身的熔點時,使工件介面迅速熔化,繼而填充於介面間的空隙;當震動停止,工件同時在一定的壓力下冷卻定形,便達到完美的焊接。
1適用於塑料玩具、電子、家用電器、日用塑料製品、塑膠文具、汽車零配件等行業的超聲波塑料焊接機、塑料熱板焊接機及高周波塑料焊接機。其中超聲波塑料焊接機除了20KHZ通用系列外,還生產專門對付PP、PE等軟質材料及需要接直徑超大、寬度超長工件的15KHz系列,功率從1000W起到4200W,能滿足不同用戶的要求。2、造用於五金機械零件、軸承、氣動元件、電子器件、光學器件、醫療器件、金銀飾品及零件電鍍前處理的超聲波洗機。功率從100W到5000W,還能根據用戶需要設計製作槽式、浸沒式、加熱式以及高密度、低頻率等非標特殊機型。3、造用於紡織制衣、工藝飾品行業的超聲波花邊溶斷機、超聲波襇棉機,是該行業的一種新生產工藝,有助於行業提高的產品檔次。4、還有造用於多種行業使用的超聲波手提式塑料焊接機、超聲波塑料軟管封尾機、超聲波打孔機、超聲波糾頻發生器、塑料文具專用的塑料內頁折邊機、風琴夾成型機等專用機。
免用針線,省略換針線之麻煩;製品美觀,更具立體感,造應時代潮流;根據需要,可任意選擇更換花紋;生產強度高,生產效率高。
適用材料:化學纖維布料、人革製品、無紡布、噴膠棉等。
應用實例:睡袍、睡袋、棉襖、太空褸、滑雪衣、被褫、床罩、沙 發、床罩、床墊、床單等。
超聲波塑料焊接機適用於熱塑性塑料製品的焊接、鉚接、點焊以及金屬件與塑料件間的鑲嵌和壓邊工藝,陶汰了落後的用化學有機熔點劑粘貼的工藝,具有能耗低、效率高、不變形、無污染、焊接牢固、操作方便等特點。產品採用先進電路、程序控制、氣壓傳動、自動過流保護、安全操作保護電路,電路採用電路板插進式結構,方便維修更換,還設計了電子延時焊接裝置
新型15KHz超聲波塑料焊接機,對焊接較軟的PE、PP材料,以及直徑超大,長度超長的塑料焊件,有其獨特優勢,能滿足各種產品的需要,能為各用戶提高生產效率以及產品檔次做貢獻。產品使用范圍:
1、塑料玩具、水槍、水族類游戲機、兒童玩偶、塑制禮品等;
2、電子產品:錄音、錄音帶盒及芯輪、磁碟外殼、手機電池板及整流變壓器、開關插座、遙控器、電子蚊拍、仿偽瓶蓋等。
3、家用電器:電子鍾、電吹鼓手風筒、蒸汽熨斗水箱、電熱壺氣襄、計算機等。
4、文具日用品:文具盒、水族格尺、文件夾中縫及外殼、筆座、化妝品盒殼、牙膏管封尾、化妝鏡、保溫杯、打火機、調味瓶等密封容器。
5、汽車、摩托車:蓄電池、前角燈、後車燈、儀表、反射器等。
③ 超聲波療法有用嗎
所謂超聲波,其實是一種聲波,它超出了人類聽覺界限,但確確實實存在於自然界中,頻率在500-2500千赫的超聲波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科學家們將超聲波應用於身體治療,因此就有了超聲波治療儀。那麼超聲波理療的作用有哪些?
1,神經系統:小劑量的超聲波可以使得神經系統興奮性增高,減輕炎症、促進神經的癒合損傷,因此具有一定鎮痛作用;大劑量的超聲波可以作用於末梢神經,可能會引起血管麻痹、組織細胞缺氧、繼而壞死,因此只有一定劑量的超聲波對中樞神經有影響。
2,循環系統:超聲波可以導致血管擴張,血循環加速,雖然大劑量超聲波可能會導致心率減慢,誘發心臟病,但小劑量超聲波可以使得心臟毛細血管充血,對冠心病患者有擴張動脈管腔及解除血管痙攣的作用,對冠狀動脈供血不足患者有一定療效。
3,眼睛:大劑量超聲波可能導致結膜充血、角膜水腫,導致白內障和交感性眼炎;但小劑量超聲波可以促進吸收,改善循環,對玻璃體渾濁、眼內出血、視網膜炎、外傷性白內障等有較好療效。
4,生殖系統:適當的超聲波可以使得精子數量增加,導致受孕率增加。
5,骨骼:大劑量超聲波可能導致發育不全,因此幼兒骨骺處禁用超聲,但小劑量超聲波可以促進骨骼生產。
6,結締組織:一定量的超聲波可以對疤痕有明顯的軟化散作用,促進組織損傷纖維組織軟化,最終達到祛疤作用。
7,皮膚:大劑量超聲波可能導致傷害性炎症,但是適當的超聲波可提高皮膚血管的通透性,使皮膚輕微充血,但無紅斑,而且還可增強皮膚汗腺分泌,促進皮膚排泄功能,增強真皮再生能力。
現在我們知道了超聲波理療有七個方面的作用,多年來診斷用超聲一直被認為是很安全的。在國際規定的安全閥值條件下,未發現任何明顯副作用,包括對胚胎和早孕胎兒的不利影響。
④ 什麼是超聲波療法
有點啰嗦,自己去網路看吧。。
超聲波
我們知道,當物體振動時會發出聲音。科學家們將每秒鍾振動的次數稱為聲音的頻率,它的單位是赫茲。我們人類耳朵能聽到的聲波頻率為20~20,000赫茲。因此,當物體的振動超過一定的頻率,即高於人耳聽閾上限時,人們便聽不出來了,這樣的聲波稱為「超聲波」。通常用於醫學診斷的超聲波頻率為1~5兆赫。超聲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易於獲得較集中的聲能,在水中傳播距離遠等特點。可用於測距,測速,清洗,焊接,碎石等
雖然說人類聽不出超聲波,但不少動物卻有此本領。它們可以利用超聲波「導航」、追捕食物,或避開危險物。大家可能看到過夏天的夜晚有許多蝙蝠在庭院里來回飛翔,它們為什麼在沒有光亮的情況下飛翔而不會迷失方向呢?原因就是蝙蝠能發出2~10萬赫茲的超聲波,這好比是一座活動的「雷達站」。蝙蝠正是利用這種「雷達」判斷飛行前方是昆蟲,或是障礙物的。
我們人類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才學會利用超聲波,這就是利用「聲納」的原理來探測水中目標及其狀態,如潛艇的位置等。此時人們向水中發出一系列不同頻率的超聲波,然後記錄與處理反射回聲,從回聲的特徵我們便可以估計出探測物的距離、形態及其動態改變。醫學上最早利用超聲波是在1942年,奧地利醫生杜西克首次用超聲技術掃描腦部結構;以後到了60年代醫生們開始將超聲波應用於腹部器官的探測。如今超聲波掃描技術已成為現代醫學診斷不可缺少的工具。
醫學超聲波檢查的工作原理與聲納有一定的相似性,即將超聲波發射到人體內,當它在體內遇到界面時會發生反射及折射,並且在人體組織中可能被吸收而衰減。因為人體各種組織的形態與結構是不相同的,因此其反射與折射以及吸收超聲波的程度也就不同,醫生們正是通過儀器所反映出的波型、曲線,或影象的特徵來辨別它們。此外再結合解剖學知識、正常與病理的改變,便可診斷所檢查的器官是否有病。
目前,醫生們應用的超聲診斷方法有不同的形式,可分為A型、B型、M型及D型四大類。
A型:是以波形來顯示組織特徵的方法,主要用於測量器官的徑線,以判定其大小。可用來鑒別病變組織的一些物理特性,如實質性、液體或是氣體是否存在等。
B型:用平面圖形的形式來顯示被探查組織的具體情況。檢查時,首先將人體界面的反射信號轉變為強弱不同的光點,這些光點可通過熒光屏顯現出來,這種方法直觀性好,重復性強,可供前後對比,所以廣泛用於婦產科、泌尿、消化及心血管等系統疾病的診斷。
M型:是用於觀察活動界面時間變化的一種方法。最適用於檢查心臟的活動情況,其曲線的動態改變稱為超聲心動圖,可以用來觀察心臟各層結構的位置、活動狀態、結構的狀況等,多用於輔助心臟及大血管疫病的診斷。
D型:是專門用來檢測血液流動和器官活動的一種超聲診斷方法,又稱為多普勒超聲診斷法。可確定血管是否通暢、管腔有否狹窄、閉塞以及病變部位。新一代的D型超聲波還能定量地測定管腔內血液的流量。近幾年來科學家又發展了彩色編碼多普勒系統,可在超聲心動圖解剖標志的指示下,以不同顏色顯示血流的方向,色澤的深淺代表血流的流速。現在還有立體超聲顯象、超聲CT、超聲內窺鏡等超聲技術不斷涌現出來,並且還可以與其他檢查儀器結合使用,使疾病的診斷准確率大大提高。超聲波技術正在醫學界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隨著科學的進步,它將更加完善,將更好地造福於人類。
頻率高於20000 Hz(赫茲)的聲波。研究超聲波的產生、傳播 、接收,以及各種超聲效應和應用的聲學分支叫超聲學。產生
超聲波的裝置有機械型超聲發生器(例如氣哨、汽笛和液哨等)、利用電磁感應和電磁作用原理製成的電動超聲發生器、
以及利用壓電晶體的電致伸縮效應和鐵磁物質的磁致伸縮效應製成的電聲換能器等。
超聲效應 當超聲波在介質中傳播時,由於超聲波與介質的相互作用,使介質發生物理的和化學的變化,從而產生
一系列力學的、熱的、電磁的和化學的超聲效應,包括以下4種效應:
①機械效應。超聲波的機械作用可促成液體的乳化、凝膠的液化和固體的分散。當超聲波流體介質中形成駐波時 ,懸浮在流體中的微小顆粒因受機械力的作用而凝聚在波節處,在空間形成周期性的堆積。超聲波在壓電材料和磁致伸縮材料中傳播時,由於超聲波的機械作用而引起的感生電極化和感生磁化(見電介質物理學和磁致伸縮)。
②空化作用。超聲波作用於液體時可產生大量小氣泡 。一個原因是液體內局部出現拉應力而形成負壓,壓強的降低使原來溶於液體的氣體過飽和,而從液體逸出,成為小氣泡。另一原因是強大的拉應力把液體「撕開」成一空洞,稱為空化。空洞內為液體蒸氣或溶於液體的另一種氣體,甚至可能是真空。因空化作用形成的小氣泡會隨周圍介質的振動而不斷運動、長大或突然破滅。破滅時周圍液體突然沖入氣泡而產生高溫、高壓,同時產生激波。與空化作用相伴隨的內摩擦可形成電荷,並在氣泡內因放電而產生發光現象。在液體中進行超聲處理的技術大多與空化作用有關。
③熱效應。由於超聲波頻率高,能量大,被介質吸收時能產生顯著的熱效應。
④化學效應。超聲波的作用可促使發生或加速某些化學反應。例如純的蒸餾水經超聲處理後產生過氧化氫;溶有氮氣的水經超聲處理後產生亞硝酸;染料的水溶液經超聲處理後會變色或退色。這些現象的發生總與空化作用相伴隨。超聲波還可加速許多化學物質的水解、分解和聚合過程。超聲波對光化學和電化學過程也有明顯影響。各種氨基酸和其他有機物質的水溶液經超聲處理後,特徵吸收光譜帶消失而呈均勻的一般吸收,這表明空化作用使分子結構發生了改變 。
超聲應用 超聲效應已廣泛用於實際,主要有如下幾方面:
①超聲檢驗。超聲波的波長比一般聲波要短,具有較好的方向性,而且能透過不透明物質,這一特性已被廣泛用於超聲波探傷、測厚、測距、遙控和超聲成像技術。超聲成像是利用超聲波呈現不透明物內部形象的技術 。把從換能器發出的超聲波經聲透鏡聚焦在不透明試樣上,從試樣透出的超聲波攜帶了被照部位的信息(如對聲波的反射、吸收和散射的能力),經聲透鏡匯聚在壓電接收器上,所得電信號輸入放大器,利用掃描系統可把不透明試樣的形象顯示在熒光屏上。上述裝置稱為超聲顯微鏡。超聲成像技術已在醫療檢查方面獲得普遍應用,在微電子器件製造業中用來對大規模集成電路進行檢查,在材料科學中用來顯示合金中不同組分的區域和晶粒間界等。聲全息術是利用超聲波的干涉原理記錄和重現不透明物的立體圖像的聲成像技術,其原理與光波的全息術基本相同,只是記錄手段不同而已(見全息術)。用同一超聲信號源激勵兩個放置在液體中的換能器,它們分別發射兩束相乾的超聲波:一束透過被研究的物體後成為物波,另一束作為參考波。物波和參考波在液面上相干疊加形成聲全息圖,用激光束照射聲全息圖,利用激光在聲全息圖上反射時產生的衍射效應而獲得物的重現像,通常用攝像機和電視機作實時觀察。
②超聲處理。利用超聲的機械作用、空化作用、熱效應和化學效應,可進行超聲焊接、鑽孔、固體的粉碎、乳化 、脫氣、除塵、去鍋垢、清洗、滅菌、促進化學反應和進行生物學研究等,在工礦業、農業、醫療等各個部門獲得了廣泛應用。
③基礎研究。超聲波作用於介質後,在介質中產生聲弛豫過程,聲弛豫過程伴隨著能量在分子各自電度間的輸運過程,並在宏觀上表現出對聲波的吸收(見聲波)。通過物質對超聲的吸收規律可探索物質的特性和結構,這方面的研究構成了分子聲學這一聲學分支。普通聲波的波長遠大於固體中的原子間距,在此條件下固體可當作連續介質 。但對頻率在1012赫以上的 特超聲波 ,波長可與固體中的原子間距相比擬,此時必須把固體當作是具有空間周期性的點陣結構。點陣振動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稱為聲子(見固體物理學)。特超聲對固體的作用可歸結為特超聲與熱聲子、電子、光子和各種准粒子的相互作用。對固體中特超聲的產生、檢測和傳播規律的研究,以及量子液體——液態氦中聲現象的研究構成了近代聲學的新領域——
聲波是屬於聲音的類別之一,屬於機械波,聲波是指人耳能感受到的一種縱波,其頻率范圍為16Hz-20KHz。當聲波的頻率低於16Hz時就叫做次聲波,高於20KHz則稱為超聲波聲波。
超聲波具有如下特性:
1) 超聲波可在氣體、液體、固體、固熔體等介質中有效傳播。
2) 超聲波可傳遞很強的能量。
3) 超聲波會產生反射、干涉、疊加和共振現象。
4) 超聲波在液體介質中傳播時,可在界面上產生強烈的沖擊和空化現象。
超聲波是聲波大家族中的一員。
聲波是物體機械振動狀態(或能量)的傳播形式。所謂振動是指物質的質點在其平衡位置附近進行的往返運動。譬如,鼓面經敲擊後,它就上下振動,這種振動狀態通過空氣媒質向四面八方傳播,這便是聲波。
超聲波是指振動頻率大於20KHz以上的,人在自然環境下無法聽到和感受到的聲波。
超聲波治療的概念:
超聲治療學是超聲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超聲治療時將超聲波能量作用於人體病變部位,以達到治療疾患和促進機體康復的目的。
在全球,超聲波廣泛運用於診斷學、治療學、工程學、生物學等領域。賽福瑞家用超聲治療機屬於超聲波治療學的運用范疇。
(一)工程學方面的應用:水下定位與通訊、地下資源勘查等
(二)生物學方面的應用:剪切大分子、生物工程及處理種子等
(三)診斷學方面的應用:A型、B型、M型、D型、雙功及彩超等
(四)治療學方面的應用:理療、治癌、外科、體外碎石、牙科等
超聲波的特點:
1、超聲波在傳播時,方向性強,能量易於集中。
2、超聲波能在各種不同媒質中傳播,且可傳播足夠遠的距離。
3、超聲與傳聲媒質的相互作用適中,易於攜帶有關傳聲媒質狀態的信息(診斷或對傳聲媒質產生效應。(治療)
超聲波是一種波動形式,它可以作為探測與負載信息的載體或媒介(如B超等用作診斷);超聲波同時又是一種能量形式,當其強度超過一定值時,它就可以通過與傳播超聲波的媒質的相互作用,去影響,改變以致破壞後者的狀態,性質及結構(用作治療)。
超聲波的發展史:
一、國際方面:
自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在物理學上發現了壓電效應與反壓電效應之後,人們解決了利用電子學技術產生超聲波的辦法,從此迅速揭開了發展與推廣超聲技術的歷史篇章。
1922年,德國出現了首例超聲波治療的發明專利。
1939年發表了有關超聲波治療取得臨床效果的文獻報道。
40年代末期超聲治療在歐美興起,直到1949年召開的第一次國際醫學超聲波學術會議上,才有了超聲治療方面的論文交流,為超聲治療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956年第二屆國際超聲醫學學術會議上已有許多論文發表,超聲治療進入了實用成熟階段。
二、國內方面:
國內在超聲治療領域起步稍晚,於20世紀50年代初才只有少數醫院開展超聲治療工作,從1950年首先在北京開始用800KHz頻率的超聲治療機治療多種疾病,至50年代開始逐步推廣,並有了國產儀器。公開的文獻報道始見於1957年。到了70年代有了各型國產超聲治療儀,超聲療法普及到全國各大型醫院。
40多年來,全國各大醫院已積累了相當數量的資料和比較豐富的臨床經驗。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初出現的超聲體外機械波碎石術和超聲外科,是結石症治療史上的重大突破。如今已在國際范圍內推廣應用。高強度聚焦超聲無創外科,已使超聲治療在當代醫療技術中占據重要位置。而在21世紀(HIFU)超聲聚焦外科已被譽為是21世紀治療腫瘤的最新技術。
超聲波治病機理:
1.機械效應:超聲在介質中前進時所產生的效應。(超聲在介質中傳播是由反射而產生的機械效應)它可引起機體若干反應。超聲振動可引起組織細胞內物質運動,由於超聲的細微按摩,使細胞漿流動、細胞震盪、旋轉、摩擦、從而產生細胞按摩的作用,也稱為「內按摩」這是超聲波治療所獨有的特性,可以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刺激細胞半透膜的彌散過程,促進新陳代謝、加速血液和淋巴循環、改善細胞缺血缺氧狀態,改善組織營養、改變蛋白合成率、提高再生機能等。使細胞內部結構發生變化,導致細胞的功能變化,使堅硬的結締組織延伸,松軟。
超聲波的機械作用可軟化組織,增強滲透,提高代謝,促進血液循環,刺激神經系統和細胞功能,因此具有超聲波獨特的治療意義。
2.溫熱效應:人體組織對超聲能量有比較大的吸收本領,因此當超聲波在人體組織中傳播過程中,其能量不斷地被組織吸收而變成熱量,其結果是組織的自身溫度升高。
產熱過程既是機械能在介質中轉變成熱能的能量轉換過程。即內生熱。超聲溫熱效應可增加血液循環,加速代謝,改善局部組織營養,增強酶活力。一般情況下,超聲波的熱作用以骨和結締組織為顯著,脂肪與血液為最少。
3.理化效應:超聲的機械效應和溫熱效應均可促發若干物理化學變化。實踐證明一些理化效應往往是上述效應的繼發效應。TS-C型治療機通過理化效應繼發出下列五大作用:
A.彌散作用:超聲波可以提高生物膜的通透性,超聲波作用後,細胞膜對鉀,鈣離子的通透性發生較強的改變。從而增強生物膜彌散過程,促進物質交換,加速代謝,改善組織營養。
B.觸變作用:超聲作用下,可使凝膠轉化為溶膠狀態。對肌肉,肌腱的軟化作用,以及對一些與組織缺水有關的病理改變。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病變和關節、肌腱、韌帶的退行性病變的治療。
C.空化作用:空化形成,或保持穩定的單向振動,或繼發膨脹以致崩潰,細胞功能改變,細胞內鈣水平增高。成纖維細胞受激活,蛋白合成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形成加速,膠原張力增加。
D.聚合作用與解聚作用:水分子聚合是將多個相同或相似的分子合成一個較大的分子過程。大分子解聚,是將大分子的化學物變成小分子的過程。可使關節內增加水解酶和原酶活性增加。
E.消炎,修復細胞和分子:超聲作用下,可使組織PH值向鹼性方面發展。緩解炎症所伴有的局部酸中毒。超聲可影響血流量,產生致炎症作用,抑制並起到抗炎作用。使白細胞移動,促進血管生成。膠原合成及成熟。促進或抑制損傷的修復和癒合過程。從而達到對受損細胞組織進行清理、激活、修復的過程。
量子聲學。
超聲波還可以進行雷達探測.清洗較為精細的物品,如鍾表,可以利用超聲波來擊碎病人體內膽結石,還可以利用超聲波測距.
超聲波檢測還用於電阻焊的焊點強度的檢測。
⑤ 超聲波有哪些應用
超聲波在各領域的應用:
1、工程學方面的應用:水下定位與通訊、地下資源勘查等;
2、生物學方面的應用:剪切大分子、生物工程及處理種子等;
3、診斷學方面的應用:A型、B型、M型、D型、雙功及彩超等;
4、治療學方面的應用:理療、治癌、外科、體外碎石、牙科等。
聲波是屬於聲音的類別之一,屬於機械波,聲波是指人耳能感受到的一種縱波,其頻率范圍為16Hz-20KHz。當聲波的頻率低於16Hz時就叫做次聲波,高於20KHz則稱為超聲波聲波。
它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易於獲得較集中的聲能,在水中傳播距離遠,可用於測距、測速、清洗、焊接、碎石、殺菌消毒等。
超聲波可以根據原理分可以分為檢測超聲和功率超聲。
產生原理:
聲波是物體機械振動狀態(或能量)的傳播形式。所謂振動是指物質的質點在其平衡位置附近進行的往返運動。譬如,鼓面經敲擊後,它就上下振動,這種振動狀態通過空氣媒質向四面八方傳播,這便是聲波。
超聲波是指振動頻率大於20000Hz以上的,其每秒的振動次數(頻率)甚高,超出了人耳聽覺的上限(20000Hz),人們將這種聽不見的聲波叫做超聲波。超聲和可聞聲本質上是一致的,它們的共同點都是一種機械振動,通常以縱波的方式在彈性介質內會傳播,是一種能量的傳播形式,其不同點是超聲頻率高,波長短,在一定距離內沿直線傳播具有良好的束射性和方向性,目前腹部超聲成象所用的頻率范圍在
2∽5兆Hz之間,常用為3∽3.5兆Hz(每秒振動1次為1Hz,1兆Hz=10^6Hz,即每秒振動100萬次,可聞波的頻率在16-20,000HZ之間)。
超聲特性:
1、超聲波在傳播時,方向性強,能量易於集中。
2、超聲波能在各種不同媒質中傳播,且可傳播足夠遠的距離。
3、超聲波與傳聲媒質的相互作用適中,易於攜帶有關傳聲媒質狀態的信息診斷或對傳聲媒質產生效用及治療。
4、超聲波可在氣體、液體、固體、固熔體等介質中有效傳播。
5、超聲波可傳遞很強的能量。
6、超聲波會產生反射、干涉、疊加和共振現象。
⑥ 超聲波在生活中還有什麼用途呢
超聲波是一種頻率高於20000Hz(赫茲)的聲波,它的方向性好,反射能力強,易於獲得較集中的聲能,在水中傳播距離比空氣中遠,超聲波因其頻率下限超過人的聽覺上限而得名。可用於測距、測速、清洗、焊接、碎石、殺菌消毒等。日常生活中主要用途是清洗,,理療,美容等。
如超聲波加濕器是利用超聲波的空化作用,將水化為超微霧狀粒子,通過風動裝置,將水霧擴散到空氣中,從而達到均勻加濕空氣的目的。
超聲波清洗機是基於超聲波的空化作用,對金銀首飾、眼睛、義齒、茶具、奶瓶、奶嘴及水果等清洗的同時還進行了消毒殺菌;超聲波洗牙就是通過超聲波的高頻振盪作用,去除牙齒上的牙結石、煙漬和茶斑等,與傳統洗牙相比,具有效率高、速度快、創傷輕、出血少、省時省力的優點。
超聲波治療儀通過高頻振盪促進血栓溶解,減低膽固醇及甘油酯水平,消融動脈硬化粥樣物,擴張血管,蓋上供血狀況。超聲波可廣泛應用於多種慢性病得康復治療:如腰肌勞損、中風康復、冠心病血脂預防等,同事還可應用於醫學美容領域。
超聲美容儀是利用超聲波作用於人體皮膚加強皮膚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改善皮膚的滲透性,同時促進葯物或各種營養及活性物質經皮膚或黏膜透入而達到養護皮膚的美容目的。此外,還有超聲驅蚊、超聲除蟎等等。
⑦ 超聲波治療儀的作用
1.高脂血的社區防治
高脂血症的預防和治療經臨床試驗證明超聲降脂和他汀類葯特等效。需要社區全科醫生進行持續的宣傳教育,而難以改變飲食習慣、堅持服降脂葯物的低依從性使得高脂血防治癒加艱難。超聲波治療高脂血症可以減輕長期葯的心理和經濟負擔。
2.廣泛的適用性
超聲波治療根據頻率、功率、發射方式等指標的不同適合多種慢性疾病的治療和配合葯物輔助治療,具有無創安全,效果明顯的特點。面對的多種慢性疾病康復治療:例如腰肌勞損、中風康復、冠心病血脂預防等都可以用超聲進行治療。
3.操作安全簡單
超聲波治療已被廣泛運用了幾十年,機理確切,設備均有完善的多重智能保護措施,應用安全而無副作用,可有效降低醫療風險。
4.普及家庭治療
攜帶型超聲設備可以深入家庭,有經濟能力的可以自行購買,節約治療費用,全家受益。在社區醫生指下使用,利於維護良好的醫患關系,增強信任度。
⑧ 聲波治療儀作用
聲波治療儀即超聲波治療儀,是超聲波技術在醫療方面實際運用的典型範例,並越來越多的在臨床治療方面得到應用。國內外醫學界利用超聲波技術治療人體軟組織損傷,肢體慢性疼痛的康復、肢體運動康復,取得了非常好的療效。目前,超聲波治療已逐步擴展到了中醫科、骨科、外科、內科、兒科、腫瘤科、男科、婦產科等幾乎囊括醫學及醫療的全部領域,在臨床醫學方面得以廣泛地應用,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治療效果。
利用超聲波治療儀進行臨床醫學,作用是利用其機械的、溫熱的和理化的效應達到其治療的效果。
⑨ 超聲波到底都能幹什麼用!!!
超聲治療學是超聲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超聲治療時將超聲波能量作用於人體病變部位,以達到治療疾患和促進機體康復的目的.
在全球,超聲波廣泛運用於診斷學、治療學、工程學、生物學等領域.賽福瑞家用超聲治療機屬於超聲波治療學的運用范疇.
(一)工程學方面的應用:水下定位與通訊、地下資源勘查等
(二)生物學方面的應用:剪切大分子、生物工程及處理種子等
(三)診斷學方面的應用:A型、B型、M型、D型、雙功及彩超等
(四)治療學方面的應用:理療、治癌、外科、體外碎石、牙科等
超聲波的特點:
1、超聲波在傳播時,方向性強,能量易於集中.
2、超聲波能在各種不同媒質中傳播,且可傳播足夠遠的距離.
3、超聲與傳聲媒質的相互作用適中,易於攜帶有關傳聲媒質狀態的信息(診斷或對傳聲媒質產生效應.(治療)
超聲波是一種波動形式,它可以作為探測與負載信息的載體或媒介(如B超等用作診斷);超聲波同時又是一種能量形式,當其強度超過一定值時,它就可以通過與傳播超聲波的媒質的相互作用,去影響,改變以致破壞後者的狀態,性質及結構(用作治療).
超聲波的發展史:
一、國際方面:
自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在物理學上發現了壓電效應與反壓電效應之後,人們解決了利用電子學技術產生超聲波的辦法,從此迅速揭開了發展與推廣超聲技術的歷史篇章.
1922年,德國出現了首例超聲波治療的發明專利.
1939年發表了有關超聲波治療取得臨床效果的文獻報道.
40年代末期超聲治療在歐美興起,直到1949年召開的第一次國際醫學超聲波學術會議上,才有了超聲治療方面的論文交流,為超聲治療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956年第二屆國際超聲醫學學術會議上已有許多論文發表,超聲治療進入了實用成熟階段.
二、國內方面:
國內在超聲治療領域起步稍晚,於20世紀50年代初才只有少數醫院開展超聲治療工作,從1950年首先在北京開始用800KHz頻率的超聲治療機治療多種疾病,至50年代開始逐步推廣,並有了國產儀器.公開的文獻報道始見於1957年.到了70年代有了各型國產超聲治療儀,超聲療法普及到全國各大型醫院.
40多年來,全國各大醫院已積累了相當數量的資料和比較豐富的臨床經驗.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初出現的超聲體外機械波碎石術和超聲外科,是結石症治療史上的重大突破.如今已在國際范圍內推廣應用.高強度聚焦超聲無創外科,已使超聲治療在當代醫療技術中占據重要位置.而在21世紀(HIFU)超聲聚焦外科已被譽為是21世紀治療腫瘤的最新技術.
超聲波治病機理:
1.機械效應:超聲在介質中前進時所產生的效應.(超聲在介質中傳播是由反射而產生的機械效應)它可引起機體若干反應.超聲振動可引起組織細胞內物質運動,由於超聲的細微按摩,使細胞漿流動、細胞震盪、旋轉、摩擦、從而產生細胞按摩的作用,也稱為「內按摩」這是超聲波治療所獨有的特性,可以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刺激細胞半透膜的彌散過程,促進新陳代謝、加速血液和淋巴循環、改善細胞缺血缺氧狀態,改善組織營養、改變蛋白合成率、提高再生機能等.使細胞內部結構發生變化,導致細胞的功能變化,使堅硬的結締組織延伸,松軟.
超聲波的機械作用可軟化組織,增強滲透,提高代謝,促進血液循環,刺激神經系統和細胞功能,因此具有超聲波獨特的治療意義.
2.溫熱效應:人體組織對超聲能量有比較大的吸收本領,因此當超聲波在人體組織中傳播過程中,其能量不斷地被組織吸收而變成熱量,其結果是組織的自身溫度升高.
產熱過程既是機械能在介質中轉變成熱能的能量轉換過程.即內生熱.超聲溫熱效應可增加血液循環,加速代謝,改善局部組織營養,增強酶活力.一般情況下,超聲波的熱作用以骨和結締組織為顯著,脂肪與血液為最少.
3.理化效應:超聲的機械效應和溫熱效應均可促發若干物理化學變化.實踐證明一些理化效應往往是上述效應的繼發效應.TS-C型治療機通過理化效應繼發出下列五大作用:
A.彌散作用:超聲波可以提高生物膜的通透性,超聲波作用後,細胞膜對鉀,鈣離子的通透性發生較強的改變.從而增強生物膜彌散過程,促進物質交換,加速代謝,改善組織營養.
B.觸變作用:超聲作用下,可使凝膠轉化為溶膠狀態.對肌肉,肌腱的軟化作用,以及對一些與組織缺水有關的病理改變.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病變和關節、肌腱、韌帶的退行性病變的治療.
C.空化作用:空化形成,或保持穩定的單向振動,或繼發膨脹以致崩潰,細胞功能改變,細胞內鈣水平增高.成纖維細胞受激活,蛋白合成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形成加速,膠原張力增加.
D.聚合作用與解聚作用:水分子聚合是將多個相同或相似的分子合成一個較大的分子過程.大分子解聚,是將大分子的化學物變成小分子的過程.可使關節內增加水解酶和原酶活性增加.
E.消炎,修復細胞和分子:超聲作用下,可使組織PH值向鹼性方面發展.緩解炎症所伴有的局部酸中毒.超聲可影響血流量,產生致炎症作用,抑制並起到抗炎作用.使白細胞移動,促進血管生成.膠原合成及成熟.促進或抑制損傷的修復和癒合過程.從而達到對受損細胞組織進行清理、激活、修復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