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數控機床動力源根據用途分為哪幾種
應用機床夾具,有利於保證工件的加工精度、穩定產品質量;有利於提高勞動生產率和降低成本;有利於改善工人勞動條件,保證安全生產;有利於擴大機床工藝范圍,實現「一機多用」。 T]0q3(b(,
IK!V5fM
一、機床夾具的類型 RrlVP":+
o]= z*
夾具是一種裝夾工件的工藝裝備,它廣泛地應用於機械製造過程的切削加工、熱處理、裝配、焊接和檢測等工藝過程中。 EAL9~ ^
3M5Ef^^Q
在金屬切削機床上使用的夾具統稱為機床夾具。在現代生產中,機床夾具是一種不可缺少的工藝裝備,它直接影響著工件加工的精度、勞動生產率和產品的製造成本等。 iB=e Szpl
vu& :(19
機床夾具的種類繁多,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對機床夾具進行分類。常用的分類方法有以下幾種。 ROv:Vv1C
h]u3,CIx[
1、按夾具的使用特點分類 a @B h .;
{f5oXJ <br/>根據夾具在不同生產類型中的通用特性,機床夾具可分為通用夾具、專用夾具、可調夾具、組合夾具和拼裝夾具五大類。 ^^+Y Jb <br/>ttd;,|{ <br/>(1)通用夾具 已經標准化的可加工一定范圍內不同工件的夾具,稱為通用夾具,其結構、尺寸已規格化,而且具有一定通用性,如三爪自定心卡盤、機床用平口虎鉗、四爪單動卡盤、台虎鉗、萬能分度頭、頂尖、中心架和磁力工作台等。這類夾具適應性強,可用於裝夾一定形狀和尺寸范圍內的各種工件。這些夾具已作為機床附件由專門工廠製造供應,只需選購即可。其缺點是夾具的精度不高,生產率也較低,且較難裝夾形狀復雜的工件,故一般適用於單件小批量生產中。 *Ye8e[4Kt <br/>v?5 #7^hl <br/>(2)專用夾具 專為某一工件的某道工序設計製造的夾具,稱為專用夾具。在產品相對穩定、批量較大的生產中,採用各種專用夾具,可獲得較高的生產率和加工精度。專用夾具的設計周期較長、投資較大。 *rL` S <br/>cw<S6$N;r <br/>專用夾具一般在批量生產中使用。除大批大量生產之外,中小批量生產中也需要採用一些專用夾具,但在結構設計時要進行具體的技術經濟分析。 {~dkU/u-!\ <br/>'1B J :);l <br/>(3)可調夾具 某些元件可調整或更換,以適應多種工件加工的夾具,稱為可調夾具。可調夾具是針對通用夾具和專用夾具的缺陷而發展起來的一類新型夾具。對不同類型和尺寸的工件,只需調整或更換原來夾具上的個別定位元件和夾緊元件便可使用。它一般又可分為通用可調夾具和成組夾具兩種。前者的通用范圍比通用夾具更大;後者則是一種專用可調夾具,它按成組原理設計並能加工一族相似的工件,故在多品種,中、小批量生產中使用有較好的經濟效果。 GUc HEyM <br/>hWaRk.g!F <br/>(4)組合夾具 採用標準的組合元件、部件,專為某一工件的某道工序組裝的夾具,稱為組合夾具。組合夾具是一種模塊化的夾具。標準的模塊元件具有較高精度和耐磨性,可組裝成各種夾具。夾具用畢可拆卸,清洗後留待組裝新的夾具。由於使用組合夾具可縮短生產准備周期,元件能重復多次使用,並具有減少專用夾具數量等優點,因此組合夾具在單件,中、小批量多品種生產和數控加工中,是一種較經濟的夾具。 ,X9KUfK7m <br/>!UEDx;(? <br/>(5)拼裝夾具 用專門的標准化、系列化的拼裝零部件拼裝而成的夾具,稱為拼裝夾具。它具有組合夾具的優點,但比組合夾具精度高、效能高、結構緊湊。它的基礎板和夾緊部件中常帶有小型液壓缸。此類夾具更適合在數控機床上使用。 ("A0Sk <br/>K 8zr79a! <br/>2、按使用機床分類 i V ozF1*X <br/>/cK4*&<-@ <br/>夾具按使用機床不同,可分為車床夾具、銑床夾具、鑽床夾具、鏜床夾具、齒輪機床夾具、數控機床夾具、自動機床夾具、自動線隨行夾具以及其他機床夾具等。 r ~X^kQl[ <br/>%D(Y+^ <br/>3、按夾緊的動力源分類 EK^,V(Z{ <br/>$ W\v ~ <br/>夾具按夾緊的動力源可分為手動夾具、氣動夾具、液壓夾具、氣液增力夾具、電磁夾具以及真空夾具等。 aIDE>A6i <br/>/?U(Gau[w}
二、數控加工夾具的特點 k.{\|NS
w-~GVpAP1
作為機床夾具,首先要滿足機械加工時對工件的裝夾要求。同時,數控加工的夾具還有它本身的特點。這些特點是: Fl :{
N:sf_~A ~
1、數控加工適用於多品種、中小批量生產,為能裝夾不同尺寸、不同形狀的多品種工件,數控加工的夾具應具有柔性,經過適當調整即可夾持多種形狀和尺寸的工件。 a9D03 l
m]'>[]k;
2、傳統的專用夾具具有定位、夾緊、導向和對刀四種功能,而數控機床上一般都配備有接觸試測頭、刀具預調儀及對刀部件等設備,可以由機床解決對刀問題。數控機床上由程序控制的准確的定位精度,可實現夾具中的刀具導向功能。因此數控加工中的夾具一般不需要導向和對刀功能,只要求具有定位和夾緊功能,就能滿足使用要求,這樣可簡化夾具的結構。 n6`, g79i;
pDtq20@
3、為適應數控加工的高效率,數控加工夾具應盡可能使用氣動、液壓、電動等自動夾緊裝置快速夾緊,以縮短輔助時間。 4hAIky
,i,;}.&g
4、夾具本身應有足夠的剛度,以適應大切削用量切削。數控加工具有工序集中的特點,在工件的一次裝夾中既要進行切削力很大的粗加工,又要進行達到工件最終精度要求的精加工,因此夾具的剛度和夾緊力都要滿足大切削力的要求。 r9':B^T2d
"1K!,<l
5、為適應數控多方面加工,要避免夾具結構包括夾具上的組件對刀具運動軌跡的干涉,夾具結構不要妨礙刀具對工件各部位的多面加工。 gw/U^?3==
$TH"g.
6、夾具的定位要可靠,定位元件應具有較高的定位精度,定位部位應便於清屑,無切屑積留。如工件的定位面偏小,可考慮增設工藝凸台或輔助基準。 <hl+{jxoD
V d8F)?C9
7、對剛度小的工件,應保證最小的夾緊變形,如使夾緊點靠近支承點,避免把夾緊力作用在工件的中空區域等。當粗加工和精加工同在一個工序內完成時,如果上述措施不能把工件變形控制在加工精度要求的范圍內,應在精加工前使程序暫停,讓操作者在粗加工後精加工前變換夾緊力(適當減小),以減小夾緊變形對加工精度的影響。
B. 為什麼數控鏜床在關機後,重新啟動回零後,移動到原來設置的坐標點時位置不對,希望各位大師指點
問題太籠統???這里詳細地介紹了發那克,三菱,西門子幾種常用數控系統參考點的工作原理、調整和設定方法,並舉例說明參考點的故障現象,解決方法。
關鍵詞:參考點 相對位置檢測系統 絕對位置檢測系統
前言: 當數控機床更換、拆卸電機或編碼器後,機床會有報警信息:編碼器內的機械絕對位置數據丟失了,或者機床回參考點後發現參考點和更換前發生了偏移,這就要求我們重新設定參考點,所以我們對了解參考點的工作原理十分必要。
參考點是指當執行手動參考點回歸或加工程序的G28指令時機械所定位的那一點,又名原點或零點。每台機床有一個參考點,根據需要也可以設置多個參考點,用於自動刀具交換(ATC)、自動拖盤交換(APC)等。通過G28指令執行快速復歸的點稱為第一參考點(原點),通過G30指令復歸的點稱為第二、第三或第四參考點,也稱為返回浮動參考點。由編碼器發出的柵點信號或零標志信號所確定的點稱為電氣原點。機械原點是基本機械坐標系的基準點,機械零件一旦裝配好,機械參考點也就建立了。為了使電氣原點和機械原點重合,將使用一個參數進行設置,這個重合的點就是機床原點。
機床配備的位置檢測系統一般有相對位置檢測系統和絕對位置檢測系統。相對位置檢測系統由於在關機後位置數據丟失,所以在機床每次開機後都要求先回零點才可投入加工運行,一般使用擋塊式零點回歸。絕對位置檢測系統即使在電源切斷時也能檢測機械的移動量,所以機床每次開機後不需要進行原點回歸。由於在關機後位置數據不會丟失,並且絕對位置檢測功能執行各種數據的核對,如檢測器的回饋量相互核對、機械固有點上的絕對位置核對,因此具有很高的可信性。當更換絕對位置檢測器或絕對位置丟失時,應設定參考點,絕對位置檢測系統一般使用無擋塊式零點回歸。
一: 使用相對位置檢測系統的參考點回歸方式:
1、發那克系統:
1)、工作原理:
當手動或自動回機床參考點時,首先,回歸軸以正方向快速移動,當擋塊碰上參考點接近開關時,開始減速運行。當擋塊離開參考點接近開關時,繼續以FL速度移動。當走到相對編碼器的零位時,回歸電機停止,並將此零點作為機床的參考點。
2)、相關參數:
參數內容 系統0i/16i/18i/21i0 所有軸返回參考點的方式: 0. 擋塊、 1. 無擋塊1002.10076
各軸返回參考點的方式: 0. 擋塊、 1. 無擋塊1005.10391
各軸的參考計數器容量18210570~0575 7570 7571
每軸的柵格偏移量18500508~0511 0640 0642 7508 7509
是否使用絕對脈沖編碼器作為位置檢測器: 0. 不是 、1. 是 1815.50021 7021
絕對脈沖編碼器原點位置的設定:0. 沒有建立、 1. 建立1815.40022 7022
位置檢測使用類型:0.內裝式脈沖編碼器、1. 分離式編碼器、直線尺1815.10037 7037
快速進給加減速時間常數16200522
快速進給速度14200518~0521
FL速度14250534
手動快速進給速度14240559~0562
伺服迴路增益18250517
3)、設定方法:
a、 設定參數:
所有軸返回參考點的方式=0;
各軸返回參考點的方式=0;
各軸的參考計數器容量,根據電機每轉的回饋脈沖數作為參考計數器容量設定;
是否使用絕對脈沖編碼器作為位置檢測器=0 ;
絕對脈沖編碼器原點位置的設定=0;
位置檢測使用類型=0;
快速進給加減速時間常數、快速進給速度、FL速度、手動快速進給速度、伺服迴路增益依實際情況進行設定。
b、 機床重啟,回參考點。
c、 由於機床參考點與設定前不同,重新調整每軸的柵格偏移量。
4)、故障舉例:
一台0i-B機床X軸手動回參考點時出現90號報警(返回參考點位置異常)。
a、機床再回一次參考點,觀察X軸移動情況,發現剛開始時X軸不是快速移動,速度很慢;
b、檢測診斷號#300,<128;
d、 檢查手動快速進給參數1424,設定正確;
e、 檢查倍率開關ROV1、ROV2信號,發現倍率開關壞,更換後機床正常。
2、三菱系統:
1)工作原理:
機床電源接通後第一次回歸參考點,機械快速移動,當參考點檢測開關接近參考點擋塊時,機械減速並停止。然後,機械通過參考點擋塊後,緩慢移動到第一個柵格點的位置,這個點就是參考點。在回參考點前,如果設定了參考點偏移參數,機械到達第一個柵格點後繼續向前移動,移動到偏移量的點,並把這個點作為參考點。
2)、相關參數:
參數內容 系統M60 M64
快速進給速度2025
慢行速度2026
參考點偏移量2027
柵罩量2028
柵間隔2029
參考點回歸方向2030 3)、設定方法:
a、設定參數:
參考點偏移量=0
柵罩量=0
柵間隔=滾珠導螺快速進給速度、慢行速度、參考點回歸方向依實際情況進行設定。
b、重啟電源,回參考點。
C、在|報警/診斷|→|伺服|→|伺服監視(2)|,計下柵間隔和柵格量的值。
d、計算柵罩量:
當柵間隔/2<柵格量時,柵罩量=柵格量-柵間隔/2
當柵間隔/2>柵格量時,柵罩量=柵格量+柵間隔/2
e、把計算值設定到柵罩量參數中。
f、重啟電源,再次回參考點。
g、重復c、d過程,檢查柵罩量設定值是否正確,否則重新設定。
h、根據需要,設定參考點偏移量。
4)、故障舉例:
一台三菱M64系統鑽削中心,Z軸回參考點時發生過行程報警。
a、 檢查參考點檢測開關信號,當移動到參考點擋塊位置時,能夠從「0」變為「1」;
b、 檢查柵罩量參數(2028),正常;
檢查參考點偏移量參數(2027),正常;
檢查參考點回歸方向參數(2030),和其它同型號機床核對,發現由反方向「1」變成了同方向「0」,改正後,重啟回參考點,正常。
3、西門子系統:
1)、工作原理:
機床回參考點時,回歸軸以Vc速度快速向參考點文件塊位置移動,當參考點開關碰上擋塊後,開始減速並停止,然後反方向移動,退出參考點擋塊位置,並以Vm速度移動,尋找到第一個零脈沖時,再以Vp速度移動Rv參考點偏移距離後停止,就把這個點作為
2)、相關參數:
參數內容 系統802D/810D/840D
返回參考點方向MD34010
尋找參考點開關速度(Vc)MD34020
尋找零脈沖速度(Vm)MD34040
尋找零脈沖方向MD34050
定位速度(Vp)MD34070
參考點偏移(Rv)MD34080
參考點設定位置(Rk)MD34100
3、設定方法:
a、設定參數:
返回參考點方向參數、尋找零脈沖方向參數根據擋塊安裝方向等進行設定;
尋找參考點開關速度(Vc)參數設定時,要求在該速度下碰到擋塊後減速到「0」時,坐標軸能停止在擋塊上,不要沖過擋塊;
參考點偏移(Rv)參數=0
b、機床重啟,回參考點。
C、由於機床參考點與設定前不同,重新調整參考點偏移(Rv)參數。
4、故障舉例:
一台西門子810D系統,機床每次參考點返回位置都不一致,從以下幾項逐步進行排查:
a、 伺服模塊控制信號接觸不良;
b、電機與機械聯軸節松動;
C、參數點開關或擋塊松動;
d、參數設置不正確;
е、位置編碼器供電電壓不低於4.8V;
f、位置編碼器有故障;
g、位置編碼器回饋線有干擾;
最後查到參考點擋塊松動,擰緊螺絲後,重新試機,故障排除。 二: 絕對位置檢測系統:
1. 發那克系統:
1)、工作原理: 絕對位置檢測系統參考點回歸比較簡單,只要在參考點方式下,按任意方向鍵,控制軸以參考點間隙初始設置方向運行,尋找到第一個柵格點後,就把這個點設置為參考點。
2)、相關參數:
參數內容 系統0i/16i/18i/21i0
所有軸返回參考點的方式: 0. 擋塊、 1. 無擋塊1002.10076
各軸返回參考點的方式: 0. 擋塊、 1. 無擋塊1005.10391
各軸的參考計數器容量18210570~0575 7570 7571
每軸的柵格偏移量18500508~0511 0640 0642 7508 7509
是否使用絕對脈沖編碼器作為位置檢測器: 0. 不是 、1. 是 1815.50021 7021
絕對脈沖編碼器原點位置的設定:0. 沒有建立、 1. 建立1815.40022 7022
位置檢測使用類型:0.內裝式脈沖編碼器、1. 分離式編碼器、直線尺1815.10037 7037
快速進給加減速時間常數16200522
快速進給速度14200518~0521
FL速度14250534
手動快速進給速度14240559~0562
伺服迴路增益18250517
返回參考點間隙初始方向 0. 正 1. 負10060003 7003 0066
3)、設置方法:
a、設定參數:
所有軸返回參考點的方式=0;
各軸返回參考點的方式=0;
各軸的參考計數器容量,根據電機每轉的回饋脈沖數作為參考計數器容量設定;
是否使用絕對脈沖編碼器作為位置檢測器=0 ;
絕對脈沖編碼器原點位置的設定=0;
位置檢測使用類型=0;
快速進給加減速時間常數、快速進給速度、FL速度、手動快速進給速度、伺服迴路增益依實際情況進行設定;
b、機床重啟,手動回到參考點附近;
c、是否使用絕對脈沖編碼器作為位置檢測器=1 ;
絕對脈沖編碼器原點位置的設定=1;
e、機床重啟;
f、 由於機床參考點與設定前不同,重新調整每軸的柵格偏移量。
2、三菱系統(M60、M64為例):
1)、無擋塊機械碰壓方式:
a、設定參數: #2049.= 1 無檔塊機械碰壓方式;
#2054 電流極限; b、選擇「絕對位置設定」畫面,選擇手輪或寸動模式,(也可選擇自動初期化模式);
C、在「絕對位置設定」畫面,選擇「可碰壓」;
d、#0絕對位置設定=1 , #2原點設定:以基本機械坐標為准,設定參考點的坐標值;
e、移動控制軸,當控制軸碰壓上機械擋塊,在給定時間內達到極限電流時,控制軸停止並反方向移動。如果b步選擇手輪或寸動模式,則控制軸反方向移動移動到第一柵格點,這個點就是電氣參考點;如果b步選擇「自動初期化」模式,則在第a步還要設置 #2005碰壓速度參數和 #2056接近點值,此時控制軸反方向以 #2005(碰壓速度)移動到 #2056(接近點)值停止,再以 #2055(碰壓速度)向擋塊移動,在給定時間內達到極限電流時,控制軸停止並以反方向移動到第一柵格點,這個點就是電氣參考點;
g、重啟電源。
2)、無擋塊參考點方式調整:
a、設定參數: #2049 = 2 無擋塊參考點調整方式;
#2050 = 0 正方向、 = 1 負方向;
b、選擇「絕對位置設定」畫面,選擇手輪或寸動模式;
c、在「絕對位置設定」畫面,選擇「無碰壓」方式;
d、#0絕對位置設定=1 , #2原點設定:以基本機械坐標為准,設定參考點的坐標值;
e、把控制軸移動到參考點附近。
f、#1 = 1,控制軸以 #2050設置方向移動,達到第一個柵格點時停止,把這個點設定為電氣參考點。
g、重啟電源。
3、 西門子系統(802D、810D、840D為例):
1)、調試;
a、設置參數:
MD34200=0.絕對編碼器位置設定;
MD34210=0.絕對編碼器初始狀態;
b、選擇「手動」模式,將控制軸移動到參考點附近;
c、輸入參數:MD34100,機床坐標位置;
d、激活絕對編碼器的調整功能:MD34210=1.絕對編碼器調整狀態;
e、按機床復位鍵,使機床參數生效;
f、機床回歸參考點;
g、機床不移動,系統自動設置參數:34090. 參考點偏移量;34210. 絕對編碼器設定完畢狀態,屏幕上顯示位置是MD34100設定位置。
2)、相關參數:
參數內容 系統 802D. 810D. 840D 參數點偏移量34090
機床坐標位置34100
絕對編碼器位置設定34200
絕對編碼器初始狀態; 0.初始 1.調整 2.設定完成 34210
在相對位置檢測系統的參考點回歸中,機床第一次參考點回歸後,執行手動參考點回歸或加工程序的G28指令時機械移動到參考點擋塊位置並不減速,而是繼續高速定位到事先存在內存中的參考點。機床下載PCL程序時將導致參考點位置丟失,在PCL調試完畢後,再調試絕對值編碼器參考點回歸設定。
C. 電子機械專業畢業論文題目參考
確定選題是撰寫論文的首要工作,好比沖鋒陷陣的先頭部隊,俗話說「題好一半文」,就是把選題看作論文寫作成功的一半。下面我給大家帶來電子機械專業 畢業 論文題目參考2021,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機械論文題目
1、自主導航農業機械避障路徑規劃
2、煤礦機械電氣設備自動化調試技術研究
3、機械加工中加工精度的影響因素與控制
4、三自由度機械臂式升降平台運動學建模及模擬
5、基於並聯交錯的起重機械節能裝置設計研究
6、CNN和RNN融合法在旋轉機械故障診斷中的應用
7、機械剪切剝離法制備石墨烯研究進展
8、機械壓力機滾滑復合導軌結構設計研究
9、機械壓力機曲軸、軸瓦溫升自動控制設計技術
10、基於無線感測的機械沖壓機振動監測分析
11、基於GNSS的農業機械定位與姿態獲取系統
12、一種冗餘機械臂多目標軌跡優化 方法
13、基於湍流模型的高速螺旋槽機械密封穩態性能研究
14、基於多楔現象的微孔端面機械密封泄漏率分析及孔形設計
15、牽引變電站直流斷路器機械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研究
16、方鋼管混凝土柱卡扣機械連接試驗及有限元分析
17、機械電子工程與人工智慧的關系
18、機械法與機械-酶消化法制備大鼠膈肌組織單細胞懸液的比較
19、機械製造工藝及精密加工技術研究
20、腐蝕減薄對X80鋼管機械損傷凹陷過程中應力應變的影響
21、基於駐極體材料的機械天線式低頻通信系統模擬研究
22、基於"J型鎖芯"的機械鎖芯結構創新分析
23、淺析我國煙草機械技術的發展現狀和趨勢
24、液滴分析儀的機械結構設計
25、化工機械密封件損傷數值模擬及維修對策探討
26、一種鎳基單晶高溫合金的反相熱機械疲勞行為
27、淺談機械數控技術的應用現狀和發展趨勢
28、數控機械加工進刀工藝優化 措施 分析
29、基於STM32六自由度機械臂發展前景
30、機械工程自動化技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
31、機械設計製造的智能化發展趨勢綜述
32、RFID在機械加工中的應用探究
33、試論船舶機械設備維修保養中的常見故障及排除方法
34、探討港口流動機械預防性維護保養
35、關於端蓋零件機械加工工藝的設計要點分析
36、關於機械加工工藝對零件加工精度的影響研究
37、現代機械製造及加工技術分析
38、論機械設計加工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39、基於機械設計製造中零件毛坯選擇的研究與應用
40、機械零件加工精度影響因素探析
機械電子工程畢業論文題目
1、全纖維曲軸鍛造液壓機同步控制研究
2、電腦縫編機送經與斷經檢測系統研究
3、MEMS感測器三維引線鍵合系統研製
4、單作用雙定子葉片馬達的排量及排量比研究
5、基於流場分析的雙噴嘴擋板電液伺服閥特性研究
6、齒輪型多泵多馬達傳動規律研究
7、液壓泵的振動機理及評價研究
8、基於聲發射的軸承滾動接觸疲勞量化診斷技術研究
9、KDQ1300牆體磚壓機液壓控制系統的節能研究
10、保偏光通信中ATP系統及姿態獲取技術研究
11、模具生產協同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12、機床進給系統的多源誤差模型分析與研究
13、高性能電液伺服轉台的控制問題及故障診斷研究
14、正交並聯六自由度載入試驗系統力控制及解耦研究
15、地方本科院校轉型中的專業調整研究
16、典型粘彈性阻尼結構的振動特性分析與優化設計
17、桿狀碳纖維零件纏繞成型技術研究
18、飛行模擬器運動平台洗出演算法的優化研究
19、MKD-Delphi裝備技術預測方法研究
20、中職學校第二課堂實踐研究
21、氣動軟體機械手設計及實驗研究
22、職教師資本科培養機械電子工程專業課程整合研究
23、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課堂教學評價素養研究
24、JD公司內部控制體系優化研究
25、關於交流變頻非同步電力測功機系統的模擬研究
26、一種新型的非圓軸數控加工系統的研究與開發
27、DY製冷發生器熱源模擬試驗裝置自動控制系統的研究
28、U型砌塊成型機設計及其自動控制系統的研究
29、基於神經網路的工時定額技術研究
30、機電產品計算機輔助設計平台的研究及應用
31、電容式微機械靜電伺服加速度計系統分析
32、玻璃微細加工工藝的研究與磁流體推進式微型泵樣機的研製
33、射流助推式ROV型開溝機噴射臂及其沖刷過程研究
34、基於動態特性分析的機床主軸箱裝配故障診斷研究
35、基於外驅動內置臂的航天服上肢壽命試驗系統
36、管路支撐參數對液壓管路系統振動特性影響研究
37、基於聲發射技術的輪軸疲勞裂紋擴展規律研究
38、基於STM32的車輛智能安全行車控制系統
39、超聲功率和鍵合壓力對金絲熱超聲鍵合質量的影響研究
40、外骨骼機器人下肢增力機構設計和模擬研究
自動化畢業論文題目
1、配網自動化相關技術的研究
2、數字化變電站自動化技術的應用
3、現場匯流排與工廠底層自動化及信息集成技術
4、電力自動化技術的新發展
5、冶金自動化發展的策略與思考
6、簡述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發展趨勢研究
7、變電所綜合自動化系統應用分析與探討
8、淺談數字變電站自動化系統
9、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的改革與實踐
10、配電網自動化技術問題初探
11、配電自動化系統中配電終端配置數量規劃
12、基於組態軟體的綜合自動化平台的設計與實現
13、生產線自動化及遠程監控
14、地鐵自動化控制相關系統的對比及應用
15、配電自動化試點工程技術特點及應用成效分析
16、大型自動化控制系統故障報警技術應用研究
17、變電站綜合自動化通信系統運行維護分析
18、淺談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的結構形式
19、如何提高綜合自動化變電站的抗電磁干擾能力
20、動力部一降壓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改造及應用
21、智能變電站是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的發展目標
22、中心城市大型配電自動化設計方案與應用
23、淺析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的設計思想
24、建築電氣自動化系統安裝的施工技術探討
25、水電廠電氣自動化控制設備的可靠性探討
26、鋁工業電氣自動化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27、配網自動化建設對供電可靠性的影響研究
28、淺談電力自動化管理系統
29、鐵路變電站自動化監控系統的研製
30、淺析集控站綜合自動化系統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31、基於IEC 61850的變電站自動化 系統安全 風險評估
32、新型智能配電自動化終端自描述功能的實現
33、天津城市核心區配電自動化技術實施與進展
34、配電自動化若干問題的探討
35、礦井主扇風機自動化與信息化改造
36、饋線自動化自適應快速保護控制方案
37、自動化系統運行中出現的操作失誤、服務失敗及補救措施
38、應用於揀選操作的自動化立體倉庫作業優化調度
39、地質環境自動化遠程監測項目社會評估--以山東省為例
40、礦井自動化項目技術管理模式淺論
41、自動化倉儲系統優化方法的研究
42、電氣自動化工程式控制制系統的現狀及其發展趨勢
43、自動化專業卓越工程師課程體系的改革與實踐
44、國外配網自動化建設模式對我國配網建設的啟示
45、煤礦自動化與信息化技術回顧與展望
46、基於調度策略的自動化倉庫系統優化問題研究
47、配網自動化建設抵禦呼倫貝爾寒冬
48、藁城新區水廠的自動化建設
49、綜合自動化變電站電壓量傳輸新方式
50、以先進自動化技術確保中線調水暢通
電子機械專業畢業論文題目參考相關 文章 :
★ 機械電子論文題目
★ 最新機械電子工程論文題目
★ 機械製造畢業論文範文參考
★ 機械類專業論文選題題目
★ 大專機械專業畢業論文免費參考(2)
★ 機械電子論文參考範文
★ 大專機械專業畢業論文免費參考
★ 機械類學術論文題目
★ 機械方面畢業論文參考範文
D. 數控機床的參考點丟失怎麼辦
摘要: 這里詳細介紹了發那克,三菱,西門子幾種常用數控系統參考點工作原理、調整和設定方法,並舉例說明參考點故障現象,解決方法。
關鍵詞:參考點 相對位置檢測系統 絕對位置檢測系統
前言: 當數控機床更換、拆卸電機或編碼器後,機床會有報警信息:編碼器內機械絕對位置數據丟失了,機床回參考點後發現參考點和更換前發生了偏移,這就要求我們重新設定參考點,我們對了解參考點工作原理十分必要。
參考點是指當執行手動參考點回歸或加工程序G28指令時機械所定位那一點,又名原點或零點。每台機床有一個參考點,需要也可以設置多個參考點,用於自動刀具交換(ATC)、自動拖盤交換(APC)等。G28指令執行快速復歸點稱為第一參考點(原點),G30指令復歸點稱為第二、第三或第四參考點,也稱為返回浮動參考點。由編碼器發出柵點信號或零標志信號所確定點稱為電氣原點。機械原點是基本機械坐標系基準點,機械零件一旦裝配好,機械參考點也就建立了。使電氣原點和機械原點重合,將使用一個參數進行設置,這個重合點就是機床原點。
機床配備位置檢測系統一般有相對位置檢測系統和絕對位置檢測系統。相對位置檢測系統關機後位置數據丟失,機床每次開機後都要求先回零點才可投入加工運行,一般使用擋塊式零點回歸。絕對位置檢測系統電源切斷時也能檢測機械移動量,機床每次開機後不需要進行原點回歸。關機後位置數據不會丟失,絕對位置檢測功能執行各種數據核對,如檢測器回饋量相互核對、機械固有點上絕對位置核對,具有很高可信性。當更換絕對位置檢測器或絕對位置丟失時,應設定參考點,絕對位置檢測系統一般使用無擋塊式零點回歸。
一: 使用相對位置檢測系統參考點回歸方式:
1、發那克系統:
1)、工作原理:
當手動或自動回機床參考點時,首先,回歸軸以正方向快速移動,當擋塊碰上參考點接近開關時,開始減速運行。當擋塊離開參考點接近開關時,繼續以FL速度移動。當走到相對編碼器零位時,回歸電機停止,並將此零點作為機床參考點。
2)、相關參數:
參數內容 系統0i/16i/18i/21i0
所有軸返回參考點方式: 0. 擋塊、 1. 無擋塊1002.10076
各軸返回參考點方式: 0. 擋塊、 1. 無擋塊1005.10391
各軸參考計數器容量18210570~0575 7570 7571
每軸柵格偏移量18500508~0511 0640 0642 7508 7509
是否使用絕對脈沖編碼器作為位置檢測器: 0. 、1. 是 1815.50021 7021
絕對脈沖編碼器原點位置設定:0. 沒有建立、 1. 建立1815.40022 7022
位置檢測使用類型:0.內裝式脈沖編碼器、1. 分離式編碼器、直線尺1815.10037 7037
快速進給加減速時間常數16200522
快速進給速度14200518~0521
FL速度14250534
手動快速進給速度14240559~0562
伺服迴路增益18250517
3)、設定方法:
a、 設定參數:
所有軸返回參考點方式=0;
各軸返回參考點方式=0;
各軸參考計數器容量,電機每轉回饋脈沖數作為參考計數器容量設定;
是否使用絕對脈沖編碼器作為位置檢測器=0 ;
絕對脈沖編碼器原點位置設定=0;
位置檢測使用類型=0;
快速進給加減速時間常數、快速進給速度、FL速度、手動快速進給速度、伺服迴路增益依實際情況進行設定。
b、 機床重啟,回參考點。
c、 機床參考點與設定前不同,重新調整每軸柵格偏移量。
4)、故障舉例:
一台0i-B機床X軸手動回參考點時出現90號報警(返回參考點位置異常)。
a、機床再回一次參考點,觀察X軸移動情況,發現剛開始時X軸快速移動,速度很慢;
b、檢測診斷號#300,<128;
d、 檢查手動快速進給參數1424,設定正確;
e、 檢查倍率開關ROV1、ROV2信號,發現倍率開關壞,更換後機床正常。
2、三菱系統:
1)工作原理:
機床電源接通後第一次回歸參考點,機械快速移動,當參考點檢測開關接近參考點擋塊時,機械減速並停止。然後,機械參考點擋塊後,緩慢移動到第一個柵格點位置,這個點就是參考點。回參考點前,設定了參考點偏移參數,機械到達第一個柵格點後繼續向前移動,移動到偏移量點,並把這個點作為參考點。
2)、相關參數:
參數內容 系統M60 M64
快速進給速度2025
慢行速度2026
參考點偏移量2027
柵罩量2028
柵間隔2029
參考點回歸方向2030
3)、設定方法:
a、設定參數:
參考點偏移量=0
柵罩量=0
柵間隔=滾珠導螺快速進給速度、慢行速度、參考點回歸方向依實際情況進行設定。
b、重啟電源,回參考點。
C、|報警/診斷|→|伺服|→|伺服監視(2)|,計下柵間隔和柵格量值。
d、計算柵罩量:
當柵間隔/2<柵格量時,柵罩量=柵格量-柵間隔/2
當柵間隔/2>柵格量時,柵罩量=柵格量+柵間隔/2
e、把計算值設定到柵罩量參數中。
f、重啟電源,再次回參考點。
g、重復c、d過程,檢查柵罩量設定值是否正確,否則重新設定。
h、需要,設定參考點偏移量。
4)、故障舉例:
一台三菱M64系統鑽削中心,Z軸回參考點時發生過行程報警。
a、 檢查參考點檢測開關信號,當移動到參考點擋塊位置時,能夠從「0」變為「1」;
b、 檢查柵罩量參數(2028),正常;
檢查參考點偏移量參數(2027),正常;
檢查參考點回歸方向參數(2030),和其它同型號機床核對,發現由反方向「1」變成了同方向「0」,改正後,重啟回參考點,正常。
3、西門子系統:
1)、工作原理:
機床回參考點時,回歸軸以Vc速度快速向參考點文件塊位置移動,當參考點開關碰上擋塊後,開始減速並停止,然後反方向移動,退出參考點擋塊位置,並以Vm速度移動,尋找到第一個零脈沖時,再以Vp速度移動Rv參考點偏移距離後停止,就把這個點作為
2)、相關參數:
參數內容 系統802D/810D/840D
返回參考點方向MD34010
尋找參考點開關速度(Vc)MD34020
尋找零脈沖速度(Vm)MD34040
尋找零脈沖方向MD34050
定位速度(Vp)MD34070
參考點偏移(Rv)MD34080
參考點設定位置(Rk)MD34100
3、設定方法:
a、設定參數:
返回參考點方向參數、尋找零脈沖方向參數擋塊安裝方向等進行設定;
尋找參考點開關速度(Vc)參數設定時,要求該速度下碰到擋塊後減速到「0」時,坐標軸能停止擋塊上,不要沖過擋塊;
參考點偏移(Rv)參數=0
b、機床重啟,回參考點。
C、機床參考點與設定前不同,重新調整參考點偏移(Rv)參數。
4、故障舉例:
一台西門子810D系統,機床每次參考點返回位置都不一致,從以下幾項逐步進行排查:
a、 伺服模塊控制信號接觸不良;
b、電機與機械聯軸節松動;
C、參數點開關或擋塊松動;
d、參數設置不正確;
е、位置編碼器供電電壓不低於4.8V;
f、位置編碼器有故障;
g、位置編碼器回饋線有干擾;
最後查到參考點擋塊松動,擰緊螺絲後,重新試機,故障排除。
二: 絕對位置檢測系統:
1. 發那克系統:
1)、工作原理: 絕對位置檢測系統參考點回歸比較簡單,參考點方式下,按任意方向鍵,控制軸以參考點間隙初始設置方向運行,尋找到第一個柵格點後,就把這個點設置為參考點。
2)、相關參數:
參數內容 系統0i/16i/18i/21i0
所有軸返回參考點方式: 0. 擋塊、 1. 無擋塊1002.10076
各軸返回參考點方式: 0. 擋塊、 1. 無擋塊1005.10391
各軸參考計數器容量18210570~0575 7570 7571
每軸柵格偏移量18500508~0511 0640 0642 7508 7509
是否使用絕對脈沖編碼器作為位置檢測器: 0. 、1. 是 1815.50021 7021
絕對脈沖編碼器原點位置設定:0. 沒有建立、 1. 建立1815.40022 7022
位置檢測使用類型:0.內裝式脈沖編碼器、1. 分離式編碼器、直線尺1815.10037 7037
快速進給加減速時間常數16200522
快速進給速度14200518~0521
FL速度14250534
手動快速進給速度14240559~0562
伺服迴路增益18250517
返回參考點間隙初始方向 0. 正 1. 負10060003 7003 0066
3)、設置方法:
a、設定參數:
所有軸返回參考點方式=0;
各軸返回參考點方式=0;
各軸參考計數器容量,電機每轉回饋脈沖數作為參考計數器容量設定;
是否使用絕對脈沖編碼器作為位置檢測器=0 ;
絕對脈沖編碼器原點位置設定=0;
位置檢測使用類型=0;
快速進給加減速時間常數、快速進給速度、FL速度、手動快速進給速度、伺服迴路增益依實際情況進行設定;
b、機床重啟,手動回到參考點附近;
c、是否使用絕對脈沖編碼器作為位置檢測器=1 ;
絕對脈沖編碼器原點位置設定=1;
e、機床重啟;
f、 機床參考點與設定前不同,重新調整每軸柵格偏移量。
2、三菱系統(M60、M64為例):
1)、無擋塊機械碰壓方式:
a、設定參數: #2049.= 1 無檔塊機械碰壓方式;
#2054 電流極限;
b、選擇「絕對位置設定」畫面,選擇手輪或寸動模式,(也可選擇自動初期化模式);
C、「絕對位置設定」畫面,選擇「可碰壓」;
d、#0絕對位置設定=1 , #2原點設定:以基本機械坐標為准,設定參考點坐標值;
e、移動控制軸,當控制軸碰壓上機械擋塊,給定時間內達到極限電流時,控制軸停止並反方向移動。b步選擇手輪或寸動模式,則控制軸反方向移動移動到第一柵格點,這個點就是電氣參考點;b步選擇「自動初期化」模式,則第a步還要設置 #2005碰壓速度參數和 #2056接近點值,此時控制軸反方向以 #2005(碰壓速度)移動到 #2056(接近點)值停止,再以 #2055(碰壓速度)向擋塊移動,給定時間內達到極限電流時,控制軸停止並以反方向移動到第一柵格點,這個點就是電氣參考點;
g、重啟電源。
2)、無擋塊參考點方式調整:
a、設定參數: #2049 = 2 無擋塊參考點調整方式;
#2050 = 0 正方向、 = 1 負方向;
b、選擇「絕對位置設定」畫面,選擇手輪或寸動模式;
c、「絕對位置設定」畫面,選擇「無碰壓」方式;
d、#0絕對位置設定=1 , #2原點設定:以基本機械坐標為准,設定參考點坐標值;
e、把控制軸移動到參考點附近。
f、#1 = 1,控制軸以 #2050設置方向移動,達到第一個柵格點時停止,把這個點設定為電氣參考點。
g、重啟電源。
3、 西門子系統(802D、810D、840D為例):
1)、調試;
a、設置參數:
MD34200=0.絕對編碼器位置設定;
MD34210=0.絕對編碼器初始狀態;
b、選擇「手動」模式,將控制軸移動到參考點附近;
c、輸入參數:MD34100,機床坐標位置;
d、激活絕對編碼器調整功能:MD34210=1.絕對編碼器調整狀態;
e、按機床復位鍵,使機床參數生效;
f、機床回歸參考點;
g、機床不移動,系統自動設置參數:34090. 參考點偏移量;34210. 絕對編碼器設定完畢狀態,屏幕上顯示位置是MD34100設定位置。
2)、相關參數:
參數內容 系統 802D. 810D. 840D
參數點偏移量34090
機床坐標位置34100
絕對編碼器位置設定34200
絕對編碼器初始狀態; 0.初始 1.調整 2.設定完成 34210
相對位置檢測系統參考點回歸中,機床第一次參考點回歸後,執行手動參考點回歸或加工程序G28指令時機械移動到參考點擋塊位置並不減速,繼續高速定位到事先存內存中參考點。機床下載PCL程序時將導致參考點位置丟失,PCL調試完畢後,再調試絕對值編碼器參考點回歸設定
E. 有關機器人的問題!
機器人可以進行深海探測。深海採集。深海維修。
開發海洋是人類在二十一世紀面臨的重大課題,而探索、考察和有效利用國際海域和海底區域是對我國發展海洋高技術和未來海洋產業提出的挑戰。
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是國內外有影響的研究與開發水下機器人並形成產品的科研實體之一,首創我國第一台有纜遙控和無纜自治水下機器人。從某種意義上講,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的水下機器人各階段的技術成果代表了我國在這一技術領域的發展水平與過程。作為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先進製造基地的一部分,沈陽自動化研究所二十年來在水下機器人研製與應用方面為國家水下裝備技術,特別是海洋重要裝備技術及海洋開發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該所擁有一支理念超前,訓練有素、經驗豐富、技術全面的設計隊伍。水下機器人實驗室配備了齊全、先進的試驗設備和條件,3個深水模擬壓力罐可分別進行水下1000米、1500米、7200米水深的水下模擬試驗。長20米、寬12米、深9米的試驗水池可做各種水下機器人整機性能試驗和調試。現已形成了大、中、小型水下機器人系列產品的生產能力,並在國際、國內開展了各種水下工程作業。
早在70年代末期,前瞻性地考慮到海洋是一個廣闊的應用領域,從長遠看以海洋為背景來發展機器人科學技術,是一項具有開拓性的工作,中國科學院又具有多學科綜合性的研究開發能力,因此准備在全院組織力量,支持這一重大項目的實施。1977年召開的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學科規劃會議將發展機器人項目列入規劃。蔣新松院士在當年組團赴日考察回國後提出了發展水下機器人的設想。從此,沈陽自動化研究所鎖定了「下海」為海洋開發服務,搞智能機器在海洋中的應用研究的戰略目標,決心「要下五洋捉鱉」。1983年該項課題正式列為中國科學院重點課題,開創了智能機器人科研領域,為水下機器人的研究開發奠定了基礎。
二十年來,「水下機器人」由院重點,進而持續列入「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和「十五」國家重點項目,成為國家863計劃自動化領域智能機器人主題項目的重點內容。沈陽自動化研究所通過建立機器人示範工程基地,已開發出多種型號的水下機器人產品,應用於水下觀測、海上作業以及救撈工程等。又通過國際合作,研製成功了6000米水下機器人,使我國水下機器人研究與開發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RECON-IV水下機器人具有較強功能和可靠性,已成為國際知名品牌,生產的多台設備出口國際市場,還有的長年在為南海石油鑽井平台提供技術服務;「海潛一號」和「金魚號」輕型水下機器人在沿海和內湖地區的水下探查、考古等作業起到重要作用;「海潛二號」水下機器人以其強作業功能為國家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用於海底光纜埋設的爬行式水下機器人「海星號」是我國第一台海底自走式海纜埋設機,目前已完成研製工作並投入實際應用。
作為總體單位在國家「863」計劃支持下完成的潛深1000米「探索者」和潛深6000米「CR-01」、「CR-02」無纜自治水下機器人標志著我國自治水下機器人技術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6000米水下機器人工程項目是國家「863」計劃項目的重中之重。通過與俄羅斯合作,實施研製成功了6000米水下機器人,並於1995年8月完成了深海試驗。6000米水下無纜自治機器人的研製,涉及到自動化、計算機、水聲、深潛、水動力、材料、能源等各種專業,需要解決水中通訊、高壓密封、自主航行控制、動力系統、能源系統、各種信息的採集和處理、特種材料以及可靠性等高技術。「CR-01」自治水下機器人多次成功地完成了太平洋水域深海資源的調查。為了進一步提高水下6000米自治機器人的可靠性、實用性、後勤保障能力、機動性和續航能力,使其由可用樣機發展為實用樣機,1996年8月起正式實施了水下6000米自治機器人的工程化項目。其目標是為中國大洋協會進行大洋調查提供水下6000米自治機器人實用樣機。工程化的主要工作是提高原樣機的可靠性,達到實用化的目的。試驗表明,經過工程化改進後的CR-02水下6000米無纜自治機器人性能卓越,可靠性高,能執行所賦予的使命,從而實現了自治水下機器人從手編程型向監控型的轉變,技術水平又上了一個台階。有關專家認為,該水下機器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洋底探測設備。CR系列高性能水下機器人能進行六千米深水錄像、拍照和海底地勢與剖面測量、水文測量、海底多金屬結核豐度測定,海底沉物目標搜索和觀察,自動記錄各種數據包括圖像和機器人水下運動軌跡及其坐標位置,還可按預編程航行和工作,自動避障,具有故障自診斷和應急上浮功能,並能提供指令遙控。這表明,中國已有圓滿解決這些高技術的能力和手段,而且已進入洋底多金屬結核資源探測應用的實用階段。6000米水下機器人的研製成功,使中國一躍成為世界上具有研製這種自治水下機器人能力的少數幾個國家之一,它可到達世界上除海溝之外的全部海底區域,即全部有經濟前景的海底,占海洋面積的98%,為中國進軍國際海洋區域、開發大洋資源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手段和工具。
該所目前正在研製潛深7000米水下載人機器人——又被稱作「海底衛星」,預計將在2005年投入使用。這意味著中國將擁有對包括深海海溝在內的復雜海域進行詳細探測的能力,中國開發海洋資源的步伐將大大加快。目前,世界上只有俄羅斯、美國、日本等國家擁有類似潛深的水下載人機器人。在可預見的將來,在此基礎上作進一步的開發,中國的水下載人機器人將有可能探測深達1萬多米的世界最深海溝馬里亞納海溝。水下載人機器人主要用於海洋科考、海底資源探測,是中國863高新技術計劃「十五」期間(2001年至2005年)的重點攻關課題。 此次研製的潛深7000米水下載人機器人,由該所聯合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等機構與俄羅斯科學院共同研製。其中,機器人製造的核心技術由中方負責,俄羅斯提供如鈦合金耐壓殼等維護生命安全方面的技術。根據協議,中國將享有對機器人的全部自主知識產權。
由國家海洋局主持的中國第二次北極科學考察裝備了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研製的中型ROV「海極號」水下機器人,2名科技人員隨船出征。這是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研製的水下機器人首次參加北極科學考查。據報道,中國第二次北極科考隊進入北冰洋的浮冰區後,「海極號」水下機器人開始投入使用。該機器人可以在300米深度自由運動,進行攝像、觀察、測量、作業等,並利用仰視聲吶系統觀測海冰的厚度,具有作業時間長、范圍廣、安全性高、科考數據直觀、事後處理和分析容易等人和其他設備無法比擬的優勢。水下機器人在北極冰區進行冰層厚度等一系列科考示範應用在國內還是首次,對擴大水下機器人的應用領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水下機器人技術系列成果曾獲國家、科學院、遼寧省科技進步獎及世界發明博覽會金牌獎等20餘項,其中「CR-01」6000米自治水下機器人獲1995年度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特等獎和綜合特大獎。
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在水下機器人研發過程中一貫採取開放、合作的工作模式,與美國、俄羅斯、義大利的一些研究單位和公司有著良好的合作經歷和關系,與國內中國船舶科研中心、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哈爾浜工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船舶工程學院等相關優勢單位形成了友好、有效的合作網路。為了適應水下機器人的進一步發展,進行產業化開發,該所擬在沈陽渾南開發區建設更大規模的水下機器人試驗和生產基地。
人類當今正面臨著人口、資源和環境三大難題。隨著各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世界人口的不斷增加,人類消耗的自然資源越來越多,陸地上的資源正在日益減少。為了生存和發展,海洋開發勢在必行。
海洋佔地球表面積的71%,擁有14億立方公里的體積。在海底及海洋中,蘊藏著極其豐富的生物資源及礦產資源。在6000米以下的大洋底部仍有生命存在,這種在極端條件下的生命,格外受到生物學家的重視。大洋底部還沉積著極為豐富的多金屬結核,尤以銅、錳、鎳、鈷含量最高,估計儲量為l.7萬億噸。海底錳的藏量是陸地的68倍,銅的藏量為22倍,鎳為274倍,製造核彈的鈾的儲藏量高達40億噸,是陸地上的2000倍。海洋還是一個無比巨大的能源庫,天然氣水合物總量相當於陸地燃料資源總量的2倍以上。海底儲存著1350億噸石油,近140萬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因此,洋底的探測和太空探測類似,同樣具有極強的吸引力、挑戰性。
1991年,中國被聯合國批准為第五個深海采礦先驅投資者,承擔30萬平方公里洋底的探測任務,並最終擁有對礦產資源最豐富的7.5萬平方公裏海域的優先開采權。中國政府已把海洋開發作為21世紀的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戰略重點之一。
水下機器人是多種現代高技術及其系統集成的產物,對於我國海洋經濟、海洋產業、海洋開發和海洋高科技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發展水下機器人,並將其作為海洋戰略制高點,提升我國海洋重大裝備水平,為海洋支柱產業和新興產業提供成套技術與先進裝備保障,為海洋未來產業和國家海洋戰略創造有利條件與國際競爭能力,並將強大的技術領先優勢,轉換成為強大的產業開發優勢,是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歷史性的必然抉擇,更是其使命性的鄭重承諾。
機器人的歷史並不算長,1959年美國英格伯格和德沃爾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業機器人,機器人的歷史才真正開始。英格伯格在大學攻讀伺服理論,這是一種研究運動機構如何才能更好地跟蹤控制信號的理論。德沃爾曾於 1946 年發明了一種系統,可以「重演」所記錄的機器的運動。 1954 年 , 德沃爾又獲得可編程機械手專利,這種機械手臂按程序進行工作,可以根據不同的工作需要編制不同的程序,因此具有通用性和靈活性,英格伯格和德沃爾都在研究機器人,認為汽車工業最適於用機器人幹活,因為是用重型機器進行工作,生產過程較為固定。 1959 年,英格伯格和德沃爾聯手製造出第一台工業機器人。 它成為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實用工業機器人。此後英格伯格和德沃爾成立了「尤尼梅遜」公司,興辦了世界上第一家機器人製造工廠。第一批工業機器人被稱為「尤尼梅特」,意思是「萬能自動」。 他們因此被稱為機器人之父。 1962 年美國機械與鑄造公司也製造出工業機器人,稱為「沃爾薩特蘭」,意思是「萬能搬動」。」尤尼梅特」和「沃爾薩特蘭」就成為世界上最早的、至今仍在使用的工業機器人。
近百年來發展起來的機器人,大致經歷了三個成長階段,也即三個時代。第一代為簡單個體機器人, 第二代為群體勞動機器人,第三代為類似人類的智能機器人,它的未來發展方向是有知覺、有思維、能與人對話。第一代機器人屬於示教再現型 , 第二代則具備了感覺能力 , 第三代機器人是智能機器人 , 它不僅具有感覺能力 , 而且還具有獨立判斷和行動的能力。 英格伯格和德沃爾製造的工業機器人是第一代機器人,屬於示教再現型,即人手把著機械手,把應當完成的任務做一遍,或者人用「示教控制盒」發出指令,讓機器人的機械手臂運動,一步步完成它應當完成的各個動作 。
第一代機器人
20世紀70年代,第二代機器人開始有了較大發展,第二代機器人則對外界環境實用階段,並開始普及。 第三代機器人是智能機器人,它不僅具有感覺能力,而且還具有獨立判斷和行動的能力,並具有記憶、推理和決策的能力,因而能夠完成更加復雜的動作。中央電腦控制手臂和行走裝置,使機器人的手完成作業,腳完成移動,機器人能夠用自然語言與人對話。 智能機器人在發生故障時,通過自我診斷裝置能自我診斷出故障部位,並能自我修復。今天,智能機器人的應用范圍大大地擴展了,除工農業生產外,機器人應用到各行各業,機器人已具備了人類的特點。機器人向著智能化、擬人化方向發展的道路,是沒有止境的。
機器人是雖然外表可能不像人,也不以人類的方式操作,但可以代替人力自動工作的機器。後來美國著名科普作家艾薩克 . 阿西莫夫為機器人提出了三條原則,即「機器人三定律」:第一定律——機器人不得傷害人,或任人受到傷害而無所作為; 第二定律——機器人應服從人的一切命令,但命令與第一定律相抵觸時例外; 第三定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身的安全,但不得與第一、第二定律相抵觸。 這些「定律」構成了支配機器人行為的道德標准,機器人必須按人的指令行事,為人類生產和生活服務。
從機器人的用途來分,可以分為兩大類:軍用機器人和民用機器人。
F. 數控機床中的rov是什麼意思
數控機床中的rov是:快速倍率控制信號
G. 海洋地學高技術發展戰略
陳邦彥莫傑
從80年代中期開始,海洋發達國家相繼制訂了實施加速海洋科技和開發的戰略。特別是1994年11月16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生效後,各海洋國家都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海洋主權和權益及其資源將又一次成為爭奪的焦點。在海洋的競爭中,誰先在海洋科技方面獲得突破,誰在海洋高新技術方面領先,誰就會在世界海洋競爭中占據主動,就能從海洋中獲得更多的資源和更大的經濟利益。因此,一些海洋科技發達國家,如美、日、法、德等國都分別制訂了海洋方面的科技發展規劃,提出要優先發展海洋高新技術的戰略決策。1986年美國制訂了「全球海洋科學規劃」,1990年發表了「90年代海洋科技發展報告」,明確提出要發展海洋高技術,以便繼續「保持和增強在海洋科技領域的領導地位」。隨後,英國發表了「90年代海洋科技發展戰略報告」;日本制訂了面向21世紀的「海洋開發推進計劃」。由此可見,21世紀海洋將成為國際競爭和開發的重要領域。
一、國外海洋地學高技術發展趨勢
目前國際海洋高技術領域主要有三大技術系統,即探測技術、資源開發技術和深海采樣(礦)技術系統。已形成的海洋高技術主要集中在海洋環境探測技術、海洋資源調查技術、海洋油氣勘探開發技術、水聲技術和海洋生物工程技術方面等。就其發展現狀與趨勢來看,與海洋地學有關的高技術產業有以下三種類型。
(一)已具規模的海洋地學高技術產業
1.海洋油氣勘探開發技術產業
海洋油氣勘探開發是現代海洋開發中新興的高技術產業。目前三維數字地震勘探技術已廣泛應用於探測海底含油氣構造;具有信息量大、清晰直觀、實感性強的數控成像測井技術是當今世界油氣測井技術發展的前沿;以深海自升式或浮式平台為代表的海上鑽探、採油系統,使海上勘探開發最大水深達872m,並向陸坡區1000m水深推進,鑽進海底的井深普遍超過3000m。近年來,人們正在設計一種將油氣鑽探和開采技術設備從海面移到海底作業的鑽探採油系統。目前海底採油系統已在歐洲北海油田取得成功。
2.海底探測技術產業
海洋探測技術主要包括現代導航定位系統、感測系統和海洋數據處理硬體和軟體系統。70年代以來,美、英、德、挪威等國研製成功各種多波束聲納測深儀,如美國的Sea Beam2000型和2100型、挪威的EM12型和德國的Hydrosweep DS-2型,測深達50~11000m,精度為0.2%~0.3%。這種高精度全覆蓋測深儀可在走航實測中獲得高解析度和三維成像的立體海底地形地貌圖像,具有全球海洋探測能力,是當今最先進的海底探測技術裝備。
3.深潛采樣或作業技術產業
深潛技術在常壓載人深潛器(ADS)、無人遙控潛水器(ROV)和自治式無人潛水器(AUV)上的應用,使潛水深度不斷取得突破。
目前ADS的作業深度一般為300~2000m,最大已超過6000m。日本1989年研製出「深海6500」號,它安裝有三維聲、光、電成像系統,調查能力可覆蓋日本列島200海里水域的96%的面積,是目前世界上潛水最深的載人深潛器之一。
AUV和ROV是一種技術更先進的代替潛水員系統。日本研製出一種名為「海溝」號的無人深潛探測器,1995年首次成功下潛到世界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的最深處(10911.4m),不僅創造了新紀錄,而且還確認深海底有生物存在。目前ROV的設計趨勢是向智能化機器人發展,使深海作業完全由電腦的設計程序指令來完成。
(二)可望轉化為生產力的海洋地學高技術
在深海采礦技術領域中,目前已開發研製出三種類型,即液壓提升式、空氣提升式和連續鏈斗式的采礦系統。美、日、英、法等國已研製出樣機,並成功地進行了試采。其中液壓提升采礦系統作業水深達5000m,礦物採收率達90%,生產能力最高的可日產濕結核1萬t。專家們認為,目前開發技術水平已接近實用化,一旦時機成熟,即可形成生產力,實現深海采礦產業化。
二、我國海洋高技術計劃開始實施
80年代以來,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迅速發展,我國海洋開發進入一個蓬勃發展的新時期。但我國海洋科技總體水平不高,科技成果應用推廣率較低(約30%),科技儲備和經費投入嚴重不足,整體科技水平落後於世界發達國家10~15年,特別是海洋高技術水平差距更大。
為了維護我國海洋主權和權益,必須發展高技術,實現產業化。「九五」期間(1996~2000年)國家已確定把海洋高技術納入「863計劃」,把海洋國土探查技術、海洋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技術、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技術和海洋環境監測技術確定為海洋高技術領域優先發展的項目,並設立了海洋環境監測818主題、海洋生物819主題和海洋地學820主題。在每一個主題中將開展若干有關專題和課題研究、研製和開發。海洋高技術計劃的實施,將把我國21世紀的海洋開發和海洋地學的發展推進到一個新的高度。
三、海洋地學高技術選題建議
海洋高技術計劃的820主題「海洋探查和資源開發技術」是調查研究海洋地質和探查礦產資源的高新技術。其發展戰略是:為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勘測提供技術支撐;加快以油氣為主的礦產資源勘查;開展多學科的技術集成,為海洋國土環境地質及地質災害監測及防治服務;海洋探查技術的研究開發,將帶動海洋地學多學科的發展;海洋資源開發技術成果將轉化為具有生產力的產業。海洋地學高技術主要選題如下。
(一)海底地形地貌多波束全覆蓋高精度探測技術
多波束測深系統(如Sea Beam、Sea Mark、Sea Bat、GLORIA等)和海底側掃視像系統是地形地貌精密探測技術的核心技術。其主要關鍵技術有:多波束系統全覆蓋精密探測技術;深拖系統的高分辨掃描成像技術;海底地形地貌資料的人機交互解釋技術。
(二)快速海底地質填圖技術
海底沉積物類型識別技術;海底地質結構與構造的探測技術;濱岸及淺海固體礦產勘查及評價技術;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資源評估技術。
(三)海底復雜油氣田勘查評價技術
海洋岩層三維層析成像技術;高分辨地震勘探技術;海上天然氣地震勘探技術;復雜油氣田資源快速綜合評價技術;海洋地球物理測井成像技術;衛星熱紅外線探測技術。
(四)海洋礦產資源綜合評價技術
海上礦產資源的地球物理快速探查技術;海上礦產資源的地球化學快速探查技術;海上油氣資源區域性快速綜合評價技術;海底地形地貌電子數字化成圖技術。
(五)大洋多金屬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技術
深海底自行式作業車行走測控技術;深海底土力學特性原位測試技術;海底深拖側掃與視像技術;深海自治式機器人測控技術。
為了發展海洋地學高技術,提高我國地球科學水平,要充分發揮地質礦產部、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國家海洋局、冶金部、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船舶工業總公司、中國科學院、高等院校等部門海洋地質主力軍的作用,同時吸收航空遙感、物探、化探、鑽探、感測、計算機等專業技術力量,進行「863計劃」的聯合攻關,積極推進海洋地學高技術的發展,實現海洋地質探查與礦產資源開發的產業化。
(參考文獻從略)
H. 機械類專業論文選題題目
機械工程是一門涉及利用物理定律為機械繫統作分析、設計、製造及維修的工程學科。那麼機械工程專業的論文題目有哪些呢?下面我給大家帶來機械工程專業論文題目_機械類專業論文選題題目,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機械電子工程 畢業 論文題目
1、全纖維曲軸鍛造液壓機同步控制研究
2、電腦縫編機送經與斷經檢測系統研究
3、MEMS感測器三維引線鍵合系統研製
4、單作用雙定子葉片馬達的排量及排量比研究
5、基於流場分析的雙噴嘴擋板電液伺服閥特性研究
6、齒輪型多泵多馬達傳動規律研究
7、液壓泵的振動機理及評價研究
8、基於聲發射的軸承滾動接觸疲勞量化診斷技術研究
9、KDQ1300牆體磚壓機液壓控制系統的節能研究
10、保偏光通信中ATP系統及姿態獲取技術研究
11、模具生產協同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12、機床進給系統的多源誤差模型分析與研究
13、高性能電液伺服轉台的控制問題及故障診斷研究
14、正交並聯六自由度載入試驗系統力控制及解耦研究
15、地方本科院校轉型中的專業調整研究
16、典型粘彈性阻尼結構的振動特性分析與優化設計
17、桿狀碳纖維零件纏繞成型技術研究
18、飛行模擬器運動平台洗出演算法的優化研究
19、MKD-Delphi裝備技術預測 方法 研究
20、中職學校第二課堂實踐研究
21、氣動軟體機械手設計及實驗研究
22、職教師資本科培養機械電子工程專業課程整合研究
23、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課堂教學評價素養研究
24、JD公司內部控制體系優化研究
25、關於交流變頻非同步電力測功機系統的模擬研究
26、一種新型的非圓軸數控加工系統的研究與開發
27、DY製冷發生器熱源模擬試驗裝置自動控制系統的研究
28、U型砌塊成型機設計及其自動控制系統的研究
29、基於神經網路的工時定額技術研究
30、機電產品計算機輔助設計平台的研究及應用
31、電容式微機械靜電伺服加速度計系統分析
32、玻璃微細加工工藝的研究與磁流體推進式微型泵樣機的研製
33、射流助推式ROV型開溝機噴射臂及其沖刷過程研究
34、基於動態特性分析的機床主軸箱裝配故障診斷研究
35、基於外驅動內置臂的航天服上肢壽命試驗系統
36、管路支撐參數對液壓管路系統振動特性影響研究
37、基於聲發射技術的輪軸疲勞裂紋擴展規律研究
38、基於STM32的車輛智能安全行車控制系統
39、超聲功率和鍵合壓力對金絲熱超聲鍵合質量的影響研究
40、外骨骼機器人下肢增力機構設計和模擬研究
機械專業mba論文題目
1、CAD技術在機械工藝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2、Auto CAD二次開發及在機械工程中的應用
3、基於特徵的機械設計CAD系統研究
4、CAD在機械工程設計中的應用分析
5、機械製造中機械CAD與機械制圖結合應用研究
6、全纖維曲軸鍛造液壓機同步控制研究
7、電腦縫編機送經與斷經檢測系統研究
8、MEMS感測器三維引線鍵合系統研製
9、單作用雙定子葉片馬達的排量及排量比研究
10、基於流場分析的雙噴嘴擋板電液伺服閥特性研究
11、齒輪型多泵多馬達傳動規律研究
12、液壓泵的振動機理及評價研究
13、基於聲發射的軸承滾動接觸疲勞量化診斷技術研究
14、KDQ1300牆體磚壓機液壓控制系統的節能研究
15、保偏光通信中ATP系統及姿態獲取技術研究
16、模具生產協同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17、機床進給系統的多源誤差模型分析與研究
18、高性能電液伺服轉台的控制問題及故障診斷研究
19、正交並聯六自由度載入試驗系統力控制及解耦研究
20、地方本科院校轉型中的專業調整研究
21、典型粘彈性阻尼結構的振動特性分析與優化設計
22、桿狀碳纖維零件纏繞成型技術研究
23、飛行模擬器運動平台洗出演算法的優化研究
24、MKD-Delphi裝備技術預測方法研究
25、中職學校第二課堂實踐研究
26、氣動軟體機械手設計及實驗研究
27、職教師資本科培養機械電子工程專業課程整合研究
28、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課堂教學評價素養研究
29、JD公司內部控制體系優化研究
30、關於交流變頻非同步電力測功機系統的模擬研究
31、一種新型的非圓軸數控加工系統的研究與開發
32、DY製冷發生器熱源模擬試驗裝置自動控制系統的研究
33、U型砌塊成型機設計及其自動控制系統的研究
34、基於神經網路的工時定額技術研究
35、機電產品計算機輔助設計平台的研究及應用
36、 泵葉輪注射模具的設計
37、 基於Ansys8.0的永磁直線電機的有限元分析及計算
38、 變頻器控制原理圖的設計
39、 賓館客房管理系統
40、 並聯式井下旋流分離裝置的設計
41、 茶樹修剪機的設計
42、 車備胎支架設計與製造
43、 車用柴油機總體及曲柄連桿機構的設計
44、 成績管理系統
45、 齒輪套注塑模具及注塑模腔三維造型CAD CAM
46、 大豆螺桿擠壓膨化試驗裝置總體設計
47、 帶式輸送機減速器的設計
48、 單立柱巷道堆垛機的設計
49、 冰箱洗衣機 修理 翻轉架的設計
50、 電火花切割機床的設計
機電專業畢業論文題目
1、機電一體化與電子技術的發展研究
2、變頻技術在鍋爐機電一體化節能系統中應用
3、煤礦高效掘進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研究
4、電氣自動化在煤礦生產中的應用探討
5、產品設計與腐蝕防護的程序與內容
6、機械製造中數控技術應用分析
7、智能製造中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應用
8、水利水電工程的圖形信息模型研究
9、礦山地面變電站智能化改造研究
10、淺析電氣控制與PLC一體化教學體系的構建
11、中國機電產品出口面臨的障礙及優化對策
12、我國真空包裝機械未來的發展趨勢
13、煤礦皮帶運輸變頻器電氣節能技術的分析
14、鋼鐵企業中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應用和發展
15、我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發展方向研究
16、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發展方向的研究
17、基於BIM技術的施工方案優化研究
18、電力自動化技術在電力工程中的應用
19、電氣自動化技術在火力發電中的創新應用
20、農機機械設計優化方案探究
21、區域軌道交通檔案信息化建設
22、環保過濾劑自動化包裝系統設計
23、元動作裝配單元的故障維修決策
24、關於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的設計原則與趨勢分析
25、試析機電一體化中的介面問題
26、汽車安全技術的研究現狀和展望
27、太陽能相變蓄熱系統在溫室加溫中的應用
28、關於在機電領域自動控制技術應用的研究
29、淺析生物制葯公司物流成本核算
30、錫礦高效采礦設備的故障排除與維護管理
31、鑄鋼用水玻璃型砂創新技術與裝備
32、空客飛行模擬機引進關鍵環節與技術研究
33、汽車座椅保持架滾珠自動裝配系統設計
34、液壓挖掘機工作裝置機液模擬研究
35、基於新常態視角下的遼寧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對策研究
36、石油機電事故影響因素與技術管理要點略述
37、基於鋁屏蔽的鐵磁性構件缺陷脈沖渦流檢測研究
38、數控加工中心的可靠性分析與增長研究
39、數控機床機械加工效率的改進方法研究
40、淺析熔鑄設備與機電一體化
41、冶金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探析
42、中職機電專業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探究
43、高職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現狀分析和改革策略
44、高速公路機電工程施工質量及控制策略研究
45、對現代汽車維修技術 措施 的若干研究
46、建築工程機電一體化設備的安裝技術及電動機調試技術分析
47、智能家居電話控制系統的設計
48、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課程建設與改革
49、PLC技術在變電站電容器控制中的應用分析
50、機電一體化技術在地質勘探工程中的應用
機械類專業論文選題題目相關 文章 :
★ 機械類畢業設計論文題目
★ 機械類學術論文題目
★ 機械開題報告範文精選5篇
★ 機械畢業課題論文
★ 機械畢業論文範文大全(2)
★ 大學畢業論文機械類範例(2)
★ 機械類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
★ 4000字機械類論文參考例文
★ 大學畢業論文機械類範例
I. 西門子數控g0修調鍵是哪個
在AUTOMATIC方式下可以操作區「位置」軟鍵「程序控制」可以使能快進修調,使得修調開關對快速移動也生效。
該功能激活後會在狀態欄中顯示ROV。在此設置從HMI到PLC介面信號IS「選擇快進修調」(V17000001、3)。
此信號必須由PLC用戶程序給出到IS「快速移動修調有效」(V32000006、6)。
J. 數控機床開機怎麼回參考點
問題太籠統???這里詳細地介紹了發那克,三菱,西門子幾種常用數控系統參考點的工作原理、調整和設定方法,並舉例說明參考點的故障現象,解決方法。
關鍵詞:參考點 相對位置檢測系統 絕對位置檢測系統
前言: 當數控機床更換、拆卸電機或編碼器後,機床會有報警信息:編碼器內的機械絕對位置數據丟失了,或者機床回參考點後發現參考點和更換前發生了偏移,這就要求我們重新設定參考點,所以我們對了解參考點的工作原理十分必要。
參考點是指當執行手動參考點回歸或加工程序的G28指令時機械所定位的那一點,又名原點或零點。每台機床有一個參考點,根據需要也可以設置多個參考點,用於自動刀具交換(ATC)、自動拖盤交換(APC)等。通過G28指令執行快速復歸的點稱為第一參考點(原點),通過G30指令復歸的點稱為第二、第三或第四參考點,也稱為返回浮動參考點。由編碼器發出的柵點信號或零標志信號所確定的點稱為電氣原點。機械原點是基本機械坐標系的基準點,機械零件一旦裝配好,機械參考點也就建立了。為了使電氣原點和機械原點重合,將使用一個參數進行設置,這個重合的點就是機床原點。
機床配備的位置檢測系統一般有相對位置檢測系統和絕對位置檢測系統。相對位置檢測系統由於在關機後位置數據丟失,所以在機床每次開機後都要求先回零點才可投入加工運行,一般使用擋塊式零點回歸。絕對位置檢測系統即使在電源切斷時也能檢測機械的移動量,所以機床每次開機後不需要進行原點回歸。由於在關機後位置數據不會丟失,並且絕對位置檢測功能執行各種數據的核對,如檢測器的回饋量相互核對、機械固有點上的絕對位置核對,因此具有很高的可信性。當更換絕對位置檢測器或絕對位置丟失時,應設定參考點,絕對位置檢測系統一般使用無擋塊式零點回歸。
一: 使用相對位置檢測系統的參考點回歸方式:
1、發那克系統:
1)、工作原理:
當手動或自動回機床參考點時,首先,回歸軸以正方向快速移動,當擋塊碰上參考點接近開關時,開始減速運行。當擋塊離開參考點接近開關時,繼續以FL速度移動。當走到相對編碼器的零位時,回歸電機停止,並將此零點作為機床的參考點。
2)、相關參數:
參數內容 系統0i/16i/18i/21i0 所有軸返回參考點的方式: 0. 擋塊、 1. 無擋塊1002.10076
各軸返回參考點的方式: 0. 擋塊、 1. 無擋塊1005.10391
各軸的參考計數器容量18210570~0575 7570 7571
每軸的柵格偏移量18500508~0511 0640 0642 7508 7509
是否使用絕對脈沖編碼器作為位置檢測器: 0. 不是 、1. 是 1815.50021 7021
絕對脈沖編碼器原點位置的設定:0. 沒有建立、 1. 建立1815.40022 7022
位置檢測使用類型:0.內裝式脈沖編碼器、1. 分離式編碼器、直線尺1815.10037 7037
快速進給加減速時間常數16200522
快速進給速度14200518~0521
FL速度14250534
手動快速進給速度14240559~0562
伺服迴路增益18250517
3)、設定方法:
a、 設定參數:
所有軸返回參考點的方式=0;
各軸返回參考點的方式=0;
各軸的參考計數器容量,根據電機每轉的回饋脈沖數作為參考計數器容量設定;
是否使用絕對脈沖編碼器作為位置檢測器=0 ;
絕對脈沖編碼器原點位置的設定=0;
位置檢測使用類型=0;
快速進給加減速時間常數、快速進給速度、FL速度、手動快速進給速度、伺服迴路增益依實際情況進行設定。
b、 機床重啟,回參考點。
c、 由於機床參考點與設定前不同,重新調整每軸的柵格偏移量。
4)、故障舉例:
一台0i-B機床X軸手動回參考點時出現90號報警(返回參考點位置異常)。
a、機床再回一次參考點,觀察X軸移動情況,發現剛開始時X軸不是快速移動,速度很慢;
b、檢測診斷號#300,<128;
d、 檢查手動快速進給參數1424,設定正確;
e、 檢查倍率開關ROV1、ROV2信號,發現倍率開關壞,更換後機床正常。
2、三菱系統:
1)工作原理:
機床電源接通後第一次回歸參考點,機械快速移動,當參考點檢測開關接近參考點擋塊時,機械減速並停止。然後,機械通過參考點擋塊後,緩慢移動到第一個柵格點的位置,這個點就是參考點。在回參考點前,如果設定了參考點偏移參數,機械到達第一個柵格點後繼續向前移動,移動到偏移量的點,並把這個點作為參考點。
2)、相關參數:
參數內容 系統M60 M64
快速進給速度2025
慢行速度2026
參考點偏移量2027
柵罩量2028
柵間隔2029
參考點回歸方向2030 3)、設定方法:
a、設定參數:
參考點偏移量=0
柵罩量=0
柵間隔=滾珠導螺快速進給速度、慢行速度、參考點回歸方向依實際情況進行設定。
b、重啟電源,回參考點。
C、在|報警/診斷|→|伺服|→|伺服監視(2)|,計下柵間隔和柵格量的值。
d、計算柵罩量:
當柵間隔/2<柵格量時,柵罩量=柵格量-柵間隔/2
當柵間隔/2>柵格量時,柵罩量=柵格量+柵間隔/2
e、把計算值設定到柵罩量參數中。
f、重啟電源,再次回參考點。
g、重復c、d過程,檢查柵罩量設定值是否正確,否則重新設定。
h、根據需要,設定參考點偏移量。
4)、故障舉例:
一台三菱M64系統鑽削中心,Z軸回參考點時發生過行程報警。
a、 檢查參考點檢測開關信號,當移動到參考點擋塊位置時,能夠從「0」變為「1」;
b、 檢查柵罩量參數(2028),正常;
檢查參考點偏移量參數(2027),正常;
檢查參考點回歸方向參數(2030),和其它同型號機床核對,發現由反方向「1」變成了同方向「0」,改正後,重啟回參考點,正常。
3、西門子系統:
1)、工作原理:
機床回參考點時,回歸軸以Vc速度快速向參考點文件塊位置移動,當參考點開關碰上擋塊後,開始減速並停止,然後反方向移動,退出參考點擋塊位置,並以Vm速度移動,尋找到第一個零脈沖時,再以Vp速度移動Rv參考點偏移距離後停止,就把這個點作為
2)、相關參數:
參數內容 系統802D/810D/840D
返回參考點方向MD34010
尋找參考點開關速度(Vc)MD34020
尋找零脈沖速度(Vm)MD34040
尋找零脈沖方向MD34050
定位速度(Vp)MD34070
參考點偏移(Rv)MD34080
參考點設定位置(Rk)MD34100
3、設定方法:
a、設定參數:
返回參考點方向參數、尋找零脈沖方向參數根據擋塊安裝方向等進行設定;
尋找參考點開關速度(Vc)參數設定時,要求在該速度下碰到擋塊後減速到「0」時,坐標軸能停止在擋塊上,不要沖過擋塊;
參考點偏移(Rv)參數=0
b、機床重啟,回參考點。
C、由於機床參考點與設定前不同,重新調整參考點偏移(Rv)參數。
4、故障舉例:
一台西門子810D系統,機床每次參考點返回位置都不一致,從以下幾項逐步進行排查:
a、 伺服模塊控制信號接觸不良;
b、電機與機械聯軸節松動;
C、參數點開關或擋塊松動;
d、參數設置不正確;
е、位置編碼器供電電壓不低於4.8V;
f、位置編碼器有故障;
g、位置編碼器回饋線有干擾;
最後查到參考點擋塊松動,擰緊螺絲後,重新試機,故障排除。 二: 絕對位置檢測系統:
1. 發那克系統:
1)、工作原理: 絕對位置檢測系統參考點回歸比較簡單,只要在參考點方式下,按任意方向鍵,控制軸以參考點間隙初始設置方向運行,尋找到第一個柵格點後,就把這個點設置為參考點。
2)、相關參數:
參數內容 系統0i/16i/18i/21i0
所有軸返回參考點的方式: 0. 擋塊、 1. 無擋塊1002.10076
各軸返回參考點的方式: 0. 擋塊、 1. 無擋塊1005.10391
各軸的參考計數器容量18210570~0575 7570 7571
每軸的柵格偏移量18500508~0511 0640 0642 7508 7509
是否使用絕對脈沖編碼器作為位置檢測器: 0. 不是 、1. 是 1815.50021 7021
絕對脈沖編碼器原點位置的設定:0. 沒有建立、 1. 建立1815.40022 7022
位置檢測使用類型:0.內裝式脈沖編碼器、1. 分離式編碼器、直線尺1815.10037 7037
快速進給加減速時間常數16200522
快速進給速度14200518~0521
FL速度14250534
手動快速進給速度14240559~0562
伺服迴路增益18250517
返回參考點間隙初始方向 0. 正 1. 負10060003 7003 0066
3)、設置方法:
a、設定參數:
所有軸返回參考點的方式=0;
各軸返回參考點的方式=0;
各軸的參考計數器容量,根據電機每轉的回饋脈沖數作為參考計數器容量設定;
是否使用絕對脈沖編碼器作為位置檢測器=0 ;
絕對脈沖編碼器原點位置的設定=0;
位置檢測使用類型=0;
快速進給加減速時間常數、快速進給速度、FL速度、手動快速進給速度、伺服迴路增益依實際情況進行設定;
b、機床重啟,手動回到參考點附近;
c、是否使用絕對脈沖編碼器作為位置檢測器=1 ;
絕對脈沖編碼器原點位置的設定=1;
e、機床重啟;
f、 由於機床參考點與設定前不同,重新調整每軸的柵格偏移量。
2、三菱系統(M60、M64為例):
1)、無擋塊機械碰壓方式:
a、設定參數: #2049.= 1 無檔塊機械碰壓方式;
#2054 電流極限; b、選擇「絕對位置設定」畫面,選擇手輪或寸動模式,(也可選擇自動初期化模式);
C、在「絕對位置設定」畫面,選擇「可碰壓」;
d、#0絕對位置設定=1 , #2原點設定:以基本機械坐標為准,設定參考點的坐標值;
e、移動控制軸,當控制軸碰壓上機械擋塊,在給定時間內達到極限電流時,控制軸停止並反方向移動。如果b步選擇手輪或寸動模式,則控制軸反方向移動移動到第一柵格點,這個點就是電氣參考點;如果b步選擇「自動初期化」模式,則在第a步還要設置 #2005碰壓速度參數和 #2056接近點值,此時控制軸反方向以 #2005(碰壓速度)移動到 #2056(接近點)值停止,再以 #2055(碰壓速度)向擋塊移動,在給定時間內達到極限電流時,控制軸停止並以反方向移動到第一柵格點,這個點就是電氣參考點;
g、重啟電源。
2)、無擋塊參考點方式調整:
a、設定參數: #2049 = 2 無擋塊參考點調整方式;
#2050 = 0 正方向、 = 1 負方向;
b、選擇「絕對位置設定」畫面,選擇手輪或寸動模式;
c、在「絕對位置設定」畫面,選擇「無碰壓」方式;
d、#0絕對位置設定=1 , #2原點設定:以基本機械坐標為准,設定參考點的坐標值;
e、把控制軸移動到參考點附近。
f、#1 = 1,控制軸以 #2050設置方向移動,達到第一個柵格點時停止,把這個點設定為電氣參考點。
g、重啟電源。
3、 西門子系統(802D、810D、840D為例):
1)、調試;
a、設置參數:
MD34200=0.絕對編碼器位置設定;
MD34210=0.絕對編碼器初始狀態;
b、選擇「手動」模式,將控制軸移動到參考點附近;
c、輸入參數:MD34100,機床坐標位置;
d、激活絕對編碼器的調整功能:MD34210=1.絕對編碼器調整狀態;
e、按機床復位鍵,使機床參數生效;
f、機床回歸參考點;
g、機床不移動,系統自動設置參數:34090. 參考點偏移量;34210. 絕對編碼器設定完畢狀態,屏幕上顯示位置是MD34100設定位置。
2)、相關參數:
參數內容 系統 802D. 810D. 840D 參數點偏移量34090
機床坐標位置34100
絕對編碼器位置設定34200
絕對編碼器初始狀態; 0.初始 1.調整 2.設定完成 34210
在相對位置檢測系統的參考點回歸中,機床第一次參考點回歸後,執行手動參考點回歸或加工程序的G28指令時機械移動到參考點擋塊位置並不減速,而是繼續高速定位到事先存在內存中的參考點。機床下載PCL程序時將導致參考點位置丟失,在PCL調試完畢後,再調試絕對值編碼器參考點回歸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