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越大的冰箱製冷效果就會越好嗎
冰箱的冷凍能力越大越好。製冷量又稱為製冷能力和製冷量,表示一台冰箱所能產生的冷量效果。也就是說,在某些條件下冰箱中的製冷劑從冷凍物體中提取熱量的能力通常表示為每小時吸收的熱量。雖然冷凍能力確實是冰箱的重要技術指標,但家用冰箱的主要技術性能不是製冷而是保鮮。冷凍功率過大不僅會不必要地增加用戶的開支和冰箱的耗電量,還會破壞食物的內部組織,影響營養。
雙循環或三循環製冷的冰箱比單循環冰箱能獲得更大的製冷量。就像汽車一樣,發動機排量不同,的加速時間自然也會不同。同樣,油耗也會相應更高。冰箱的首要目的是保鮮,然後是冷藏,最後是要回歸初衷。選擇冰箱的最初目的是為了保持食物的新鮮,而不是每天都吃冷凍食品。所以大的冷凍量可以幫助我們,但不應該起主導作用。更好地實現可食用材料的保存是我們的迫切需要。
所以冷凍量大固然好,但不必一味追求冷凍量大。冰箱的冷凍能力如何?冷凍能力越大越好?綜上所述,冰箱的冷凍能力可以作為我們購買冰箱時的參考項目。畢竟如果一台冰箱的冷凍能力太小,美國和中國終究是不夠的。但是冷凍能力越大,價格越高,耗電量越大。
② 為什麼蒸發溫度越高製冷量越大
難以理解,我覺得樓主說的是壓縮蒸汽循環的蒸發溫度而並非二樓所比喻的氣化潛熱,
俺去查了一下,水在100度對應蒸發壓力下氣化潛熱為2256kJ/kg,水在20度對應蒸發溫度下氣化潛熱為2455kJ/kg,哪個大自然一目瞭然.
另外,對於蒸汽壓縮循環,由於節流後的干度不同,在不計入干度的情況下,單純的研究氣化潛熱是沒有太大意義的.
下面,回答樓主的問題.
製冷量=製冷劑循環量*蒸發器側焓差
對於我們的製冷循環,在蒸發壓力上升的時候,蒸發器側焓差相對變動較小,在做此類計算時可假設為固定值.
則,製冷量正比例於製冷劑循環量(kg/s)
對於壓縮機來說,壓縮機的排氣量(理論吸氣量)是一個固定的值,單位m^3/h
假設我們壓力的變化對壓縮機容積效率的影響很小,可以忽略,則壓縮機實際排氣量=理論排氣量*容積效率(固定)
即,壓縮機實際排量也是一個定值.
你可以看一下,排量的單位m^3/h和製冷劑循環量的單位kg/s.
他們的差別就是 製冷劑循環量=壓縮機排氣量/吸氣側比容(m^3/kg)
則,製冷兩正比於製冷劑循環量反比於吸氣側比容.
而吸氣側比容,在壓焓圖上可以查出,是受吸氣側壓力和溫度的影響的.
吸氣側壓力=蒸發壓力-吸氣側管路壓力損失
又一般情況由於吸氣側過熱度隨蒸發溫度變化時變化不大,吸氣側管路壓力損失值較小,相對蒸發壓力而言是一個小量,其變化可以忽略.
則,所有的原因都歸結到蒸發溫度和其對應的蒸發壓力上.
蒸發溫度上升,蒸發壓力上升,比容降低,製冷劑循環量上升,製冷量上升.
這就是蒸發溫度越高,製冷量越大的原因.
以上個人見解,歡迎拍磚.
③ 空的輸出製冷量越大效果越好對嗎
也對,但不夠精確。
「同等條件下,空調的製冷量越大,製冷效果越好」。
空調的製冷量在使用過程中代表的就是「從房間內帶走的熱量多少」,同等條件下單位時間內帶走的熱量越多,製冷效果肯定越好。
④ 空調的製冷量越大而製冷的額定功率越低是不是代表越省電
您的理解是正確的呢,製冷量越大,功耗越小,則得到的空調能效系數就越高,也就越省電。
⑤ 空調製冷量是什麼意思
空調製冷量解釋:
空調器的指標
空調器上有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製冷量」,它就是空調器的「大小」,就像電視機講的屏幕尺寸大小一樣,空調器也是有著大小的區別,除了外觀可能有的大小不同以外,實際上唯一重要的「大小」指標,就是指這個「製冷量」。 製冷量是指空調進行製冷運行時,單位時間內從密閉空間、房間或區域內去除的熱量總和,法定計量單位W(瓦)。製冷量大的空調適用於面積比較大的房間,且製冷速度較快。以15平方米的居室面積為例,使用額定製冷量在2500w左右的空調比較合適。
1. 「匹」用於動力單位時,用Hp(英制匹)或Ps(公制匹)表示,也稱「馬力」,1 Hp (英制匹) = 0.7457 kW,1 Ps (公制匹) = 0.735 kW;
2. 中小型空調製冷機組的製冷量常用「匹」表示,大型空調製冷機組的製冷量常用「冷噸(美國冷噸)」表示。
⑥ 空調製冷量越高是不是越好
空調製冷量不是越高越好。
空調額定製冷量數字越大,匹數也越大,製冷效果越快。空調的輸入功率大更耗電,應根據房間的大小選擇空調。
空調額定製冷量數字並不是越大越好,而且也不是越小就越省電,需要根據房間面積選擇製冷功率適中的空調。
製冷功率不足的空調不僅製冷效果不足,而且長時間連續運行,會縮短使用壽命,增加故障的可能性。如果空調製冷功率過大,壓縮機的磨損會增加,耗電量也會增加。
空調額定製冷量是指空調在正常製冷工作中產生的製冷量,單位為大卡。製冷量是指空調製冷運行過程中,單位時間內從密閉空間、房間或區域帶走的熱量總和,法定計量單位為w(瓦)。
空調額定製冷量大的空調適用於面積大的房間,製冷速度快。以15平方米的居住面積為例,使用額定製冷量在2500W左右的空調比較合適。
根據國家發布的空調實際製冷標准,國家標准規定空調實際製冷量不應小於額定製冷量的95%,就是說一部空調器的實際有效製冷量不應該比它在產品銘牌上標注數字的95%小,否則就是不合格產品。
空調器的製冷過程,是一個利用壓縮機和管路還有蒸發器冷凝器這樣的換熱器來把室內熱量搬運到室外的過程,簡單理解,就是一個把熱量往室外搬的過程。
這個搬運能力對於不同的空調器來說是不一樣的,製冷量大的空調器的「搬運」能力比較強,在同樣的時間內,能夠把更多的熱量搬到室外去,當然,這種相對製冷量較大的空調器也需要更大功率的電動機和壓縮機才能順利工作
⑦ 製冷量和製冷功率在空調上代表什麼意思
製冷量表示空調製冷能力大小,也就是所帶房間面積大小;
製冷工作是空調製冷工作時的功耗大小。
兩者是正比關系。製冷量越大,製冷功率相對也大。
不同大小的空調匹數及所帶面積大小一覽:
製冷量2300W的空調是小一匹空調,適合12平米以下的房間使用;
製冷量2500W的空調是一匹空調,適合12平米左右的房間使用;
製冷量2600-2800W的空調是大一匹的空調,適合14平米左右的房間使用;
製冷量3200W的空調是1.25匹的,也叫小1.5匹空調,適合16平米左右的房間使用;
製冷量3500W的空調是1.5匹的,適合18平米左右的房間使用;
製冷量4400W的小兩匹空調,適合22平米左右的房間使用;
製冷量5000W的兩匹空調,適合25平米左右的房間使用;
製冷量6000W的2.5匹空調,適合30平米左右的房間使用;
製冷量7500W的三匹空調,適合38平米左右的房間使用;
製冷量10000W的四匹空調,適合50平米左右的房間使用;
製冷量12000W的五匹空調,適合60平米左右的房間使用。
總之,挑選購買空調,還要看房間的密封保溫條件好壞及用途,頂層或西曬,或者是房間的高度較高,應挑選製冷量大一些的空調為宜,一般家用購買空調時,可以根據房間面積大小及密封保溫條件好壞,按每平方米配160-220W的來計算空調的製冷量大小即可,辦公室或商用房間,必須根據其實際情況適當增大製冷量才行。
而空調耗電量的大小,主要是要看該空調的能效比是幾級的,也就是製冷和制熱輸入功率是多少瓦,房間面積大小及密封保溫條件好壞,戶外環境溫度高低及室內溫度調節的是多少度,這些對耗電量的影響都比較大。
⑧ 製冷量是什麼意思
製冷量是指空調等製冷機進行製冷運行時,單位時間內從密閉空間、房間或區域內去除的熱量總和。
買空調的第一步,並不是選品牌或者選功能,而是要選大小。空調的大小,有一個專門的參數,叫做「製冷量」。指的是這台空調產生冷氣的速度,製冷量越大,空調製冷的速度就越快。
一個16平方米的卧室或客廳,需配多大冷量的空調器?
普通房間冷負荷的推薦值為115-145W/m2,取中間值130 W/m2為計算依據,則冷負荷=130×16=2080W。 由於空調器的實際製冷量比名義值低8%,因此所選空調器的名義製冷量必須大於2080÷0.92=2260W。選用空調器的名義製冷量應該為2300 W左右。
對於空調效果要求較高的房間,冷負荷應取160-180 W/m2。
⑨ 內機製冷量大是否表明耗電量厲害
內機製冷量大表明耗電量厲害
⑩ 空調的製冷量是什麼意思,越多越好嗎
製冷量就相當於人們所說的″匹",一匹等於2324w,越多耗電量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