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冷噸和製冷量怎麼樣換算的
冷噸和製冷量的換算關系如下:
1、「匹」用於動力單位時,用Hp(英制匹)或(公制匹)表示,也稱「馬力」,1Hp(英制匹)=0.7457kW,1(公制匹)=0.735kW。
2、中小型空調製冷機組的製冷量常用「匹」表示,大型空調製冷機組的製冷量常用「冷噸(美國冷噸)」表示。
冷庫冷量計算:
1.冷藏冷庫匹配的冷風機。
每立方米負荷按W0=75W/m3計算。
1、若V(冷庫容積)<30m3,開門次數較頻繁的冷庫,如鮮肉庫,則乘系數A=1.2。
2、若30m3≤V<100m3,開門次數較頻繁的冷庫,如鮮肉庫,則乘系數A=1.1。
3、若V≥100m3,開門次數較頻繁的冷庫,如鮮肉庫,則乘系數A=1.0。
4、若為單個冷藏庫時,則乘系數B=1.1最終冷庫冷風機選配按W=A*B*W0(W為冷風機負荷)。
5、冷庫製冷機組及冷風機匹配按-10oC蒸發溫度計算。
2.冷凍冷庫匹配的冷風機。
每立方米負荷按W0=70W/m3計算。
1、若V(冷庫容積)<30m3,開門次數較頻繁的冷庫,如鮮肉庫,則乘系數A=1.2。
2、若30m3≤V<100m3,開門次數較頻繁的冷庫,如鮮肉庫,則乘系數A=1.1。
3、若V≥100m3,開門次數較頻繁的冷庫,如鮮肉庫,則乘系數A=1.0。
4、若為單個冷凍庫時,則乘系數B=1.1最終冷庫冷風機選配按W=A*B*W0(W為冷風機負荷)。
5、當冷庫與低溫櫃共用製冷機組時,機組及冷風機匹配按-35oC蒸發溫度計算。
3.冷庫加工間匹配的冷風機。
每立方米負荷按W0=110W/m3計算。
1、若V(加工間容積)<50m3,則乘系數A=1.1。
2、若V≥50m3,則乘系數A=1.0 最終冷庫冷風機選配按W=A*W0(W為冷風機負荷)。
3、當加工間與中溫櫃共用製冷機組時,機組及冷風機匹配按-10oC蒸發溫度計算。 當加工間與中溫櫃分開時,冷庫機組及冷風機匹配按0oC蒸發溫度計算。 以上計算為參考值,精確計算按冷庫負荷計算表。
2. 冷凍機的製冷量KW和冷噸怎麼換算
一千瓦等於一冷噸 ,它的換算單位與千米和公里數是等同的換算單位 。
正常情況下,冷噸是用於冷庫或者是大型製冷設備上面所使用的換算單位 ,而製冷量的千瓦,是以小型設備為計量的換算單位 。
3. 一冷噸是多少千瓦製冷量
1美國冷噸=3.517千瓦(KW)
1日本冷噸=3.861千瓦(KW)
4. 1冷噸等於多少製冷量
1美國冷噸=3024kcal/h=3.51kw
1日本冷噸=3320kcal/h=3.86kw
5. 冷噸和KW怎麼換算
1美國冷噸=3024千卡/小時(kcal/h)=3.517千瓦(KW)
1日本冷噸=3320千卡/小時(kcal/h)=3.861千瓦(KW)
冷噸(RT):
空調製冷學單位,冷噸又名冷凍噸,冷凍噸是指將一噸水冷凍為冰所需要的能量。(註:1冷噸就是使1噸0℃的水在24小時內變為0℃的冰所需要的製冷量。)1噸0攝氏度的水,在24小時內轉換成0攝氏度的冰的能力,冷凍噸表示冷凍機的製冷能力。
冷噸分為美國冷噸和日本冷噸。
耗電量:
TC:總容量(相應配比和室內設計溫度下的製冷量或制熱量);KW
PI:輸入功率(製取相應冷量或熱量所需的耗電量);KW。
kW(千瓦),早期為電的功率單位,現在有延伸為整個物理學領域功率單位的趨勢。在電學上,千瓦時與度完全相等,只是稱謂不同。
(5)冷噸等於多少製冷量擴展閱讀:
製冷量單位的換算關系:
一、1 kcal/h (大卡/小時) = 1.163W,
1 W = 0.8598 kcal/h;
二、1 Btu/h (英熱單位/小時) = 0.2931W,
1 W = 3.412 Btu/h;
三、1 USRT (美國冷噸) = 3.517 kW,
1 kW = 0.28434 USRT;
四、1 kcal/h = 3.968 Btu/h,
1 Btu/h = 0.252 kcal/h。
說明:
「匹」用於動力單位時,用Hp(英制匹)或Ps(公制匹)表示,也稱「馬力」,1 Hp (英制匹) = 0.7457 kW,1 Ps (公制匹) = 0.735 kW;
中小型空調製冷機組的製冷量常用「匹」表示,大型空調製冷機組的製冷量常用「冷噸(美國冷噸)」表示。
6. 中國一冷噸等於多少製冷量
1冷噸是使1噸0℃的水24小時內變為0℃的冰所需要的製冷能力。冷噸又名冷凍噸,是一種製冷學單位,冷噸表示1噸0℃的飽和水在24小時冷凍到0℃的冰所需要的製冷功率。
1美國冷噸=3024千卡/小時(kcal/h)=3.517千瓦(KW);
1日本冷噸=3320千卡/小時(kcal/h)=3.861千瓦(KW);
1馬力(或1匹馬功率)=735.5瓦(W)=0.7355千瓦(KW);
1千卡/小時(kcal/h)=1.163瓦(W)。
(6)冷噸等於多少製冷量擴展閱讀
在標准大氣壓下,將1g的水加熱或冷卻,其溫度升高或降低1度時,所加進或放出的熱量稱為1卡,以cal表示。工程上常以卡的1000倍來表示熱量,稱為千卡或大卡,以kcal表示。
在標准大氣壓下,將1Lb(磅)(1Lb=0.454kg)水加熱或者冷卻,其溫度升高或者降低華氏溫度1度時,所加進或者除去的熱量稱為一個英熱單位,符號為Btu。
7. 冷凍機的製冷量KW和冷噸怎麼換算
1美國冷噸=3024千卡/小時(kcal/h)=3.517千瓦(KW)。
1日本冷噸=3320千卡/小時(kcal/h)=3.861千瓦(KW)。
一般我們說的冷噸都是指美國冷噸。
製冷量是指空調等製冷機進行製冷運行時,單位時間內從密閉空間、房間或區域內去除的熱量總和。
舉例說明:
製冷量是指空調進行製冷運行時,單位時間內從密閉空間、房間或區域內去除的熱量總和。製冷量大的空調適用於面積比較大的房間,且製冷速度較快。以15平方米的居室面積為例,使用額定製冷量在2500w左右的空調比較合適。
民用空調的製冷量單位是「匹」,1匹=2324W;機房用的空調的製冷量一般都比較大,單位是「kW」。
選擇製冷量的原則是:空調器的製冷量應略大於房間的冷負荷,房間的熱負荷應考慮到房間的朝向,牆壁和屋頂的隔熱情況,以及室內熱源包括人員的多少。
舉例:一個16平方米的卧室或客廳,需配多大冷量的空調器?
普通房間冷負荷的推薦值為115-145W/m2,取中間值130 W/m2為計算依據,則冷負荷=130×16=2080W。 由於空調器的實際製冷量比名義值低8%,因此所選空調器的名義製冷量必須大於2080÷0.92=2260W。選用空調器的名義製冷量應該為2300 W左右。
對於空調效果要求較高的房間,冷負荷應取160-180 W/m2。 這里再提一下瓦(W)過去用製冷量單位千卡/小時(kcal/h)之 間的關系: 1W=0.86kcal/h; 1kcal/h=1.16W。
8. 請問:冷噸與冷量如何換算
在工程項目里,當冷量比較大的時候,往往用冷噸來表示,具體換算請看例子(以10個冷噸為例):
1)3024
x
10冷噸
=
30240大卡/時;(3024為系數)
2)
1/860
x
30240大卡/時
=
35.16Kw製冷量;(860為系數)
3)1/4.7
x
35.16Kw製冷量
=
7.48KW輸入功率。(3~5為系數,這里選4.7)
希望能幫上你。
9. 冷噸和製冷量怎麼樣換算的
冷噸表示1噸0℃的飽和水在24小時冷凍到0℃的冰所需要的製冷量。製冷量單位現在普遍用kW來計算。有時候用大卡(kcal/h)。
1美國冷噸=3024千卡/小時(kcal/h)=3.517千瓦(KW)
1日本冷噸=3320千卡/小時(kcal/h)=3.861千瓦(KW)
10. 1個冷噸等於多少匹
一冷噸等於1.5匹(製冷量)。
冷噸:製冷學單位,冷噸又名冷凍噸,冷噸表示1噸0℃的飽和水在24小時冷凍到0℃的冰所需要的製冷量。(註:1冷噸就是使1噸0℃的水變為0℃的冰所需要的製冷量。)一般用冷凍噸表示冷凍機的製冷能力。
單位換算:
1冷噸=3024千卡/小時(kcal/h)=3.517kw(製冷量)
1馬力(或1匹馬功率)=735.5瓦(W)=0.7355千瓦(KW)
1千卡/小時(kcal/h)=1.163瓦(W)
攝氏溫度℃=(華氏°F-32)5/9
1P=2.5KW=735.5W:註:2.5kw對應的是製冷量,而735.5w對應的是電功率
民用空調喜歡以P為單位,1P=0.735kw,一般能效比為3.2,即製冷量為2352w,換算成大卡為2022大卡左右。因此可以說1P的空調製冷量為2000大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