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冷庫建設需要哪些條件
建造一個冷庫,需要滿足的基本條件有:合適的場地、廠房,有排水的地方,有合適的電源,交通運輸方便這些基本建造條件。
一般小型冷庫大多在室內建造,比如家庭冷庫,農用冷庫,這些是可以在室內拼裝的,並且可以採用220v電源,而稍微上了規模的冷庫就不行,需要有足夠大的場地,並且有380v電源。
冷庫實際上是一種低溫冷凍設備,冷凍溫度一般在零下10度至零下30度之間,存儲冷凍食品的量比較大。冷庫又叫冷藏庫,也屬於製冷設備的一種與冰箱相比較,其製冷麵積要大很多,但他們有相通的製冷原理。土建冷庫需要有一座房子這樣的場地,在牆體進行噴塗,作為代替聚氨酯保溫板的保溫。而裝配式冷庫則是採用聚氨酯保溫板搭建的冷庫,靈活多變,保溫效果也好。不同類型的冷庫作用不同,許多地區建造冷庫是有相應補貼的,大多數為果蔬保鮮冷庫補貼。
更多關於冷庫建設條件的相關信息,推薦選擇廣翔製冷。廣翔的服務范圍涉及到食品流通領域的各個環節,包括:提供商用冷櫃和製冷機組、負責安裝和售後服務等。該廠生產的超市便利店冷櫃、超市便利店冰櫃、冷藏保鮮櫃、冷庫等集保鮮、冷藏為一體,其控制系統元件均採用國際,國內名牌廠家生產,中外優質名牌壓縮機,具有質量穩定、性能優良、高效等特點。【點擊獲取冷庫造價方案】
② 冷庫分為哪幾種類型
冷庫分類標准目前有八種類型:
1.按冷庫容量規模分類:大型冷庫、中型冷庫、小型冷庫;
2.按按冷藏設計溫度分類:高溫冷庫(恆溫庫)、中溫冷庫(冷藏庫)、低溫冷庫(冷凍庫)、超低溫冷庫(深冷庫)、速凍庫(急凍庫;
3.按庫體結構類別分類:土建冷庫、貯藏冷凍品場所。覆土冷庫、山洞冷庫、組合板式冷庫;
4.按使用性質分類:生產性冷庫、分配性冷庫、零售性冷庫、
5.按冷庫製冷劑分類
氨冷庫:製冷系統使用氨作為製冷劑的冷庫。
氟利昂冷庫:冷系統使用氟利昂作為製冷劑的冷庫。
6.按使用儲藏特點分類:超市冷庫、恆溫冷庫、氣調冷庫、雙溫冷庫;
7.按儲藏物品分類:葯品冷庫、肉類冷庫、血液類冷庫、疫苗類冷庫、水果冷庫、葯材冷庫、水產品冷庫
8.按使用結構材料及檔次分類:高檔冷庫、低檔冷庫、不銹鋼冷庫、彩鋼冷庫、玻璃鋼冷庫
③ 冷庫屬於什麼行業
冷庫屬於食品流通行業。
一般冷庫多由製冷機製冷,利用氣化溫度很低的液體(氨或氟里昂)作為冷卻劑,使其在低壓和機械控制的條件下蒸發,吸收貯藏庫內的熱量,從而達到冷卻降溫的目的。
最常用的是壓縮式冷藏機,主要由壓縮機、冷凝器,節流閥和蒸發管等組成。按照蒸發管裝置的方式又可分直接冷卻和間接冷卻兩種。直接冷卻將蒸發管安裝在冷藏庫房內,液態冷卻劑經過蒸發管時,直接吸收庫房內的熱量而降溫。
冷庫的除霉殺菌與消毒:
冷庫冷藏的烹飪原料和食品都有含有一定的脂肪、蛋白質和澱粉。這些營養成分的存在,會使黴菌和細菌大量繁殖生長。 為做好冷厙衛生管理工作,保證食品和烹飪原料的冷藏質量,就要定期地進行冷厙衛生消毒工作。 冷庫的除霉殺霉與消毒,可先用酸類消毒劑。
酸類消毒劑的殺菌作用,主要是凝固菌體中的蛋白,常有的消毒劑有乳酸、過氧乙酸、漂白粉、福爾馬林等。
④ 高溫冷庫,中溫冷庫,低溫冷庫,超低溫冷庫,速凍冷庫的定義
根據冷庫建設單位(中山科瓦特)冷藏冷庫網站上的內容回復:
冷庫從庫內溫度來講可分為:高溫冷庫、中溫冷庫、低溫冷庫、超低溫冷庫;冷庫從製冷速度來講可分為常規工業冷庫與速凍冷庫。高溫冷庫也叫保鮮冷庫或冷藏庫,庫內溫度為:-5—0度,中溫冷庫的庫內溫度為-5—-12度,低溫冷庫庫內溫度為:-18度—-12度,-18度以下的冷庫稱之為超低溫冷庫。
速凍冷庫也稱速凍庫,與普通工業冷庫不同的是,其開啟製冷度設備後達到設定溫度的時間比較快,目前最快速凍庫的速凍時間只要15分鍾。
⑤ 冷庫的分類有哪些
目前冷庫劃分主要有八種類型,具體分類及其定義如下。
(1)高檔冷庫
高檔冷庫定義:保溫板的材料使用優質的聚氨酯(帶阻燃功能,材料等級A級以上)保溫板或者優質的的不銹鋼(磨砂或者拋光材質,材料等級A級以上)保溫建造的低溫貯藏冷凍品場所,價格偏高。
(2)低檔冷庫
低檔冷庫定義:保溫板的材料使用普通的聚氨酯(無阻燃功能)保溫板或者優質的的不銹鋼(無磨砂或者無拋光材質)保溫建造的低溫貯藏冷凍品場所價,格與高檔冷庫相比較低。
(3)玻璃鋼冷庫
玻璃鋼冷庫:冷庫庫體使用玻璃鋼保溫板的材料建造的低溫貯藏冷凍品場所。
(4)彩鋼冷庫
彩鋼冷庫定義:冷庫庫體使用玻璃鋼材料建造的低溫貯藏冷凍品場所。
(5)不銹鋼冷庫
不銹鋼冷庫定義:冷庫庫體(除地面外)使用不銹鋼保溫板的材料建造的低溫貯藏冷凍品場所。
冷庫被廣泛的應用在多種行業,根據不同的應用行業,冷庫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科研冷庫:應用在科研行業或者高校實驗室作為科研研究使用及儲藏的冷庫;
(2)農業冷庫:指應用在農業農產品初加工後的冷處理、低溫儲藏的冷庫;
(3)工業冷庫:指應用在工業化學原料及工業電子產品低溫儲藏的冷庫;
(4)物流冷庫:物流冷庫主要應用在物流行業,低溫儲藏食品的冷庫;
(5)醫葯冷庫:指主要應用在醫葯行業,低溫儲藏醫葯類產品的冷庫。
(6)餐飲冷庫:指應用在餐飲行業,低溫儲藏餐飲食材的冷庫。
⑥ 製冷庫房的建築規范和防火規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
冷庫設計規范
Code for design of cold store
GB 50072-2001
主編部門:原國家國內貿易局
批准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施行日期:2001年6月1日
1 總則
1.0.1 為滿足冷庫設計中食品冷藏的技術要求和衛生要求,做到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適用制定本規范。
1.0.2 本規范適用於公稱體積為500m3及以上新建、改建、擴建以氨為製冷劑的製冷系統的食品冷庫。
不適用於夾芯隔熱板冷庫、氣調庫、山洞冷庫、石拱覆土冷庫。
1.0.3 冷庫設計應在總結實踐經驗和科學實驗的基礎上,積極採用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和新材料,使生產流程合理,節約能源,操作、維修方便。
1.0.4 冷庫設計除應符合本規范的規定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強制性標準的要求。
2 術語、符號(略)
3 基本規定
3.0.1 冷庫的設計規模應以冷藏間或冰庫的公稱體積為計算標准。
公稱體積應按冷藏間或冰庫的凈面積(不扣除柱、門斗和製冷設備所佔的面積)乘以房間凈高確定。
3.0.2 冷庫計算噸位可按下式計算。
3.0.3 冷藏間體積利用系數不應小於表3.0.3的規定值。
3.0.4 冰庫體積利用系數不應小於表3.0.4的規定值。
3.0.5 食品計算密度應按表3.0.5的規定採用。
3.0.6 冷庫設計的室外氣象參數除應採用現行國家標准《採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J 19的規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庫房圍護結構熱流量計算的室外計算溫度,應採用夏季空氣調節日平均溫度。
計算庫房圍護結構最小總熱阻時的室外計算相對濕度,應採用最熱月月平均相對濕度。
2 開門熱流量和冷間通風換氣熱流量計算的室外計算溫度,應採用夏季通風室外計算溫度,室外相對濕度應採用夏季通風室外計算相對濕度。
3.0.7 冷間設計溫度和相對濕度應根據各類食品冷藏工藝要求確定。可按本規范附錄A規定選用。
4.1 庫址選擇
4.1.1 冷庫庫址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庫址不宜選在居住區集中的地區。經當地城市規劃、環保部門批准,可建在城鎮適當地點;
2 庫址應選擇在城市居住區夏季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
3 庫址周圍應有良好的衛生條件,必須避開和遠離有害氣體、灰沙煙霧、粉塵及其他有污染源的地段;
4 庫址應選擇在交通運輸方便的地方;
5 庫址必須具備可靠的水源和電源;
6 庫址宜選在地勢較高,乾燥和地質條件良好的地方;
7 肉類、水產等加工廠內的冷庫庫址選擇應綜合考慮其廠址選擇要求。
4.2 總平面
4.2.1 冷庫廠區總平面設計應符合如下規定:
1 應滿足生產工藝流程、生產運輸和設備管線布置合理等綜合要求。
2 應沿鐵路專用線或靠近水運碼頭布置。
3 肉類、水產類等加工廠的冷庫應布置在廠內牲畜、家禽、水產等原料區和鍋爐房、煤場、污物、污水處理場地夏季最大頻率風向的上風側。
4 總平面布置應做到近遠期結合,以近期為主,兼顧今後擴建的可能。對於設有鐵路專用線或水運碼頭的新建冷庫,其擴建冷庫位置宜預留在鐵路專用線的兩側或水運碼頭附近。
4.2.2 冷庫與其他建(構)築物的衛生防護距離應符合當地環保部門有關規定。
4.2.3 氨壓縮機房的位置應靠近冷負荷最大的冷間,並應有良好的自然通風環境。
4.2.4 變配電間應布置在氨壓縮機間的附近。
4.2.5 冷庫場區的主要道路和進入場區的主要道路應鋪設適於車輛通行的堅硬路面(如混凝土或瀝青路面)。路面應平坦,不積水,場區應有良好的排水系統。
4.2.6 廠區綠化應符合當地規劃部門要求。
4.3 庫房的要求
4.3.1 庫房布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 應滿足生產工藝流程要求,運輸線路要短,避免迂迴和交叉;
2 冷藏間平面柱網尺寸和層高應根據貯藏貨物的包裝規格、托盤大小、堆碼方式以及堆碼高度等使用功能確定,並應綜合考慮建築模數及結構選型的合理;
3 冷間應按不同的設計溫度分區、分層布置;
4 冷間建築的設計應盡量減少其隔熱圍護結構的外表面積。
4.3.2 每座庫房中冷間建築的耐火等級、層數和面積應符合表4.3.2的要求。冷間建築內防火牆應將外牆、屋面、樓面和地面的可燃隔熱材料截斷。
4.3.3 冷藏間的分間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應按貯藏食品的特性及冷藏溫度等要求分間;
2 有異味的貯藏食品應設單間。
4.3.4 庫房應設穿堂,其溫度應根據需要確定。
4.3.5 庫房的公路站台設計宜符合下列規定:
1 公稱體積大於4500m3的冷庫,其站台寬度為6~8m;公稱體積小於4500m3的冷庫,其站台寬度為4~6m。
2 站台邊緣頂面高出站台下地面0.9~1.4m,根據需要可設高度調節板。
3 站台邊緣頂側面應塗有明顯的黃、黑相間防撞標示色帶。
4 站台上應設罩棚,靠站台邊緣一側如有結構柱時,柱的邊緣距站台邊緣凈距不得小於0.6m;罩棚頂板應挑出站台邊緣的部分不得小於0.75m,罩棚凈高應適應運輸車輛的高度,且應設有組織排水。
5 根據需要可設封閉站台,封閉站台宜與冷庫穿堂合並布置
6 封閉站台的寬度及其內的溫度可根據使用要求確定,其外圍護結構應滿足相適應的保溫要求。
7 封閉站台的門洞尺寸及數量應與貨物吞吐量相適應。
4.3.6 庫房的鐵路站台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站台寬度7~12m;
2 站台邊緣頂面應高出軌頂1.1m,邊緣距鐵路中心線的水平距離為1.75m;
3 站台長度一般為220m,當受地形等條件限制時,可適當縮短,但不應少於128m;
4 站台上應設罩棚,其柱邊與站台邊緣凈距不應小於2m,其檐高和挑出長度應符合鐵路專用線的限界規定。
4.3.7 庫房的電梯宜設置在常溫環境內。電梯轎廂的選擇應充分利用電梯的起重能力。
4.3.8 庫房設置電梯的數量應按下列規定計算:
1 3t型電梯運載能力,按每小時20t計;2t型電梯按每小時13t計;
2 以鐵路進出貨為主的冷庫及港口中轉冷庫應按進出貨噸位和裝卸允許時間確定設置電梯的數量;
3 在以鐵路、水運進出貨確定電梯設置的情況下,其位置應兼顧日常生產和汽車裝卸貨使用的需要,不宜再為其另設電梯。
4.3.9 多層庫房的樓梯應設置在靠穿堂處,用非燃燒材料建造。如只設一個樓梯時,不得採用螺旋扇步形式。首層樓梯出口應靠近通向室外門。
4.3.10 帶水作業的加工間和溫度高、濕度大的房間不應與凍結物冷藏間毗連,生產流程必須毗連時,應考慮有良好的通風條件。
4.3.11 面積在1000m2以上的冷藏間應至少設兩個門。面積在1000m2以下的冷藏間可只設一個門。
4.3.12 庫房的過磅設備應根據進出貨操作流程短捷的原則和需要進行布置。
4.3.13 庫房工作人員需要的辦公室、烘衣室、更衣室、休息室及衛生間等輔助房間宜布置於穿堂附近,多層庫宜設置在首層、衛生間內應設自動沖洗的大小便器和洗手盆。
4.4 庫房的隔熱
4.4.1 隔熱材料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要求:
1 熱導率小;
2 不散發有毒或異味等對食品有污染的物質;
3 難燃或不燃燒,且不易變質;
4 塊狀材料應溫度變形系數小,易於在施工現場分割加工,且便於與基層粘結;
5 地面、樓面採用的隔熱材料,其抗壓強度不應小於0.25MPa;
4.4.2 圍護結構隔熱材料的厚度應按下式計算:
4.4.3 冷庫隔熱材料設計採用的熱導率值應按下式計算確定:
4.4.4 隔熱材料熱導率的修正系數b值可按表4.4.4規定採用。
4.4.5 圍護結構總熱阻R0可按本規范附錄B的規定確定。
4.4.6 庫房圍護結構外表面和內表面傳熱系數(αw、αn)和熱阻(Rw、Rn)可按表4.4.6規定採用。
4.4.7 圍護結構的總熱阻必須大於下式計算出的最小總熱阻。
4.4.8 圍護結構熱惰性指標D可按下式計算。
4.4.9 相鄰同溫凍結物冷藏間的隔牆可不設隔熱層。上下相鄰兩層均為同溫凍結物冷藏間時,其兩層間的樓板也可不設隔熱層。
4.4.10 冷庫底層冷間設計溫度低於0℃時,地面應採取防止凍脹的措施。
註:地面下為岩層或砂礫層,旦地下水位較低時可不作處理。
4.4.11 冷庫底層冷間設計溫度等於或高於0℃時,地面雖可不採取防凍脹措施,但應設置隔熱層。此時在空氣冷卻器基座下部及周圍1m范圍內的地面總熱阻(R0)應採用3.18m2·℃/W。
4.4.12 冷間圍護結構熱惰性指標不大於4時,其隔熱層外側宜設通風層。
4.4.13 庫房屋面及外牆外側宜塗白色或淺色。
4.5 庫房的隔汽和防潮
4.5.1 圍護結構兩側設計溫差等於或大於5℃時,應在溫度較高的一側設置隔汽層。
4.5.2 圍護結構蒸汽滲透阻可按下式驗算:
4.5.3 庫房隔汽層和防潮層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磚外牆外側應抹面;
2 外牆的隔汽層應與地面隔熱層上下的隔汽層或防潮層搭接;
3 冷卻間或凍結間隔牆的隔熱層兩側均宜設置防潮層;
4 隔牆隔熱層底部應設防潮層;
5 樓面、地面的隔熱層上、下、四周應作防潮層或隔汽層。
4.6 構造要求
4.6.1 庫房屋面上應設置通風間層及隔熱層。
4.6.2 庫房頂層隔熱層採用塊狀隔熱材料時,不宜再做閣樓層。
4.6.3 僅用作鋪設鬆散隔熱材料的閣樓,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閣樓樓面不應留有縫隙,若採用預制構件時,其構件之間的縫隙必須填實;
2 鬆散隔熱材料的設計採用厚度應比計算厚度增加50%;
3 閣樓柱應自閣樓樓面起包1.2m高度的塊狀隔熱材料,其厚度應使其熱阻不小於1.38m2·℃/W,其外側應設置隔汽層,隔汽層外面不應再抹灰。
4.6.4 庫房下列部位易形成冷橋:
1 由於承重結構需要連續,使隔熱層斷開的部位,如牆體、樓面與梁、板、柱的連接處;
2 門洞和設備管道穿牆、樓板四周部位;
3 門洞外面局部地面和樓面。
凡存在冷橋的部位,均應採取適當增鋪隔熱層的構造措施,以減少其部位的熱交換,避免結露或結霜。
4.6.5 嚴禁採用含水粘結材料粘結塊狀隔熱材料。
4.6.6 帶水作業的冷間應有保護牆面、樓面和地面的防水措施。
4.6.7 冰庫的圍護牆和柱應有防止冰塊沖撞的保護設施。
4.6.8 庫房屋面排水宜設置外天溝和牆外明裝雨水管。
4.6.9 冷間建築的地下室或地面架空層應防止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浸入,並應設排水設施。
4.6.10 外牆與閣樓樓面均採用鬆散可燃隔熱材料時,其相交處應設防火帶。
4.6.11 多層冷庫庫房外牆與檐口及穿堂與庫房連接部分的變形縫部位應做好防漏水的構造處理。
4.7 氨壓縮機房、變配電室和控制室
4.7.1 氨壓縮機房的防火要求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J I6中火災危險性乙類建築的有關規定。
4.7.2 氨壓縮機房凈高應根據設備高度和採暖通風的要求確定,不宜高於6m。
4.7.3 氨壓縮機房的屋面應設通風間層及隔熱層。
4.7.4 氨壓縮機房的自動控制室或操作人員值班室應與機器間隔開,並應設固定密封觀察窗。
4.7.5 機器間內的牆裙、地面和設備基座應採用易於清洗的面層。
4.7.6 變配電室與氨壓縮機房毗連時,共用的隔牆必須採用防火牆,該牆上只允許穿過與配電室有關的管道、溝道,其孔洞周圍應採用非燃燒材料嚴密堵塞。
4.7.7 氨壓縮機房和變配電室的門應向外開啟,並採用手開門。
4.7.8 配電室如通過走廊或套間與氨壓縮機房相通時,走廊或套間門的材料應為難燃燒體,並應有自動關閉裝置;配電室與氨壓縮機房共用的隔牆上不宜開窗,如必須開窗時,應用難燃燒的密封固定窗。
其他專業略。
⑦ 酒店一般用什麼冷庫
酒店冷庫一般貯藏的無非就是食品,其中有需要冷藏保鮮的食品,比如水果、蔬菜還有一些冷藏的食材,需要冷凍貯藏的食品,比如豬肉、牛肉、羊肉、海鮮等。所以通常情況下,酒店使用的冷庫通常需要具備冷凍和保鮮兩種功能。
根據酒店大小來說,一般酒店冷庫不用太大。通常情況下,酒店冷庫冷凍和保鮮兩種功能同時實現需要建造的冷庫面積大約在20平方至100平方以內。這其中至少包含兩間冷庫,冷凍庫和保鮮庫。
根據預算及功能,我們可以將酒店冷庫分為兩種情況:
1、一機雙溫冷庫
預算較少且冷庫使用在一般情況下能滿足需求的可以採用一機雙溫冷庫,也就是說一個冷庫既可以實現冷凍又可以實現保鮮,使用一套製冷設備來實現,這樣可以有效地節約成本。這種冷庫一般面積不大,通常在50平方以下。
這種預算大概在3萬左右
2、雙機雙溫冷庫
預算充足,且冷庫使用率較高建議採用雙機雙溫冷庫,也就是說冷凍建造一個冷庫,保鮮建造一個冷庫,兩個冷庫,兩組設備,互不影響,這樣成本會稍微高一些。建議面積較大的使用雙機雙溫冷庫,比如50平方至100平方的。
這種預算大概在5~10萬左右。
⑧ 冷庫是如何製冷的
冷庫是利用降溫設施創造適宜的濕度和低溫條件的倉庫。又稱冷藏庫,冷凍庫,保鮮庫.冷庫是加工、貯存產品的場所,能擺脫氣候的影響,延長各種產品的貯存期限,以調節市場供應。冷庫主要用作對食品、乳製品、肉類、水產、禽類、果蔬、冷飲、花卉、綠植、茶葉、葯品、化工原料、電子儀表儀器等的恆溫貯藏。
⑨ 冷庫分為哪幾種類型,分別是什麼
分類標准不同類型也不一樣,具體如下:
1.按冷庫的容量規模分類:大型冷庫、中型冷庫、小型冷庫;
2.按按冷藏設計溫度分類:高溫冷庫(恆溫庫)、中溫冷庫(冷藏庫)、低溫冷庫(冷凍庫)、超低溫冷庫(深冷庫)、速凍庫(急凍庫);
3.按庫體結構類別分類:土建冷庫、貯藏冷凍品場所。覆土冷庫、山洞冷庫、組合板式冷庫;
4.按使用性質分類:生產性冷庫、分配性冷庫、零售性冷庫;
5.按冷庫製冷劑分類
氨冷庫:製冷系統使用氨作為製冷劑的冷庫。
氟利昂冷庫:冷系統使用氟利昂作為製冷劑的冷庫。
6.按使用儲藏特點分類:超市冷庫、恆溫冷庫、氣調冷庫、雙溫冷庫;
7.按儲藏物品分類:葯品冷庫、肉類冷庫、血液類冷庫、疫苗類冷庫、水果冷庫、葯材冷庫、水產品冷庫
8.按使用結構材料及檔次分類:高檔冷庫、低檔冷庫、不銹鋼冷庫、彩鋼冷庫、玻璃鋼冷庫
⑩ 什麼是冷藏庫
冷藏庫的定義:冷藏庫是利用降溫設備創造適宜的濕度和低溫條件的倉儲庫,又稱冷庫,是加工、貯存農畜產品、醫葯產品、化工產品的場所。
冷藏庫按庫溫分類:
陰涼庫:10℃以上,20℃以下,主要用於儲存醫葯產品,凍品加工等
保鮮庫:0℃至10℃之間,主要用於儲存水果蔬菜及醫葯產品
低溫庫:-18℃以下,主要用於儲存凍豬肉、凍家禽、凍海鮮等
速凍庫:-30℃以下,主要用於鮮肉、常溫食品在短時間內將溫度降至-1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