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們根據海豚發明了什麼
海豚的回聲定位系統啟迪人類發明了聲吶。1912年,「泰坦尼克號」與冰山相撞沉沒了。為了避免類似的悲劇發生,人們開始研製回聲探測儀。
在水中,光的穿透能力很有限,電磁波則衰減太快,具有觀察和測量條件的只有聲波。海豚就使用頻率在200-350千赫以上的超聲波進行「迴音定位」,能發現幾米以外直徑0.2mm的金屬絲和直徑lmm的尼龍繩,幾百米外的魚群,能遮住眼睛在插滿竹竿的水池中靈活穿行而不碰到竹竿。
甚至,海豚還會抗干擾,如果有雜訊,它就會提高聲音的強度蓋過去,以使自己的判斷不受影響。1915年,法國物理學家Paul Langevin從海豚得到靈感,發明了一部能測定目標的方位和距離,並利用真空管放大的「回聲定位儀」,這就是第一部真正的聲吶。
現在,聲吶可以利用水中聲波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定位和通信,是水聲學中應用最廣泛、最重要的一種裝置。
(1)海豚擁有什麼來發出了超聲波擴展閱讀
海豚的潛水本領十分驚人。雖然潛水艇不是根據海豚發明的,但科學家們發現海豚的流線外形可以減小阻力、提高航速、降低噪音,從而改造了潛水艇的外形。以色列還打造了一批「海豚級潛艇」,具有高強度鋼耐壓艇體、良好的流線型艇體、先進的聲吶等。
現代,美國研究人員模仿海豚的運動模式,開發出了一種海豚潛艇。這些潛艇具有類似海豚的外觀,下潛到海面下時,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40公里,比一般潛艇要快得多。
最神奇的是,海豚潛艇能像真正的海豚那樣在海面上跳躍,這是依靠潛艇尾部的動力系統模仿海豚強勁有力的尾巴,可以把潛艇推向空中,最高居然可以騰空3米。
不過海豚潛艇非常迷你,全長大約5米,比一般水上交通工具小不少,一般只能有1人進入駕駛艙,稍大一些的也只能多載1名乘客。
② 海豚是怎樣「聲吶」探測力的
聲吶是一種在水下利用回聲來定位、測量距離和探測目標的設備。海豚的「聲吶」探測能力很強。它能夠在幾米以內發現0.2毫米粗細的金屬絲和10毫米長的小魚。而且海豚的「聲吶」能識別目標的性質。人們在海豚面前放置一條真魚和一條假魚,蒙上海豚的眼睛,結果發現海豚毫不猶豫地向真魚方向游去。這一特點是人類所發明的聲吶設備無法相比的。科學家發現,海豚頭上長著的鼓包(叫額瓜)里有一種油質物,它能像光透鏡聚光一樣匯聚聲波,把海豚發出的超聲波匯聚成一個狹窄的波束,所以海豚的「聲吶」具有很高的分辨力。
③ 海豚是怎麼利用超聲波在水中靈活遊行和捕食呢
"海豚聲吶的靈敏度很高,能發現幾米以外直徑0.2毫米的金屬絲和直徑1毫米的尼龍繩,能區別開只相差200微秒時間的兩個信號,能發現幾百米外的魚群,能遮住眼睛在插滿竹竿的水池子中靈活迅速地穿行而不會碰到竹竿;海豚聲吶的目標識別能力很強,不但能識別不同的魚類,區分開不同的物質材料,而且,海豚聲吶還具有感情表達能力。業已證明,海豚是一種有"語言"的動物,它們的"交談"正是通過其聲吶系統。在我國長江中下游的白鰭豚,它的聲吶系統分工明確,有為定位用的,有為通訊用的,有為報警用的,並有通過調頻來調制位相的特殊功能。人類運用仿生學原理發明了聲吶,潛艇在水下航行時,也靠的是聲納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定位和通信。"
④ 利用海豚什麼特點發明了什麼
利用海豚具有回聲定位能力的特點,發明了聲吶(也寫作聲納)。
海豚是一類中小型齒鯨的統稱,共有60餘種。營群體生活,大腦發達,具有復雜的社會結構。
海豚能通過它們的鼻孔發出不同頻率的點擊聲,並通過隆起的額頭中的脂肪類物質接收周圍物體反射回來的聲音。然後,它們可以形成一個心理形象的周圍是什麼。
多數種類的海豚頭部特徵顯著,由於透鏡狀脂肪的存在,喙前額頭隆起,又稱「額隆」,此類構造有助於聚集回聲定位和覓食發出的聲音。
正是根據海豚(其他許多鯨類也有)這個特點,人們發明了聲吶。
聲吶是一種聲學探測設備,用於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分類、定位和跟蹤;進行水下通信和導航。也用於保障艦艇、反潛飛機和反潛直升機的戰術機動和水中武器的使用。
⑤ 海豚的超聲波探測能力是怎麼來的
人們還發現,海豚有很強的超聲波探測能力,即使把它眼睛給蒙上,它也能找到目標。這種能力從何而來呢?
有人認為,海豚的外耳已經退化,已起不到耳朵的作用,其聲音是通過下頜的脂肪傳到內耳的。對這種說法有人表示反對,他們看到海豚的耳道中充滿了水,認為海水對聲音有很好的傳導作用,因此,它的耳朵仍然是主要的聽覺器官。
圍繞著海豚的聲納問題,科學家們進行了各種各樣的實驗,但問題還是沒有得到最終的解決,尤其是在接收回聲問題上,仍然是迷霧重重。假如有那麼一天,海豚的聲納問題被徹底揭開,對人類將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
⑥ 為什麼海豚能在海底發超聲波
海豚頭部結構像一個較完整的聲納。它的頭部具有瓣膜和氣囊系統,通過這類系統發出超聲波,當超生信號遇到障礙或目標,便形成低頻的反射信號,再由耳或頭部其他器官接收,構成完善的聲納系統,能夠幫助海豚准確定位,在茫茫大海里也不迷航。
⑦ 海豚是靠什麼收縮來發聲的
海豚是怎樣發聲的
經科學家研究證實,海豚能夠發出超聲波,然後根據反射回來的信號,判斷目標的方位。它的這種回聲定位能力,要比現代化的聲納設備還靈敏呢!水中的一根小草,它都能准確地發現。海豚聽覺最靈敏的范圍是在超聲范圍,即聲波的頻率高於20千赫茲。而水中雜訊的頻率都在10千赫茲以下,因此,它的超聲回聲定位非常優越。
海豚的聲音是以哪裡發出又是怎樣接收來的呢?
科學家認為,海豚的發聲原理和其他哺乳動物不一樣,它沒有可供發聲的聲帶,它的頭頂有一個呼吸洞,裡面長有瓣膜,當空氣進入呼吸孔時,它可用瓣膜調節氣流的大小,從而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來。前顎有兩個角狀氣囊,可以定向發射聲波。它發射的聲波不是單一頻率,速度也是可變的。接收時,顎部接收高頻聲波,耳朵接收低頻聲波。海豚這種超水平的天然聲納,著實令人類驚嘆不已!
⑧ 海豚是用什麼發聲
海豚的這種奇妙的聲吶系統,引起了科學家們的興趣,人類試圖揭開這一秘密?
首先讓人們感到奇怪的是,海豚沒有聲帶,為什麼會發出音域極寬的聲音呢?
有人認為,海豚主要是靠跟噴氣孔相通的鼻囊系統發聲的?可是如果說它在水上用鼻孔發聲還說得過去,那麼它在水下發聲又怎樣解釋呢?
雖然它潛入水下時鼻孔就會閉合,但它仍然可以發出聲音?
科學家們又發現,在海豚的腦門上,有一塊圓圓的像西瓜一樣的組織,大概是這塊組織起到了聲透鏡的作用,聲音就是從這里聚焦成聲束向水中發射的?
有人不同意上述說法,因為他們發現,海豚雖然沒有聲帶,卻有發達的喉頭,當它吞咽食物時,發聲就會停止?他們認為,海豚的聲音大概是從喉頭發出的?
海豚
⑨ 自然界有哪些事物產生超聲波
自然界超聲波的主要來源有:風、水流、閃電、地殼運動以及動物叫聲。平時聽到的風聲、水聲、各種雜訊中很多都包含有超聲成分。
我們將超出20000HZ的聲波稱為超聲波。超聲波具有頻率高、波長短、衍射不嚴重、聲強大等顯著特點。它有良好的定向傳播特性,而且易於聚焦,呈直線傳播,可形成高強度、劇烈震動的能量,引起激震波、液體中的空化作用。
在自然界中,我們最先發現使用超聲波的動物是螽斯。螽斯有3種鳴叫聲。「單身漢」螽斯唱的大多是婚曲,它們往往一唱就是好幾個小時。其他「單身漢」聽到後,會此呼彼呼應,尾隨相唱。雌螽斯聞樂赴會,並挑選歌聲嘹亮者,進行配對。
如果兩只雄螽斯相遇,就會唱響「戰歌」,面對面地擺好陣勢,頻頻搖動觸角,大有一觸即發之勢。當周圍出現危險時,螽斯就高奏「報警曲」,聞者便噤若寒蟬,逃之夭夭。
海洋里,有一種讓大家都著迷的動物也運用超聲波進行交流,那就是海豚。海豚的頭部像一個完整的聲吶,具有瓣膜和氣囊系統,通過這類系統可以發出超聲波。
⑩ 海豚是利用什麼波
海豚會用超聲波捕食 海豚能發超聲波躲避障礙 由於海豚大腦的記憶容量和信息處理能力與靈長類動物不相上下,如果人類能與海豚相互溝通,就應該獲得許多有關海洋動物的寶貴資料,並學習到不同的表達和思維模式。與海豚一起潛水就會發現,海豚是相當「聒噪」的動物。根據錄音調查記錄顯示,海豚使用頻率在200-350千赫以上的超聲波的喊叫聲進行「迴音定位」,而人類的聽覺范圍介於16-20千赫之間,人類無法聽到海豚回聲定位所發出的超聲波。因此,我們在水中聽到的海豚叫聲,可能是海豚同類間互通消息所使用的部分低頻聲音。 人類要與海豚溝通,先決條件是要了解海豚的語言,這樣就必須分析海豚發出的聲音與行為的關聯性。事實上只要有適當的錄音設備就可能進行海豚聲音分析。然而,聲音與行為之間的並聯卻不容易掌握,目前人們還無法確切了解海豚發出的各種聲音所包含的含義。 為使人類與海豚溝通,第二種方法是讓海豚學習人類的語言,20多年前,美國海洋大學的專家們就是採用這種方式開發海豚的智能。目前海豚在專家的訓練下,已經能從訓練人員的手勢中,學習並了解單字與復合語句的意義並能作出適當的反應,但尚無法達到能與人自由交換信息的境界。 不論是研究海豚聲音與行為的關聯性,還是教導海豚學習人類的語言,以目前的進展來說,距離人類與海豚互相了解、互相溝通的最終目標都還相當的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