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臨床上做超聲檢查之前為什麼總是在被檢查部位塗上油或液態石蠟
不是油 也不是石蠟
是叫做耦合劑
超聲耦合劑:無毒、無味、無刺激,不沾皮膚和衣服,對皮膚無刺激、無過敏反應,且易擦除。
作用:因為醫用超聲波頻率為2.5-5M,不能在空氣中傳導。如果探頭與皮膚中存在空氣,超聲波一遇到空氣就返回,進不了人體內,起不到檢查作用。
在皮膚上先塗上一層耦合劑,就能消除探頭與皮膚的空氣。因此,每次都要塗。
② 超聲波檢查就是B超檢查嗎,兩者有什麼區別
超聲波檢查不是B超檢查。
區別:
1、性質不同:超聲波因為其頻率超過了人耳聽覺范圍所限。B超超聲波檢查是超聲波檢查的一種方式,是一種非手術的診斷性檢查。
2、構成不同:黑白B超只有一個探頭,只能檢查腹腔,超聲波檢查有3個探頭,除了腹腔外,還可檢查心臟,皮膚淺表,血管。
3、原理不同:B超可以清晰地顯示各臟器及周圍器官的各種斷面像,由於圖像富於實體感,接近於解剖的真實結構。超聲波檢查根據示波屏上顯示的回波的距離、弱強和多少,以及衰減是否明顯,可以顯示體內某些臟器的活動功能,並能確切地鑒別出組織器官是否含有液體或氣體,或為實質性組織。
(2)做體外超聲波之前要做什麼檢查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腹部超聲檢查應在上午空腹進行,包括肝臟,膽囊,胰腺,膽管,腹膜後,腹腔大血管等,檢查前晚九點後禁食,十二點後禁飲水。
2、超聲檢查應安排在內鏡(胃腸鏡),鋇餐及膽道造影檢查之前。由於胃腸氣體干擾,即使空腹准備,下午也不宜做上腹部超聲檢查。急診超聲檢查(如外傷,懷疑膽道結石嵌頓等)不受上述條件制約。
3、膀胱,前列腺,精囊,輸尿管結石、婦科及早孕超聲檢查(13周前,即懷孕3個月內)應憋尿後進行。用戶應在檢查前1~2小時,飲水500~1000毫升。
4、經直腸檢查前列腺及精囊前應排便,適度憋尿。經陰道超聲檢查前應排空小便,宜經期後檢查,以避免感染。
5、一般情況下妊娠中晚期胎兒,腎臟,脾臟,眼,甲狀腺,乳腺,四肢血管及成人心臟等器官檢查時不需做特殊准備。
③ 超聲檢查需要空腹檢查嗎
作b超檢查,有的要求空腹,有的不限飲食,有的要飲水,具體要求要根據所檢查疾病的部位來定:
1、做肝、膽、胰、腹膜後、腎上腺b超檢查前應空腹,以減輕胃腸內容物和氣體對超聲波聲束的干擾,保證膽囊及膽管內有足夠的膽汁充盈,確保診斷的准確性。
作肝膽b超檢查時,檢查前一天的晚餐應以清淡少渣的食物為主,食後禁食一夜,檢查當日早晨禁食早餐和水。
2、消化系統超聲造影檢查前是可以進食的,做泌尿系統或婦科b超檢查,常需要患者憋尿,使膀胱充盈。
一些超聲檢查對飲食沒有限制,患者不需要做特別准備,如心臟、甲狀腺、乳腺超聲檢查等。
④ 體外沖擊波碎石術前後要注意哪些問題
(1)術前准備①作為患者或家屬要對碎石的原理及碎石的過程有所了解,消除對體外碎石術的恐懼心理。②術前作全面體檢,如血常規、心電圖、胸片、肝腎功能、尿路平片,必要時做腎盂造影檢查、超聲波檢查定位等。③碎石前一天應服些輕瀉劑並灌腸。如是輸尿管結石,在碎石術的當天早晨還需再次拍攝尿路平片,以明確結石位置是否移動。施術當日病人要禁食。④伴有泌尿系感染者,術前應給以抗感染治療。⑤術中應積極與醫師配合,不要隨意移動體位。 (2)術後注意休息和預防並發症①全麻的病人術後應平卧至神志完全清醒,家屬要注意病人有無嘔吐、誤吸等情況;腰麻或硬膜外麻醉的術後病人應平卧至麻醉完全消失(手術部位基本恢復知覺).一般在6小時以後開始活動或進食;如僅使用安定鎮痛葯物,可在治療後自由活動和進食。②沖擊波碎石後的病人宜選用流質或半流質飲食。③適當的體位對碎石後結石的排出有一定幫助,如腎下盞結石可採用頭低位,並叩擊背部;馬蹄形結石可採取俯卧位;巨大腎結石因短時間內大量碎石,可突然充填輸尿管而發生堵塞,宜採用患側在下的側卧位,且不宜過早下床活動,以放慢結石進入輸尿管的速度,使擊碎的結石逐漸隨尿液排出。④注意尿液的變化。碎石術後要時刻觀察尿液的顏色變化及有無碎石渣的排出。一般情況下,多數病人有輕度血尿,尤其是腎結石治療後。尿呈淡紅色,多在l—2天內消失。血尿明顯者可告訴醫生給於止血葯物。如尿中排出碎砂石.應收集起來交醫生做化學成分分析。⑤作腹部x線平片復查,以了解結石的粉碎情況和排出情況。⑥如治療前有尿路感染 ,或白細胞計數較高,或有可能造成尿路梗阻的,應適當服用抗生索葯物。⑦術後有腎絞痛者,可服用解痙葯物。摘自華瓊主編《腎與尿路疾病答疑解難》
⑤ 醫院的超聲波檢查,應該注意什麼呢
身體由八大系統組成,系統軟體中間緊密相連,一環扣一環。對於不一樣體系的特點,常規體檢項目也有所區別。
針對潛藏在肌肉骨骼以後的內臟器官.肝脹等,臨床醫學上最常見的檢查便是超聲檢查,它也被稱作「臨床醫生的雙眼」。
那麼,到底超聲檢查適用什麼位置?檢查前應干什麼提前准備?超聲匯報如何看?不要著急,小九給你一一解釋。
超聲匯報一般由三一部分組成,即超聲圖像.超聲所聞和超聲診斷。一般醫師會依據超聲所聞,給大家表述診斷提醒。
大部分檢查者見到超聲診斷上寫著「彌漫型變病」.「結節」等關鍵字,就覺得自個是患了哪些重大疾病,逐漸愁眉不展。
實際上「彌漫型變病」指的是病理學更改,例如肝炎病症.亞甲炎等影像醫學沒法作出診斷的,都能夠界定為「彌漫型變病」,最終診斷還需進一步確認。
結節也不一定是「惡變」的。以甲狀腺囊腫結節為例子,它有良好及惡變之分,惡變的還不到5%。
發覺結節後也需進一步評定,若是良好結節,每一年按時檢查一次;若是異常腫瘤的結節,可每一年檢查2~3次或開展肺穿刺。
開展B超檢查時,會在肌膚上擦抹一層粘粘的全透明液態,很多人不清楚這一液態的功效是啥。
實際上這層黏稠的葯液是耦合劑,它讓超聲波攝像頭和肌膚有更強的觸碰,有益於聲波頻率傳輸,從而提升顯像品質。
這類液態對身體是無污染的,檢查完後立即擦下去,或用自來水洗去就可以。
此外,也有人擔憂超聲波檢查與CT.x光檢查一樣存有輻射源,會對身體產生損害。
實際上超聲波跟後面一種的工作原理根本不一樣,它是一種機械波,沒有放射性物質,對身體安全性.沒害,對孕媽媽和胎寶寶也是特別可靠的。
自然,超聲檢查仍有一定的限定,如惡變結節,是沒法根據超聲診斷的,還需開展切成片等檢查才可以明確。
期待根據這篇科譜,能夠加重我們對超聲檢查的了解,並消除誤會,如果有必須,應當及早開展檢查。
⑥ 超聲主要用於哪些檢查
現在患者接觸最多的超聲檢查是B型超聲波檢查。B型超聲波檢查,大家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平面超聲,它是以平面圖像的形式顯示出人體的解剖結構,故能直接觀察臟器的形態、大小、內部結構,並可將實質性、液性或含氣性組織分開。B型超聲波檢查主要用於檢查人體臟器結構的變化,如臟器腫大或萎縮,膽管是否擴張,有無結石、囊腫,有無血管瘤及惡性腫瘤等佔位性病變發生,有時藉助B型超聲波檢查還可探測有無腹水、胸水等。所以,中老年朋友體檢時的B型超聲波檢查檢查是很有必要的。
彩超和B型超聲波檢查一樣嗎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現已有不少醫院除了有B型超聲波檢查外,還開始使用彩超進行臨床檢查。彩超全名叫做「彩色多普勒超聲」,它是把所獲得的血流信號疊加在B型超聲波檢查圖像上,不僅能清楚地顯示血管分布情況、管徑的大小、管壁的薄厚及搏動情況,而且能直觀地顯示血流方向、速度及有無異常血流。彩超除了直接檢查心臟、大血管的病變,還可通過觀察各臟器血管分布的變化,發現臟器的病變。例如肝臟長了腫瘤,它就會擠壓周圍的血管,當彩色多普勒超聲圖像顯示肝內某些區域血管被推移,改變了正常走向等異常變化,就提示這些部位有可能發生了病變。彩超對全身各部位都可以進行檢查,如心臟、大血管、肝、膽、胰、脾、腎、子宮、卵巢、膀胱、前列腺,以及淺表器官如甲狀腺、乳腺、眼球、睾丸、胸腹壁、四肢軟組織等。
做B型超聲波檢查時為什麼要禁食或憋尿
為了能取得最好的超聲檢查效果,醫生常囑咐患者檢查前要禁食水或憋尿。
一般來說,以下情況需要禁食:①檢查胃腸道 胃腸道常含有大量氣體,人們吃飯時隨著吞咽食物可將大量氣體一並送入胃腸道,另外某些食物在消化過程中也可產生較多的氣體,如牛奶、豆類等。這些氣體會干擾超聲波的通過,影響圖像的清晰度,容易造成誤診或漏診。②檢查膽囊 膽囊的生理功能是儲存膽汁,正常情況下人進食脂肪類食物後膽囊就會收縮,排出膽汁。膽囊內膽汁減少後,B型超聲波檢查檢查時就不容易看清楚膽囊壁上的病變。所以,大夫經常囑咐患者在做腹部超聲檢查前一天晚餐應進食清淡、低脂、不易產氣的食品,目的就是盡量減少胃腸道內的氣體,同時讓膽囊充分地充盈,最大限度地減少干擾因素,以獲取最佳圖像,提高診斷准確率。
同檢查膽囊一樣,憋尿充盈膀胱可使膀胱壁顯示得更清楚,憋尿不僅是為了檢查膀胱,由於子宮、卵巢、前列腺等臟器均位於膀胱後下方盆腔較低、較深的位置,其前上方被大量腸管覆蓋,超聲波很難穿透腸道的氣體到達這些臟器。而充滿尿液的膀胱可有效地推開占據盆腔的腸管,克服腸氣的干擾,並提升這些臟器的位置,使它們清楚地顯現出來。因此,在我們未做好上述准備時,千萬不要勉強進行超聲檢查,這不光是為了節省檢查費用,最重要的是如果沒按要求做好准備,臟器的圖像不清,可能造成誤診、漏診,甚至延誤疾病的治療。
B型超聲波檢查怎樣診斷疾病
超聲波可在人體中直線傳播。人體的不同組織包括病理組織對超聲波的吸收程度不同,因而超聲波通過人體後所消耗的能量不同。超聲診斷正是利用人體組織對上述超聲波吸收的差異,將各種組織、器官及病變在顯示屏上顯示出來。
⑦ 超聲心電圖檢查前的准備工作是什麼
患者采平卧位或左側卧位,探頭放置部位與 M型相同。二維超聲心動圖採用三個直角相交的平面束觀察心臟。長軸切面指縱切心臟的探測平面,與前胸壁體表垂直,平行於心臟長軸,相當於患者平卧,由左向右觀察。扇尖為前胸壁,扇弧為心臟後部,圖右為頭側,圖左為腳側。短軸切面即橫斷心臟的掃查平面,與前胸體表及長軸相垂直,相當於患者平卧,檢查者由腳側向頭側觀察心臟橫斷面。圖像的上下端分別為心臟的前後側,圖左為心臟右側,圖右為心臟左側。四腔切面即探測平面與心臟長軸及短軸垂直,而與前胸壁體表近於平行,扇尖為心尖部,扇弧為心底部,圖左為心臟右側,圖右為心臟左側。心臟體積較大,結構復雜,探頭隨意置於心前區,即能獲得一種圖像。常用的有10種基本圖像。
⑧ 超聲檢查的超聲波檢查的方法
1、A型法:較常用。主要從示波屏上的波幅、波數、波的先後次序等來判斷有無病變。應用於診斷腦血腫,腦瘤,囊腫,胸、腹水,肝脾腫大和腎盂積水等。
2、B型法:圖形直觀而清晰,容易發現較小病變,可看到人體內臟各種切面圖形。對肝、脾、膽囊、胰腺、腎及膀胱的多種病變能及時獲得早期診斷。
3、M型法:常同時加入心電圖、心電圖顯示記錄。可用於診斷各類心臟病,如風濕性瓣膜病、心包積液、心肌病、心房內粘液瘤、心功能測定及各類先天性心臟病的手術前診斷和手術後隨訪。
4、扇型法:由於可得到心臟各種切面的圖象,並可觀察到心臟收縮和舒張時的真實表現,故較M型法的觀察更為細致和確切。診斷疾病的范圍也更擴大了,除心臟外,尚可檢查肝、膽、胰、顱腦等疾病。
5、多普勒超聲法:這是測定血管腔或心腔內血流的新方法,可從體外測出血流的速度和方向。用於診斷多種四肢動、靜脈疾病和部分先天性心臟病,如大血管轉位、動脈導管未閉等。產科醫生還用來診斷、確定胎動和胎心。
超聲波檢查也被用於與其他檢查方法的聯合應用中,在超聲波檢查的監視下,為進行組織學檢查進行超聲波下活檢,以及與內窺鏡檢查聯合進行的超聲波內窺鏡檢查,在許多方面得已應用。
⑨ 醫學超聲怎麼給病人做檢查
1、心臟超聲:
患者採取適宜體位(左側卧位)於檢查床上,解開上衣鈕扣,暴露胸部,讓醫生檢查。小兒若因哭鬧亂動不能檢查,應待安靜後在檢查,必要時給予鎮靜劑。
2、消化系超聲(肝、膽、胰,脾):
探測易受消化道氣體干擾的深部器官時,如腹腔的肝、膽、胰、脾,檢查前3天最好禁食牛奶、豆製品、糖類等易於發酵產氣的食物;檢查前1天晚吃清淡飲食,禁食8~12小時,檢查當天空腹、禁水;病人如同時要作胃腸、膽道X線造影及胃鏡檢查時,超聲波檢查應在X線造影前進行,或在上述造影3天後進行;為了進行左上腹腫物的鑒別診斷,可在空腹檢查後飲水300~500ml再進行檢查;對胰腺顯示欠佳的病人,飲水或口服聲學造影劑500~800ml後檢查,能夠顯著改善檢查效果,特別是能夠明顯增加左上腹和胰尾部病變的檢出率;橫結腸內糞便干擾嚴重者,需灌腸排便後檢查;對於急診可以隨時檢查。
3、泌尿系統超聲(雙腎、輸尿管、膀胱及前列腺):
腎臟檢查一般無需特殊准備。若同時檢查輸尿管、膀胱、前列腺或盆腔其他結構,患者應適度充盈膀胱;必要時飲水後服用速尿或注射速尿或通過導尿管向膀胱注入無菌生理鹽水250~400ml。
4、婦科超聲(子宮及附件):
如檢查盆腔的子宮及其附件等臟器時,檢查前需保留膀胱尿液,適度充盈膀胱,可在檢查前2小時飲開水1000毫升左右,必要時可口服或注射利尿劑(速尿)或可通過導尿管向膀胱注入無菌生理鹽水250~400ml,使膀胱快速充盈。其目的是將盆腔內的腸管推開,避免腸道內氣體的干擾,使子宮及附件清晰顯示。適度充盈膀胱的標准為以能顯示子宮底部為宜,過度充盈則可能使子宮位置發生改變,不利圖像分析。
5、產科超聲:
早期妊娠超聲檢查前准備同婦科。中、晚期妊娠一般不需准備,如需觀察胎盤有否前置時需充盈膀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