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製冷系統節能有哪些技巧
製冷系統節能主要從設計和管理兩方面考慮:
設計節能:1、合理確定設計參數;2、推廣分散式製冷系統;3、合理配置冷量,壓縮機製冷量與冷庫實耗冷量的合理匹配。4、在低溫冷藏庫中設計封閉低溫月台,這樣既可以提高凍結食品質量又可以達到節能效果。5、推薦冷庫設計採用熱氣融霜;6、在自動控制方面,冷庫最重要的是採用電子計算機對冷庫製冷裝置自動控制。
管理節能:1、合理開機,降低壓縮機電耗。2、定期清除冷凝器管壁上的水垢,避免冷凝溫度升高。3、執行大、中、小維修制度。4、加強冷庫門的維護與管理。5、注意保持隔熱材料的保溫效果。6、把壓縮機的製冷負荷直接與庫房的需要進行平衡匹配後確定冷庫開機時間是最合理的。7、盡量做到避峰製冷。
節能的問題,說到底是人的問題,只要我們在設計中考慮嚴謹,同時再加強科學管理,認真把住「冰、霜、水、門、燈」這五關,做到及時調整閥門、及時沖霜、及時放油、及時除垢、及時放空氣,這樣才能把冷庫節能問題處理好。
② 冷庫節能改造在製冷方面有什麼節能方案
調壓縮機的製冷量,根據環境溫度變化調整壓力開關值,楓荻思遠(北京)國際節能技術有限公司提供這方面的節能方案
③ 辦公樓採暖製冷方案問題
建議您採用太陽能地板採暖、製冷、生活熱水三聯供系統
旺安佳太陽能地面採暖、製冷、生活熱水三位一體系統
該綜合系統利用太陽能+空氣源熱泵完成地面採暖、製冷、生活熱水三位一體工程,實現了零能耗+低能耗的節能減排目標。
該綜合系統採用真空超導集熱管,白天利用太陽能的有效能量直接儲存於地面,在晚上或陰天無太陽時,利用空氣源熱泵給室內補充不足的熱量,實現了太陽能零能耗+空氣源熱泵低能耗的有效結合。
系統工作原理:
1)地面採暖:冬天利用太陽能集熱並直接儲存於地面,在熱量達不到設定溫度值時,自動啟動空氣源熱泵作熱補充。
2)生活熱水:冬天利用太陽能和空氣源熱泵除完成供暖外還可以提供生活熱水;春、夏、秋季利用太陽能提供生活熱水完全實現零能耗熱水工程。
3)空調製冷:夏天利用該系統的空氣源熱泵通過風機盤管給室內輸送清涼的涼風,一機多用,充分利用資源,大大節省投入資金。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
④ 解決別墅採暖以及製冷系統的解決方案那種最好
採用四季沐歌舒適中央空調地暖系統,系統恆溫恆濕,小溫差製冷技術,製冷更舒適,低溫輻射,採暖不幹燥。潔凈空氣,系統主機變頻節能,運行電費更低。
⑤ 製冷劑節能的措施是什麼
碳冰(汽車 ;家用專用環保冷媒)
1:省動力,省油20%,省電環保
2:兼容R134a、R12製冷劑
3:沖注方法與R134a、R12等同
4:充注量為R134a、R12的1/3
使用說明:
1、 本環保冷媒由碳元素和氫元素組成,不含氟。使用時不產生二氧化碳,不破壞臭氧層,是理想的環保冷媒。
2、 本環保冷媒具有比傳統R134a、R12更輕的分子量,相近的飽和蒸汽壓,更高的製冷系數和製冷量;經國家前衛部門實際空調測試,其綜合節能達到20%.
3、 本產品處於高壓之下,切勿重壓或焚燒本罐體。
4、 本產品屬危險品,須在通風良好且無明火的環境下有專業技師操作使用。
5、 本產品切無噴灑於身體,避免凍傷。一旦噴灑上,應用大量清水沖洗。
6、 本產品應直立儲存於40℃以下的通風良好環境。
7、 在發動機起動時,切勿將本罐體與空調系統高壓端連接,這樣會引起罐體爆炸,造成危險。
8、 過量的充會降低製冷效果,本產品沖關量為R134a、R12的1/3。
⑥ 供暖系統的熱源節能方法有什麼
整個供熱採暖系統由熱源、熱網和熱用戶三大部分組成。節能工作也應從這三個方面入手。
熱源主要採用燃煤、燃氣、燃油鍋爐或電鍋爐,也可用地熱、水源、地源熱泵等。我國北方地區現在仍以集中燃煤鍋爐供熱為主。由於環保要求的提高,北京等地正在逐步改變以燃煤為主的局面,用燃氣、電等清潔能源取代,地熱、熱泵技術等也正在逐步發展。
鍋爐房熱源的節能主要是提高能源轉換的效率,包括提高鍋爐和換熱站內換熱器的效率,降低輸送系統的能耗,包括風機和水泵的能耗,以及降低輔助系統包括輸煤、排灰和排污系統的能耗。
在建築室內採暖設計中,存在著許多不規范的人為附加,熱負荷的計算值比實際需要往往高出很多,採暖系統運行參數偏離設計參數較多就是最直接的表現,常見的人為附加如下:
(1)圍護結構傳熱系數偏大。按《民用建築熱工設計規范》計算得出的圍護結構傳熱系數就應該直接作為建築熱負荷計算的基礎,但由於擔心施工問題影響保溫效果,又在此基礎上附加了20%~30%。
(2)管徑選取偏大。在管徑選取時,不進行水力計算,只參照比摩阻選取管徑,而且每段管徑都是取大放小,有時還有意放大一號。
(3)散熱器面積偏大。在散熱器面積或片數選取時,把計算負荷附加30%~50%。
(4)鍋爐選擇偏大。設計時不進行水力計算,甚至不進行熱負荷計算,而按面積指標估算,使鍋爐富餘量約大一倍。
在企業中,大鍋爐、大水泵、粗管道和大散熱器的情況十分普遍,鍋爐容量選用過大,使鍋爐經常停爐或低負荷運行,影響鍋爐的熱效率。管徑選取偏大,使單體內部阻力過小,不利於整個熱網的水力平衡,會導致整個供熱區域內冷熱不均。散熱面積過大會造成建築內採暖系統豎向溫度失調,高層過熱,底層偏冷,達不到舒適要求,同時造成能源浪費。管徑和散熱面積偏大還為採暖系統「大流量、小溫差」的不合理運行創造了條件,增大循環水泵的電耗,使系統運行費用增加。這些附加還掩蓋了建築圍護結構施工、設備安裝中存在的問題,嚴重阻礙了採暖設計水平的提高,加大了工程投資,浪費了能源。
為了改善舊的供暖系統,應對鍋爐、換熱器、循環水泵等設備進行全面校核,分析所有設備匹配的合理性,然後結合實際情況,制訂在嚴寒期與初寒期最佳的允許方案,力求提高一次水水溫,減少鍋爐、換熱器和水泵的運行台數,以節約能源;對新建的供暖系統,要切實以節能設計標准為依據,確定熱負荷,選擇設備,並採用變頻調速技術,在運行中則盡量提高一次水水溫,避免能源浪費。
鍋爐改造實施方法
工業鍋爐技術改造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它需兼顧節能、安全和環境保護等多方面的規程和要求,而且鍋爐機組是動力設備,機組的可靠性要求高,如改造不當造成的影響和損失遠遠超出機組本身的范圍和價值,因此必須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
(1)改造前熱工測試(論斷性測試)。通過測試全面了解鍋爐實際狀況,得到熱效率和各項熱損失的數據。
(2)分析存在的主要問題。根據測試數據並輔以對鍋爐和輔機的現場檢查及聽取運行操作人員、檢修人員的意見或建議後進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找出鍋爐效率低下或可靠性差、可用率低的主要問題和關鍵部位。
(3)制訂改造方案提出可行性研究報告。根據找到的主要問題,分析節能潛力,按照技術上可靠的原則選擇現實可行的改造方案,並為確認經濟上是否可行,將制訂的初步方案作詳細的技術經濟分析,提出可行性研究報告。
可研報告至少應包括以下內容:
鍋爐機組現狀,包括熱負荷狀況、煤耗、熱效率、存在問題等;
改造的必要性;
改造方案選擇(包括方案比較);
推薦方案的投資估算;
資金來源;
節能效益;
環境效益;
經濟效益分析;
敏感性分析;
結論。
(4)項目融資。根據可研報告提出投資估算,確定自籌、貸款式申請補助的額度,並進行融資。
(5)選擇實施者。方案選擇後,從技術擁有者中選擇信譽好、有業績、價格合理的單位作為實施方。
(6)辦理鍋爐改造報批手續。改造工作一般應向以下單位報批:上級主管部門、節能和環保主管部門、勞動安全主管部門。
(7)完成施工設計和組織施工。施工過程應由特種設備檢測中心負責質量監督。
(8)驗證性熱平衡測試。鍋爐改造完成後,應在調試正常條件下進行熱平衡測試,一般情況下,正、反平衡測試均應進行,對於大型工業鍋爐無條件進行正平衡測試時,也可只做反平衡測試,以驗證改造效果。
改造效果驗證不僅要看熱效率的提高量,還應重點比較鍋爐診斷測試時出現的主要問題中的數據變化,從而判斷出所採取的改造技術措施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無效的,以便為今後制訂改造方案提供寶貴的實踐經驗。
除了城市熱電聯產集中供熱以及各種集中或分設的採用不同燃料的鍋爐房供熱的熱源以外,燃氣壁掛爐供熱和直接用電採暖近來都有一定的發展。燃氣壁掛採暖爐具有使用調節方便、能效高、便於計量收費、節省熱網投資、不需鍋爐房佔地等優點,但存在燃氣安全、消防及排放廢氣污染環境問題,而且用戶使用費用高,設備折舊年限短。直接用電採暖可採用低溫輻射電熱膜、地板內埋設電纜、電暖氣等,其特點是無外部設施建設,投資較少,當地無污染,便於計量收費,管理方便,但能源利用率過低,運行費用較高,只能在難以使用其他供熱方式的條件下適用此種方法。
供暖系統的熱網節能
從供熱熱源向用戶輸送熱能的熱網,也應力求減少能量損失。為此,必須做好管道保溫,滿足保溫標準的要求;要做好管網的平衡調節,避免由於熱用戶距離熱源遠近不同造成的熱損失;還要防止管網跑、冒、滴、漏,特別是大量丟水問題的發生。
⑦ 如何讓家庭製冷採暖更經濟
這位知友,家庭製冷採暖更經濟要採用中央空調。中央空調的類型有很多種,變頻中央空調被稱為最節能的一種。常規的中央空調,採用間歇性的運轉方式,當室內達到指定溫度時,壓縮機停止運轉,當室內溫度發生變化後,壓縮機重新開啟,這種頻繁啟動的運行方式,電能損耗極大。
而採用變頻中央空調後,壓縮機在室內溫度達到指定溫度後,不需要進行關機,而是有效調節壓縮機的轉速,保持低速運轉,當需要製冷時,變頻器直接提升壓縮機運轉速度,這樣既保證了良好的製冷效果,又避免了壓縮機頻繁啟動帶來的電能損耗,省電效果極好。
⑧ 現在使用什麼供暖設備,能更環保和節約能源(3800平米的室內泳池)
建議採用地源熱泵或地熱熱泵供暖設備
地源熱泵空調系統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室外地能換熱系統、水源熱泵機組系統和室內採暖空調末端系統。其中水源熱泵機組主要有兩種形式:水-水型機組或水-空氣型機組。三個系統之間靠水或空氣換熱介質進行熱量的傳遞,水源熱泵與地能之間換熱介質為水,與建築物採暖空調末端換熱介質可以是水或空氣。
1、屬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
地源熱泵是利用了地球表面淺層地熱資源(通常小於400米深)作為冷熱源,進行能量轉換的供暖空調系統。地表淺層地熱資源可以稱之為地能(Earth Energy),是指地表土壤、地下水或河流、湖泊中吸收太陽能、地熱能而蘊藏的低溫位熱能。地表淺層是一個巨大的太陽能集熱器,收集了47%的太陽能量,比人類每年利用能量的500倍還多。它不受地域、資源等限制,真正是量大面廣、無處不在。這種儲存於地表淺層近乎無限的可再生能源,使得地能也成為清潔的可再生能源一種形式。
2、屬經濟有效的節能技術
地能或地表淺層地熱資源的溫度一年四季相對穩定,冬季比環境空氣溫度高,夏季比環境空氣溫度低,是很好的熱泵熱源和空調冷源,這種溫度特性使得地源熱泵比傳統空調系統運行效率要高40%,因此要節能和節省運行費用40%左右。另外,地能溫度較恆定的特性,使得熱泵機組運行更可靠、穩定,也保證了系統的高效性和經濟性。據美國環保署EPA估計,設計安裝良好的地源熱泵,平均來說可以節約用戶30~40%的供熱製冷空調的運行費用。
3、環境效益顯著
地源熱泵的污染物排放,與空氣源熱泵相比,相當於減少40%以上,與電供暖相比,相當於減少70%以上,如果結合其它節能措施節能減排會更明顯。雖然也採用製冷劑,但比常規空調裝置減少25%的充灌量;屬自含式系統,即該裝置能在工廠車間內事先整裝密封好,因此,製冷劑泄漏機率大為減少。該裝置的運行沒有任何污染,可以建造在居民區內,沒有燃燒,沒有排煙,也沒有廢棄物,不需要堆放燃料廢物的場地,且不用遠距離輸送熱量。
4、一機多用,應用范圍廣
地源熱泵系統可供暖、空調,還可供生活熱水,一機多用,一套系統可以替換原來的鍋爐加空調的兩套裝置或系統;可應用於賓館、商場、辦公樓、學校等建築,更適合於別墅住宅的採暖、空調。此外,機組使用壽命長,均在15年以上;機組緊湊、節省空間;維護費用低;自動控製程度高,可無人值守。當然,象任何事物一樣,地源熱泵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如其應用會受到不同地區、不同用戶及國家能源政策、燃料價格的影響;一次性投資及運行費用會隨著用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採用地下水的利用方式,會受到當地地下水資源的制約,實際上地源熱泵並不需要開采地下水,所使用的地下水可全部回灌,不會對水質產生污染。
⑨ 供熱鍋爐房的節能措施有哪些
(1)供熱鍋爐房的節能潛力。正常技術條件下,對於一般住宅建築,一台0.7兆瓦的鍋爐可供1萬平方米暖;對於工業鍋爐,每小時2~40噸容量的蒸汽鍋爐或1.4~28兆瓦的熱水鍋爐,熱效率一般為72%~80%;小於等於4噸/小時容量的鍋爐的熱效率為低限值,6噸/小時容量以上的鍋爐,其熱效率都在75%以上。鍋爐運行實踐證明,在正常技術條件下,一些鍋爐可長期穩定在75%以上的熱效率工況下運行,鍋爐設備利用率較全國平均水平可提高40%,熱效率提高13%。它們所產生的綜合效益是,不但節約燃料、電能、運輸、人力等,還減輕了對環境的污染,節約了初投資(包括設備投資、建築投資、土地面積等)。鍋爐房節能除上述指標外,還有鍋爐輔機節電、降低鍋爐設備和輔機的儲備系數、合理利用投資等。可見,在鍋爐房設計中鍋爐容量配置合理的情況下,供熱鍋爐房節能潛力巨大。
所謂「1蒸噸供若干建築面積採暖」是目前採暖技術中的通俗說法。嚴格地講,鍋爐容量的1蒸噸(熱水鍋爐為0.7兆瓦)供應若干建築面積採暖有兩種情況:一是該建築群的熱網和採暖系統的保溫、系統泄漏率。熱力和水力工況等基本正常,作為衡量鍋爐房機組運行工況的一種尺度。二是鍋爐機組以及上述技術參數在不正常狀態下對熱網和採暖系統的綜合影響。後一種情況,如保溫層嚴重破壞、泄漏率過大或熱力和水力工況嚴重失調等,易於暴露,用戶一般比較重視,並設法解決。
(2)供熱鍋爐房的重要地位。全國目前平均每蒸噸僅供6000平方米,這主要由於實際工程中存在諸多不合理因素,問題的關鍵是供熱系統的熱源——鍋爐機組未達到正常技術水平。
鍋爐房作為供熱熱源工程,是由鍋爐及其輔機的產品設計和製造質量、鍋爐房工藝設計、安裝施工和鍋爐房的管理運行四個主要環節組成的系統工程,其中的某一環節出現問題,就會影響全局,造成鍋爐設備運行狀態惡化。
鍋爐房節能技術
鍋爐房運行節能與鍋爐的選型、鍋爐輔機的選型、鍋爐房的合理設計、鍋爐的安裝質量、鍋爐房的運行管理及司爐的實際操作等多種條件有關。
鍋爐的最大特點就是一種類型的鍋爐對應一個煤種。選擇鍋爐爐型時,不僅根據所需熱負荷量、熱負荷延續圖、工作介質,選擇鍋爐的結構形式、容量和台數,更重要的是針對用戶本地供應燃料的品種選擇燃燒設備,這是鍋爐節能的前提。其次是按投資金額、施工進程、土地使用面積等因素選擇組裝鍋爐或是散裝鍋爐。所以選擇爐型時,要對該鍋爐運行實例進行認真考察,並要對本地燃料特性充分掌握,選用的鍋爐型號才能成為優選,否則不但浪費資金而且浪費燃料。
就供熱鍋爐房的鍋爐輔機選型而言,我國尚未制定出明確的輔機容量指標。調查表明,對於相同容量的鍋爐房,鼓風機、引風機等鍋爐輔機的電功率最大相差可達一倍以上。建議按計算選型,計算公式可查閱各種鍋爐房設計手冊及有關著作。鍋爐設備的輔機選型對節能的效果影響很大,設備選型合理,才會取得最好的經濟效益。
鍋爐的安裝施工質量不僅關繫到鍋爐能否安全可靠地運行,而且關繫到鍋爐的長期運行工況和節能效果,尤其對散裝鍋爐更為重要。鍋爐安裝是鍋爐製造工序的繼續,爐排運行狀態,煙、風道的密封性,爐排下風室間的密封性能,爐牆砌築質量等,對鍋爐能否滿負荷運行及節能降耗影響很大。以下著重談鍋爐房的運行管理。
鍋爐運行管理是對熱力公司或管理部門而言的。一般單機容量等於或大於10蒸噸的鍋爐房,大都設置較全的熱工監測儀表,甚至設有微機循環檢測和顯示,並配置較全的技術管理部門,使管理水平有很大提高,但尚存在著如下問題,值得重視:
(1)配備專職司爐。司爐工種是一種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對鍋爐運行的經濟性有直接影響,對熱力公司而言,是第一線技工。但是,目前臨時司爐工居多,這是鍋爐達不到在經濟狀態下滿負荷運行的重要原因。因為鍋爐運行要針對各種煤的特性採取不同的運行手段,即使同類品種的煤,當其收到基水分變化時,煤層厚度、煤層推進速度都要相應改變,隨著室外溫度變化,也需要調節鍋爐燃燒負荷,這些都不是用制度硬性規定能做到的。
(2)健全檢測制度。某些地方對節煤下達的指標是爐渣含碳量,這就忽視了排煙熱損失。由於司爐為了達到合格爐渣含碳量,運行中過於增加煤在爐內的停留時間,增長爐渣區,結果使過量空氣系數增加。爐膛內過量空氣系數過大,鍋爐爐膛平均溫度降低,排煙過量空氣系數大,除塵器阻力上升,降低了燃燒的所需空氣量,使鍋爐熱效率大大降低。排煙熱損失不是視覺所能觀察到的,因而最易被忽視。
(3)建立合理的運行制度。鍋爐房運行制度不合理,是造成鍋爐熱效率低的又一重要原因。如某熱力公司2台20噸/小時鏈條熱水鍋爐房的運行記錄中的運行時間為:
1:00~8:00(運行7小時)
9:35~12:30(運行2小時55分鍾)
12:00~17:50(運行5小時50分鍾)
18:30~22:30(運行4小時)
全天運行近20小時,分4次運行,根據鍋爐從壓火狀態啟運到基本穩定熱工況至少需2小時,見下表。上述運行制度,低效率下的不穩定工況占總運行時間的42%,若是將上述運行時間改為每天兩次運行,每次9.5小時,使不穩定工況占總運行時間的21%,鍋爐負荷和熱效率將有很大提高。
鍋爐壓火啟運後熱工況
時間10:15~11:1511:15~12:1512:15~16:15鍋爐熱效率(%)56.9764.5176.56鍋爐熱效率平均值(%)60.7445.56
(4)防止「大馬拉小車」的運行方式。鍋爐在「大馬拉小車」下運行,即低負荷率下運行是鍋爐浪費能源的又一重要原因。鍋爐只有在70%~110%額定負荷下運行才處於經濟工作狀態。從下表中可看出,穩定工況下負荷率為76%時,鍋爐效率最高為76.6%,連續低負荷下運行鍋爐的效率為66.09%,反而高於長期停運;負荷率為81%不穩定工況時鍋爐運行效率為63.08%。
同一台鍋爐在不同運行方式下測試結果
運行總時間/小時鍋爐效率(%)負荷率(%)備注連續運行7266.0953見注①間歇運行37.563.0881見注②穩定工況負
荷率下運行7.6776.676見注③註:①3月18日2時開始啟動,連續低負荷率下運行至3月21日8時為止。
②鍋爐採取停12小時,供12小時間歇運行,3月21日8時至3月24日6時停止。
③鍋爐在上述間歇運行時的某一段穩定工況的7.67小時,即3月22日18時至23日6時止。
總之,鍋爐房系統工程中的四個主要環節互相影響,緊密相關,如某一環節中的某一主要因素失控,就會影響鍋爐的經濟運行,使得每蒸噸容量供暖面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