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超聲波探傷中分辨力和靈敏度有什麼關系
解析度是儀器和探頭的組合解析度,探頭頻率越高,波長越短,發現小缺陷的能力也隨之提高,當然靈敏度也要隨之提高
Ⅱ 什麼是分辨力
你問的問題在超聲波探傷中是指:
儀器與探頭組合的分辨力是指在示波屏上區分相鄰兩缺陷的能力。能區分的相鄰兩缺陷的距離愈小,分辨力就愈高。影響分辨力的主要因素有晶片的Qm值和發射強度等。Qm值大,發射強度大,分辨力低,反之亦然。
Ⅲ 超聲波探傷的原理是什麼
超聲波探傷的原理:
超聲波探傷儀會發出高頻脈沖電信號加在探頭的壓電晶片上,而逆壓電效應會導致晶片產生彈性形變,從而產生超聲波;超聲波經耦合後被傳入被探工件(絕緣子)中,遇到異質界面產生反射,反射回來的超聲波同樣會作用於探頭,由於正壓電的效應從而產生電信號用於分析,就可以知道其中的缺陷。也就是所謂的「探傷」。
標准試塊的作用:
可以測試和校驗探傷儀性能。
調整掃描速度,確定缺陷位置。
調整靈敏度
測量材質衰減
確定耦合補償
絕緣子探傷本身就是一項及其繁瑣的工作,很容易讓試驗者覺得有些麻煩,操作不容易掌握,然而在整個輸電線路中,絕緣子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環,它的性能好壞也關繫到整個電網的正常運行。因此,很有必要定時定期的檢測絕緣子,避免重大的輸電事故的產生。只要多加練習,很容易掌握DAC曲線等操作。
Ⅳ 超聲波探傷靈敏度什麼意思
提問者的問題是什麼是"探傷靈敏度",感覺樓上所講的都是什麼是系統靈敏度而已.個人感覺所講的探傷靈敏度,指的是判定缺陷波高是與否的波高高度值.
Ⅳ 有關超聲波探傷的一些解釋
垂直線性又稱放大線性,指的是儀器屏幕上顯示的回波高度與輸入接收器的信號幅度能按正比關系顯示的能力.垂直線性誤差就是實測波高與理論波高值的最大正偏差與最大負偏差的絕值之和.
近場區:由聲源發射的超聲波,在聲源附近一定距離內出現一系列聲壓及大值和極小值的區域,稱為近場區.提到近場區引入超聲場這個概念:超聲場是存在超場波分布的空間. 超聲場的特徵量有有聲強,聲壓,聲阻抗.
遲到波: 屬於非缺陷回波,是不要波,所以要區分. 縱波探頭置於細長工件時,擴散縱波波束在工件的側壁產生波型轉換,轉為橫波,此橫波在另一側面上又轉縱波,最後被探頭接收.由於中間出現轉為橫波,由於多了一個橫波,且橫波的聲速慢,相對聲程長,所以這個經過轉化,最終被探頭接收的波所用的時間一定比直接從底面反射的回波時間長,並總是在其後面.所以稱為遲到波.
分辨力:指起聲系統在熒光屏上能夠區分開兩個相鄰缺陷的能力.也可解釋為:能夠對一定大小的兩個相鄰反射體提供分離指示時兩者的最小距離.分辨力有兩種,一個是縱向分辨力:指在深度方向上分辨兩個相鄰信號的能力有一個最小的限度(最小距離) ,;另一個是橫向分辨力,其取決於場束的寬度.(影響的是定位)
Ⅵ 超聲波檢測中,1mhz探頭的解析度要比5mhz探頭的解析度低是為什麼
超聲檢測解析度分為橫向解析度與縱向解析度。縱向解析度是辨別深度方向上兩個相鄰反射體的能力,縱向分辨力等於波長的一半。換能器頻率低,波長較長,相鄰反射體可能僅相距一個或幾個波長,容易造成回波信號重疊。因此,提高換能器頻率,波長小,兩個相鄰反射體間存在多個波長,在A掃圖中能夠更好地區分開兩個反射體的回波信號。
Ⅶ 如何理解超聲的解析度
首先超聲系統解析度的定義是指辨別兩種物體、兩種組織或兩個目標的能力,定義為在顯示器上剛好能區分開的兩點靶間距的實際距離。距離越小,解析度越強。同時還有一個相似的概念叫分辨力,為靶間距的實際距離的倒數。橫向解析度(又稱徑向解析度或方位解析度)描述了沿著與波束軸線垂直的、波束截面掃描方位上的解析度。縱向解析度(又稱距離解析度或者軸向解析度)是指沿著波束軸線方向的解析度。不太清楚問題中關於超聲聲束的高度的定義。關於影響兩個解析度的因素,簡述如下:橫向解析度:超聲波束的寬度。就是指垂直於聲束軸線截面的橫向分辨尺寸。由於超聲波是擴散的。在近場區,波束寬度大致等於換能器的直徑;在遠場區,波束擴散,隨距離增大而增大。因而橫向解析度隨深度增加而下降。縱向解析度:脈沖寬度。在超聲系統中一般都採用脈沖回聲技術,發射聲波為單位脈沖信號。如果一個回波A和另一個回波B剛好不重疊時,那麼A和B在圖像上就剛好能區分開來。系統帶寬、工作頻率、超聲衰減對縱向解析度也有影響。縱向解析度(axial resolution): 分辨縱向(超聲波傳播方向)兩個最接近目標(物體)的能力,其取決於脈沖長度(pulse length),脈沖長度越短,縱向解析度越高。縱向解析度 = 脈沖長度/2 = (脈沖周期數 * 波長) / 2。因此,減少發射脈沖的周期數或者減少超聲波波長均可提高縱向解析度。這也是提高超聲探頭(換能器)的中心頻率(超聲波波長減少,超聲波波長=聲速*周期=聲速/頻率),就可提高縱向解析度的原因。
Ⅷ 超聲波探傷儀的基本原理是什麼
第二章 超聲波探傷的物理基礎
第一節 基本知識
超聲波是一種機械波,機械振動與波動是超聲波探傷的物理基礎。
物體沿著直線或曲線在某一平衡位置附近作往復周期性的運動,稱為機械振動。振動的傳播過程,稱為波動。波動分為機械波和電磁波兩大類。機械波是機械振動在彈性介質中的傳播過程。超聲波就是一種機械波。
機械波主要參數有波長、頻率和波速。波長:同一波線上相鄰兩振動相位相同的質點間的距離稱為波長,波源或介質中任意一質點完成一次全振動,波正好前進一個波長的距離,常用單位為米(m);頻率f:波動過程中,任一給定點在1秒鍾內所通過的完整波的個數稱為頻率 ,常用單位為赫茲(Hz);波速C:波動中,波在單位時間內所傳播的距離稱為波速,常用單位為米/秒(m/s)。
由上述定義可得:C= f ,即波長與波速成正比,與頻率成反比;當頻率一定時,波速愈大,波長就愈長;當波速一定時,頻率愈低,波長就愈長。
次聲波、聲波和超聲波都是在彈性介質中傳播的機械波,在同一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相同。它們的區別在主要在於頻率不同。頻率在20~20000Hz之間的能引起人們聽覺的機械波稱為聲波,頻率低於20Hz的機械波稱為次聲波,頻率高於20000Hz的機械波稱為超聲波。次聲波、超聲波不可聞。
超聲探傷所用的頻率一般在0.5~10MHz之間,對鋼等金屬材料的檢驗,常用的頻率為1~5MHz。超聲波波長很短,由此決定了超聲波具有一些重要特性,使其能廣泛用於無損探傷。
1. 方向性好:超聲波是頻率很高、波長很短的機械波,在無損探傷中使用的波長為毫米級;超聲波象光波一樣具有良好的方向性,可以定向發射,易於在被檢材料中發現缺陷。
2. 能量高:由於能量(聲強)與頻率平方成正比,因此超聲波的能量遠大於一般聲波的能量。
3. 能在界面上產生反射、折射和波型轉換:超聲波具有幾何聲學的上一些特點,如在介質中直線傳播,遇界面產生反射、折射和波型轉換等。
4. 穿透能力強:超聲波在大多數介質中傳播時,傳播能量損失小,傳播距離大,穿透能力強,在一些金屬材料中其穿透能力可達數米。
http://ke..com/view/3576877.htm
Ⅸ 請問超聲波探傷儀中 分辨力:>40dB是什麼意思 ,最小探傷精度是多少 工作頻率0.3-20MHZ,是說波長=波速
你要知道什麼是分辨力 ??? 應該是聲速吧??? 波長越長超聲頻率越低 可以看出來的 你把增益調大 一般缺陷的大小是有標準的 0.1幾乎可以不計
Ⅹ 超聲波探傷儀靈敏度低的原因有哪些
超聲波探傷中靈敏度一般是指整個探傷系統(儀器和探頭)發現最小缺陷的能力。發現缺陷愈小,靈敏度就愈高。下面以ZXUD-66數字超聲波探傷儀為例具體說明。
儀器的探頭的靈敏度常用靈敏度餘量來衡量。靈敏度餘量是指儀器最大輸出時(增益、發射強度最大,衰減和抑制為0),使規定反射體回波達基準高所需衰減的衰減總量。靈敏度餘量大,說明儀器與探頭的靈敏度高。靈敏度餘量與儀器和探頭的綜合性能有關,因此又叫儀器與探頭的綜合靈敏度。
超聲波探傷儀靈敏度低的主要原因
一、發射電路部分 1.電源電壓E過低 2.閘流管或可控硅導電時,內阻太大。 3.觸發波重復頻率太高或閘流管的負載電阻R太大,使發射電路中電容C不能充電至電源電壓E。 4.電容C漏電 5.諧振式發射電路中,諧振頻率與探頭的自然頻率偏離太大。
二、接收電路部分 1.電子管或晶體管衰老。2.電子管或晶體管工作點(偏流或偏壓)不在最佳點。 3.電源電壓低(濾波電容漏電) 4.調諧迴路調亂,放大頻率與發射頻率不一致。
三、超聲波探傷儀探頭部分 1.晶片的靈敏度低(發射及接收的靈敏度的乘積低)。 2.晶片的自然頻率與發射頻率或放大頻率不一致。3.晶片的銀層脫落 4.保護膜片磨損。 5.保護膜片與晶片之間的油層流失(有的探頭保護膜與晶片直接粘合)。 6.吸收塊阻尼太大。 7.晶片的阻抗與探頭引線的阻抗不匹配(如用低阻抗的電纜線連接高阻抗的石英晶片)。 8.探頭在超過其居里溫度的高溫工作物上探測效率低。 9.探頭線及插座頭接觸不良。
四、示波管部分 1.偏轉靈敏度低。 2.加速極電壓過高。
還有什麼問題請盡管追問,忘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