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變頻空調製冷壓力是多少變頻空調製冷劑是什麼
就應該要找到好的空調,才能夠讓人們放心,變頻空調確實比較不錯,深受人們的喜愛,那麼對於這樣的空調,人們在進行使用的時候,也是應該要知道變頻空調製冷壓力是多少,同時對於變頻空調製冷劑是什麼也是應該知道的,這樣對於空調的使用能夠有著更大的幫助。
對於空調,人們在進行選擇使用的過程中,就應該要找到好的空調,才能夠讓人們放心, 變頻空調 確實比較不錯,深受人們的喜愛,那麼對於這樣的空調,人們在進行使用的時候,也是應該要知道變頻空調製冷壓力是多少,同時對於變頻空調製冷劑是什麼也是應該知道的,這樣對於空調的使用能夠有著更大的幫助。
變頻空調製冷壓力是多少?
1、目前變頻空調機大多使用的應該是R410A製冷劑。靜態時,高壓及低壓的壓力處於平衡狀態,差不多是在1.5MPa左右。
2、運轉後,因為是變頻機,就不一定是固定在哪個壓力了,端看當下運轉狀態而定。若是在GB國標標准工況室內27度C;室外35度C的環境溫度下運轉的話,低壓壓力大約在0.8~0.9Mpa左右。高壓壓力大約在2.2~2.4Mpa左右。變頻空調有使用R22的冷媒也有使用410冷媒的.R22已經逐漸淘汰.410的機子越來越多410非常有必要定量加,加註的時候注意只能加液
變頻空調製冷劑是什麼?
1、變頻空調製冷劑主要是通過壓縮機吸入吸出如此循環運作,促使空調達到製冷或者是制熱的目的,常見的空調製冷劑主要包括有氟里昂、氨和烴三種,其中氟里昂的使用尤為廣泛。空調製冷劑依據化學成分,又能分為五個大類,分別是無機化合物製冷劑、飽和碳氫化合物製冷劑、氟里昂、不飽和碳氫化合物製冷劑以及共沸混合物製冷劑五種。
2、若是由冷凝壓力來判斷製冷劑的話,製冷劑可分為三類:高溫(低壓)製冷劑、中溫(中壓)製冷劑和低溫(高壓)製冷劑。機化合物製冷劑:這類製冷劑使用得比較早,如氨(NH3)、水(H2O)、空氣、二氧化碳(CO2)和二氧化硫(SO2)等。對於無機化合物製冷劑,國際上規定的代號為R及後面的三位數字,其中第1位為“7”後兩位數字為分子量。如水R718...等。
3、氟里昂(鹵碳化合物製冷劑):氟里昂是飽和碳氫化合物中全部或部分氫元素(CL)、氟(F)和溴(Br)代替後衍生物的總稱。國際規定用“R”作為這類製冷劑的代號,如R22等。
變頻空調製冷壓力是多少?看過上面的介紹之後,人們都是應該已經掌握了吧,而且人們對於這方面的問題也是應該要找專業的人員來進行咨詢,有關於變頻空調製冷劑是什麼,一般人們都是在裡面加入氟利昂,這樣所達到的製冷效果還是比較好的,但是在加氟利昂的時候,一定要有專業的人員進行。
2. 請問:冰箱製冷劑二氟二氯甲烷(F12)與(R12)是不是一個產品
你好`.
到目前為止,國際上使用的製冷劑有上百種,以英文單詞製冷劑「Refrigerant」的首寫字母「R」作為製冷劑的代號。如:無機化合物製冷劑「氨」為R717,「水」為R718,「空氣」為R729,「二氧化碳」為R744,「二氧化硫」為R764;氟利昂系統的「二氟二氯甲烷」為R12,「二氟一氯甲烷」為R22----等。
另外,氟利昂系列的製冷劑又以英文單詞「Freon」的首寫字母「F」作為氟利昂製冷劑的代號以區別於其他種類的製冷劑(國際上統一使用「R」);所以,R12與F12是同一個產品。
R12汽體或液體都是無色透明、沒氣味對人無毒害,不易燃燒、爆炸,屬安全製冷劑;但遇明火會化解為「光氣」、具劇毒。僅供參考
3. 製冷劑主要是什麼成分
製冷劑主要是氨、氟里昂類、水和少數碳氫化合物等。
氨使用最為廣泛的一種中壓中溫製冷劑。氨的凝固溫度為-77.7℃,標准蒸發溫度為-33.3℃,在常溫下冷凝壓力一般為1.1~1.3MPa,即使當夏季冷卻水溫高達30℃時也絕不可能超過1.5MPa。氨的單位標准容積製冷量大約為520kcal/m3。
氨有很好的吸水性,即使在低溫下水也不會從氨液中析出而凍結,故系統內不會發生「冰塞」現象。氨對鋼鐵不起腐蝕作用,但氨液中含有水分後,對銅及銅合金有腐蝕作用,且使蒸發溫度稍許提高。因此,氨製冷裝置中不能使用銅及銅合金材料,並規定氨中含水量不應超過0.2%。
氨的臨界溫度較高(tkr=132℃),汽化潛熱大,在大氣壓力下為1164KJ/Kg,標准工況下的單位容積製冷量也大,氨壓縮機尺寸可以較小。
(3)so2的製冷劑代號是什麼擴展閱讀
在蒸汽壓縮式製冷機中,製冷劑選擇除了要有較好的熱力性質和物理化學性質外,更應具有優良的環境特性。具體要求如下:
(1)對人類生態環境無破壞作用。不破壞大氣臭氧層,不產生溫室效應。
(2)臨界溫度較高。在常溫或普通低溫下能夠液化。希望臨界溫度比環境溫度高的多,才能減少製冷劑節流損失,提高循環經濟性。
(3)在工作溫度范圍內,具有適當的飽和蒸汽壓力,最起碼蒸發壓力不得低於大氣壓力,以免外部空氣滲入系統中;冷凝壓力不宜過高,否則會引起壓縮機耗功增加,並要求系統具有較高的承壓能力,增加設備成本。
(4)單位容積製冷量大。可以減少壓縮機輸氣量。
(5)粘度和密度小。減少系統中流動阻力損失。
(6)熱導率高。可以提高換熱器的傳熱系數,減少換熱設備的傳熱面積降低材料消耗。
(7)不燃燒,不爆炸,無毒。對金屬材料不腐蝕,對潤滑油不發生化學作用,高溫下不分解。
(8)等熵指數小。可降低排氣溫度,減少壓縮過程耗功,有利安全運行和提高使用壽命。
(9)凝固溫度低。避免在蒸發溫度下出現凝固。
4. 製冷劑的代號是什麼常用的有那些
FAQ - 簡述製冷劑的命名規則?
--------------------------------------------------------------------------------
代號前的R: Refrigerant (製冷劑)
1. 無機化合物製冷劑:
R700+該無機化合物分子量的整數部分。
如:NH3 分子量為17,故其代號為R717
2. 鹵代烴製冷劑
其分子通式為CmHnFxClyBrz, 且(n+m+y+z=2m+2), 其代號為R(m-1)(n+1)(x),如有Br,則後加B,B後數字為Br原子數。當(m-1)=0時,將0忽略。
如:
名稱
化學式
m
n
x
z
代號
三氯一氟甲烷
CCl3F
1
0
1
0
R11
二氯二氟甲烷
CCl2F2
1
0
2
0
R12
一氯二氟甲烷
CHClF2
1
1
2
0
R22
3. 不飽和烴製冷劑
R1開頭,後面的規則與鹵代烴製冷劑的相同。
如:氯乙烯,CHCl=CCl2,代號為R1120。
4. 共沸製冷劑
R500系列,其後的數字為該製冷劑獲得命名後的序號。
如:最早命名的共沸製冷劑為R500。
5. 非共沸製冷劑
R400系列, 其後的數字為該製冷劑獲得命名後的序號,最後的ABC表示其組成元相同但質量百分比不同。
如: R404A (R125/R143a/R134a, 質量百分數為44/52/4);
R407C (R32/R125/R134a, 質量百分數為23/25/52)
此外,對乙烷系的同分異構體都有相同的編號,但最對稱的一種用編號後面不帶任何字母來表示;隨著同分異構體變得越來越不對稱時,則附加a,b,c等字母。
如: CHF2-CHF2 代號為:R134;
CH2F-CF3 代號為:R134a
本公司主要應用工質是:R22,R404A,R407C,R410A
http://www.sanyocomp.cn/chinese/Service_FAQ.asp?ArticleID=203
5. 製冷劑在國家標准裡面是如何分組的
1 在壓縮式製冷劑中廣泛使用的製冷劑是氨、氟利昂和烴類。按照化學成分,製冷劑可分為五類:無機化合物製冷劑、氟利昂、飽和碳氫化合物製冷劑、不飽和碳氫化合物製冷劑和共沸混合物製冷劑。根據冷凝壓力,製冷劑可分為三類:高溫(低壓)製冷劑、中溫(中壓)製冷劑和低溫(高壓)製冷劑。
2 無機化合物製冷劑:這類製冷劑使用得比較早,如氨(NH3)、水(H2O)、空氣、二氧化碳(CO2)和二氧化硫(SO2)等。對於無機化合物製冷劑,國際上規定的代號為R及後面的三位數字,其中第一位為「7」後兩位數字為分子量。如水R718...等。
3 氟利昂(鹵碳化合物製冷劑):氟利昂是飽和碳氫化合物中全部或部分氫元素(CL)、氟(F)和溴(Br)代替後衍生物的總稱。國際規定用「R」作為這類製冷劑的代號,如R22...等。
4 飽和碳氫化合物:這類製冷劑中主要有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和環狀有機化合物等。代號與氟利昂一樣採用「R」,這類製冷劑易燃易爆,安全性很差。如R50、R170、R290...等。
5 不飽和碳氫化合物製冷劑:這類製冷劑中主要是乙烯(C2H4)、丙烯(C3H6)和它們的鹵族元素衍生物,它們的R後的數字多為「1」,如R113、R1150...等。
6 共沸混合物製冷劑:這類製冷劑是由兩種以上不同製冷劑以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共沸混合物,這類製冷劑在一定壓力下能保持一定的蒸發溫度,其氣相或液相始終保持組成比例不變,但它們的熱力性質卻不同於混合前的物質,利用共沸混合物可以改善製冷劑的特性。如R500、R502...等。
7 高溫、中溫及低溫製冷劑:是按製冷劑的標准蒸發溫度和常溫下冷凝壓力來分的。製冷劑使用溫度范圍壓縮機類型用途備注R717(氨)中、低溫活塞式、離心式冷藏、製冰在普通製冷領域R11高溫離心式空調R12高、中、低溫活塞式、回轉式、離心式冷藏、空調高溫為:10-0℃R13超低溫活塞式、回轉式超低溫R22高、中、低溫活塞式、回轉式、離心式空調、冷藏、低溫中溫為:0--20℃R114高溫活塞式特殊空調低溫為:-20--60℃R500高、中溫活塞式、回轉式、離心式空調、冷藏超低溫為:-60--120℃R502高、中、低溫活塞式、回轉式空調、冷藏、低溫
6. 製冷劑的代號是怎樣規定的
由於製冷劑種類繁多,國際上統一規定用字母R(Refrigerant的縮寫)和它後面的一組數字及字母作為製冷劑的代號。我國在GB7778—87及美國ASHRAE34—1992標准中已明確規定,無機化合物製冷劑的代號為R加上該無機化合物的分子量整數部分;鹵代烴製冷劑的分子通式為CmHnFxCLyBRz,其代號規定為R(m-1)(n+1)(x),若化合物中含有Br原子,則在後面加字母B;不飽和碳氫化合物及其鹵代物製冷劑的代號規定用R1開頭,其後面的數字排寫規則與鹵代烴製冷劑符號表示中的數字排寫規則相同;共沸製冷劑的代碼規定為R5開頭,其後的數字為該製冷劑獲得命名的先後順序號;非共沸製冷劑的代號規定用R後面的編號排列。
7. 求各種製冷劑型號越多越詳細越好只為學習
9世紀30年代橡膠餾化物 二乙醚(乙基醚)CH3-CH2-O-CH2-CH3 19世紀40年代甲基乙醚(R-E170)CH3-O-CH3 1850水/硫酸H2O/H2SO4 1856酒精CH3-CH2-OH 1859氨/水NH3/H2O 1866粗汽油 二氧化碳(R744)CO2 19世紀60年代氨(R717)NH3 甲基胺(R630)CH3(NH2) 乙基胺(R631)CH3-CH2(NH2 1870甲基酸鹽(R611)HCOOCH3 1875二氧化硫R764)SO2 1878甲基氯化物,氯甲烷(R40)CH3CI 19世紀70年代氯乙烷(R160)CH3-CH2CI 1891硫酸與碳氫化合物 H2SO4,C4H10,C5H12,(CH3)2CH-CH3 20世紀溴乙烷(R160B1)CH3-CH2Br 1912四氯化碳CCI4 水蒸氣(R718)H2O 20世紀20年代異丁烷(R600a)(CH3)2CH-CH3 丙烷(R290)CH3-CH2-CH3 1922二氯乙烷異構體(R1130)CHCI=CHCI 1923汽油HCs 1925三氯乙烷(R1120)CHCI=CCI2 1926二氯甲烷(R30)CH2CI2 早期的製冷劑,幾乎多數是可燃的或有毒的,或兩者兼而有之,而且有些還有很強的腐蝕和不穩定性,或有些壓力過高,經常發生事故。 十九世紀中葉出現了機械製冷。雅各布.帕金斯(Jacob Perkins)在1834年建造了首台實用機器。它用乙製冷劑 醚作製冷 製冷劑劑,是一種蒸氣壓縮系統。二氧化碳(CO2) 和氨(NH3)分別在1866年和1873年首次被用作製冷劑。其他化學製品包括化學氰(石油醚和石腦油)、二氧化硫(R-764)和甲醚,曾被作為蒸氣壓縮用製冷劑。其應用限於工業過程。多數食物仍用冬天收集或工業制備的冰塊來保存。 二十世紀初,製冷系統開始作為大型建築的空氣調節手段。位於德克薩斯聖安東尼奧的梅蘭大廈是第一個全空調高層辦公樓. 1926年, 托馬斯.米奇尼(Thomas Midgely)開發了首台CFC(氯氟碳)機器,使用R-12. CFC族(氯氟碳)不可燃、無毒(和二氧化硫相比時)並且能效高。該機器於1931年開始商業生產並很快進入家用。威利斯.開利(Willis Carrier)開發了第一台商用離心式製冷機,開創了製冷和空調的紀元。 20世紀30年代,一系列鹵代烴製冷劑相繼出現,杜邦公司將其命名為氟利昂(Freon)。這些物質性能優良、無毒、不燃,能適應不同的溫度區域,顯著地改善了製冷機的性能。幾種製冷劑在空調中變得很普遍,包括CFC-11、CFC-12、 CFC-113、CFC-114和HCFC-22.20世紀50年代,開始使用共沸製冷劑。60年代開始使用非共沸製冷劑。 空調工業從幼小成長為幾十億美元的產業,使用的都是以上幾種製冷劑。到1963年,這些製冷劑佔到整個有機氟工業產量的98%。 到1970年代中期, 對臭氧層變薄的關注浮出水面,CFC族物質可能要承擔部分責任。這導致了1987年蒙特利爾議定書的通過,議定書要求淘汰CFC和HCFC族。新的解決方案是開發HFC族,來擔當製冷劑的主要角色。HCFC族作為過渡方案繼續使用並將逐漸淘汰。 在1990年代,全球變暖對地球生命構成了新的威脅。雖然全球變暖的因素很多,但因為空調和製冷耗能巨大(美國建築物耗能約占總能耗的1/3),且許多製冷劑本身就是溫室氣體,製冷劑又被列入了討論范圍。雖然ASHRAE標准34把許多物質分類為製冷劑,但只有少部分用於商業空調。 編輯本段區分 —氯氟烴CFCs與含氫氯氟烴HCFCs製冷劑 1930年梅傑雷和他的助手在亞特蘭大的美國化學會年會上終於選出氯氟烴12(CFC 製冷劑12,R12,CF2CI2),並於1931年商業化,1932年氯氟烴11(CFC11,R11,CFCI3)也被商業化,隨後一系列CFCs和HCFCs陸續得到了開發,最終在美國杜邦公司得到了大量生產成為20世紀主要的雪種。 下表列出第二階段雪種開發時間: 年份 雪種 1931 R12 1932 R11 1933 R114 1934 R113 1936 R22 1945 R13 1955 R14 1961 R502 臭氧層消耗 1985年2月英國南極考察隊隊長發曼(J.Farman)首次報道,從1977年起就發現南極洲上空的臭氧總量在每年9月下旬開始迅速減少一半左右,形成「臭氧洞」持續到11月逐漸恢復,引起世界性的震驚。 消耗臭氧的化合物,除了用於雪種,還被用於氣溶膠推進劑、發泡劑、電子器件生產過程中的清洗劑。長壽命的含溴化合物,如哈龍(Haion)滅火劑,也對臭氧的消耗起很大作用。 氯原子和一氧化氮(NO)都能與臭氧反應, 正在世界大量生產和使用CFCs由於 製冷劑其化學穩定性好(如CFC12的大氣壽命為102年)不易在對流層分解,通過大氣環流進入臭氧層所在的平流層,在短波紫外線UV-C的 照射下,分解出CI 自由基,參與了對臭氧的消耗。 歸納起來,要使臭氧發生消耗,這種物質必須具備兩個特徵 :含氯、溴或另一種相似的原子參與臭氧變氧的化學反應;在低層大氣中必須十分穩定(也就是具有足夠長的大氣壽命),使其能夠達到臭氧層。例如氫氯氟烴雪種HCF22和HCFC123,都有一個氯原子,能消耗臭氧,其大氣壽命分別為 12.1和14年,且氯原子相對活潑,能在低層大氣中發生分解,到達臭氧層的數量就不多。因此HCFC22和HCFC123破壞臭氧的能力比CFCs小得多。 淘汰時間表 我國《國家方案》中雪種淘汰時間表: 1)自1999年7月1日,CFCs的年生產和消費量分別凍結在1995-1997年3年的平均水平; 2)自2005年1月1日,消減凍結水平的50%; 3)自2007年1月1日消減凍結水平的85%; 4)自2010年1月1日,完全停止CFCs。 淘汰目標 《國家方案》對空調行業規定了具體淘汰目標 1)工商製冷 2003年停止CFC11/12新灌裝,2010年停止CFC11/12維修補充的再灌裝。 2)家電 1999年40%新生產的冰箱冷櫃的替代,2003年70%新生產的冰箱冷櫃的替代,2005年100% 新生產的冰箱冷櫃的替代。 3)汽車空調 2002年停止新生產CFC12空調,2009年後在汽車空調上只允許使用回收的CFCs。 到目前為止,我國僅簽署了《議定書》倫敦修正案,所以尚沒對HCFCs的淘汰作出承諾。 一般分類 低壓高溫製冷劑 冷凝壓力Pk≤2~3㎏/㎝(絕對),T0>0℃ 如R11(CFCl3),其T0=23.7℃。這類製冷劑適用於空調系統的離心式製冷壓縮機中。通常30℃時,Pk≤3.06 ㎏/㎝。 中壓中溫製冷劑 冷凝壓力Pk<20 ㎏/㎝(絕對),0℃>T0>-60℃。 如R717、R12、R22等,這類製冷劑一般用於普通單級壓縮和雙級壓縮的活塞式製冷壓 空調縮機中。 高壓低溫製冷劑 冷凝壓力Pk≥20 ㎏/㎝(絕對),T0≤-70℃。 如R13(CF3Cl)、R14(CF4)、二氧化碳、乙烷、乙烯等,這類製冷劑適用於復迭式製冷裝置的低溫部分或-70℃以下的低溫裝置中。 目前使用的製冷劑已達70~80種,並正在不斷發展增多。但用於食品工業和空調製冷的僅十多種。其中被廣泛採用的只有以下幾種: 1.氨(代號:R717) 氨是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一種中壓中溫製冷劑。氨的凝固溫度為-77.7℃,標准蒸發溫度為-33.3℃,在常溫下冷凝壓力一般為1.1~1.3MPa,即使當夏季冷卻水溫高達30℃時也絕不可能超過1.5MPa。氨的單位標准容積製冷量大約為520kcal/m3。 氨有很好的吸水性,即使在低溫下水也不會從氨液中析出而凍結,故系統內不會發生「冰塞」現象。氨對鋼鐵不起腐蝕作用,但氨液中含有水分後,對銅及銅合金有腐蝕作用,且使蒸發溫度稍許提高。因此,氨製冷裝置中不能使用銅及銅合金材料,並規定氨中含水量不應超過0.2%。 氨的比重和粘度小,放熱系數高,價格便宜,易於獲得。但是,氨有較強的毒性和可燃性。若以容積計,當空氣中氨的含量達到0.5%~0.6%時,人在其中停留半個小時即可中毒,達到11%~13%時即可點燃,達到16%時遇明火就會爆炸。因此,氨製冷機房必須注意通風排氣,並需經常 冰箱排除系統中的空氣及其它不凝性氣體。 總上所述,氨作為製冷劑的優點是:易於獲得、價格低廉、壓力適中、單位製冷量大、放熱系數高、幾乎不溶解於油、流動阻力小,泄漏時易發現。其缺點是:有刺激性臭味、有毒、可以燃燒和爆炸,對銅及銅合金有腐蝕作用。 2.氟利昂-12(代號:R12) R12為烷烴的鹵代物,學名二氟二氯甲烷,分子式為CF2Cl2。它是我國中小型製冷裝置中使用較為廣泛的中壓中溫製冷劑。R12的標准蒸發溫度為-29.8℃,冷凝壓力一般為0.78~0.98MPa,凝固溫度為-155℃,單位容積標准製冷量約為288kcal/m3。 R12是一種無色、透明、沒有氣味,幾乎無毒性、不燃燒、不爆炸,很安全的製冷劑。只有在空氣中容積濃度超過80%時才會使人窒息。但與明火接觸或溫度達400℃以上時,則分解出對人體有害的氣體。 R12能與任意比例的潤滑油互溶且能溶解各種有機物,但其吸水性極弱。因此,在小型氟利昂製冷裝置中不設分油器,而裝設乾燥器。同時規定R12中含水量不得大於0.0025%,系統中不能用一般天然橡膠作密封墊片,而應採用丁腈橡膠或氯乙醇等人造橡膠。否則,會造成密封墊片的膨脹引起製冷劑的泄漏。 3.氟利昂-22(代號:R22) R22也是烷烴的鹵代物,學名二氟一氯甲烷,分子式為CHClF2,標准蒸發溫度約為-41℃,凝固溫度約為-160℃,冷凝壓力同氨相似,單位容積標准製冷量約為454kcal/m3。 R22的許多性質與R12相似,但化學穩定性不如R12,毒性也比R12稍大。但是,R22的單位容積製冷量卻比R12大的多,接近於氨。當要求-40~-70℃的低溫時,利用R22比R12適宜,故目前R22被廣泛應用於-40~-60℃的雙級壓縮或空調製冷系統中。 4. R-134a(代號:R134a) 分子式 : CH 2 FCF 3 (四氟乙烷) ,分子量 :102.03 沸點:-26.26℃ , 凝固點 :-96.6°C ,臨界溫度 :101.1 ℃ ,臨界壓力 :4067kpa 飽和液體密度 :25℃ , 1.207g/cm 3 ,液體比熱 :25℃ , 1.51KJ/(Kg·℃) 溶解度 ( 水中, 25℃ ) :0.15% ,臨界密度 :0.512g/cm3 破壞臭氧潛能值( ODP ):0 , 全球變暖系數值( GWP ):0.29 沸點下蒸發潛能 :215 kJ/kg 質量指標 : 純度 ≥ 99.9 % ,水份PPm≤ 0.0010,酸度 PPm≤ 0.00001 ,蒸發殘留物PPm≤ 0.01 R134a作為R12的替代製冷劑,它的許多特性與R12很相像。 R134a的毒性非常低,在空氣中不可燃,安全類別為A1,是很安全的製冷劑。 R134a的化學穩定性很好,然而由於它的溶水性比R22高,所以對製冷系統不利,即使有少量水分存在,在潤滑油等的作用下,將會產生酸、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將對金屬產生腐蝕作用,或產生「鍍銅」作用,所以R134a對系統的乾燥和清潔要求更高。R134a對鋼、鐵、銅、鋁等金屬未發現有相互 製冷劑化學反應的現象,僅對鋅有輕微的作用。 R134a 是目前國際公認的替代 CFC-12 的主要製冷工質之一,常用於車用空調,商業和工業用製冷系統,以及作為發泡劑用於硬塑料保溫材料生產,也可以用來配置其他混合致冷劑,如 R 404a 和 R 407c 等。 5. R-404A製冷劑 物化特性:R404A是一種不含氯的非共沸混合製冷劑,常溫常壓下為無色氣體,貯存在鋼瓶內是被壓縮的液化氣體。其 ODP 為 0 ,因此R404A是不破壞大氣臭氧層的環保製冷劑。主要用途:R404A 主要用於替代 R22 和 R502 ,具有清潔、低毒、不燃、製冷效果好等特點,大量用於中低溫冷凍系統。 6. R-410A製冷劑 物化特性:常溫常壓下, R410A 是一種不含氯的氟代烷非共沸混合製冷劑,無色氣體,貯存在鋼瓶內是被壓縮的液化氣體。其 ODP 為 0 ,因此R410A是不破壞大氣臭氧層的環保製冷劑。 主要用途:R410A 主要用於替代 R22 和 R502 ,具有清潔、低毒、不燃、製冷效果好等特點,大量用於家用空調、小型商用空調、戶式中央空調等。 7.混合共沸製冷劑,目前尚不公開配方,用在復疊式製冷機中,在空氣冷凝的前提下,蒸發溫度可以達到-150度左右
8. 變頻空調製冷慢的原因變頻空調製冷劑是什麼
變頻空調就是其中的一種,因為獨特的優勢,所以說受到了很多人們的喜愛,對於這樣的空調在進行使用的時候,有時候也會出現製冷比較慢的情況,變頻空調製冷慢的原因是大家應該要掌握的,另外對於變頻空調製冷劑是什麼也是應該要知道的。
空調的種類是有很多, 變頻空調 就是其中的一種,因為獨特的優勢,所以說受到了很多人們的喜愛,對於這樣的空調在進行使用的時候,有時候也會出現製冷比較慢的情況,變頻空調製冷慢的原因是大家應該要掌握的,另外對於變頻空調製冷劑是什麼也是應該要知道的。
變頻空調製冷慢的原因?
1、 空調功率 不夠, 一般的選擇原則為:製冷時150-250W/平方米,制熱時250-350W/平方米,此外還需綜合考慮空間高度、層次朝向、密封性能和居住人口等因素。
2、氟利昂不夠(俗稱“雪種”不夠), 環境溫度35攝氏度左右時1、低壓0.45MP2、高壓2.5MP以上3、靜止壓力1.1-1.2MP這屬於正常的情況,一般是出現在使用了三到四年的老空調。空調沒有完全不製冷,而是製冷的效果下降了。這是因為,老式空調都是使用氟利昂作為製冷劑,長時間的使用會揮發掉。因此用戶只要到正規的空調維修點添加一點就行了。此外不排除安裝不當造成氟利昂泄露和機器本身的問題。
3、供電電壓不夠, 空調正常啟動電壓是220V+-10%。在我國相電壓220V,線電壓在380V的供電系統中,200V以上幾乎全部的壓縮機都能啟動。在180V以上時,有70-80%可以啟動,在160V以上時,只有個別的能啟動。我本人親自做過實驗。低於160V幾乎沒有可能啟動。根據經驗,在190V以上時,壓縮機啟動電壓比較靠譜。
變頻空調製冷劑是什麼?
1、若是由冷凝壓力來判斷製冷劑的話,製冷劑可分為三類:高溫(低壓)製冷劑、中溫(中壓)製冷劑和低溫(高壓)製冷劑。
2、機化合物製冷劑:這類製冷劑使用得比較早,如氨(NH3)、水(H2O)、空氣、二氧化碳(CO2)和二氧化硫(SO2)等。對於無機化合物製冷劑,國際上規定的代號為R及後面的三位數字,其中第1位為“7”後兩位數字為分子量。如水R718...等。
3、變頻空調製冷劑主要是通過壓縮機吸入吸出如此循環運作,促使空調達到製冷或者是制熱的目的,常見的空調製冷劑主要包括有氟里昂、氨和烴三種,其中氟里昂的使用尤為廣泛。
4、空調製冷劑依據化學成分,又能分為五個大類,分別是無機化合物製冷劑、飽和碳氫化合物製冷劑、氟里昂、不飽和碳氫化合物製冷劑以及共沸混合物製冷劑五種。
5、氟里昂(鹵碳化合物製冷劑):氟里昂是飽和碳氫化合物中全部或部分氫元素(CL)、氟(F)和溴(Br)代替後衍生物的總稱。國際規定用“R”作為這類製冷劑的代號,如R22等。
變頻空調製冷慢的原因,上述文字已經給您做出了介紹,看過之後大家都應該已經了解了吧,出現這樣的情況是有很多種的原因,而導致了人們在進行維修的時候,應該要掌握他具體的原因,才能夠做出好的解決,變頻空調製冷劑是什麼?一般所使用到的就是氟利昂。
9. 製冷劑SO2 ,CCI4 ,CHCI3分別是什麼製冷劑、化學名詞
SO2 二氧化硫
CCI4 四氯化碳(或四氯甲烷)
CHCl3 三氯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