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溴化鋰吸收式製冷機中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措施來提高系統的經濟性能,...
利用冷凍水出口溫度來比例調節能源輸入量,利用變頻器來調節冷劑泵,溶液泵和噴淋泵,利用房間負荷大小調節冷凍水和冷卻水泵開啟數量。基本就只有這些,溴化鋰本來就還能節能了,製冷制熱好久算下來,一年要比電製冷節約30%左右的能源。
Ⅱ 一台零下七十度製冷機的原理
首先講講什麼叫製冷。製冷兩字 只能說是技術上的術語,嚴格講是 錯誤的,世界上沒有那國的科學家 能製造出「冷」來。我們是把利用 機械設備把降溫對象降到所需溫度 的方法叫製冷,這就是術語。
什麼叫製冷,比如我們將裝有一公斤20℃冷水的水壺放 到一塊燒到500℃的鐵板上,沒有多久水就開了,如果不拿 開水壺,不多久水就幹了。大家和說鋼板在對水加熱,反過 來也可以說水在對鋼板降溫。而且,降了多少度,都可計算 出來,因為一公斤水從20℃升到100℃,它需要外界提供它 80大卡熱量,水從100℃到燒干,它需要外界提供539大卡熱 量,也就是說一公斤20℃冷水燒到干,要外界提供619大卡 熱量。
如果按製冷的角度它從外界或鋼板中提取了619 大卡 熱量而變成了水蒸汽,使鋼板降溫了,這就是製冷,是利用 水對鋼板製冷。熱量總是通過傳導、對流、輻射,從溫度高 的物體轉移到溫度低的物體,絕不可能反過來進行。一個物 體失去一些熱量後,它的溫度也會降低一些。 我們的目的就 是通過製冷系統,將介質中的熱量向比製冷劑傳遞,達到降 低介質溫度的目的。
製冷機的結構
製冷機由壓縮機、冷凝器、蒸發器、節流裝置組成。壓縮機用於把製冷劑蒸氣從低壓狀態壓縮至高壓狀態;冷凝器使壓縮機排出的製冷劑 過熱蒸氣冷卻,並凝結為製冷劑液體,在冷凝器內製冷劑的熱量排放給冷卻介質。
製冷機的工作原理
製冷機的工作原理
在製冷機的循環系統中,壓縮機從蒸發器吸入低溫低壓的製冷劑蒸汽,經壓縮機絕熱壓縮成為高溫高壓的過熱蒸汽,再壓入冷凝器中定壓冷卻,並向冷卻介質放出熱量,然後冷卻為過冷液態製冷劑。
液態製冷劑經膨脹閥絕熱節流成為低壓液態製冷劑,在蒸發器內蒸發吸收空調循環水(空氣)中的熱量,從而冷卻空調循環水達到製冷的目的,流出低壓的製冷劑被吸入壓縮機,如此循環工作。
製冷機的注意事項:
1、冷庫壓縮機離蒸發器越近越好,主要易維修,散熱較好,如安裝室外要注意防雨,主機位四角需要安放防震墊片,水平安裝牢固,注意安全不易被人碰著。
2、散熱器安裝散熱器安裝位置離主機越近越好,最好在主機偏上位,散熱器安裝位具備最佳散熱環境。
3、電線排放所有電線除用空調扎帶
Ⅲ 提高製冷系數的措施
一、提高製冷系數的措施
1、降低冷凝溫度;
2、提高蒸發溫度;
3、提高供液過冷度;
4、提升換熱器傳熱效率;
5、使用高效製冷劑;
二、製冷系數
1、製冷系數(COP,CoefficientOfPerformance),是指單位功耗所能獲得的冷量。也稱製冷性能系數,是製冷系統(製冷機)的一項重要技術經濟指標。製冷性能系數大,表示製冷系統(製冷機)能源利用效率高。這是與製冷劑種類及運行工作條件有關的一個系數,理論上的製冷性能系數可達2.5~5。由於這一參數是用相同單位的輸入和輸出的比值表示,因此為一無量綱數。
2、也稱製冷性能系數,是製冷系統(製冷機)的一項重要技術經濟指標。製冷性能系數大,表示製冷系統(製冷機)能源利用效率高。這是與製冷劑種類及運行工作條件有關的一個系數,理論上的製冷性能系數可達2.5~5。由於這一參數是用相同單位的輸入和輸出的比值表示,因此為一無量綱數。
3、在吸收式或蒸汽噴射式製冷機中採用熱力系數(英文對照詞為heat ratio)表示這一特性,與製冷性能系數涵義是一致的。
Ⅳ 如何提高製冷系統的過冷度
冷水機製冷系統中的「過冷」指防凍保護功能,「過熱」指壓縮機防過熱保護功能。
「過冷」,一般常規冷水機使用自來水作為循環媒介,水到零度會結冰。為了避免結冰問題,冷水機製冷系統就設計了過冷保護功能;
「過熱」,壓縮機設計有上限工作溫度,如果壓縮機自身溫度超過上限工作溫度,容易燒電機,因此,冷水機製冷系統需要設計過熱保護功能。
Ⅳ 適當提高蒸發溫度有利於提高製冷系統能效比,那麼如何
家用空調一般不能調節蒸發溫度!對於冷庫等裝置可以微量調整,蒸發溫度的提高主要是在設計製造階段! 製冷劑在蒸發器內蒸發時的溫度,也是製冷劑對應於蒸發壓力的飽和溫度.它對製冷效率影響較大,它每降低1度,製取同樣的冷量需增加功率4%,所以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適當提高蒸發溫度,對提高空調器製冷效率是有利的。家用空調器的蒸發溫度一般比空調出風口溫度低5-10℃,正常運行時,蒸發溫度在5~12℃,出風溫度在10-20℃.5 1.4 蒸發溫度如何調節 蒸發溫度調節,在實際操作中是控制蒸發壓力,即調節低壓壓力表的壓力值,操作中通過調節熱力膨脹閥(或節流閥)的開度來調節低壓壓力的高低。膨脹閥開啟度大,蒸發溫度升高,低壓壓力也升高,製冷量就會增大;如果膨脹閥開啟度小,蒸發溫度降低,低壓壓力也降低,製冷量就會減少。 1.5 影響蒸發溫度變化的因素 在製冷裝置實際運行過程中,蒸發溫度的變化是很復雜的,它除了直接受膨脹閥(節流閥)控制外,與被冷卻對象的熱負荷、蒸發器的傳熱面積和壓縮機的容量有關。這三個條件某一個發生變動時,製冷系統的蒸發壓力和溫度必然發生相應的變化,因此操作人員要保證蒸發溫度在規定范圍內穩定運行,就需要及時地了解蒸發溫度的變化,根據蒸發溫度的變化規律,適時地、正確地進行蒸發溫度的調節。 1.5.1 熱負荷的變化對蒸發溫度的影響 所謂熱負荷,即指被冷卻物的放熱量。熱負荷的變化就是被冷卻物放熱量大小的變化。製冷裝置在運行過程中,熱負荷的變化是經常發生的。當熱負荷增大時,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蒸發溫度就會升高,低壓壓力也會升高,吸氣的過熱度也會加大。這種情況下只能開大膨脹閥,增大製冷劑的循環量,而不能因為低壓壓力升高關小膨脹閥, 降低低壓壓力。這樣做將會使吸氣過熱度更大,排氣溫度升高,運行條件惡化。調節膨脹閥時,每次調節量不應過大,調節後必須經過一定時間的運行,才能反映出熱負荷與製冷量是否平衡。 1.5.2 製冷壓縮機能量的變化對蒸發溫度的影響當增加製冷壓縮機的能量時, 壓縮機的吸氣量就相應增加,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就會出現高壓升高,低壓降低, 蒸發溫度也會隨之下降。為了繼續保持生產工藝需要的蒸發溫度,就要開大膨脹閥,使低壓壓力上升到規定范圍。製冷壓縮機加大能量運行一段時間後,隨著被冷卻物溫度的下降,蒸發溫度、低壓壓力也會逐漸降低(膨脹閥不作任何調節),這是因為被冷卻物溫度下降熱負荷減少的緣故。這種情況下不應誤認為壓力下降,是供液量不足去開大膨脹閥,增加供液量,而是應關小膨脹閥,減少製冷壓縮機能量運行,否則,則會出現能量過大,供液量過大使製冷機組出現帶液運行或奔油事故的發生。 1.5.3 傳熱面積發生變化對蒸發溫度的影響 傳熱面積主要是指蒸發器的蒸發面積,傳熱面積的變化主要是指蒸發面積大小發生的變化。在完整的製冷裝置中,蒸發面積通常是固定不變的,但是在實際運行操作中, 由於供液不足或者蒸發器內積油,蒸發面積是不斷發生變化的。蒸發面積的增、減對蒸發溫度的影響與熱負荷的增、減對蒸發溫度的影響是基本相似的。當蒸發面積增加時,蒸發溫度就會升高; 當蒸發面積減少時,蒸發溫度就會降低。為了保持需要的溫度,就應調節能量和膨脹閥,對蒸發器進行放油清理,以保持傳熱面積與製冷量的相對平衡。
Ⅵ 製冷機的節能方法
離心式製冷機節能方法1.製冷機節能原則:提高蒸發溫度,降低冷凝溫度。在滿足設備安全和生產需求的前提下,盡量提高蒸發溫度和降低冷凝溫度。為此加大了冷卻塔的改造,以保證冷卻水效能。
2.防止和減少管道結垢以提高冷凝器和蒸發器的換熱效率補充水如果水處理做的不好,碳酸氫鈣和碳酸氫鎂受熱產生的碳酸鈣和碳酸鎂會沉積在管道上。使導熱性能下降,影響冷凝器和蒸發器的換熱效率,並使設備運行電費大幅度上升。此時除了採用水處理技術外,還可以利用管道定期自動清洗設備進行管道清洗。
3.調整製冷機設備合理的運行負載
在保證設備安全運行的情況下,製冷主機運行在70%-80%負載比運行在100%負載時,單位冷量的功耗更小。運用此方式開機要結合水泵、冷卻塔的運行情況綜合考慮。
4.採用製冷機變頻裝置,調節離心製冷機壓縮機的轉速低壓的冷媒經過離心機後,壓力升高。離心機的轉速越大,壓力升得越高。在實際運行中,設備大多是在非滿負荷運行。固定轉速的離心機在設備小負荷運行時,造成能源浪費。而變頻離心製冷機可以依據負荷的變化,自動調節壓縮機轉速,節能空間比較大。
Ⅶ 熱驅動吸收空調製冷的基本組成及工作原理
你說的應該就是常說的溴化鋰製冷機。
真空狀態下,溴化鋰吸收式製冷機以水為製冷劑,溴化鋰水溶液為吸收劑,製取0℃以上的低溫水,多用於中央空調系統。
溴化鋰製冷機利用水在高真空狀態下沸點變低(只有4攝氏度)的特點來製冷(利用水沸騰的潛熱)。
溴化鋰製冷機即溴化鋰吸收式製冷機 用溴化鋰水溶液為工質,其中水為製冷劑,溴化鋰為吸收劑。溴化鋰屬鹽類,為白色結晶,易溶於水和醇,無毒,化學性質穩定,不會變質。溴化鋰水溶液中有空氣存在時對鋼鐵有較強的腐蝕性。溴化鋰吸收式製冷機因用水為製冷劑,蒸發溫度在0℃以上,僅可用於空氣調節設備和制備生產過程用的冷水。這種製冷機可用低壓水蒸汽或75℃以上的熱水作為熱源,因而對廢氣、廢熱、太陽能和低溫位熱能的利用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溴化鋰吸收式製冷中,由於溴化鋰水溶液本身沸點很高(1265℃),極難揮發,所以可認為溴化鋰飽和溶液液面上的蒸汽為純水蒸汽;在一定溫度下,溴化鋰水溶液液面上的水蒸氣飽和分壓力小於純水的飽和分壓力;而且濃度越高,液面上的水蒸氣飽和分壓力越小。所以在相同的溫度條件下,溴化鋰水溶液濃度越大,其吸收水分的能力就越強。這也就是通常採用溴化鋰作為吸收劑,水作為製冷劑的原因。溴化鋰吸收式製冷機主要由發生器、冷凝器、蒸發器、吸收器、換熱器、循環泵等幾部分組成。在溴化鋰吸收式製冷機運行過程中,當溴化鋰水溶液在發生器內受到熱媒水的加熱後,溶液中的水不斷汽化;隨著水的不斷汽化,發生器內的溴化鋰水溶液濃度不斷升高,進入吸收器;水蒸氣進入冷凝器,被冷凝器內的冷卻水降溫後凝結,成為高壓低溫的液態水;當冷凝器內的水通過節流閥進入蒸發器時,急速膨脹而汽化,並在汽化過程中大量吸收蒸發器內冷媒水的熱量,從而達到降溫製冷的目的;在此過程中,低溫水蒸氣進入吸收器,被吸收器內的溴化鋰水溶液吸收,溶液濃度逐步降低,再由循環泵送回發生器,完成整個循環。如此循環不息,連續製取冷量。由於溴化鋰稀溶液在吸收器內已被冷卻,溫度較低,為了節省加熱稀溶液的熱量,提高整個裝置的熱效率,在系統中增加了一個換熱器,讓發生器流出的高溫濃溶液與吸收器流出的低溫稀溶液進行熱交換,提高稀溶液進入發生器的溫度。
Ⅷ 製冷機組效率低下製冷量不足要求怎麼辦
排除故障因素。
配置組合式冷庫設備的問題
組合式冷庫是近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拼裝快速簡易的冷藏設備。據對部份組合式冷庫的實地觀察,其蒸發器的蒸發面積只有應該配置的75%左右。我們知道。
本文分析了組合式冷庫設備的蒸發器及
製冷機組
的合理配置的問題。
組合式冷庫設備的蒸發器蒸發面積的配置不合理。可通過肉眼觀察
製冷壓縮機
的吸、排氣壓力大致判斷壓縮機的製冷能力,由專門的工廠進行專業生產預制,然後在施工現場進行組裝。目前大多數小型組合式冷庫,原先超強的密封性能會相應下降,製冷機組的輸氣系數也隨之大幅降低,在設計選用組合式冷庫的蒸發器時
製冷設備
由於長期運轉,製冷機的工作系數直趨上升,運行費用增加等諸種不利因素,所以:
組合式冷庫內蒸發器的蒸發面積在配置上與實際的製冷工藝技術要求差距較大,製冷量相對將減少。當製冷設備的製冷量小於庫房
熱負荷
時,不確定因素將導致庫房溫度下降緩慢,就是在各種
建築構件
和隔熱板,應根據其
設計溫度
要求進行各項熱負荷的計算,確定出蒸發器的蒸發面積,然後才根據製冷工藝要求進行配置。如果不按設計要求合理配置蒸發器而盲目減少蒸發器的配置面積將會使組合式
冷庫蒸發器
單位面積上的製冷系數較大幅度地下降及製冷負荷增加、
能效比
明顯降低,導致組合式冷庫內溫度下降緩慢,對組合式冷庫內蒸發器的配置。若壓縮機的製冷能力下降,汽缸套和
活塞環
等部件由於不同程度磨損嚴重,配合間隙增大,常用的方法是更換壓縮機的汽缸套和活塞環,如果更換後仍不能湊效,則應考慮其它方面的因素,甚至拆機檢修,應按最佳傳熱溫差來選擇配置蒸發器的面積,均可進行二次拆裝。
簡單介紹一下
活動冷庫
類別:
室外型活動冷庫:建築在已有的建築物室內的小型組合式冷庫:大中小型組合式冷庫一般均為室外型設計,與室內型不同的是室外型需要加蓋外圍護結構和基礎。外圍結構可防風,防雨,防曬。
室內型活動冷庫
Ⅸ 影響製冷機性能的因素
真空度,機組真空度下降會影響機組的製冷量和使用壽命及溶液的質量。如果機組的真空度下降,則傳熱管表面容易存在空氣,會增加熱阻力,使用傳熱系數降低,直接影響換熱量,使用機組製冷量下降。
蒸汽壓力。加熱蒸汽壓力下降,首先引起濃溶液溫度與濃度降低,隨之吸收器中吸收冷劑蒸汽的能力減弱,濃度差減小。因此,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溴化鋰製冷機組的製冷量隨加熱蒸汽壓力的升高而增大。
水質,水質不好將造成機組傳熱管內結垢、腐蝕或兩者兼而有之,如不嚴加管理,生成的泥垢和水垢將影響傳熱管的傳熱。導致機組製冷量下降和效率下降,而腐蝕更可能使得機組因傳熱管發生點潰蝕而被迫停機。
影響製冷效率的因素有很多的。1、冷凝溫度。冷凝溫度高,製冷效率會很低。 2、蒸發器、冷凝器的換熱效率。比如說蒸發器是否結霜。在結霜初期,傳熱效率是上升的,所以製冷效率上升;如果結霜多了,嚴重影響換熱,製冷效率急速下降。 3、蒸發溫度。就是你想得到多低的溫度。如果蒸發溫度低,製冷效率就低。一般民用的製冷劑COP都是大於一的一般在3到4之間,但是工業用的低溫製冷機很多設備的COP都是低於一的。 5、製冷劑的種類也會影響製冷效率。 6、壓縮機的壓比也會影響製冷效率。 7、節流裝置也會影響製冷效率。節流裝置引起的功的耗散越大,製冷效率就越低。
Ⅹ 氦氣製冷機的工作原理 謝謝
深低溫設備 - 工作原理
深低溫設備的工作原理主要有氣體液化和氣體分離兩個方面。
氣體液化 氣體液化是根據液化循環,組織液化設備實現的。主要的液化循環有林德液化循環和克勞德液化循環。
深低溫設備① 林德液化循環:利用節流閥的節流效應使原料氣液化的循環(圖1)。常壓p1、常溫T1的原料氣在壓縮機中等溫壓縮由狀態1到狀態2,相應的壓力為p2,經換熱器降溫到狀態3,然後通過節流閥降壓,等焓膨脹到狀態4。這時,部分氣體就轉變成液體,從貯液器排出;未液化的部分氣體在換熱器中復熱至狀態1,從而形成一個熱力循環。
② 克勞德液化循環:利用等熵膨脹和等焓膨脹結合製冷來使原料氣液化的循環(圖2)。常壓p1、常溫T1的原料氣在壓縮機中等溫壓縮由狀態1到狀態2,相應的壓力為p2,經換熱器E1降溫到狀態3。此後氣體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氣體繼續經換熱器E2、E3,降溫到狀態4、5,再通過節流閥等焓膨脹到狀態6。這時,部分氣體轉變為液體從貯液器排出;未液化的部分氣體在換熱器E3中復熱至狀態8,再匯合另一部分在膨脹機中等熵膨脹至狀態8的氣體,最後在換熱器E2、E1中復熱至狀態1,從而形成一個熱力循環。其他尚有在此基礎上發展的液化循環,如帶附加製冷循環(如帶氨或液氮或其他冷源的預冷循環)的節流液化循環或等熵膨脹液化循環,帶外加製冷循環(如外加氮製冷循環)等熵膨脹的液化循環、回熱式氣體製冷循環(見製冷機循環)和多級等熵膨脹的液化循環等。
以上各種循環均為理想循環。但在實際應用中,壓縮機的壓縮過程不是等溫過程,換熱器有復熱不足和外熱侵入的冷量損失,膨脹機有絕熱損失和機械損失等,因此在實際製冷流程中需要採取補償措施,以求流程的熱量平衡。
氣體分離 常用的原料氣分離原理有深低溫精餾、深低溫分凝和深低溫吸附3種。①深低溫精餾:先將原料氣液化,然後再按各組分冷凝(蒸發)溫度的不同,應用精餾原理分離出各組分。分離的過程是在深低溫精餾塔中實現的。這種方法適用於被分離組分的冷凝溫度相近的原料氣,如從空氣中分離氧和氮。②深低溫分凝:利用原料氣中各組分冷凝溫度的差異,在換熱器中降低原料氣的溫度,由高到低逐個組分進行液化,並在分離器中將液體分離。這種方法適用於被分離組分的冷凝溫度相距較遠的原料氣如焦爐氣的分離。③深低溫吸附:利用多孔性的固體吸附劑具有選擇吸附的特性,在深低溫下吸附某些雜質組分,以獲得純凈的產品。如利用分子篩吸附器在液態空氣溫度下從粗氬中吸附氧和氮,以獲得精氬。
根據工藝的需要,有時單獨使用一種原理,有時幾種原理同時並用。
http://www.hudong.com/wiki/%E6%B7%B1%E4%BD%8E%E6%B8%A9%E8%AE%BE%E5%A4%87
原理
斯特林製冷機的理想工作過程是由兩個定容過程和兩個定溫過程(見熱力過程)組成的可逆循環(見熱力循環)。工質在壓縮腔被定溫壓縮後,經過回熱器被定容冷卻,然後在膨脹腔定溫膨脹,再經過回熱器被定容加熱後返回壓縮腔。要完成這樣的理想循環,一個氣缸內的兩個活塞必須作間斷運動。但實際上,兩個活塞是利用同一根曲軸的轉動作連續往復運動的;而且機器還存在余隙容器、工質流動阻力、換熱器換熱不完全和冷量損失等情況,故實際過程與理想過程有所差異。
圖為單級斯特林製冷機的結構。壓縮氣缸和膨脹氣缸組成一體。推移活塞把氣缸工作空間分成膨脹腔和壓縮腔。壓縮活塞通過兩個主連桿與曲軸上的兩個曲拐相連;推移活塞由穿過壓縮活塞的活塞桿和副連桿與曲軸的中間一個曲拐相連。這個曲拐與另兩個曲拐保持一定的夾角。曲軸的轉動使兩活塞作差動往復運動,從而使氣體壓縮、膨脹和回熱。氣缸的周圍裝有水冷卻器、回熱器和冷凝器(即凝汽器)。在氣體工質通道中設有閥門。當壓縮活塞向上運動時,工質被壓縮,從壓縮腔排出,經水冷卻器、回熱器冷卻和降溫,然後經冷凝器內側流入膨脹腔。推移活塞向下移動(此時壓縮活塞仍向上,然後向下移動),工質在膨脹腔內膨脹後溫度降低,即產生冷量。當推移活塞向上運動時(此時壓縮活塞仍向下移動),工質繼續膨脹後經冷凝器內側對外輸出冷量,依次進入回熱器、水冷卻器。低壓低溫的工質由膨脹腔迴流至壓縮腔時,在回熱器填料中吸取熱量而溫度升高。氣體經上述工作過程消耗了功,產生的熱量由冷卻水帶走,消耗的功由電動機輸入。冷凝器外側的氣體將熱量傳遞給冷凝器,而使氣體溫度降低,直至冷凝成液化氣體流下。
斯特林製冷機已由單級發展到雙級和三級。為了增加機器的製冷量,還有利用四個單級製冷機並聯組成的四缸回熱式氣體製冷機。
單級斯特林製冷機的致冷溫度范圍為173~73K,適用於空氣液化和氣體分離等。雙級的致冷溫度范圍為12~15K,適用於氫和氖氣的液化。三級製冷機的致冷溫度為7.8K,還能為更低溫度的物理實驗提供冷源。當工質處於氣液兩相區時,最低溫度可到3.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