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製冷量與額定功率的關系怎樣計算用電量
製冷量除以能效比得出額定功率7280/2.59【5級】=2810,製冷時壓縮機不停機的狀態下整機功率輸出2810瓦,千瓦每小時等於度,即此機製冷最大耗電量為2.8度,制熱時最大耗電量為3.6度【制熱時有發熱絲輔助加熱,額定功率大於製冷額定功率】。實際用電量多少根據設定溫度,環境溫度和空間的大小,壓縮機運轉時間越少就越省電
『貳』 電功率與製冷量的換算
比如製冷量是2000w,能耗比是2.75,那它的用點功率就是2000/2.75=727.2w,用電量約每小時0.7度。希望可以幫到你。
『叄』 製冷量和製冷功率有什麼關系,怎樣計算
製冷量和製冷功率的關系。製冷量是一個類似於功率的名詞,如一個房間的需冷量可以按200W/m²來計算所需的製冷量,製冷裝置能提供的製冷量由壓縮機的種類及參數、製冷劑的種類及充注量、裝置系統的結構、風道布置等因素有關,一般實驗測得此數據。製冷功率一般是指製冷裝置的耗電功率。
功率*能效比=製冷量,功率是實際的用電功率,製冷量是需要乘以能效比的,根據能效比的不同空調可分為1-5級的耗能空調。比如一個櫃機的輸入功率為3850W,能效比為3.12,製冷量就為12012,銘牌顯示製冷量為12000,基本相同。而匹這個單位是指輸入功率的一匹大概有700多W。
(3)模塊機製冷量怎麼換算成電功率擴展閱讀:
空調器上有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製冷量」,它就是空調器的「大小」,就像電視機講的屏幕尺寸大小一樣,空調器也是有著大小的區別,除了外觀可能有的大小不同以外,實際上唯一重要的「大小」指標,就是指這個「製冷量」。
製冷量是指空調進行製冷運行時,單位時間內從密閉空間、房間或區域內去除的熱量總和,法定計量單位W(瓦)。
1. 「匹」用於動力單位時,用Hp(英制匹)或Ps(公制匹)表示,也稱「馬力」,1 Hp (英制匹) = 0.7457 kW,1 Ps (公制匹) = 0.735 kW;
2. 中小型空調製冷機組的製冷量常用「匹」表示,大型空調製冷機組的製冷量常用「冷噸(美國冷噸)」表示。
『肆』 空調製冷量與用電功率怎麼換算
摘要 舉個例子,原來的高能耗機,能效比是五級,那麼,1匹空調的電功率就是=
『伍』 根據空調製冷量怎麼算出用電量 如40KW製冷量的空調,用電是25KW,是怎麼算的,,謝謝
目前國家對家用空調的節能要求是空調COP值不低於3.15;
COP=機組的製冷量/機組的輸入功率,由此公式逆推
機組的輸入功率=機組的製冷量/3.15;
機組輸入功率就是你要的用電量。
冬季除了這樣計算得到機組功率,還要加上電加熱功率。
你說的40KW製冷量耗電25KW,從業多年,從未見過。
這在國內是嚴格禁止的,而且也不太可能有這樣的設備吧。。。
『陸』 製冷量和製冷功率換算
平常我們很容易將空調製冷量與耗電功率弄混,因為兩者都是以千瓦為單位。本文從原理入手,介紹兩者區別。
當你問一個家庭用戶,你所用空調的用電功率是多大時,他可能答比如「5千瓦」,實際上家用哪有這么大功率呀?顯然,他說的是製冷量,而耗電功率僅約2千瓦,這是怎麼回事呢?
空調的製冷量,實際上就是從使用的室內「搬出去」的熱量,通過轉移熱量而達到降溫效果。
熱量過去常用卡(cal)千卡(kcaI)表示,千卡也稱大卡。現在熱量統一用功率表示,用「千瓦」(kw)。他們之間什麼關系呢?
1千瓦=860千卡/小時(精確一點為859.85千卡/小時)
此外,我們還應把它與電功率建立起來聯系,才能回答前面提出的問題。我們知道:
電壓的單位是:1伏(V)=1焦耳/庫倫。
電流的單位是:1安(A)=1庫倫/秒。
功率的單位是:
單位功率=單位電壓×單位電流=1伏×1安=(1焦耳/庫倫)×(1庫倫/秒)=1焦耳/秒。表示每秒做功的速率。
而我們的功率一般是以小時為單位時間,並且功率單位為瓦(w)。那麼我們將1焦耳/秒的分子分母同乘以3600,得:
1瓦=(1焦耳×3600)/(1秒×3600)=3600焦耳/小時。
1千瓦=3600千焦/小時
現在要和熱量建立聯系。我們知道,熱的功當量是:
1焦耳=0.24卡(精確一點是0.2389卡)。
1千焦=2.4×10-4千卡。
從而熱量的功率為:
1千瓦=(3600千焦×2.389×10-4千卡)/小時=860千卡/小時。
或:1度電=1千瓦·小時=860千卡
那麼本文開頭用戶所說的5千瓦相當於多少熱功率呢?就是:
5千瓦=5×860千卡/小時=4300千卡/小時。
我們了解了電功率和熱的關系,由銘牌或說明書上製冷量就可以計算出熱大卡。如上面用戶所說的機子,我們查一下空調的說明書或銘牌,他所說的應是製冷量5千瓦,查製冷量5千瓦的空調,其耗電量僅為2千瓦左右。
製冷量5千瓦的空調,其耗電量僅為2千瓦左右,這決定於「COP」也就是「能效比」或「性能系數」
。
能效比公式為:
能效比=製冷量/製冷運行所消耗的功率
注意,冬天空調制熱時的公式與製冷同。
能效比因廠家、型號不同而不同,家用空調一般為2~3,好一點的做到了3~4。
我們應選用能效比高的空調,以降低耗電量。
小結:
(1)1千瓦=860千卡/小時。
(2)製冷量以千瓦為單位,耗電量也以千瓦為單位。
(3)製冷量不等於耗電功率,前者大於後者,其倍數決定於能效比。
(4)能效比=製冷量/製冷運行所消耗的電功率
(5)能效比越高,耗電量越小。
(6)不要把製冷量與耗電功率相混,真正計算用電多少的是耗電功率。
空調的工作原理是熱泵,空調的額定功率是單位時間空調消耗的電能。製冷功率是單位時間空調運送熱能的多少。熱能的單位和電能的單位一樣,才造成這樣的誤解。拿水泵做個比方,一台1千瓦的水泵抽水一小時消耗消耗1千瓦時電能,也就是一度電,而他抽水是幾個立方米這樣的問題
電功率和熱功率的比值,一般在3左右
『柒』 求中央空調系統中已知單位製冷量確定機組額定電功率的計算公式
機型不同,其COP指數不同。如風冷型機組,COP指數較低,水冷型COP指數稍高。內
給你一組數據,以格力的容機型為例,自己推算:
格力130KW製冷量的風冷熱泵模塊機組,耗電功率是38.7KW。
格力LH系列水冷螺桿機組,550KW製冷量,耗電功率是104KW。
GMV多聯機60KW製冷量機組,耗電功率是18.15KW。
各個廠家的機組COP指數雖然有不同,但基本上是大同小異,自己推算吧。
希望對你有幫助。
『捌』 空調製冷量與用電功率怎麼換算
空調的「匹」數,是指空調的製冷功率,或者叫製冷量(W),也就是空調的輸出功率的能量。製冷功率是製冷量的1.162W,製冷量的單位是大卡。
1匹空調的製冷量大約為2000大卡,換算成製冷功率,乘以1.162W,即2000大卡×1.162=2324(W)(瓦)製冷功率,則1.5匹的應為2000大卡×1.5×1.162=3486(W),根據計算值,大致能判定空調的匹數和製冷功率,2200W—2300W稱為小一匹機,2500W稱正一匹機,2600W稱大一匹機。
2800W的稱1.25匹,3200W稱小一匹半,3500W稱正一匹半,3600W稱大一匹半。4500(W)—5100(W)可稱為2匹,或者稱小二匹機,或者正二匹機,或者大二匹機。以此類推,各種叫法,均可以。
『玖』 知道空調的製冷量怎樣計算它的額定用電電流和匹數啊
光知道製冷量還不夠,還要知道機器的能效比,才好計算輸入功率,輸入功率=製冷量/能效比,額定電流=輸入功率/電壓(家用是220伏)。製冷量和輸入功率的簡單換算為2500瓦=1匹。
『拾』 功率和製冷量的計算公式
壓縮機功率1P=735W,製冷量2500W,控制電路損耗功率約為壓縮機功率的1%。
舉例說明:有一個1匹空調,壓縮機功率就為735W,製冷量2500W,輸入總功率約735+80=835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