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數控機床維護檢修有什麼概念簡介
數控機床是數字控制機床()的簡稱,是一種裝有程序控制系統的自動化機床。該控制系統能夠邏輯地處理具有控制編碼或其他符號指令規定的程序,並將其解碼,用代碼化的數字表示,通過信息載體輸入數控裝置。經運算處理由數控裝置發出各種控制信號,控制機床的動作,按圖紙要求的形狀和尺寸,自動地將零件加工出來。數控機床較好地解決了復雜、精密、小批量、多品種的零件加工問題,是一種柔性的、高效能的自動化機床,代表了現代機床控制技術的發展方向,是一種典型的機電一體化產品。
數控機床維護檢修:
延長元器件的壽命和零部件的磨損周期,預防各種故障,提高數控機床的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和使用壽命。
數控機床使用注意:
1、數控機床的使用環境:對於數控機床最好使其置於有恆溫的環境和遠離震動較大的設備(如沖床)和有電磁干擾的設備;
2、電源要求;
3、數控機床應有操作規程:進行定期的維護、保養,出現故障注意記錄保護現場等;
4、數控機床不宜長期封存,長期會導致儲存系統故障,數據的丟失;
5、注意培訓和配備操作人員、維修人員及編程人員。
數控機床維護章程:
一、數控系統的維護:
1、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和日常維護制度。
2、防止灰塵進入數控裝置內:漂浮的灰塵和金屬粉末容易引起元器件間絕緣電阻下降,從而出現故障甚至損壞元器件。
3、定時清掃數控櫃的散熱通風系統。
4、經常監視數控系統的電網電壓:電網電壓范圍在額定值的85%~110%。
5、定期更換存儲器用電池。
6、數控系統長期不用時的維護:經常給數控系統通電或使數控機床運行溫機程序。
7、備用電路板的維護機械部件的維護。
二、機械部件的維護
1、刀庫及換刀機械手的維護
1)用手動方式往刀庫上裝刀時,要保證裝到位,檢查刀座上的鎖緊是否可靠;
2)嚴禁把超重、超長的刀具裝入刀庫,防止機械手換刀時掉刀或刀具與工件、夾具等發生碰撞;
3)採用順序選刀方式須注意刀具放置在刀庫上的順序是否正確。其他選刀方式也要注意所換刀具號是否與所需刀具一致,防止換錯刀具導致事故發生;
4)注意保持刀具刀柄和刀套的清潔;
5)經常檢查刀庫的回零位置是否正確,檢查機床主軸回換刀點位置是否到位,並及時調整,否則不能完成換刀動作;
6)開機時,應先使刀庫和機械手空運行,檢查各部分工作是否正常,特別是各行程開關和電磁閥能否正常動作。
2、滾珠絲杠副的維護
1)定期檢查、調整絲杠螺母副的軸向間隙,保證反向傳動精度和軸向剛度;
2)定期檢查絲杠支撐與床身的連接是否松動以及支撐軸承是否損壞。如有以上問題要及時緊固松動部位,更換支撐軸承;
3)採用潤滑脂的滾珠絲杠,每半年清洗一次絲杠上的舊油脂,更換新油脂。用潤滑油潤滑的滾珠絲杠,每天機床工作前加油一次;
4)注意避免硬質灰塵或切屑進入絲杠防護罩和工作過程中碰擊防護罩,防護裝置一有損壞要及時更換。
3、主傳動鏈的維護
1)定期調整主軸驅動帶的松緊程度;
2)防止各種雜質進入油箱。每年更換一次潤滑油;
3)保持主軸與刀柄連接部位的清潔。需及時調整液壓缸和活塞的位移量;
4)要及時調整配重。
4、液壓系統維護
1)定期過濾或更換油液;
2)控制液壓系統中油液的溫度;
3)防止液壓系統泄漏;
4)定期檢查清洗油箱和管路;
5)執行日常點檢查制度。
5、氣動系統維護
1)清除壓縮空氣的雜質和水分;
2)檢查系統中油霧器的供油量;
3)保持系統的密封性;
4)注意調節工作壓力;
5)清洗或更換氣動元件、濾芯;
數控機床故障檢修:
在數控機床中,大部分的故障都有資料可查,但也有一些故障,提供的報警信息較含糊甚至根本無報警,或者出現的周期較長,無規律,不定期,給查找分析帶來了很多困難。對這類機床故障,需要對具體情況分析,進行耐心的查找,而且檢查時特別需要機械、電氣、液壓等方面的綜合知識,不然就很難快速、正確地找到故障的真正原因。
加工精度異常故障:系統參數發生變化或改動、機械故障、機床電氣參數未優化電機運行異常、機床位置環異常或控制邏輯不妥,是生產中數控機床加工精度異常故障的常見原因,找出相關故障點並進行處理,機床均可恢復正常。生產中經常會遇到數控機床加工精度異常的故障。此類故障隱蔽性強、診斷難度大。
導致此類故障的原因主要有五個方面:
1、機床進給單位被改動或變化;
2、機床各軸的零點偏置(NULLOFFSET)異常;
3、軸向的反向間隙(BACKLASH)異常;
4、電機運行狀態異常,即電氣及控制部分故障;
5、機械故障,如絲桿、軸承、軸聯器等部件。
此外,加工程序的編制、刀具的選擇及人為因素,也可能導致加工精度異常。
機械故障導致的加工精度異常,主要應對以下幾方面逐一進行檢查。
1、檢查機床精度異常時正運行的加工程序段,特別是刀具長度補償、加工坐標系(G54~G59)的校對及計算。
2、在點動方式下,反復運動Z軸,經過視、觸、聽對其運動狀態診斷,發現Z向運動聲音異常,特別是快速點動,雜訊更加明顯。由此判斷,機械方面可能存在隱患。
數控機床故障排除:
1、初始化復位法:一般情況下,由於瞬時故障引起的系統報警,可用硬體復位或開關系統電源依次來清除故障,若系統工作存貯區由於掉電,拔插線路板或電池欠壓造成混亂,則必須對系統進行初始化清除,清除前應注意作好數據拷貝記錄,若初始化後故障仍無法排除,則進行硬體診斷。
2、參數更改,程序更正法:系統參數是確定系統功能的依據,參數設定錯誤就可能造成系統的故障或某功能無效。有時由於用戶程序錯誤亦可造成故障停機,對此可以採用系統的塊搜索功能進行檢查,改正所有錯誤,以確保其正常運行。
3、調節,最佳化調整法:調節是一種最簡單易行的辦法。通過對電位計的調節,修正系統故障。如某廠維修中,其系統顯示器畫面混亂,經調節後正常。如在某廠,其主軸在啟動和制動時發生皮帶打滑,原因是其主軸負載轉矩大,而驅動裝置的斜升時間設定過小,經調節後正常。
最佳化調整是系統地對伺服驅動系統與被拖動的機械繫統實現最佳匹配的綜合調節方法,其辦法很簡單,用一台多線記錄儀或具有存貯功能的雙蹤示波器,分別觀察指令和速度反饋或電流反饋的響應關系。通過調節速度調節器的比例系數和積分時間,來使伺服系統達到即有較高的動態響應特性,而又不振盪的最佳工作狀態。在現場沒有示波器或記錄儀的情況下,根據經驗,即調節使電機起振,然後向反向慢慢調節,直到消除震盪即可。
4、備件替換法:用好的備件替換診斷出壞的線路板,並做相應的初始化啟動,使機床迅速投入正常運轉,然後將壞板修理或返修,這是最常用的排故辦法。
5、改善電源質量法:一般採用穩壓電源,來改善電源波動。對於高頻干擾可以採用電容濾波法,通過這些預防性措施來減少電源板的故障。
6、維修信息跟蹤法:一些大的製造公司根據實際工作中由於設計缺陷造成的偶然故障,不斷修改和完善系統軟體或硬體。這些修改以維修信息的形式不斷提供給維修人員。以此做為故障排除的依據,可正確徹底地排除故障。
數控機床診斷方法:
數控機床電氣故障診斷有故障檢測、故障判斷及隔離和故障定位三個階段。*階段的故障檢測就是對數控機床進行測試,判斷是否存在故障;第二階段是判定故障性質,並分離出故障的部件或模塊;第三階段是將故障定位到可以更換的模塊或印製線路板,以縮短修理時間。為了及時發現系統出現的故障,快速確定故障所在部位並能及時排除,要求故障診斷應盡可能少且簡便,故障診斷所需的時間應盡可能短。為此,可以採用以下的診斷方法:
1、直觀法
利用感覺器官,注意發生故障時的各種現象,如故障時有無火花、亮光產生,有無異常響聲、何處異常發熱及有無焦煳味等。仔細觀察可能發生故障的每塊印製線路板的表面狀況,有無燒毀和損傷痕跡,以進一步縮小檢查范圍,這是一種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2、CNC系統的自診斷功能
依靠CNC系統快速處理數據的能力,對出錯部位進行多路、快速的信號採集和處理,然後由診斷程序進行邏輯分析判斷,以確定系統是否存在故障,及時對故障進行定位。現代CNC系統自診斷功能可以分為以下兩類:
1)開機自診斷開機自診斷是指從每次通電開始至進入正常的運行准備狀態為止,系統內部的診斷程序自動執行對CPU、存儲器、匯流排、I/O單元等模塊、印製線路板、CRT單元、光電閱讀機及軟盤驅動器等設備運行前的功能測試,確認系統的主要硬體是否可以正常工作。
2)故障信息提示當機床運行中發生故障時,在CRT顯示器上會顯示編號和內容。根據提示,查閱有關維修手冊,確認引起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一般來說,數控機床診斷功能提示的故障信息越豐富,越能給故障診斷帶來方便。但要注意的是,有些故障根據故障內容提示和查閱手冊可直接確認故障原因;而有些故障的真正原因與故障內容提示不相符,或一個故障顯示有多個故障原因,這就要求維修人員必須找出它們之間的內在,間接地確認故障原因。
3、數據和狀態檢查
CNC系統的自診斷不但能在CRT顯示器上顯示故障報警信息,而且能以多頁的「診斷地址」和「診斷數據」的形式提供機床參數和狀態信息,常見的數據和狀態檢查有參數檢查和介面檢查兩種。
1)參數檢查數控機床的機床數據是經過一系列試驗和調整而獲得的重要參數,是機床正常運行的保證。這些數據包括增益、加速度、輪廓監控允差、反向間隙補償值和絲杠螺距補償值等。當受到外部干擾時,會使數據丟失或發生混亂,機床不能正常工作。
2)介面檢查CNC系統與機床之間的輸入/輸出介面信號包括CNC系統與PLC、PLC與機床之間介面輸入/輸出信號。數控系統的輸入/輸出介面診斷能將所有開關量信號的狀態顯示在CRT顯示器上,用「1」或「0」表示信號的有無,利用狀態顯示可以檢查CNC系統是否已將信號輸出到機床側,機床側的開關量等信號是否已輸入到CNC系統,從而可將故障定位在機床側或是在CNC系統。
4、報警指示燈顯示故障
現代數控機床的CNC系統內部,除了上述的自診斷功能和狀態顯示等「軟體」報警外,還有許多「硬體」報警指示燈,它們分布在電源、伺服驅動和輸入/輸出等裝置上,根據這些報警燈的指示可判斷故障的原因。
5、備板置換法
利用備用的電路板來替換有故障疑點的模板,是一種快速而簡便的判斷故障原因的方法,常用於CNC系統的功能模塊,如CRT模塊、存儲器模塊等。需要注意的是,備板置換前,應檢查有關電路,以免由於短路而造成好板損壞,同時,還應檢查試驗板上的選擇開關和跨接線是否與原模板一致,有些模板還要注意模板上電位器的調整。置換存儲器板後,應根據系統的要求,對存儲器進行初始化操作,否則系統仍不能正常工作。
6、交換法
在數控機床中,常有功能相同的模塊或單元,將相同模塊或單元互相交換,觀察故障轉移的情況,就能快速確定故障的部位。這種方法常用於伺服進給驅動裝置的故障檢查,也可用於CNC系統內相同模塊的互換。
7、敲擊法
CNC系統由各種電路板組成,每塊電路板上會有很多焊點,任何虛焊或接觸不良都可能出現故障。用絕緣物輕輕敲打有故障疑點的電路板、接插件或電器元件時,若故障出現,則故障很可能就在敲擊的部位。
8、測量比較法
為檢測方便,模塊或單元上設有檢測端子,利用萬用表、示波器等儀器儀表,通過這些端子檢測到的電平或波形,將正常值與故障時的值相比較,可以分析出故障的原因及故障的所在位置。由於數控機床具有綜合性和復雜性的特點,引起故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上述故障診斷方法有時要幾種同時應用,對故障進行綜合分析,快速診斷出故障的部位,從而排除故障。同時,有些故障現象是電氣方面的,但引起的原因是機械方面的;反之,也可能故障現象是機械方面的,但引起的原因是電氣方面的;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因此,對它的故障診斷往往不能單純地歸因於電氣方面或機械方面,而必須加以綜合,全方位地進行考慮。
B. 三綜合振動中的增益輸出是什麼意思
調整PID的控制參數。
數控機床
數控機床是數字控制機床(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的簡稱,是一種裝有程序控制系統的自動化機床。該控制系統能夠邏輯地處理具有控制編碼或其他符號指令規定的程序,並將其解碼,用代碼化的數字表示,通過信息載體輸入數控裝置。經運算處理由數控裝置發出各種控制信號,控制機床的動作,按圖紙要求的形狀和尺寸,自動地將零件加工出來。數控機床較好地解決了復雜、精密、小批量、多品種的零件加工問題,是一種柔性的、高效能的自動化機床,代表了現代機床控制技術的發展方向,是一種典型的機電一體化產品。
C. 數控機床伺服系統跟隨誤差、增益和進給速度之間的關系
跟隨誤差是編碼器反饋量與伺服命令量的差值,這個值會逐漸收斂到0,增益大,收斂速度快,反之慢。進給速度快就是伺服單位時間內的命令量多,命令多,反饋就多,那麼收斂速度也可以說是變慢了吧。
D. [求助]數控機床(可以法蘭克系統為例)各術語解釋!謝謝!
ABS
·參照「絕對」一詞。
A/D Converter
·參照模擬/字變換器。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工智慧、讓機械代替人進行作業。
AGV
Automatic guided vehicle
無人搬運車。裝載著工件、工具或夾具等按計算機的指令,搬送到車間內的指定場所。
APC
Absolute Pulse Coder
絕對脈沖檢測器。
是可以檢測機床全行程絕對坐標值的編碼器。
裝在伺服電機內部。裝有這個檢測器的裝置,電源接通後,不必返回原點機械可以自動運行
APC
Automatic pallet changer
自動交換托盤裝置。
APT
·參照APT。
ASCII
·參照ASCII。
ATC
Automatic tool changer
自動換刀裝置。
〔B〕
Bit(二進制位)
二進制數的位。此詞可作為信息量的單位使用。即用二進制的總位數來表示存儲容量。
BCD
Binary Coded Decimal
也稱為2進制化的10進制。把1位10進制數用4位2進製表示。4位可以表示16個數,但只選其中0~9的表示方法,這就是BCD。
Bus(匯流排)
是計算機的硬體,傳送數據的公共通道。
Byte(位元組)
由8個二進制位構成的信息的基本單位。
CAD
Computer Aided Design
計算機輔助設計。
CAM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
計算機輔助製造。
CIM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以計算機生產系統為中心。
包括材料的采購、生產管理、工藝管理、物流管理、銷售等與生產有關的各領域綜合起來的製造工程系統。
CISC
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復合指令集的計算機。減少CPU的基本指令數,提高處理速度的計算機。
·參照RISC。
CSSC
Constant Surface S Speed Control
請參照恆周速控制一項。
CNC(計算機數控)
Computerized Numerically Control
是內部裝有計算機或微處理器的NC。
由計算機存儲器中存儲的控製程序決定控制功能並實施控制。稱為存儲程序方式的NC。
更換控製程序可以變更功能,具有很高的通融性。用途廣泛。即不只是用於數控機床還作為制圖機、數字化儀、氣體切割機等的NC控制。
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中央處理器。電子計算機的主要構成部件。
是解讀命令、執行命令的裝置。中央處理器控制內部存儲裝置和運算裝置間的信息傳送及計算機的操作順序等。
CP控制
Continuous Path Control
·參照輪廓控制。
CR
Carriage Return
回車。把列印位置返回到同一行的第一個位置的功能字元。
〔D〕
DDA(數字微分分析器)
Digital Differential Analyzer
使用數字微分器的插補方式。
DNC(直接數控)
Direct Numerically Control
用中央過程式控制制計算機,同時控制多台機床的控制系統。
中央過程計算機同時進行加工程序的實時處理,車間生產管理,能源管理的記錄。如果進行大分類的話,以前的NC裝置是與個機床相連的,而該計算機是控制這些NC裝置的。
DRAM
·請參照RAM。
DPL
·請參照顯示單元項。
DSCG(正弦、餘弦波形數字發生器)
Digital Sine Cosine Generator
把一定頻率的交流信號的振幅按著正弦函數或餘弦函數變成數字信號的信號發生器。
FM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Cell
柔性製造單元。
通常是指小規模的廉價的FMS或者FMS中的一個生產單位。
FM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
柔性製造系統。
由NC機床、工業機器人、自動搬送系統、自動倉庫系統以及管理這些設備的計算機中央管理系統構成的進行多品種,小批量生產,無人管理的高效率製造系統。
F/V轉換器
Frequency to Voltage converter
把頻率信號變成電壓信號的單元。
HRV(高速響應矢量)
High Response Vector
用高速DSP和高性能的控制軟體,來提高電流控制的響應性和穩定性。
IC(集成電路)
Integrated Circuit
按照實現的功能把半導體、電阻等電路元件作成一體不可分的微型電路元件。根據集成度,有以下幾種。
SSI (Small Scale Integration)
MSI (Medium Scale Integration)
LSI (Large Scale Integration)
VLSI(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
LSI是由極多的邏輯之件作成的大規模集成電路。
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液晶顯示器。利用液晶因電壓的變化可以變黑的性質製成的顯示器。
LED
Light Emitting Diode
發光二極體。通電後可以發出可視光的半導體元件。
LSI(大規模集成)
Large Scale Integration
有1000~數萬個晶體管的大規模集成電路。
〔M〕
MAP(製造業自動化通訊協議)
Manufacturing Automation Protocol
為了使生產工程自動化。把計算機與機器人、NC機床連接起來作成網路。MAP是關於此網路的規則與通
訊協議。
是FA用的LAN(Local Arer Network)的通信規則之一。是美國GM公司(General Motors)為本公司車間使用而開發的,它已成為國際性標准。
MDI
Manual Data Input
·參照「手動數據輸入」項。
MTBF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平均故障時間。
〔N〕
NC連接單元
NC Linkage Unit (NLU)
DNC中連接計算機和NC的介面。此時NC上需要有計算機連接電路。
OS(操作系統)
Operating System
為有效地使用計算機系統而製成的軟體,譯為基本軟體。
有名的有MS-DOS、OS/2、UNIX、Mach等。
OSI(開放系統結構)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開放型系統間的相互連接,及不同機種計算機交換數據的通信規則。
〔P〕
PMC(可編程機床控制器)
Programmable Machine Controller
按照設計的動作順序,控制機床工作的裝置。PC中沒有繼電器電路的工作部分,用半導體存儲器中存儲的順序程序完成它的任務。
按照NEMA標准中的定義,PMC是通過數字或模擬的輸入、輸出模塊,內部繼電器、存儲器、定時器和計數器等,按照基本指令、算術、邏輯及功能指令編制的順序邏輯程序控制機床強電部分動作的電子裝置。
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可編程邏輯控制器。
PWM
Pulse Width Molation
·參照脈寬調制項。
〔R〕
RAM(隨機存儲器)
Random access memory
可以隨機地存取,並經常可以自由地改寫其內容的存儲裝置。大致分類如下:
DRAM(Dynamic RAM )
SRAM(Static RAM )
DRAM是利用在電容上蓄積電荷時的狀態為1,不蓄積的狀態為0,進行信息存信者的。但是由於有漏電流,存儲的信息會丟失,所以要不斷改寫(再生)。而SRAM是雙穩態電路,利用一方的電壓狀態為1,另一方為0,來存儲信息。其內容不需再生。
RISC(簡化指令集的計算機)
Re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是指減少指令集的計算機。是加利福尼亞大學開發的處理器(運算處理裝置)的設計方法。用減少CPU
基本指令集的方法,提高計算機的處理速度。運算能力是以前CISC型的數十倍。
〔R〕
ROM(只讀存儲器)
Read only memory
是不能自動寫入的存儲裝置。只能讀出使用。通常存儲控製程序常數等。
·參照「ROM」項。
RS232C
計算機與終端裝置連接的介面標准。是美國電子工業會EIA(Electronic Instrial Association)規定的標准。
TFT(薄膜型晶體管)
Thin Film Transistor
薄模型晶體管和液晶顯示器等。
編碼器
Encoder
把信息變成代碼的裝置。使用碼盤或標尺作成的位置檢測器。
·參見脈沖編碼器。
NC連接單元
NC Linkage Unit (NLU)
是連接DNC的計算機和NC的介面。此時,NC中需要有計算機的連接電路。
MDI
Manual Data Input
·參見手動數據輸入。
誤差檢測
Error Detection
機床輸入給控制裝置的信號。在此信號ON期間,機床到達指令位置以後,開始下個指令的動作。
MPU
Micro Procrssing Unit
·參見微處理器。
程序結束
End of Program
表示工件加工結束,NC裝置讀到該地址字,在該程序段的作業執行完了之後,主軸、冷卻劑、進給等都停止。
程序段結束
End of Block
是NC程序中表示1個程序段結束的字元。
簡寫成EOB。在ISO標准中使用NL或LF代碼,在EIA標准中,用CR代碼。
倍率
Override
為了適應工件或加工條件,操作者手動改變程序值(進給速度、主軸轉速等)的功能。如下圖所示,倍率用機床操作面板上的波段開關設定。
進給功能
Feed function
指定刀具相對於工件的進給(進給速度或進給量)的功能。用地址F和其後面的數字表示。有每分鍾進給(mm/min)和每轉進給(mm/rev)。用F4位(直接指令)指令。
偏移
Offset
在線性放大器中,輸出電壓為0時所需要的輸入電壓或電流。
偏離電壓
Offset Voltage
輸入電路的信號為零,可是輸出不為零,此時為了使輸出為0,必須給輸入端子加電壓,該電壓即為偏移電壓。
選擇停機
Optional Stop
是1個輔助功能。把機床操作面板上表示此功能的開關置於ON時,其動作與程序停機相同。當開關置於OFF時,此功無效。
跳過任選程序段
Optional Block Skip
在某一程序段開頭有「/」(斜杠)代碼,且機床操作面板上的對應開關為ON時,可以使該程序的指令無效,為OFF時,該段即有效。
選擇
Option
在NC功能中,標准功能以外,備有的功能,但需用戶選擇訂購。
定向、定方位
Orientation
就是方位定位的意思。主軸准停就是使主軸在事先確定的位置上停止的功能。
用戶宏程序
Custom Macro
用戶自己編寫的為了使NC機床進行某種動作的指令群。在用戶程序中,以變數為中心,也可以使用函數計算循環和轉移等控制命令。
刀位指令帶
Cutter Location Tape
記錄刀具位置、進給速度、輔助功能等指令的磁帶。記錄主處理器中處理的結果。
浮動原點
Floating Zero
可以任意設置坐標系原點位置的NC機床的功能。此時,以前設定的原點的信息被丟失。具有此功能的NC機床上,可用同一程序在不同位置加工同樣形狀的工件。
干擾
Disturbance
使控制系統狀態不正常的外部作用。
角度位置檢測器
Angle Position Transsor
檢測角度位置變化的裝置。有回轉式感應同步器、旋轉變壓器、脈沖發生器等。
奇偶校驗
Parity Check
在由0和1組合起來信息中,附加1位,用來檢查該組信息。即用1的數量是奇數或是偶數檢查
該組信息是否出錯。當NC紙帶用EIA代碼時是奇校驗,ISO代碼時是偶校驗。另外使用NC紙帶時,在水平方向,垂直方向都進行奇、偶校驗。
允許誤差
Tolerance
標准值與允許的極限值之差。
強電順序控制
Sequence Control
是NC和機床的介面部分,是控制主軸電機、自動換刀、其他輔助功能等順序的電路。對於順序控制有用繼電器、半導體元件等硬連接方式和用PC(Programmble Logic Controller)的軟連接方式,一般稱為PLC(Programmble Logic Controller)與FANUC內裝的PC有不同的意義,FANUC稱為PMC(Programmable Machine Controller)。
重復定位精度
Repeatability
重復定位精度是指機床的可動部件在同一條件下在同一地點重復定位得到的精度。其誤差是隨機產生的。
柵格方式
Grid Method
用位置檢測器的1轉信號,生成電氣格子位置,是確定原點的一種方式。
時鍾脈沖
Clock Pulse
用於同步控制的岡步信號。
增益
Gain
機床的速度V被指令值與檢測值的差E來除所得的值。
即:G=V/E。把G值稱為定位伺服環的增益。(單位 sec-1)
原點
Zero Point
絕對坐標系的原點或增量坐標系的始點。
設定原點
Zero Offset
是指設定絕對坐標系的原點。只對可以使用絕對坐標系的裝置有效。
刀具位置補償
Tool Offset
在與控制軸平行的方向上進行刀具位置補償。
例如,在車削中,首先裝03號刀具,進行試加工,測量加工尺寸,把它與程序中的刀具位置偏移量用手動進行設定。以後選擇T03時,自動地進行這個補償。
刀具功能(T功能)
Tool Function
自動或手動換刀時,指定刀具的功能。用地址及其後面的數字來指定。
原點偏移
Zero Offset
NC機床上相對某一固定的原點把坐標系的原點偏移的功能。此時需要存儲永久的原點。
E. 數控機床在進給時出現竄動現象是怎麼回事
竄動在進給時出現竄動現象,即在切削過程中,進給速度應均勻時,突然出現加速現象。產生的原因可能有:測速信號不穩定,如測速裝置不穩定、測速反饋信號干擾等;速度控制信號不穩定或受到干擾;接線端子接觸不良,如螺釘松動等。
當竄動發生在由正向運動向反向運動轉換的瞬間時,一般是進給傳動鏈的反向間隙或伺服系統增益過大所致。排除方法是逐一檢查上述可能故障點,找到故障,確定原因並加以排除。
F. (單選)在數控機床閉環進給伺服系統中,系統增益大,則( )
系統增益大:(數控系統大體分位置環增益和速度換增益,所以這道題出的不是很嚴謹),總體來講,選D
G. 數控機床爬行與振動怎麼檢查排除
在驅動移動部件低速運行過程中,數控機床進給系統會出現移動部件開始時不能啟動,啟動後又突然作加速運動,而後又停頓,繼而又作加速運動,移動部件如此周而復始忽停忽跳、忽慢忽快的運動現象稱為爬行。而當其以高速運行時,移動部件又會出現明顯的振動。
對於數控機床進給系統產生爬行的原因,一般認為是由於機床運動部件之間潤滑不好,導致機床工作台移動時靜摩擦阻力增大;當電機驅動時,工作台不能向前運動,使滾珠絲杠產生彈性變形,把電機的能量貯存在變形上;電動機繼續驅動,貯存的能量所產的彈性力大於靜摩擦力時,機床工作台向前蠕動,周而復始地這樣運動,產生了爬行的現象。
事實上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產生這類故障的原因還可能是機械進給傳動鏈出現了故障,也可能是進給系統電氣部分出現了問題,或者是系統參數設置不當的緣故,還可能是機械部分與電氣部分的綜合故障所造成。
數控機床爬行與振動故障的診斷與排除:
對於數控機床出現的爬行與振動故障,不能急於下結論,而應根據產生故障的可能性,羅列出可能造成數控機床爬行與振動的有關因素,然後逐項排隊,逐個因素檢查、分析、定位和排除故障。查到哪一處有問題,就將該處的問題加以分析,看看是否是造成故障的主要矛盾,直至將每一個可能產生故障的因素都查到。最後再統籌考慮,提出一個綜合性的解決問題方案,將故障排除。排除數控機床進給系統爬行與振動故障的具體方法如下:
1、對故障發生的部位進行分析
爬行與振動故障通常需要在機械部件和進給伺服系統查找問題。因為數控機床進給系統低速時的爬行現象往往取決於機械傳動部件的特性,高速時的振動現象又通常與進給傳動鏈中運動副的預緊力有關。
另外,爬行和振動問題是與進給速度密切相關的,因此也要分析進給伺服系統的速度環和系統參數。
2、機械部件故障的檢查和排除
造成爬行與振動的原因如果在機械部件,首先要檢查導軌副。因為移動部件所受的摩擦阻力主要是來自導軌副,如果導軌副的動、靜摩擦系數大,且其差值也大,將容易造成爬行。
盡管數控機床的導軌副廣泛採用了滾動導軌、靜壓導軌或塑料導軌,如果調整不好,仍會造成爬行或振動。靜壓導軌應著重檢查靜壓是否建立;塑料導軌應檢查有否雜質或異物阻礙導軌副運動,滾動導軌則應檢查預緊是否良好。
導軌副的潤滑不好也可能引起爬行問題,有時出現爬行現象僅僅就是導軌副潤滑狀態不好造成的。這時採用具有防爬作用的導軌潤滑油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措施,這種導軌潤滑油中有極性添加劑,能在導軌表面形成一層不易破裂的油膜,從而改善導軌的摩擦特性。
其次,要檢查進給傳動鏈。在進給系統中,伺服驅動裝置到移動部件之間必定要經過由齒輪、絲杠螺母副或其他傳動副所組成的傳動鏈。有效提高這一傳動鏈的扭轉和拉壓剛度,對於提高運動精度,消除爬行非常有益。
引起移動部件爬行的原因之一常常是因為對軸承、絲杠螺母副和絲杠本身的預緊或預拉不理想造成的。傳動鏈太長、傳動軸直徑偏小、支承和支承座的剛度不夠也是引起爬行的不可忽略的因素,因此在檢查時也要考慮這些方面是否有缺陷。
另外機械繫統連接不良,如聯軸器損壞等也可能引起機床的振動和爬行。
3、進給伺服系統故障的檢查和排除
如果爬行與振動的故障原因在進給伺服系統,則需要分別檢查伺服系統中各有關環節。應檢查速度調節器、伺服電機或測速發電機、系統插補精度、系統增益、與位置控制有關的系統參數設定有無錯誤、速度控制單元上短路棒設定是否正確、增益電位器調整有無偏差以及速度控制單元的線路是否良好等環節,逐項檢查分類排除。
4、速度調節器的檢測
對速度調節器的故障,主要檢測給定信號、反饋信號和速度調節器本身是否存在問題。給定信號可以通過由位置偏差計數器出來經D/A轉換給速度調節器送出的模擬信號VCMD的檢測實現,這個信號是否有振動分量可以通過對伺服板上的插腳用示波器來觀察。如果就有一個周期的振動信號,那毫無疑問機床振動是正確的,速度調節器這一部分沒有問題,而是前級有問題;然後向D/A轉換器或偏差計數器去查找問題,如果我們測量結果沒有任何振動的周期性的波形,那麼問題肯定出在反饋信號和速度調節器。
5、測速電機反饋信號的檢測
反饋信號與給定信號對於調節器來說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出現了反饋信號的波動,必然引起速度調節器的反方向調節,這樣就引起機床的振動。由於機床在振動,說明機床的速度在激烈的振盪中,當然測速發電機反饋回來的波形也一定是動盪的。這時如果機床的振動頻率與電機旋轉的速度存在一個准確的比率關系,譬如振動的頻率是電機轉速的四倍頻率。這時我們就要考慮電機或測速發電機有故障的問題。
6、電機檢查
當機床振動頻率與電機轉速成一定比率,首先就要檢查一下電動機是否有故障,檢查它的碳刷、整流子表面狀況,以及檢查滾珠軸承的潤滑情況。
另外電動機電樞線圈不良也會引起系統振動。這種情況可以通過測量電動機的空載電流進行確認,若空載電流隨轉速成正比增加,則說明電動機內部有短路現象。出現本故障一般應首先清理換向器、檢查電刷等環節,再進行測量確認。如果故障現象依然存在,則可能是線圈匝間有短路現象,應對電動機進行維修處理。如果沒有什麼問題,就要檢查測速發電機。
7、脈沖編碼器或測速發電機的檢測
對於脈沖編碼器或測速發電機不良的情況,可按下述方法進行測量檢查。首先將位置環、速度環斷開,手動電動機旋轉,觀察速度控制單元印製電路板上F/V變換器的電壓,如果出現電壓突然下跌的波形,則說明反饋部件不良。
測速發電機中常常出現的一個問題是炭刷磨下來的炭粉積存在換向片之間的槽內,造成測速發電機換向片片間短路,一旦出現這樣的問題就會引起振動。
8、系統參數的調節
一個閉環系統也可能是由於參數設定不合理而引起系統振盪,消除振盪的最佳方法就是減少放大倍數。在FUNAC的系統中調節RV1,逆時針方向轉動,這時可以看出立即會明顯變好,但由於RV1調節電位器的范圍比較小,有時調不過來,只能改變短路棒,也就是切除反饋電阻值,降低整個調節器的放大倍數。
9、外部干擾的處理
對於固定不變的干擾,可檢查F/V變換器、電流檢測端子以及同步端的波形,檢查是否存在干擾,並採取相應的措施。對於偶然性干擾,只有通過有效的屏蔽、可靠的接地等措施,盡可能予以避免。
採用這些方法後,還做不到完全消除振動,甚至是無效的,就要考慮對速度調節器板更換或換下後徹底檢查各處波形。
H. 數控機床的增益是指什麼
絲杠磨損後會造成背隙增大,數據機床一般採用的是半閉環控制,背隙的大小在控制系統中表現就是死區的大小,死區的改變會影響控制系統的輸出穩定性,產生振盪,可以通過調節系統反饋增益的大小重新使控制系統輸出穩定。
I. 關於數控機床的幾個問題
1,一般來說半閉環精度比全閉環差.
2,3,我也不會
4,換刀TL+,TL-是輸出.刀位號是輸入.
5,又是數控又是宮頸癌
6,行程開關信號有ESP,N+,N-是開關量輸入信號
7,8,9是對的,
10,你想問的是電子齒輪比嗎?1:1
11,一般是電機的額定頻率,有50HZ和33.3HZ等要看你的主電機.
12-15看不明白
16,方向加脈沖
17,2.5V
18,最高耐壓600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