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認為帶指紋識別的手機有哪些弊端
我認為手機指紋識別還是有不少弊端的,首先,對打指紋卡總打不上的人來說,是很頭疼的一件事;其次是不怎麼安全,有時喝醉了之後,容易被別人打開;最後就是有時手受傷了,或者脫皮了之後,會打不開。對很多人來說經常忘記自己的手機密碼,是常有的事,比如我就是這樣,總的來說個人感覺還是弊大於利。
2. 三大指紋識別技術對比,屏下指紋缺乏安全性,超聲波指紋解鎖慢
目前智能手機主流的三大指紋識別技術分別是:電容指紋,光學指紋和超聲波指紋。目前絕大部分的屏下指紋都採用的光學指紋,後置或前置的實體指紋一般採用電容指紋,三星S10系列等少部分手機採用超聲波指紋識別。這三種指紋識別對比起來誰更好呢?還要從其原理來分析。
電容式指紋模塊是利用指紋與導電的皮下電解液形成電場,手指紋路的高低起伏會導致二者之間的壓差出現不同的變化,因此可實現准確的指紋數據掃描。這種指紋識別方式比較通用,對環境要求比較弱,只要有指紋就能錄入識別,更重要的是這種指紋識別的元器件對空間佔用比較小,所以到現在依然還有使用實體指紋識別的手機。
不過雖然說佔用的空間比較小,但對於現在的全面屏手機而言識別區域還是太占屏幕空間了。所以現在很多手機都將實體的指紋識別區域移到了背部或者側面,例如努比亞 X採用側邊指紋識別,榮耀V20依然使用背部指紋識別。
電容指紋識別速度和識別率在三個種類里是最快最精準的,安全性也僅次於超聲波指紋。
現在看來屏幕指紋識別技術非常具有 科技 感,其實早在很多年前就開始使用了。不過一開始並沒有使用在手機上,而是打卡機或者門禁機器上,這一類就採用的光學指紋識別技術。
主要是利用光的折射和反射原理,將手指放在光學鏡片上,手指在光的照射下由於紋路不同反射的角度和明暗也不同,再用棱鏡將其投射在手機內部的感測器上形成圖像信息記錄下來。第二次識別的時候就會提取圖像信息看看是否匹配。
說到底光學指紋識別和2D的人臉識別是相同的技術,相當於用相機把指紋的紋路拍下來變成數據,然後每次識別解鎖的時候都對比看看是不是和照片上一樣的。因此和電容指紋對比起來安全性就要稍微弱一些,因為你可以用指紋的照片來騙過屏幕指紋識別。
不過由於現在的屏幕指紋已經更迭到第七代,在安全方面的因素也考慮得很周全,有很多屏下指紋識別技術都會帶有指紋檢測,判斷是貼紙還是真的指紋。但總體來說安全性在三種指紋識別里是最低的,解鎖速度和識別率僅次於電容指紋。
超聲波指紋識別與電容式、光學式指紋都不同,因為超聲波具有穿透性,利用指紋模組發出的特定頻率的超聲波掃描手指,因為指紋表面凹凸不平,所以能夠建立一個3D指紋的模型。對手指表面的清潔程度不用太在意。由於較強的穿透性,可以穿透金屬、玻璃等常用手機材質,因此對手機外觀方面也不會有太多限制。
早在2015年的MWC展會上,高通發布了Sense ID 3D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小米5S、三星S10、榮耀部分機型都搭載的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超聲波指紋識別比電容式指紋兼容更多的使用環境,vivo手機曾經用超聲波指紋識別在水下解鎖,然後拍照。搭配三星S10的IP68防水,在水下使用也沒問題。
由於聲波的穿透特性,這種指紋識別方式可以進行活體檢測,手機可以判斷這個指紋是否來自有生命的人體,並且聲波構建的是一個3D指紋模型,所以安全性能甚至可以達到3D人臉識別的精準度。不過這種識別模式往往需要較大的數據處理能力,所以超聲波指紋識別一般識別速度都比較慢。
目前來看,幾種指紋識別各有優勢,經典的電容式指紋解鎖速度快、識別率高、成本低、安全性較高,但比較影響全面屏手機的外觀。屏幕光學指紋的解鎖速度、精度、安全性都還有所欠缺,不過更具有 科技 感,也有發展性。超聲波雖然安全性最高,但實際使用起來還是不太方便。
你認為哪種指紋識別更好呢?歡迎留言討論。
手機購買、手機報價就在「修匠 科技 」
3. 界讀丨明明比光學指紋強,超聲波指紋解鎖為何遇冷
歐界報道:
智能手機的 科技 含量極高,每一次更新迭代都伴隨著組件 科技 的迅速升級,每一次的升級都在不斷完善手機的整體使用體驗。舉個例子,手機屏幕從60Hz到120Hz的進步,極大地增強了 游戲 體驗和日常使用體驗。新技術的出現淘汰舊有技術,是事物發展的一般規律。但有一項技術彷彿一直例外。
4月11日,vivo發布折疊屏新機vivo X Fold,其中一個焦點就是內外屏都使用了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自iQOO 9 Pro之後,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重新進入大眾視野,指紋識別領域,超聲波指紋指紋識別技術無疑就是那個新興技術。
手機的指紋識別解鎖技術大體上分為兩種,光學識別和超聲波識別。光學識別的原理是,當用戶使用錄入手指按壓屏幕時,屏下短焦鏡頭會進行拍照,然後手機自動將照片同手機保存數據進行對比,如若無誤,則解鎖成功;而超聲波指紋解鎖則更加高級:基於3D圖像技術,通過發送超聲波掃描用戶手指,鑒於每個人的指紋都是特定的,以此來建立3D圖像進行比對,達到解鎖的目的。
超聲波指紋對比光學指紋解鎖,優勢更加明顯:
首先就是光學指紋的應用場景對比超聲波指紋解鎖較為狹窄,濕手臟手情況下通常錯誤率高;其次是破解難度小,光學指紋是給予2D圖像解鎖,破解難度小,影響用戶使用安全性;第三是佔用面積大,手機元件本來就精密復雜,還得在屏幕下方安裝硬幣大小的短焦鏡頭,對手機空間設計是一個挑戰。
但目前國內手機廠商對超聲波指紋解鎖普遍並不感冒,哪怕超聲波指紋技術明顯優於光學指紋技術,原因何在?
最關鍵的依舊是成本問題。為了跟上蘋果的大部隊,並且實現差異化優勢。安卓手機普遍在屏幕、晶元、電池、攝像上投入越來越大,製造手機成本越來越高。超聲波指紋解鎖技術由高通提供解決方案,並且由於是新技術,售價自然不菲。為了控製成本,形成價格優勢,國內手機廠商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成本更加低廉的光學指紋解鎖技術。
當然,國內手機廠商也在積極試行超聲波指紋解鎖技術。在最新發布的榮耀 Magic 4系列海外版上,就支持超聲波指紋解鎖技術,考慮到最低899歐元的起售價格,榮耀方面的成本控制要求要寬松許多,搭載更高成本的新技術,也是一次有益嘗試。
超聲波指紋解鎖技術的普及,需要在成本和體驗上保持平衡,對國內手機廠商來說是一個比較大的考驗。希望這項新技術能早日同消費者見面!
你的看法是什麼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
界讀環球最新 科技 ,深度剖析行業動態
歐界原創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4. 小米5S的超聲波指紋識別解鎖鍵耐用嗎
比較耐用
相比傳統的指紋解鎖來說,聲波指紋識別能力更強。即使手上粘有汗水、護手霜、小污物的情況下,依然能准確的識別出你的指紋。也就是雷軍在發布會上宣稱的濕手解鎖。
這項先進的技術也有很多問題,比如頻繁的用手機發射聲波勢必會影響電池的使用壽命,如果沒有一個位置來指示消費者按壓的話,會導致用戶無法精確的將手指放到指紋模塊的位置。對此小米給出的解決方案是為其設計了一個類似Home鍵的凹槽,這只是一個凹槽,所以你無需擔心Home鍵掉漆或是按鍵壞掉的問題。
從實際體驗來看,在大多數情況下超聲波指紋解鎖和普通指紋識別解鎖沒有什麼區別。
5. 分析電容式、光學式、超聲波手機指紋解鎖技術,哪個好
指紋識別已經成為現在智能手機的標配。常見的智能手機解鎖方式有三種,分別是電容式手機指紋解鎖技術、光學式手機指紋解鎖技術和超聲波手機指紋解鎖技術。那麼這三種不同類型的手機指紋解鎖技術,各自的原理是什麼,有什麼優劣,哪個更好?
超聲波指紋解鎖技術同樣是手機屏下指紋解鎖方案。利用超聲波具有強穿透性的特點,手機發出特定頻率的超聲波掃描手指指紋,把反射聲波錄入手機並和手機儲存的指紋信息相匹配。利用超聲波指紋解鎖技術,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干擾,在識別效率上有待相商榷。實際上,市面上超聲波手機指紋解鎖技術並不多見,更常見的是電容式和光學式。超聲波識別的成本高,識別速度一般,整體而言優勢不大。
6. under glass超聲波指紋識別有哪些優缺點
後面的兩種感測技術目前並不是很常見,但是超聲波技術卻十分值得關注。因為高通發布了基於超聲波技術的3D指紋認證解決方案Sense ID 3D指紋技術。高通的這項技術可以穿透表皮層,探測指紋的三維細節,因而讓黑客難以仿製指紋侵入用戶手機,這樣的活體指紋識別增強了安全性;同時由於超聲波識別不受手指上可能存在的污物影響大大提高了指紋識別的易用性;超聲波能夠穿透由玻璃、鋁、不銹鋼、藍寶石或塑料製成的智能手機外殼進行掃描能夠讓手機生產商可以將感測器和設備融為一體,而不必將指紋識別單元單獨做成一個按鈕這種形式。因此,高通超聲波指紋識別顛覆Touch ID值得期待。
7. uv膜超聲波識別不了
uv膜會影響指紋解鎖的,建議貼完膜把指紋刪除,重新錄入指紋會好一些。
超聲波指紋識別的致命缺陷之一,無法貼膜,如果在手機屏上再加上一層貼膜,則意味著超聲波信號需要穿透額外的貼膜的幾百m厚度才能識別指紋。即使超聲波的信號能夠穿透到達指紋,也會對指紋圖像的質量產生干擾。對此,三星官方也表示,S10系列的超聲波屏下指紋可以貼較薄的傳統貼膜,但是,不兼容鋼化貼膜。因為鋼化貼膜的厚度一般都有300-400m,貼上之後,屏下超聲波的信號可能無法穿透。從B站一知名UP主測試視頻得知,在貼上普通鋼化膜後,因為厚度原因,超聲波指紋識別就無法工作。
V膜是將特殊配方塗料塗布於PET、P0、PVC、EVA薄膜基材表面,以達到阻隔紫外光及短波長可見光之效果。
8. 超聲波指紋是什麼意思光學指紋有是啥一樣嗎有區別嗎
超聲波指紋機出現概念的時候還是在17年,超聲波指紋與光學指紋的原理有本質的區別。先來說說光學指紋,光學指紋是指像照相機一樣,看到你指紋的表面情況,表面是什麼樣指紋機就顯示出來什麼樣。如果手指有油污,泥污等,那麼光學指紋機就無法准確識別。超聲波指紋機是看的是和手指指紋那一層,如果有油污,泥污等是可以直接穿透看到指紋的真實情況。超聲波指紋的缺點是穿透性有限制
9. 經常使用屏下指紋對手機有沒有害
沒有傷害。
目前,常用的屏下指紋識別方案,有電容式、光學式和超聲波式三種。
在成本、壽命、穿透力等方面,它們都有各自的優缺點。
不同手機搭載的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可能會有所不同,所以大家需要分情況來看。
電容式屏下指紋識別
原理:利用硅晶元與導電的皮下電解液形成電場,指紋的高低起伏會導致二者之間出現壓差,從而實現准確的指紋測定。
該技術較為成熟,成本低廉,但是它的穿透力弱,容易受干擾,所以沒有得到普及。
光學式屏下指紋識別
原理:通過OLED屏幕像素發光,照亮指紋,再反射到屏幕下方的指紋識別模塊。指紋的高低起伏會導致對應的光電流有所不同,從而實現准確的指紋測定。
如今大部分屏下指紋識別手機,採用的都是這種方案。當然,它的缺點也很明顯。
首先,OLED顯示面板和屏下指紋識別模組,成本都比較高,會提升手機整體售價。
另外,為了識別指紋,OLED屏幕總是需要進行區域性的亮屏,這會加速OLED燒屏老化。
超聲波式屏下指紋識別
原理:超聲波感測器發射超聲波,入射到手指上。指紋的高低起伏會導致超聲波傳播路徑長度不同,反射的回波到達接收器的時間就有差異,從而實現准確的指紋測定。
這種方式具有較強的穿透性,抗污漬能力高,所以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只可惜,該技術還不夠成熟,成本也太高。比如,三星S10的超聲波指紋識別,就遇到了很多安全性問題。
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待技術成熟後,超聲波式屏下指紋識別會慢慢成為市場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