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海豚能在海底發超聲波
海豚頭部結構像一個較完整的聲納。它的頭部具有瓣膜和氣囊系統,通過這類系統發出超聲波,當超生信號遇到障礙或目標,便形成低頻的反射信號,再由耳或頭部其他器官接收,構成完善的聲納系統,能夠幫助海豚准確定位,在茫茫大海里也不迷航。
『貳』 海豚的超聲波探測能力是怎麼來的
人們還發現,海豚有很強的超聲波探測能力,即使把它眼睛給蒙上,它也能找到目標。這種能力從何而來呢?
有人認為,海豚的外耳已經退化,已起不到耳朵的作用,其聲音是通過下頜的脂肪傳到內耳的。對這種說法有人表示反對,他們看到海豚的耳道中充滿了水,認為海水對聲音有很好的傳導作用,因此,它的耳朵仍然是主要的聽覺器官。
圍繞著海豚的聲納問題,科學家們進行了各種各樣的實驗,但問題還是沒有得到最終的解決,尤其是在接收回聲問題上,仍然是迷霧重重。假如有那麼一天,海豚的聲納問題被徹底揭開,對人類將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
『叄』 海豚與超聲波的關系
海豚可以發出超聲波,頻率應該在40~60KHz這個范圍,海豚之間的交流是通過發射超聲信號。
『肆』 下面關於海豚聲波的問題怎麼回答
海豚是經由呼吸孔呼吸空氣中的氧,在水下游動的時候,呼吸孔關閉起來,經由一陣復雜的「水管」系統作用,空氣會被來回推動,加上震顫的蓋口與共鳴的腔室的幫助,製造出極高頻率的聲音,但聲音不是由嘴部發出,而是由前額所發出。
1、海豚發聲頻率范圍Δf/Hz 7 000~120 000。
2。海豚聲納的最大發射距離可達70米,但通常在20米—40米。聲音都是依靠介質振動來傳播,超聲波也不例外。
3、海豚使用頻率在200-350千赫以上的超聲波的喊叫聲進行「迴音定位」。
海豚所發的聲音除用於回聲定位外,還用於相互間的聯系。他們會發出尖叫聲、口哨聲、嘆息聲、啊啊聲…等等,而世人認為海豚的聲音能夠顯露感情。它們的聲音是非常多采多姿的,每種聲音信號有何意義以及所表達的情緒反應…等等。
4、海豚是一類智力發達、非常聰明的動物,它們既不像森林中膽小的動物那樣見人就逃,也不像深山老林中的猛獸那樣遇人就張牙舞爪,海豚總是表現出十分溫順可親的樣子與人接近,比起狗和馬來,它們對待人類有時甚至更為友好。
(4)海豚為什麼可以發出超聲波擴展閱讀
海豚不像其他鯨類那樣長時間深度潛水。游速快並帶有雜耍特徵。
豚泳是海豚科動物獨有的游泳方式,整個身體以小角度躍離水面再以小角度入水,這是區別海豚和其他鯨目動物的方法之一(鼠海豚科和其他鯨類動物一般情況下都不會採用這種方式游泳)。
海豚游速迅捷,通常最快速度在每小時30-40km左右,個別種類的海豚時速可以超過55km/h,並能維持很長時間,是海洋中的長距離游泳冠軍。
有些海豚是高度社會化物種,生活在大群體中(有時超過100,000頭個體組成),呈現出許多有趣的集體行為。群內成員間有多種合作方式,一個例子是,集群的海豚有時會攻擊鯊魚,通過撞擊殺死它們。
成員間也會協作救助受傷或生病的個體。海豚群經常追隨船隻乘浪前行,時而雜技般的躍水騰空,景象蔚為壯觀。
主要以魚類和烏賊為食,其中虎鯨也捕食哺乳動物(比如鯨魚、鰭足類)以及鳥類和大型魚類。像其他齒鯨一樣,海豚依賴回聲定位進行捕食,甚至可以用高聲強擊暈獵物。
『伍』 海豚是怎麼利用超聲波在水中靈活遊行和捕食呢
"海豚聲吶的靈敏度很高,能發現幾米以外直徑0.2毫米的金屬絲和直徑1毫米的尼龍繩,能區別開只相差200微秒時間的兩個信號,能發現幾百米外的魚群,能遮住眼睛在插滿竹竿的水池子中靈活迅速地穿行而不會碰到竹竿;海豚聲吶的目標識別能力很強,不但能識別不同的魚類,區分開不同的物質材料,而且,海豚聲吶還具有感情表達能力。業已證明,海豚是一種有"語言"的動物,它們的"交談"正是通過其聲吶系統。在我國長江中下游的白鰭豚,它的聲吶系統分工明確,有為定位用的,有為通訊用的,有為報警用的,並有通過調頻來調制位相的特殊功能。人類運用仿生學原理發明了聲吶,潛艇在水下航行時,也靠的是聲納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定位和通信。"
『陸』 海豚與超聲波的關系
海豚可以發出超聲波,頻率應該在40~60KHz這個范圍,海豚之間的交流是通過發射超聲信號。
『柒』 海豚是用什麼發聲
海豚的這種奇妙的聲吶系統,引起了科學家們的興趣,人類試圖揭開這一秘密?
首先讓人們感到奇怪的是,海豚沒有聲帶,為什麼會發出音域極寬的聲音呢?
有人認為,海豚主要是靠跟噴氣孔相通的鼻囊系統發聲的?可是如果說它在水上用鼻孔發聲還說得過去,那麼它在水下發聲又怎樣解釋呢?
雖然它潛入水下時鼻孔就會閉合,但它仍然可以發出聲音?
科學家們又發現,在海豚的腦門上,有一塊圓圓的像西瓜一樣的組織,大概是這塊組織起到了聲透鏡的作用,聲音就是從這里聚焦成聲束向水中發射的?
有人不同意上述說法,因為他們發現,海豚雖然沒有聲帶,卻有發達的喉頭,當它吞咽食物時,發聲就會停止?他們認為,海豚的聲音大概是從喉頭發出的?
海豚
『捌』 為什麼海豚發出的聲音人聽不見
人耳只能聽到波段為20-20000Hz的聲音,而海豚聲音大多高於20000Hz,故人耳聽不見。
物理中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發生的,正在發聲的物體叫做聲源。物體在一秒鍾之內振動的次數叫做頻率,單位是赫茲,字母Hz。人的耳朵可以聽到20Hz-----20000Hz的聲音。最敏感是1000Hz-----3000Hz之間的聲音。
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一般是固體>液體>氣體(例外如:軟木 500m/s,小於煤油(25℃)、蒸餾水(25℃)等),聲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的種類和介質的溫度有關。
(8)海豚為什麼可以發出超聲波擴展閱讀:
聲音是一種壓力波:當演奏樂器、拍打一扇門或者敲擊桌面時,他們的振動會引起介質——空氣分子有節奏的振動,使周圍的空氣產生疏密變化,形成疏密相間的縱波,這就產生了聲波,這種現象會一直延續到振動消失為止。
聲音作為波的一種,頻率和振幅就成了描述波的重要屬性,頻率的大小與我們通常所說的音高對應,而振幅影響聲音的大小。聲音可以被分解為不同頻率不同強度正弦波的疊加。這種變換(或分解)的過程,稱為傅立葉變換(Fourier Transform)。
因此,一般的聲音總是包含一定的頻率范圍。
人耳可以聽到的聲音的頻率范圍在20到2萬赫茲之間。高於這個范圍的波動稱為超聲波,而低於這一范圍的稱為次聲波。
狗和蝙蝠等動物可以聽得到高達16萬赫茲的聲音。鯨和大象則可以產生頻率在15到35赫茲范圍內的聲音。
『玖』 海豚在哪種情況下會發出超聲波
海豚會用超聲波捕食 海豚能發超聲波躲避障礙 由於海豚大腦的記憶容量和信息處理能力與靈長類動物不相上下,如果人類能與海豚相互溝通,就應該獲得許多有關海洋動物的寶貴資料,並學習到不同的表達和思維模式。與海豚一起潛水就會發現,海豚是相當「聒噪」的動物。根據錄音調查記錄顯示,海豚使用頻率在200-350千赫以上的超聲波的喊叫聲進行「迴音定位」,而人類的聽覺范圍介於16-20千赫之間,人類無法聽到海豚回聲定位所發出的超聲波。因此,我們在水中聽到的海豚叫聲,可能是海豚同類間互通消息所使用的部分低頻聲音。 人類要與海豚溝通,先決條件是要了解海豚的語言,這樣就必須分析海豚發出的聲音與行為的關聯性。事實上只要有適當的錄音設備就可能進行海豚聲音分析。然而,聲音與行為之間的並聯卻不容易掌握,目前人們還無法確切了解海豚發出的各種聲音所包含的含義。 為使人類與海豚溝通,第二種方法是讓海豚學習人類的語言,20多年前,美國海洋大學的專家們就是採用這種方式開發海豚的智能。目前海豚在專家的訓練下,已經能從訓練人員的手勢中,學習並了解單字與復合語句的意義並能作出適當的反應,但尚無法達到能與人自由交換信息的境界。 不論是研究海豚聲音與行為的關聯性,還是教導海豚學習人類的語言,以目前的進展來說,距離人類與海豚互相了解、互相溝通的最終目標都還相當的遙遠。
希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