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空調每平米的製冷量
空調器上有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製冷量」,它就是空調器的「大小」,就像電視機講的屏幕尺寸大小一樣,空調器也是有著大小的區別,除了外觀可能有的大小不同以外,實際上唯一重要的「大小」指標,就是指這個「製冷量」。 製冷量是指空調進行製冷運行時,單位時間內從密閉空間、房間或區域內去除的熱量總和,法定計量單位W(瓦)。製冷量大的空調適用於面積比較大的房間,且製冷速度較快。以15平方米的居室面積為例,使用額定製冷量在2500w左右的空調比較合適。
1. 「匹」用於動力單位時,用Hp(英制匹)或Ps(公制匹)表示,也稱「馬力」,1 Hp (英制匹) = 0.7457 kW,1 Ps (公制匹) = 0.735 kW;
2. 中小型空調製冷機組的製冷量常用「匹」表示,大型空調製冷機組的製冷量常用「冷噸(美國冷噸)」表示。
Ⅱ 空調的製冷麵積有多大
空調的製冷麵積:
1,據國家製冷部門制定標准;
1匹空調適用製冷麵積10~15平方米;
1.25匹適用10~19平方米;
1.5匹適用16~26平方米;
1.7匹適用15~30平方米;
2匹適用20~37平方米;
3匹適用30~58平方米;
5匹適用50~65平方米;
6匹適用60~70平方米;
2,一般情況來換算功率與面積的關系,每平方米對應的製冷量為180W,制熱量則為220W,可以據此來決定空調的製冷制熱量大小和功率大小。對於面積較狹小的房間,選擇匹數大的空調就是一種浪費;對於空間較寬敞的房間,匹數不夠則不能達到理想的製冷制熱效果。
Ⅲ 空調製冷量一匹約多少千瓦。
1匹空調的製冷量約等於2.5千瓦的製冷量。
在空調設備中,1匹指給壓縮機輸入735.5W的功率所能產生的製冷量。與一般的功率單位匹意義是不一樣的。這里的1匹 是根據能效比算出來的。一般認為空調壓縮機的能效比平均值為3.4,則輸入735W的電能所產生的製冷量約為3.4 × 735.5W ≈ 2500W。
(3)暖通製冷每平方多少瓦擴展閱讀:
計算房間需要的空調功率大小
1,首先將每平方米需要的製冷量定為150W;
2,如果頂層、西曬占其中一條,按照每平方米200W計算;
匹又稱馬力( 英文縮寫為HP/hp) ,是一個古老的功率單位。現在除了汽車工業提及內燃機的功率、空調的製冷效能以外,平時已甚少使用馬力這個單位,而會使用國際標準的功率單位瓦特(W)。
Ⅳ 暖通:1P摺合多少千瓦
1P空調的耗電情況:
1P=735瓦
對於空調製冷量,1P約為2500W製冷量。空調器的製冷量應略大於房間的冷負荷。你咨詢一下空調公司或者暖通人員這些常識。
對於變頻空調,以每平方米145W—175W的製冷量來選擇變頻空調的匹數。
Ⅳ 中央空調每平方米用電功率
中央空調每平方米用電功率60W。
演算法如下:
每平米的製冷量為200W左右,1P=2500W,電功率735W,所以每平米電功率60W。
電流在單位時間內做的功叫做電功率。是用來表示消耗電能的快慢的物理量,用P表示,它的單位是瓦特(Watt),簡稱"瓦",符號是W。
作為表示電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一個用電器功率的大小數值上等於它在1秒內所消耗的電能。如果在"t"(SI單位為s)這么長的時間內消耗的電能「W」(SI單位為J),那麼這個用電器的電功率[1]就是P=W/t(定義式)電功率等於導體兩端電壓與通過導體電流的乘積。
(5)暖通製冷每平方多少瓦擴展閱讀:
1、換算
P=UΙ;W(Q)=Pt=UΙt
1瓦(1W)=1焦/秒(1J/s)=1伏·安(1V·A)
1度=1kW·h=3.6·10⁶J
(電器功率為1千瓦工作一小時,消耗1度電)
1度=1000W·h=1000·V·A·h=10⁶V·mA·h
(手機鋰離子電池3.7V電壓5000mAh容量可視為18500V·mA·h或18.5V·A·h,換算後即0.0185度)
2、公式
一個用電器的功率大小是指這個用電器在1秒內所消耗的電能,其計算式為P=W/T。
其他公式為:
P=U^2/R
P=U*I*動力因素
Ⅵ 1平米的單位面積所需要的製冷量是多少
1平方米所需的製冷量為130-180W。
Ⅶ 一平方米需要多少製冷量
一般家用可按房間面積大小及密封保溫條件、樓層、朝向、高度等因素確定空調的大小,製冷按每平方米配製冷量130-180W計算,制熱按150-200W計算即可,製冷量2500W為一匹。
一匹的空調適合12平米左右的房間使用,如果是辦公室或公共常識,應適當加大空調的製冷量,一般辦公室按每平方米配製冷量250-300W,公共場所按300-400W計算。
如果是家用空調可以按照房間的面積以及樓高、朝向、房屋樓層、保溫性等因素來選擇空調,一般製冷量按照每平米130-180w來計算。制熱大概要比製冷多10%,每平米需要的製冷量為150-200w最佳。
公共場所所需製冷量計算:公共場所和家用所需的空調製冷量是不一樣的。對於公共場所需要的製冷量比較多,因為人群比較集中,保溫性也不是很好,所以需要比較大量的製冷量,一般辦公室按照每平米205-300w的製冷量來選擇,其他公共場所比如超市、店鋪等公共場所就需要300-400w每平米的製冷量。
在選擇空調製冷功率時最好在按照實際算出來的製冷量上在加上0.5匹到1匹左右最好,這樣可以保證空調不會負載工作。
拓展資料:
製冷量單位是精確到W的,並不是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匹」,匹的說法太籠統,不嚴謹,製冷量自己完全可以計算出來,不必要參考售貨員說的或者廠家給出的,因為具體的情況都不一樣,一刀切的說法本身就不嚴謹。
在計算前,要明確一點的是:每台空調只能調節一間房間的溫度,別指望用一台空調調節所有房間的溫度,即不能通過打開一間房門去給另一間房間製冷或制熱,因為空調是通過空氣循環進行溫度調節的,而空調出風口就那麼點,把空調累吐血也不會也不能調節整個房間的溫度的。
製冷量具體計算辦法:不頂層、不西曬的房間,每平米需要150W的製冷量,有其中一條的話,每平米至少需要200W的製冷量,既頂層又西曬,則每平米最少需要 250W的製冷量。計算出來的製冷量再加上10%的富裕量就是最小製冷量了,只能選擇比它大的,否則,不但不能順利調節溫度,還會有損空調。
Ⅷ 誰知道空調製冷量的計算公式啊
空調製冷量計算方法
方法一:功率及面積法
Qt=Q1+Q2
--Qt 總製冷量(kw)
--Q1 室內設備負荷(設備功率x0.8)
--Q2 環境熱負荷(=0.14~0.18KW/㎡x機房面積)
方法二:面積法
Qt=S xP
--Qt 總製冷量(kw)
--S機房面積(㎡)
--冷量估算指標(根據不同用途機房的估算指標選取)。
單位換算
民用空調的製冷量單位是「匹」,1匹=735W;機房用的空調的製冷量一般都比較大,單位是「kW」。
各種製冷量單位的換算關系如下:
1、1kcal/h(大卡/小時)=1.163W,1W=0.8598kcal/h;
2、1Btu/h(英熱單位/小時)=0.2931W,1W=3.412Btu/h;
3、1USRT(美國冷噸)=3.517kW,1kW=0.28434USRT;
4、1kcal/h=3.968Btu/h,1Btu/h=0.252kcal/h;
5、1USRT=3024kcal/h,10000kcal/h=3.3069USRT;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空調製冷量
Ⅸ 每平方採暖功率需多少
1、國內一般每平方採暖功率100-120瓦/平,衛生間120-140瓦/平。
2、功率是指物體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的多少,即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的數量一定,時間越短,功率值就越大。求功率的公式為功率=功/時間。功率表徵作功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單位時間內所作的功稱為功率,用P表示。故功率等於作用力與物體受力點速度的標量積。
3、通過對建築物及防寒取暖裝置的設計,使建築物內獲得適當的溫度。 根據住建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聯合發布的《住宅設計規范》(GB50096-2011)規定,嚴寒和寒冷地區的住宅應設置採暖設施。
Ⅹ 請問一平方應該配多少冷量(W)
空調製冷量的估算
空調匹數,原指輸入功率,包括壓機、風扇電機及電控部分,因不同的品牌其具體的系統及電控設計差異,其輸出的製冷量不同故其製冷量以輸出功率計算。
一般來說,1匹的製冷量大致為2000大卡,換算成國際單位應乘以1.162,故1匹之製冷量應力2000大卡×1.162=2324(w),這里的w(瓦)即表示製冷量,則1.5匹的應為2000大卡x1.5x1.162=3486(w),以此類推,根據此情況,則大致能判定空調的匹數和製冷量,一般情況下,2200W一2600W都可稱為1匹,4500(w)- 5100(w)可稱為2匹,3200W一3600W可稱為1.5匹。
製冷量確定後,即可根據目己家庭之實際情況估算製冷量,選擇合適的空調機。
家用電器要消耗製冷量的較大部分,電視、電燈、冰箱等每w(瓦)功率要消耗製冷量1(w),門窗的方向也要消耗一定的製冷量,東面窗150W/m2,西面窗280/m2,南面窗180W/m2,北面窗100W/m2,如是樓頂及西曬可考慮適當增加製冷量。
在選擇空調時,請您根據以上介紹,估算一下自己的製冷量大小,從而選到滿意的空調機。
常用專業術語
(1) 匹(P)的含義:"P"是功率的簡稱,國際用"瓦"是指製冷量1P約為2500W。
如:1.5P是指製冷量為1.5*2500W=3500W;2P是指製冷量為2*2500W=5000W
在家用空調中1匹=2500W=735馬力;大1匹=2600-2800W;小1匹=2100-2300W
(2) 能效比:(EER)在額定工況和條件下,空調器進行製冷運行時,製冷量與有效輸入功率之比。EER=製冷量/輸入功率,此值能檢驗空調的性能,值越大,系統匹配越好,空調性能優越,製冷、制熱效果越好,耗電量越小。
(3) 除濕量:指單位時間內從密閉空間、房間或區域的空氣中除去的水分,叫除濕量。單位:升/小時(L/H)
(4) 額定電壓:指空調器製造廠在空調器產品出廠時,對該產品允許的電源電壓值,或電源電壓允許變動范圍所作出規定。
(5) 嗓聲類型:空氣動力雜訊,機械振動雜訊,電磁性雜訊來源:風機和壓縮機,雜訊范圍:室內在50分貝左右,室外在60分貝左右。
(6) 額定功率:正常工作狀況工作時,所消耗的電功率是空調器的允許總功率。
型號標記
(1)K-房間空調器
(2)結構形式:F-分體式房間空調器;C-窗式房間空調器
(3)功能代號(單冷型無此代號):R-熱泵型;D-電熱型;BD-熱泵輔助電熱型
(4)名義製冷量: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其值取製冷量的前兩位數。
(5)分體式室內機組結構代號:W-室外機
(6)改進型代號:分為A、B、C、D、E等
(7)特殊功能:BP-變頻;Y--遙控(僅限窗機)
如:KC-32/Y代表窗機,單冷,製冷量為3200W,為遙控型;
KFR-28GW/BP表示壁掛分體式變頻空調器,冷暖,製冷量為2800W。
決定使用空調大小的因素是什麼?
匹是根據製冷量大小的單位。使用空調匹數的大小決定因素有多個,一般是面積大小、房屋高低、密封情況、是否頂樓或西曬情況等等。
如何選擇戶式空調的大小
戶式中央空調的特點是冷量可以在房間之間傳輸,所以如果家庭選擇戶式空調,其大小可以根據用戶的實際需要進行配置。
例如:一套使用面積250m2的復式結構的房子,以150W/m2冷量計算,空調製冷冷量配置為:250x150=37500W,如沒有落地窗及當西曬的情況下,如此配置能讓你感覺賓館的享受了。但是初裝費用也是大的多。因其是家庭使用,很少會出現同時需要空調的情況,因此為節省成本,有「同時使用系數」的考慮,假設白天在客廳、廚房、書房、一、二個卧室活動,晚上僅僅是卧室需要空調,那麼,整個戶型配套一台15KW冷量的戶式空調就可以了,換句話說,就是15KW冷量的空調機始終能滿足120m2以下一活動場所同時需要空調。但如果用戶要求所有面積都要同時快速製冷,那麼戶式空調就應該滿負載選擇,配到37.5KW冷量,比如說辦公室,商場等等。
同樣的房子如果配置家用普通空調,因為每個房間都要往大選擇空調器,所以這些空調的冷量之和就會比戶式空調大出很多,房間數越多,總冷量就會越多,功率之和同樣也會大出許多。所以戶式中央空調能夠做到以小冷量小功率配置大面積的戶型,冷量值和功率什都可以往小選,而家用普通空調都需要往大選,其總功率往往超過電表容量,總冷量也很大,浪費資源。具體選型時,根據平時的使用習慣和用途,由專業工程師進行戶式空調的選型計算。
空調大小的選用
空調大小一般是以P(匹)為單位來計算的。對於傳統定速空調,一般常用的轉換關系為:1P冷暖掛機的製冷麵積為12—17平方米,制熱面積為10—11平方米;大1P冷暖掛機的製冷麵積為12—21平方米,制熱面積為13—18平方米;1.5P冷暖掛機製冷麵積為16—28平方米,制熱面積為17—23平方米;2P冷暖櫃機的製冷麵積為23—30平方米,制熱面積為20—22平方米;2.5P冷暖櫃機的製冷麵積為28—35平方米,制熱面積為24—28平方米;3P冷暖櫃機的製冷麵積為33—42平方米,制熱面積為27—30平方米。而對於變頻空調,由於其並非長時間在最大製冷狀態工作,所以不能以空調的最大製冷量來計算。一般認為,應該以每平方米145W—175W的製冷量來選擇變頻空調的匹數。
空調能效比
空調的能效比(EER)的計算式為製冷量/製冷輸入功率。該比值越大則空調的能效比越高。目前我國使用的家用空調器行業的能效標準是1996年頒布的,一直使用至今。它規定的空調最低能效比為2.3。即將出台的空調能效新國家標准,能效等級將分為五級:一級為最高標准,能效指標3.4;五級為最低標准,能效指標2.6。
對不同大小空調限定的最低能效比不同:1P為2.6,1P—3P為2.5,3P以上為2.4。按照此標准,1.5P壁掛式空調一級每小時耗電不超過1度,五級最高耗電量不能超過1.35度。能效比的國際標准為3.0。據家電協會最近對部分空調企業的統計,目前大約有28%的空調器能效處於不合格(EER小於2.6),能效系數EER大於3.0的只佔7.7%。
購買空調四項基本原則
一、是看準品牌
現在市場上的空調品牌較多,有國內的,有國外的,大都有自己獨特的廣告宣傳,讓消費者難以抉擇。建議在選購空調時,要選那些企業實力強,品牌知名度高,售後服務完善的產品。這是基於兩種考慮,首先是可保證售後服務的落實,因為空調是一種大型家用電器,售後服務十分重要。按國家有關規定,壓縮機應保修3年,而家電市場的競爭幾近白熱化,一些生產廠家往往存活期較短,有的三五年就倒下了。企業倒了,其承諾自然也就難以落實。如果一味貪便宜,購買企業實力較弱、品牌知名度不高的產品,則後患無窮。其次是從質量上考慮,因為企業實力強、品牌知名度高的空調,相對而言,質量比較穩定。這樣的企業不僅技術力量雄厚,而且本身也特別重視質量,買這樣的產品質量是有保障的。
二、是挑好商家
消費者在選定空調品牌之後,還要決定在哪裡購買。在買空調時,選擇商家尤為重要。因為嚴格說空調是一種半成品,不是從商店裡買回來就能使用,而是要經過專業隊伍安裝、調試之後,方可使用。如果安裝、調試不好,會帶來一系列毛病,譬如,空氣排不凈、管道連接處泄漏、調試中人為造成故障。這些不僅會影響使用效果,更會平添許多煩惱。與此同時,廠家的許多售後服務措施也需要商家去執行、落實。因此選好商家至關重要。在對商家的選擇中,業內人士建議,首先要選擇那些實力雄厚,在當地有影響的大商家,因為這些商家經營品種多、銷售多,一般都有專業安裝、調試隊伍,其安裝、調試質量有保障,售後服務也較完善。其次是選擇那些長期經銷空調的商家,盡量不要到短期經銷商那裡去買,因為這樣的經銷商售後服務將會大打折扣。
三、是量房購買
空調是一種消費大的家用電器,如果選擇的功率太小,起不了作用;如果功率太大,又浪費。所以消費者在選擇空調功率時,要量房購買。一是不要貪大,有的消費者喜歡購買大空調,這是不可取的,因為除了一些特殊因素外,家用空調都有它的使用范圍。消費者在選購時要根據自己居室的面積來選擇空調的型號,一般可按下面的公式計算房間所需的製冷量、制熱量。製冷量房間面積×140W至180W;制熱量房間面積×180W至24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