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製冷工況指的是什麼為什麼說一台製冷機如果不說明工況,其製冷量是沒有意義的
同學你是石油化工 熱動的吧??
② 實際製冷循環與理論製冷循環有何區別
理論循環已經假設排除了冷媒在循環過程中的沿程阻力損失、冷熱量損失。
1、製冷形式不同:
實際循環存在壓力、溫度的損失,會有閃蒸;而理論循環沒有。
理論循環是理想情況下的製冷工況。實際的循環過程中是有能耗的。
2、壓縮過程不同:
理論循環蒸發過程和冷凝過程沒有傳熱溫差,都是等壓過程,壓縮過程是等熵過程,節流過程isenthalpy過程,進入膨脹閥的冷凝壓力飽和液體,進入壓縮機是飽和蒸汽的蒸發壓力。製冷劑在管道中流動,無摩擦損失。
實際循環,蒸發和冷凝過程存在,從冷凝器傳熱溫差,進入膨脹閥是過冷液體,離開蒸發器和壓縮機過熱蒸汽,壓縮機不是等熵壓縮過程,熵增加,節流過程不是一個等焓過程,比焓值會增加,製冷劑流量管中存在摩擦損失和傳熱損失。
3、定律不同:
理論循環遵循熱力學第二定律,勞克斯定律,但實際的循環,在系統運行過程中會有能量損失,換句話說,它是一個開放系統。壓縮機吸氣、排氣壓力和溫度。與理論相比有許多錯誤。這與壓縮機的特性有關。
與理論製冷循環相比,實際製冷循環有「壓力損失」、「壓縮間隙體積」、「冷熱損失」等,但理論循環沒有考慮在內。
(2)製冷循環的工況是什麼擴展閱讀:
壓縮空氣製冷循環
由於空氣定溫加熱和定溫排熱不易實現,故不能按逆向卡諾循環運行。在壓縮空氣製冷循環中,用兩個定壓過程來代替逆向卡諾循環的兩個定溫過程,故可視為逆向布雷頓循環。工程應用中,壓縮機可以是活塞式的或是葉輪式的。
從冷庫出來的空氣進入壓氣機後被絕熱壓縮,溫度升到環境溫度以上;然後進入冷卻器,在定壓下將熱量傳給冷卻水,溫度等同於環境溫度;再導入膨脹機絕熱膨脹,溫度進一步降到冷庫溫度以下;最後進入冷庫,定壓吸熱(吸收的熱量稱為製冷量),完成循環。
③ 空調工況是啥意思
空調工況是指空調工作或是測試時的工作環境,主要是當時的溫度、濕度。因為溫度和濕度不同,空調的製冷量會有一定的差距,故所說的製冷量都是指在標准工況下測得的數據,空調製冷的標准工況是指室內機的環境干球溫度為27度,濕球溫度度為19.5度,室外機的工作環境干球溫度為35度,濕球溫度為24度。
④ 什麼是製冷循環
製冷循環在原理上與其他循環相同,包括壓縮機、蒸發器、冷凝器、節流裝置四大部件。 來自蒸發器的製冷劑進入壓縮機吸氣口,吸氣口位於壓縮機電機端部。對於雙機頭機組,兩個製冷劑系統各自獨立,然後製冷劑氣體均勻流過電機殼體, 帶走電機熱量,進入螺桿慈和空間。螺桿相互慈和使製冷劑氣體壓縮,同時螺桿轉子頂部噴油。與壓縮過程的製冷劑混合,清潔螺桿齒和內腔內壁。 噴油不但能潤滑螺桿驅動接觸面,更重要的是密封陰陽轉子、內腔表面之間接觸間隙,間隙密封良好,將減少壓縮機高低壓側之間冷劑的泄漏,因而提高壓縮機效率, 壓縮完成後冷劑氣體和油得混合物從螺桿排氣端排出,進入一次油分離器。 一次油分離器位於壓縮機排氣一側,由不銹鋼絲網和離心通道組成。製冷劑氣體和油的混合物流過不銹鋼絲網,流速和方向的變化,這樣部分油分離出來。 冷劑和剩餘的油流經離心通道時,油在離心力的作用下集中在通道壁上。最終,從這兩部分分離出來的油集中在一次油分底部,然後流回壓縮機油槽。 這樣含少量油冷劑氣體流經止回閥和排氣隔離閥,進入二次油分離器。二次油分離器同樣包括一個離心流道,到後面有一個吸附分離段。油氣混合物流經這兩部分時,懸浮 態的微小油滴將分離出來。 微量含油的製冷劑氣體進入冷凝器。冷凝器內的分氣板使氣流均勻掠過冷凝管束。來自冷卻塔的冷卻水災冷卻管束內流動並帶走冷凝熱。使製冷劑氣體不斷過冷,凝結。製冷劑液體液體自冷凝器底部排出。然後持續流過隔熱閥、過濾於乾燥器、電子膨脹閥和多孔板。 製冷劑液體在流經電子膨脹閥後壓力降低因而 有少許閃發。少許閃發的製冷劑液體進入蒸發器,經過均勻布液,覆蓋每根管子,冷劑蒸發的同時帶走熱量,然後從壓縮機吸氣口進入壓縮機,繼續 上述循環。
⑤ 製冷壓縮機的標准工況是多少
製冷壓縮機由於使用的工質和使用條件的不同,有不同的製冷量。為了比較壓縮機的製冷能力,制定了幾種工況。其中標准工況和空調工況是常用來比較壓縮機製冷能力的兩種工況。
國產壓縮機的標准工況:工質為R12、R22,蒸發溫度-15℃,吸氣溫度15℃,冷凝溫度30℃,過冷溫度25℃。
國產壓縮機的空調工況:工質為R12、R22,蒸發溫度5℃,吸氣溫度15℃,冷凝溫度35℃(有的資料為40℃),過冷溫度30℃。
也就是說,標准工況為t0/tk=-15/30
⑥ 製冷的工況是表示什麼
製冷的工況是個學術名詞,意思是一台製冷機它是用的什麼方法方式製冷,這只是一個概括,它還籠統的把製冷機的製冷量,工作電機的功率都概括在內。
⑦ 製冷三大工況指的是什麼
製冷工況有製冷裝置的工況、製冷機組和製冷壓縮機工況三類。
在製冷原理所討論的范圍內,更多的是指製冷壓縮機的工況。
工況指製冷機工作時的溫度條件。由於製冷機的性能隨製冷劑種類、冷凝溫度和蒸發溫度的變化而變,因此在說明一台製冷機的製冷量、功率消耗等性能指標時,必須說明製冷劑種類、冷凝溫度、蒸發溫度等條件。在這些條件中,溫度條件是最重要的,這些溫度條件即為工況。
從工況所針對的使用場合來區分:
工況有使用工況、設計工況、標准規定的試驗工況等三類。使用工況指製冷機實際運行時的工作條件;設計工況指設計者選取的設計條件,設計工況通常選取試驗工況。試驗工況是標准規定的、在試驗或檢驗製冷機時的工作條件,試驗工況應盡可能符合使用工況或是較使用工況更苛刻。
⑧ 汽車空調製冷循環的四個過程。(指出各過程製冷劑狀態、溫度、壓力的變化)
汽車空調的製冷過程
汽車空調和其它空調製冷都一樣。把溫度通過人為的方式使它下降(或者說把溫度從較高的物體轉移給較低的物體)叫做「人工製冷」,簡稱「製冷」。 蒸汽壓縮循環式製冷(空調)系統都是通過四個過程來完成的。即:節流過程——蒸發過程——壓縮過程——冷凝過程。 節流,通過節流裝置,即節流閥(也稱調節閥或膨脹閥,在汽車空調中通常叫膨脹閥或孔管)。製冷劑的高壓液體經過閥的狹窄通道使其流量和壓力得到節流變小而成為低壓液體進入蒸發器,此時製冷劑的流量和壓力雖然變了,但形態未改變。 蒸發,通過熱交換裝置,即蒸發器。低壓液體在其中與外界(駕駛室)內的熱量進行熱交換(即傳熱,實際為吸熱)而產生沸騰(汽化)現象。從而使空間的溫度不斷得到降低。沸騰(汽化)後產生低壓製冷劑氣體,從而改變了製冷劑的形態,但壓力未改變。 壓縮,通過氣體壓縮裝置,即製冷壓縮機。低壓低溫製冷劑氣體被壓縮機吸入,經過壓縮,變為高壓高溫氣體排出。 冷凝,通過熱交換裝置,即冷凝器(也稱散熱器)。高壓高溫製冷劑氣體在其中將熱量傳遞給外界(實際為放熱)而冷凝(冷卻)成高壓液體,從而又改變了製冷劑的形態,但壓力未改變。 整個製冷過程就是通過這四個裝置形成一個循環系統來完成的,系統用管道將此連接,製冷劑在此系統中如此反復循環,從而不斷使溫度得到降低。 為了使製冷能正常進行,系統在冷凝器通向膨脹閥之間加設了儲液乾燥器(通常稱乾燥過濾器或乾燥瓶)。乾燥和過濾製冷劑中的水份和雜質,並儲存製冷循環所需要的製冷劑。 此外還有一些附屬裝置,如冷凝器用的散熱電子風扇,蒸發器用的鼓風機,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有些在低壓側蒸發器至壓縮機之間還加設了氣液(油)分離器等。 為了使空調系統能安全自動運行,系統在高低壓側分別設置了壓力控制器(壓力開關);低壓側的蒸發器上設置了溫度控制器(溫度感應器或感測器);整個電氣系統由電腦或控制器控制,實現自動化運行。
⑨ 製冷中什麼叫「空調工況」和「標准工況」
1、製冷工況
空調的製冷是在一定條件下實現的,環境條件不一樣,製冷量也不一樣。用來測定空調製冷量的環境條件稱為空調的製冷工況。
2、標准工況
生產廠表明風機盤管的製冷能力都是在下列工況下給出的:供水溫度7℃,回水溫度12℃;處理空氣的初狀態:干球溫度27℃,濕球溫度19.5℃。上述工況被認定為各生產廠提供風機盤管製冷能力的統一數據,稱為標准工況。
製冷系統運行中的正常工況
1、壓縮機的吸氣溫度應比蒸發溫度高5-15℃;
2、壓縮機的排氣溫度R22系統不得超過150℃;
3、壓縮機曲軸箱的油溫最高不得超過70℃;
4、壓縮機的吸氣壓力應與蒸發壓力相對應;
5、壓縮機的排氣壓力R22系統不得超過1.8MPa;
6、壓縮機的油壓比吸氣壓力高0.12-0.3MPa;
7、經常注意冷卻水量和水溫,冷凝器的出水溫度應比進水溫度高出2-5℃為宜;
8、經常注意壓縮機曲軸箱的油麵和油分離器的回油情況;
9、壓縮機不應有任何敲擊聲,機體各部發熱應正常;
10、冷凝壓力不得超過壓縮機的排氣壓力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