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空調主要看哪些參數
主要看以下參數:
一、買空調最主要的就是看品牌,選對了品牌會減少很多後顧之憂,知名品牌的空調品質有保證,售後體系也比較完善。
二、製冷量是購買空調時必須要考慮的參數之一,製冷量過大效果好但是購機價格高,製冷量過小購機成本低了但是效果就可能差很多。通常情況下,家庭普通房間每平方米所需的製冷量為115-145W,客廳、飯廳每平方米所需的製冷量為145-175W。所以20平米左右的客廳或主卧可以選擇3500W左右製冷量的空調,而其他10平米左右的卧室可以選擇2000W左右製冷量的空調,具體情況用戶可以根據房屋的面積來計算,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空調。
三、空調能效比反映了單位輸入功率在空調運行過程中轉換成的製冷(熱)量。空調能效比越大,在製冷量相等時節省的電能就越多,空調能效比越高就越省電。
四、變頻空調在使用舒適度、節能性、運行噪音等方面占優勢,從目前市場銷售情況來看,變頻空調是現在的主流空調產品。
五、一般的空調都是冷暖兩用的,型號標注是KFR、KFRD,如果冬天有專門的採暖設備,不需要用空調取暖的,可以買單冷機,型號標注中沒有R,價格便宜不少。
⑵ 空調的製冷能力關鍵看哪個數據
直接看壓縮機功率,其它的數據都是由此決定的
⑶ 空調多少匹看哪個參數
這個無法看到,需要根據空調的功率來換算,通常1匹等於1馬力即735W,空調製冷量每2500W為1匹,1匹空調製冷量是2500W或2600W。
「匹」在空調行業內是一個比較模糊的、人們習慣上用來稱呼空調能力大小的單位,匹數和空調製冷量有一定的關系。空調匹數越大,製冷效果越好。1匹空調製冷量大概是2000大卡,標准單位*1.162,就是一匹製冷量為2000×1.162=2324W。
空調匹數的選擇
空調的匹數是表示空調的製冷量大小,也就是製冷能力的大小。一般家用可根據房間面積大小及密封保溫條件好壞、樓層、朝向、高度等因素,按每平方米配製冷量150-220W計算空調的製冷量大小即可。
房間里大功率空調啟動,室內溫度迅速下降,定頻空調的壓縮機很快就會停止工作,變頻壓縮機會降低實時功耗。這一過程中室內空氣溫度降低速度過快,您會感覺到不適感,甚至會引發感冒。
⑷ 買空調看哪些參數和性能
買空調看的參數和性能:
1、製冷功率與制熱功率。
製冷功率與制熱功率其實就是我們所講的耗電功能了,功率越大說明製冷制熱就越強,那麼他們耗電也就越多。
2、循環風量。
很多人購買空調就考慮匹數,而不去關注循環風量,覺得匹數越大那麼製冷肯定就越快,其實循環風量就是我們講的每小時從空調出風口出來的空氣體積。循環越多,當然製冷就越快。
3、制熱量或者製冷量。
製冷量與制熱量是空調最基本的參數。其中製冷量決定了空調的匹數,也在空調型號中可以明顯地看出來。例如KFR-32GW為前綴的空調,製冷量一定是3200W,但制熱量卻是不一定的。其實購買空調的時候,不光要看製冷量,更重要的要看同樣製冷量下,空調的制熱量是多少。熱冷比=制熱量/製冷量。
4、電輔助加熱。
對於空調而言,制熱一直是空調使用的一個瓶頸。就是說,如果一台空調製冷能管20平方米的話,可能制熱就只能管15平方米。這就是為什麼有些買家使用空調的時候總感覺空調制熱效果不行的原因。所以,才有了電輔助加熱的誕生。
5、噪音值。
目前基本所有的空調都會標注噪音值,但是不能簡單地看待這個數據。首先大家要了解,空調的噪音是如何產生的,按照正常情況來講,風量越大,噪音越高;風量小則噪音小;風量為零的時候自然就沒有噪音了。所以,正確地看待噪音值,應當將噪音與循環風量兩者結合起來。目前有不少廠家標榜自身的噪音低,其實是將循環風量降低了,從而影響了空調的使用效果。
6、室外機重量。
絕大部分消費者會忽略這個參數,其實這是空調最重要的參數之一,直接反映了空調選用原材料的好壞。由於近年銅材價格整體上漲,很多空調企業開始降低銅管壁厚來降低成本,甚至很多中小品牌開始使用鋁管空調,成本降低的同時,空調的使用效果和壽命都大打折扣。節省原材料的直接表面後果,自然是室外機重量變輕。所以,這也是消費者不得不關心的一個重要參數。
⑸ 空調應該怎麼選要看哪些參數
空調的選購主要考慮的有:立櫃式/壁掛式、變頻/定頻、能效等級、匹數大小。
立櫃式/壁掛式
立櫃式空調是放在地面上的,一般體積較大,功率較高,製冷能力較強,常用在空間比較大的場所,比如教室、客廳、辦公室等。而壁掛式空調是懸掛在牆上的,體積較小,比較適合用在卧室、書房等面積相對較小的地方。
變頻/定頻
定頻空調就是空調的運行頻率恆定,壓縮機轉速基本不變,達到室內溫度後空調就停止運轉,待溫度升高後空調再啟動繼續工作,這樣不斷的開停會導致室內的溫度不穩定,也會因此消耗較多的電能。
而變頻空調則配備了變頻器,通過調節頻率來控制空調主機的運轉速度,從而提供所需的製冷量來維持室內溫度,具有節能、噪音低、溫控精確等優點。
匹數大小
空調的匹數代表空調的製冷量大小,比如 1 匹空調的製冷量大約是 2500 W,適合 11-15 平方左右的房間使用。各個匹數與對應適用面積的關系大概如下圖所示。
⑹ 買空調主要看哪些參數
買空調主要看以下參數:
1、製冷(熱)功率,即型號後面的兩位數字,數字×100,就是製冷功率。它是由使用地方的面積、保溫性能等因數決定。參見下表: 型號 匹數 適用面積(m2) KFR-23: 小1匹 9-12 KFR-25: 1匹 10-14 KFR-28: 大1匹 12-18 KFR-31(32): 小1.5匹 14-20 KFR-33: 1.5匹 16-22 KFR-35: 大1.5匹 18-26。
2、能效比,有1-5級。1級能效比最高(3.4),也即同樣使用下最省電,當然價格也最高。
3、變頻機價格高,結構復雜,故障多;但室溫度波動小,適應電壓范圍廣,壓縮機啟動/停止次數少。普通定頻機剛好相反。
4、選品牌,國產機以格力、海爾為優。
5、注意一下雜訊,房間里對雜訊要求應該比較高一些。
6、空調器與其它電器不同,有一個現場安裝過程。購買前可以向同事、鄰居等用過器的了解一下,當地安裝器信譽好的單位。買時應該向商家問清楚是由哪一家上門安裝?不是信譽好的單位安裝,別買,可換一個店家。品牌機在不同店家的價格是基本上相同的,主要是安裝。
⑺ 空調主要看哪些參數,哪些品牌好
主要製冷空調參數,國產,合資的以鬼子的品牌居多:格力—美的—志高—海爾按序相對較好,為何去買鬼子的呢、電功率、噪音等,價格也便宜、制熱能力:家用分體機。但國產的已經很不錯了,且相對品質較好。品牌
⑻ 買空調最重要看什麼參數
買空調應該注意的主要參數指標:空調的製冷量,製冷功率;制熱量,制熱功率,夏季適用面積,冬季適用面積以及能效比等參數指標。
製冷量和制熱量是空調調節氣溫的能力;製冷功率和制熱功率是指空調的用電量,能效比是指空調製冷量與製冷功率的比值,匹數是空調的製冷量,1匹= 2324瓦(製冷量)
循環風量:空調的循環風量往往是被大多買家忽略掉的一個很重要的參數。循環風量的意思就是每小時從空調出風口吹出的空氣的體積。所以循環風量越大,空調的製冷熱速度就越快。
買空調注意事項
選擇變頻和定頻:變頻空調在使用舒適度、節能性、運行噪音等方面占優勢,從市場銷售情況來看,變頻空調是主流空調產品。
選擇單冷還是冷暖機:變頻空調在使用舒適度、節能性、運行噪音等方面占優勢,從市場銷售情況來看,變頻空調是現在的主流空調產品。
空調能效比反映了單位輸入功率在空調運行過程中轉換成的製冷(熱)量。空調能效比越大,在製冷量相等時節省的電能就越多,空調能效比越高就越省電,因此能效比也是買空調注意事項中很重要的一環。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空調、人民網-上班族須知:常在空調房 如何保健康
⑼ 怎麼看空調參數
1、產品代號。用大寫字母「K」表示「房間空氣調節器」。
2、整體式代號為C,整體移動式代號為Y。
3、分體式,其代號為F。
4、功能代號。空調器按主要功能分為:
1)冷風型(製冷專用),其代號省略;
2)熱泵型(製冷、熱泵制熱、熱泵電輔助加熱),其代號R;
3)電熱型(製冷、電熱裝置制熱),其代號D。
5、規格代號
例如:KFR-32GW/…..說明是製冷量為3200W
6、整體式空調器結構分類為:
1)穿牆式,代號C(外箱上沒有室外冷凝器進風格柵,冷凝器進風與出風同在機器後側面);
2)立式;代號L。
7、分體式空調器室內機組結構分類為:
1)掛壁式,代號G;
2)落地式,代號L;
3)嵌入式,代號Q分為:①一面進出風,代號Q,②一面進風、另一面出風,代號Q1;
4)座式,代號Z;
5)吊頂式,代號D;
6)吊頂落地式,代號DL;
7)掛壁落地式,代號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