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空調制熱和製冷原理各是什麼
空調製冷原理是指空調製冷運作的原理。空調器通電後,製冷系統內製冷劑的低壓蒸汽被壓縮機吸入並壓縮為高壓蒸汽後排至冷凝器,室內空氣不斷循環流動,達到降低溫度的目的。
軸流風扇吸入的室外空氣流經冷凝器,帶走製冷劑放出的熱量,使高壓製冷劑蒸汽凝結為高壓液體。高壓液體經過過濾器、節流機構後噴入蒸發器,並在相應的低壓下蒸發,吸取周圍的熱量。同時貫流風扇使空氣不斷進入蒸發器的肋片間進行熱交換,並將放熱後變冷的空氣送向室內。
熱泵制熱是利用製冷系統的壓縮冷凝器來加熱室內空氣。空調器在製冷工作時,低壓製冷劑液體在蒸發器內蒸發吸熱而高溫高壓製冷劑在冷凝器內放熱冷凝。熱泵制熱是通過電磁換向,將製冷系統的吸排氣管位置對換。原來製冷工作蒸發器的室內盤管變成制熱時的冷凝器,這樣製冷系統在室外吸熱向室內放熱,實現制熱的目的。
空調其實就是按照介質的熱脹冷縮來加以控制,室內的部分就是冷縮,室外就是熱脹了,而又怎麼熱脹呢,那就是通過壓縮機壓縮介質作功,這樣就會產生很大的熱量,不就是熱脹了,然後再通過一條毛細管一下又傳到體積大很多的空間,這樣介質的壓力一下子就低了很多,這就是冷縮吸熱,一下子就使房間的熱量交換成冷的氣體了。
② 空調是怎麼製冷和制熱的
空調的製冷制熱是按下面過程實現的。
空調的製冷(制熱)有四個重要過程:
1、在壓縮機內壓縮後變成高溫高壓氣體
2、高溫高壓氣體進入冷凝器進行冷凝變成高壓液體,這個過程向外界釋放熱量。
3、經過節流機構進行節流,變成低壓液體。
4、節流後的低壓液體進入蒸發器內進行蒸發,變成低溫低壓氣體,這個過程吸收外界熱量。
5、其實製冷(制熱)過程就是製冷劑在空調系統內相態、溫度、壓力的變化,發生一系列物理變化。
6、這個過程也可以把空調看作一個「水泵」,不過這個「水泵」是把熱量從低溫區域抽到高溫區域。
7、製冷的時候,按上述的1-2-3-4-1進行循環,這個時候在室內的叫蒸發器,吸收室內熱量,實現室內降溫。
8、制熱的時候,按上述的1-2-3-4-1進行循環,這個時候在室內的叫冷凝器發器,吸收室外熱量,實現室內升溫。
9、製冷制熱的切換,通過控制系統及閥門(四通閥)換向來實現。
上面就是空調系統製冷的基本原理。
③ 空調是如何制熱的
空調制熱的原理:
空調制熱時,氣體氟利昂被壓縮機加壓,成為高溫高壓氣體,進入室內機的換熱器(此時為冷凝器),冷凝液化放熱,成為液體,同時將室內空氣加熱,從而達到提高室內溫度的目的。
液體氟利昂經節流裝置減壓,進入室外機的換熱器(此時為蒸發器),蒸發氣化吸熱,成為氣體,同時吸取室外空氣的熱量(室外空氣變得更冷)。成為氣體的氟利昂再次進入壓縮機開始下一個循環。
(3)蒸汽式空調用什麼製冷制熱擴展閱讀
空調製冷的原理
液體汽化製冷是利用液體汽化時的吸熱、冷凝時的放熱效應來實現製冷的。液體汽化形成蒸汽。當液體(製冷工質)處在密閉的容器中時,此容器中除了液體及液體本身所產生的蒸汽外,不存在其他任何氣體,液體和蒸汽將在某一壓力下達到平衡,此時的氣體稱為飽和蒸汽,壓力稱為飽和壓力,溫度稱為飽和溫度。平衡時液體不再汽化,這時如果將一部分蒸汽從容器中抽走,液體必然要繼續汽化產生一部分蒸汽來維持這一平衡。 液體汽化時要吸收熱量,此熱量稱為汽化潛熱。
汽化潛熱來自被冷卻對象,使被冷卻對象變冷。為了使這一過程連續進行,就必須從容器中不斷地抽走蒸汽,並使其凝結成液體後再回到容器中去。從容器中抽出的蒸汽如直接冷凝成液體,則所需冷卻介質的溫度比液體的蒸發溫度還要低,我們希望蒸汽的冷凝是在常溫下進行,因此需要將蒸汽的壓力提高到常溫下的飽和壓力。
製冷工質將在低溫、低壓下蒸發,產生冷效應;並在常溫、高壓下冷凝,向周圍環境或冷卻介質放出熱量。蒸汽在常溫、高壓下冷凝後變為高壓液體,還需要將其壓力降低到蒸發壓力後才能進入容器。
液體汽化製冷循環是由工質汽化、蒸汽升壓、高壓蒸汽冷凝、高壓液體降壓四個過程組成。
④ "空調壓縮機是怎樣製冷制熱的
製冷
空調器通電後,製冷系統內製冷劑的低壓蒸汽被壓縮機吸入並壓縮為高壓蒸汽後排至冷凝器。同時軸流風扇吸入的室外空氣流經冷凝器,帶走製冷劑放出的熱量,使高壓製冷劑蒸汽凝結為高壓液體。高壓液體經過過濾器、節流機構後噴入蒸發器,並在相應的低壓下蒸發,吸取周圍的熱量。同時貫流風扇使空氣不斷進入蒸發器的肋片間進行熱交換,並將放熱後變冷的空氣送向室內。如此室內空氣不斷循環流動,達到降低溫度的目的。
制熱
其實簡單得說,制熱就是將製冷過程顛倒了過來,當然顛倒過來也不是那麼容易的,還需要額外增加一些部件,並且這樣還會會影響到空調機的效率。由於空調的原理是移動熱量而不是產生熱量,所以空調在所有制熱產品中的效率最高,消耗1000瓦的電力,可以產生大約3000瓦的熱能,即省電又有比較好的效果。 但是空調制熱有個比較大的缺陷,在0度以下,空調制熱能力會大大的下降,普通空調在零下5度以後基本停止工作。變頻空調稍微好一些,可以達到零下15度以內正常工作,再低也無能為力了。
⑤ 空調製冷和制熱是怎麼原理
空調製冷的原理:
空調器通電後,製冷系統內製冷劑的低壓蒸汽被壓縮機吸入並壓縮為高溫高壓蒸汽後排至冷凝器(散熱)。同時軸流風扇吸入的室外空氣流經冷凝器,帶走製冷劑放出的熱量,使高溫高壓製冷劑蒸汽凝結為高壓液體。高壓液體經過過濾器、節流機構(毛細管)後噴入蒸發器,並在相應的低壓下蒸發(膨長吸熱),吸取周圍的熱量。同時貫流風扇使空氣不斷進入蒸發器的肋片間進行熱交換,並將放熱後變冷的空氣送向室內。如此室內空氣不斷循環流動,達到降低溫度的目的。
空調制熱的原理:
熱泵制熱是利用製冷系統的壓縮冷凝器來加熱室內空氣。空調器在製冷工作時,低壓製冷劑液體在蒸發器內蒸發吸熱而高溫高壓製冷劑在冷凝器內放熱冷凝。熱泵制熱是通過電磁換向,將製冷系統的吸排氣管位置對換。原來製冷工作蒸發器的室內盤管變成制熱時的冷凝器,這樣製冷系統在室外吸熱向室內放熱,實現制熱的目的。
⑥ 空調是怎樣變冷變熱的
1、製冷原理
液體汽化製冷是利用液體汽化時的吸熱、冷凝時的放熱效應來實現製冷的。液體汽化形成蒸汽。當液體(製冷工質)處在密閉的容器中時,此容器中除了液體及液體本身所產生的蒸汽外,不存在其他任何氣體,液體和蒸汽將在某一壓力下達到平衡。
此時的氣體稱為飽和蒸汽,壓力稱為飽和壓力,溫度稱為飽和溫度。平衡時液體不再汽化,這時如果將一部分蒸汽從容器中抽走,液體必然要繼續汽化產生一部分蒸汽來維持這一平衡。 液體汽化時要吸收熱量,此熱量稱為汽化潛熱。
汽化潛熱來自被冷卻對象,使被冷卻對象變冷。為了使這一過程連續進行,就必須從容器中不斷地抽走蒸汽,並使其凝結成液體後再回到容器中去。從容器中抽出的蒸汽如直接冷凝成液體,則所需冷卻介質的溫度比液體的蒸發溫度還要低,我們希望蒸汽的冷凝是在常溫下進行,因此需要將蒸汽的壓力提高到常溫下的飽和壓力。
製冷工質將在低溫、低壓下蒸發,產生冷效應;並在常溫、高壓下冷凝,向周圍環境或冷卻介質放出熱量。蒸汽在常溫、高壓下冷凝後變為高壓液體,還需要將其壓力降低到蒸發壓力後才能進入容器。
液體汽化製冷循環是由工質汽化、蒸汽升壓、高壓蒸汽冷凝、高壓液體降壓四個過程組成。
2、制熱原理
壓縮機吸入低壓氣體經過壓縮機壓縮變成高溫高壓氣體,高溫氣體通過換熱器把水溫提高,同時高溫氣體會冷凝變成液體。
液體在進入蒸發器進行蒸發,(蒸發器蒸發的同時也要有換熱媒體,根據換熱的媒體不同機器的型號結構也不同,常用的有風冷和地源。)液體經過蒸發器後變成低壓低溫氣體,低溫氣體再次被壓縮機吸入進行壓縮。
就這樣循環下去,空調側循環水就變成45-55度左右的熱水了。熱水經過管道送到需要採暖的房間,房間安裝有風機盤管把熱水和空氣進行熱交換實現制熱目的。
(6)蒸汽式空調用什麼製冷制熱擴展閱讀:
使用空調的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
1,若感到室內溫度過高,可適當降低設定溫度。
2,室內機組的外殼要經常清潔處理,一般可用清潔的干布拭擦乾凈或用中性洗滌劑拭擦,絕對不允許用水直接沖洗,如果使用布擦拭時也要在斷電後進行。
3,室內溫度不可調得太低,否則對人體不利,應適當調節設定溫度。
4,室內機組前也不應有障礙物,否則影響出風;
5,有效使用定時器,可達到既節能又舒適的效果。
6,空調房間內人員不可過多、過擠、否則冷量顯得不足,溫度難以下降;
7,房間門窗不可頻繁開關,人員不可頻繁進出,以免冷氣損失;
8,玻璃窗一定要關緊、嚴密,內部要掛雙層白色窗簾以反射一部分透入的光和熱;
9,室內換氣時可以短暫地開窗,開窗時間一般不超過10分鍾;
10,空氣過濾器應定期清洗,否則氣流受阻,造成風量不足,室溫升高;
11 ,睡眠時要調節溫度,空調器可自動進行睡眠溫度調節;
12,室外機組安裝要牢靠,減少振動和噪音,冷凝器的吸、排風口前要留有足夠空間以利通風,若風力受阻,冷凝壓力升高將會導致停機;
14,空調器剛運轉時為急速降溫可將選擇開關調至高速檔,待溫度下降後再調至中速低速檔;
15,窗式空調器通風換氣可使用通風開關,但換氣時間不超過15分鍾;
16,空調器室外散熱器上積灰太多會使效率下降,應定期檢查和清掃室外散熱器(在停電後進行,可用壓縮空氣吹凈);
17,分體式空調器室外機組不可用棍棒類物體插入,否則風扇將被卡住或損壞;
18,當感到空調器使用不理想時應查閱使用說明書,分析是否因使用不當而引起,查明原因後進行糾正;
19,發現故障後不能自行處理時,可找原安裝部門的專業維修技工解決,或與該品牌公司當地服務人員聯系,不可自行修理或找非專業人員檢修;
20,空調器不使用時應及時拔掉電源;
21,空調器停機後必須待三分鍾後再次啟動,以保護壓縮機;
22,帶有遙控器(不應放在小孩易取之處)的空調器在使用中不要被小孩當成玩具操作,以免損壞機器。
⑦ 大型空調機組是用什麼方法製冷制熱的
其製冷制熱原理與普通家用空調一樣,是靠蒸汽壓縮循環來實現的。
大型空調機組大多都是風冷冷水或者是水冷冷水機組,其主機的製冷制熱原理和普通空調沒什麼差別;壓縮機通過消耗一定的電力把冷媒壓縮成高溫高壓的氣態製冷劑進入到冷凝器散熱冷凝成中溫高壓的液態製冷劑,從冷凝器出來的中溫高壓液態製冷劑流經膨脹閥節流降壓成為低溫低壓的液態製冷劑,進入到蒸發器蒸發吸熱變成低溫低壓的氣態製冷劑,從而實現製冷降溫。制熱循環就是通過四通換向閥換向改變冷媒流向來實現的逆向循環。
只是大型機組在主機製冷/制熱提供冷量或者熱量後需要通過和水進行二次換熱,把冷/熱量傳遞給水,然後靠水在管道中流動來傳輸給風機盤管、空調箱等末端換熱設備。
⑧ 空調壓縮機是怎樣製冷制熱的
這很簡單嗎
製冷:
空調的工作原理(冷暖分體式):接通電源,室內機、室外機開始工作。進行製冷運行時,來自室內機熱交換器(蒸發器和冷凝器的統稱)的低溫、低壓製冷劑(氟立昂)蒸汽被壓縮機吸入,壓縮成高溫高壓汽體,然後排入室外機熱交換器,通過軸流風扇的作用,與室外空氣進行熱交換而成為製冷劑液體,再經過毛細管節流、降壓、降溫後進入室內換熱器,在室內機離心風扇的作用下,與室內空氣進行熱交換而成為低壓製冷劑汽體,如此周而復始地不斷循環而達到製冷的目的。
制熱:
當進行制熱運行時,電磁四通換向閥動作,使製冷劑按製冷過程的逆過程進行循環,製冷劑在室內機換熱器中放出熱量,在室外機換熱器吸收熱量,進行熱泵制熱循環,從而達到制熱的目的。
液體製冷劑從低溫熱源蒸發器中,吸收被冷卻物熱量汽化後,變成低溫低壓的製冷劑蒸汽,被壓縮機吸入,在氣缸中受到壓縮,溫度和壓力均有所升高,然後排至冷凝器中,在冷凝器中受到冷卻水或空氣的冷卻而放出凝結熱,變成冷凝壓力下的飽和液體,經過節流減壓到蒸發壓力,在節流後的汽液混合物進入蒸發器,由於面積增大,被冷卻物提供熱量,所以製冷劑在蒸發器汽化吸收汽化潛熱,使被冷卻物溫度降低.不斷循環,熱量被不斷地帶走,從而獲得低溫,達到製冷的目的,制熱則利用四通閥,過程相反
⑨ 櫃式空調如何制熱
空調制熱會利用到氟利昂這種氣體,氟利昂有著冷凝液化放熱,蒸發氣化吸熱的特性。
空調制熱時,壓縮機會對氣體氟利昂加壓,使其成為高溫高壓氣體,再經過室內機的換熱器進行冷凝液化,放出大量熱量,提高室內空氣的溫度。
節流裝置會將液體氟利昂減壓,經室外機的換熱器蒸氣化吸取室外空氣的熱量,變成氣體開始下一個循環。將空調調節到太陽形狀的圖標空調顯示制熱狀態之後,用戶就可以調節空調的溫度,開空調制熱時一般將空調調整到最高的溫度。
櫃式空調具有一定的裝飾性,近兩年,空調生產廠家正在逐步改變空調是白色家電的概念,一些廠家開始在櫃式空調機的面板上安裝燈箱和風景畫,通上電後使空調變得五光十色,十分漂亮。
櫃式空調機對安裝技術的要求比較高,安裝工人必須經過正規的技術培訓才能上崗,安裝不好不但空調的噪音大,而且影響空調的使用壽命。
佔用面積大,櫃式空調機一般都需要比較大的室內面積,它需要放在房間中佔用一定的面積,同窗式和分體式空調只安裝在牆上和窗上相比,它不適宜在小房間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