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十層設備層在哪
一般會設在地下,設備層和房頂
㈡ 樓房設備層一般都在哪幾層
高層樓房抄的設備層一般在地下室、一層和屋面。
除了基層之外一般都不會有設備在其他樓層的情況。地下室是高層建築設備最密集的地方,各類強電、弱電、生活水、消防水、污水處理等設備間都會在地下室。當然也有一些建築會將生活水箱間和消防水箱間設計在樓頂層。一層一般來收都會是一些小的機房、消控室之類的公共部分。
(2)住宅樓30層設備層在哪裡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不管是購買底層樓房還是高層樓房,綠化率都是要考慮一個因素,因為綠化不僅對所居住者健康有益,還可以有效降低噪音,提供一個舒適綠化環境。
購買高層樓房,首先要觀察整棟樓總戶數和電梯數量,還要觀察電梯質量和運行情況,如果住宅層數14層到17層之間,那麼不能低於兩台電梯,如果層數在18層到32層之間,電梯就不能少於3台。
㈢ 30層住宅設備層在幾樓
設備層的設置沒有相關規定,一般情況下由開發商來決定,30層住宅設備層多會在地下室或頂層,甚至還會在中間樓層,無法一概而論。
1、設備層是指高層建築物中專為設置給排水、電氣、採暖、通風和空調等設備和管道且供人員進入操作的空間。建築高度在30m以下的建築,設備層通常設在地下室或頂層、屋頂。
2、當建築物層數較多時,設備層通常設在建築物中間的某一層。由於建築設備在運行中會產生聲音、震動等,如果隔音、減振措施不好,靠近設備層的房間容易受到雜訊、振動的影響。
本條內容來源於:建築工業出版社《家居裝修知識問答》
㈣ 什麼是設備層一般在哪裡
一、什麼叫設備層
設備層:是指專用於布置機電設備等的樓層,設備層一般版層高2.2米。其有效面權積全部或大部分用來作為空調、給水排水、電氣、電梯機房等設備的布置,高層住宅中專為設置暖通、空調、給水排水和電氣的設備和管道施工人員進入操作的空間層。暖氣加壓設備、供水加壓設備、消防水池等一般放在地下一層,電梯機房在頂層。
同時設備層還包括:
1、消防逃生(特別指高層樓房)層。
2、消防設備設施層(消防備用水箱、消防穩壓水泵)。
3、供水、回水管道等。
4、電梯設備機房。
5、生活供水管道層(高層樓房採用分段供水方式)。
6、提供暖氣供暖。
7、寬頻線纜設備等。
二、設備層一般在幾樓
一般情況下,低於三十米的建築樓,設備層都設在屋頂、頂層或者地下室。高層住宅通常10~20層會設一個設備層,具體的樓層數應該依椐建築設計而定。
識別設備層方法:一般步行走樓梯,走到層高特別低的那一層,一般都是設備層。
㈤ 30層設備層一般在幾層
31層
㈥ 33層樓房設備層在哪一層一般
33層樓一般設備層會設在17層樓左右,因為超過30米的樓房設備層會設在中間的某層樓。設備層通常10-20層會設一個設備層,33層的高樓設備層應該是在地下室、15或16層、或者是頂層。
如果建築高度在三十米以下,設備層一般在地下室、最頂層或者是屋頂,如果建築物層數比較多時,設備層一般都設置在中間的某層樓。設備在工作時會發出聲音、震動等,如果沒有做好隔音、減振措施,跟設備層接近的房間會受到噪音和震動的影響。設備層的具體位置應配合建築的使用功能、結構、布置、電梯分區(高、低速豎向分區)、空調方式、給水方式等因素綜合加以考慮。
本條內容來源於:建築工業出版社《家居裝修知識問答》
㈦ 一般33層的樓房設備層在哪一層,腰線設在哪一層
摘要 4-5樓
㈧ 33層樓房設備層在幾樓
設備層通常10~20層會設一個設備層,33層的高樓設備層應該是在地下室、15或16、或者是頂層。設備層的具體位置應配合建築的使用功能、結構、布置、電梯分區(高、低速豎向分區)、空調方式、給水方式等因素綜合加以考慮。
1、合理利用建築空間高層建築由於埋深的要求,往往都要設地下室,地下室空間不能自然採光、通風,難以滿足建築功能要求。所以,一般情況下設備層通常設在地下室或頂層。
2、滿足設備布置的要求在高層建築中,一般將產生振動、發熱量大的重型設備(如製冷機、水泵、蓄水池等)放在建築最下部,即地下室,將豎向負荷分區用的設備(如中間水箱、水泵、空調器、熱交換器等)放在中間層,而將利用重力差的設備或體積大、散熱量大、需要對外換氣的設備(如屋頂水箱、冷卻塔、鍋爐、送風機等)放在建築的最上層。
3、與結構布置相結合高層建築結構布置中的結構轉換層、加強層等特殊樓層,由於結構構件較多、尺度較大,空間難以利用,往往用來布置設備層。
4、與避難層相結合在我國,建築高度超過100m,的超高層建築根據《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2005)要求,需設置避難層,其間距不超過15層。避難層往往用來布置設備層。
本條內容來源於:建築工業出版社《家居裝修知識問答》
㈨ 30層高層16是設備層嗎
30層高層16不一定是設備層。
因為設備層是不固定的,可以在樓頂,可能在負一層。也可能在30層的中間樓層附件金。都是說不準的。
(9)住宅樓30層設備層在哪裡擴展閱讀:
通常情況下,30層樓房設備層在三個地方,地下負一層、地下負二層和房頂。每一個層面會有電信等機房,但是大型的設備都會在那三個地方,配電、水泵基本是在地下,中央空調的交換設備、電梯等一般在房頂。
設備層指的是高層建築某一樓層,全部或者大部分面積作為空調、給水排水、電氣、電梯機房等設備的布置。
當建築物層數較多時,設備層通常設在建築物中間的某一層。由於建築設備在運行中會產生聲音、震動等,如果隔音、減振措施不好,靠近設備層的房間容易受到雜訊、振動的影響。
㈩ 30層樓房設備層在幾層
選擇高層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一是採光,要考慮周邊的樓層高度,我們北半球光照的時間冬天短,冬至的那天最短,照射的夾角最小,採光要考慮冬天也能照射進室內。樓層的高度要能滿足採光的需要
二是噪音,樓層低的噪音要大,高了噪音要小,從減少噪音影響的角度,樓層越高越好。
三是揚塵,城市的揚塵一般高度在22米至30米之間,特別是乾燥的地區更要考慮揚塵,應該避開8-12層的揚塵區間
四是考慮避開頂層,容易漏水,且保溫差。
五是考慮視覺的空間,站在窗口前,視線最好能看得遠些。
六是性價比,一般低樓層單價要便宜,高樓層價格要貴。
如果價錢不是主要考慮因素,樓層還是高些的好,一般18層以上,如果是27層的樓房最好的是20--25層.。
如果選擇低層可以考慮6-7層六七層位置的好處:
首先,從空氣質量角度來說,高層的空氣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麼新鮮,高度在30米以上的,空氣質量反而更差。一般來說,樓房的排風口都設在高層,所以對高層的住戶有一定影響。此外,鋼筋混凝土結構會迫使來自電器設備的電波沿著樓房循環,相當一部分是往上走,直至頂層,所以,高層居民更容易出現頭疼症狀。
第二,從心理學角度講,樓層過高也會對人的健康造成影響。身居高層的人容易產生一種「根基不穩定」的感覺,經常會感到內心壓抑。在高樓林立的小區中行走,人也會產生壓抑感。
第三,高層空氣相對稀薄,患有某些疾病的人容易產生不適症狀,尤其是慢性支氣管炎、心臟病、心絞痛、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選擇高層樓房時更要謹慎。
此外,日本東京大學教授研究發現,久居高樓對兒童的生長發育也非常不利,會導致他們不愛活動、性格封閉等。研究結果顯示,住16層以上的兒童比住1層的兒童反應要遲鈍得多;住在低層的兒童有80%4歲時會穿衣服,而15層以上的同齡兒童只有50%能做到。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住得越低越好。樓層過於接近地面會導致光照不足、潮濕、空氣循環減緩等問題,而且汽車和柏油馬路會使空氣中飽含甲醛、一氧化碳、氮的含量增加,因此,選擇低層樓時,至少遠離主幹道200米才算安全。
為了獲得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購房時,除了樓層的選擇之外,還要注意以下幾點:保證房間能獲得充分的光照;抬頭能看到窗外的自然景色,聽到鳥叫蟲鳴;房屋周圍最好有綠樹和水池,這樣能很好的降噪和除塵。
選擇6-7層還有兩個好處是,7層以下,不需要交二次供水費;樓層低,房價可能會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