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E管材最先進的生產設備是哪個國家PE管材最好的工藝技術是哪個國家PE管材最好原材料哪個國家
德國、美國ADS、北歐化工
B. 世界上最先進的數控機床是哪個國家的
我國數控技術的發展起步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通過「六五」期間引進數控技術,「七五」期間組織消化吸收「科技攻關」,我國數控技術和數控產業取得了相當大的成績。非凡是最近幾年,我國數控產業發展迅速,1998~2004年國產數控機床產量和消費量的年平均增長率分別為39.3%和34.9%。盡管如此,進口機床的發展勢頭依然強勁,從2002年開始,中國連續三年成為世界機床消費第一大國、機床進口第一大國,2004年中國機床主機消費高達94.6億美元,國內數控機床製造企業在中高檔與大型數控機床的研究開發方面與國外的差距更加明顯,70%以上的此類設備和絕大多數的功能部件均依靠進口。
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國產數控機床非凡是中高檔數控機床仍然缺乏市場競爭力,究其原因主要在於國產數控機床的研究開發深度不夠、製造水平依然落後、服務意識與能力欠缺、數控,系統生產應用推廣不力及數控人才缺乏等。我們應看清形勢,充分熟悉國產數控機床的不足,努力發展先進技術,加大技術創新與培訓服務力度,以縮短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
美、德、日三國是當今世上在數控機床科研、設計、製造和使用上,技術最先進、經驗最豐富的國家。因其社會歷史條件和政府發展策略不同,各有特點。
美國的數控機床發展
美國歷屆政府都十分重視機床工業,美國國防部等部門因其軍事方面的需求而不斷提出機床的發展方向、科研任務,並且提供充足的經費,同時網羅世界人才,在發展中尤其講究「效率」和「創新」,注重基礎科研。機床技術不斷創新,如1952年研製出世界第一台數控機床、1958年創制出加工中心、70年代初研製成FMS、1987年首創開放式數控系統等。由於美國首先結合汽車、軸承生產需求,充分發展了大量大批生產自動化所需的自動線,而且電子、計算機技術在世界上領先,因此其數控機床的主機設計、製造及數控系統基礎扎實,且一貫重視科研和創新,故其高性能數控機床技術在世界也一直領先。但是其缺點在於偏重基礎科研而忽視應用技術,加上在上世紀80年代政府引導的放鬆,致使數控機床產量增長放緩,於1982年被後起之秀日本超過,並大量進口。從90年代起,政府糾正了過去偏向,數控機床從技術轉向實用,產量又逐漸回升。
美國機床工業起步比英國要晚50年,但在製造技術方面很快就超過了英國,躍居世界首位。1896年福特製造出第一輛汽車,為配合汽車大量生產,格里森公司研製了一整套用於齒輪加工、測量的設備和刀具,其他公司也研製出許多新型高效的自動化機床。1934年研製出世界上第一條組合機床自動線。1948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條年產3000萬套軸承的自動線,使汽車產量迅速提高,1950年汽車產量達到800萬輛(相比2000年中國汽車產量為207萬輛)。從此,美國機床工業迅猛發展,在機床技術先進性、產量、生產規模上,長期居世界首位。雖然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美國經濟衰退,機床工業一度陷入頹勢,被日本、德國先後趕超,但很快由政府採取措施扭轉了局面。
目前,美國機床製造業在高效自動化機床、自動生產線、NC機床、FMS等機床技術及工業生產上仍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主要分布於中西部和東北部各州,主要消費用戶是汽車製造業、航空工業、建築業和醫療設備製造業等。
美國的機床技術之所以能夠在世界上保持長期領先,政府在引導加強研發和不斷創新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首先,對方向性重大科研課題定出計劃、措施並提供充足經費。例如為NC機床的研究開發提供大量經費。為新一代NC系統的研發提供1億美元經費。
其次,組織引導有關科研單位和企業間的科研合作。例如:新一代NC系統的研發,由全美製造科學中心與美國空軍協作開發;CIM的研製,政府組織通用汽車公司、波音飛機公司以及有關機床工業公司共同研發。
再次,新產品開發出來後,組織訂貨推廣使用,同時加速推進科研進一步深化。例如:1952年麻省理工學院研製出第一台NC銑床後,馬上組織軍工部門訂貨100台用於生產,並不斷改進,從而加速NC機床技術不斷提高。又如:1994年美國G&L公司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台VARLA4並聯機構機床後,及時組織有關大學研究分析並在企業中使用,以便在技術上進一步提高。
由於美國缺乏熟練工人以及工人工資相對較高,機床用戶要求機床製造廠家的機床使用性能更具有靈活性並可反復編程,以減少對熟練工人的需求。由於汽車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汽車型號更新周期也越來越短,汽車行業要求機床的性能靈活、使用范圍廣、調試周期短,以適應汽車生產批量少、更新換代快的要求。美國航空業、汽車業和模具製造業對高速機床的需求在不斷增加。由於環保的原因,許多客戶要求機床減少冷卻液的使用量。以上種種情況表明,科技進步是影響美國機床工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比如目前電子化、高速化、精密化成為了美國機床業發展的主流:如美國企業通過網路企業對企業的服務,有效整合供給商與客戶的采購和存貨系統;大型汽車公司(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萊斯勒)和航天航空公司(波音、洛克希德)都通過這種網路服務在全球范圍內與相關體系同步設計開發;機床業的製造過程治理、遠端監控、故障排除和售後服務日漸普及;銑床主軸採用液壓軸承模具,運用非接觸式取代滾珠軸承;線性馬達擺脫應用限制,進入商品化。
著眼未來,美國機床製造有以下明顯的發展趨勢:
一、追求具有更高加工效率的機床。因為提高機床的效率就等於縮短零件的加工周期,縮短加工周期有兩條途徑,一條途徑是提高切削速度,即提高主軸轉速。目前車床和車削中心的主軸轉速都在8000r/min以上,加工中心的主軸轉速一般都在15000~20000r/min,還有40000r/min和60000r/min的。同樣,送給速度也有大幅度提高,可達20m/min,甚至60m/min。隨著切削速度的增加,機床的結構剛性和動態特性都有明顯提高,高速主軸和刀具系統的動平衡設計也獲得相應提高;另一條途徑是減少非加工時間。因為在零件加工過程中有大量的無用時間消耗在工件搬運、上下料、安裝調整、換刀和主軸的升、降速上,因此,復合機床的研發近期發展很快,其核心是在一台機床上要完成車、銑、鑽、鏜、攻絲、鉸孔和擴孔等多種操作工序。車床技術發展的主要趨勢是多功能機床,目前的多功能復合機床實際上就是一台具有車削功能的加工中心。在磨削方面,目前的技術重點是開發基於PC的磨削控制系統,一台磨床能進行內圓、外圓和台階軸磨削,或給機床以不同的循環來加快生產進程,既磨得快又能保證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二、追求更加安全可靠和符合環保要求的機床。由於機床的運行速度的提高,操作者的安全和健康也被提到優先考慮的位置。目前美國研製的高檔機床在可能傷害人的地方幾乎都加有安全警示裝置。干切削和微量潤滑劑切削方法因其可大大減少潤滑劑的揮發而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並且,幾乎整個機床都是被封閉起來的,有些機床甚至看不到切屑,這樣,即使有過量的油霧和煙霧也輕易收集。同時,機床操作者在工作時的環境、位置會被考慮得非常舒適。此外,無污染的清潔加工技術也受到極大重視。
三、機床配套部件產業迅速發展。機床配套件發展很快,品種齊全。主要產品有滾珠絲杠副、精密軸承、各種轉台、換刀裝置、各種氣動、液壓裝置、直線導軌及主軸部件等等。這些配套件產業的發展有力地推動了機床主機的發展,不但有助於提高機床的速度和性能,而且可以大大縮短主機的生產周期,降低生產成本。
四、追求更加完善的控制系統。更高速的處理器和更精確的控制設備使機床的功能和性能完善而強大。技術密集已進入超速發展階段,而集成的要害是開放式結構。PCC技術的應用,開始改變了機床的工作方式,把CNC推向了控制中心而不局限於機床控制器的范圍。控制軟體發展更快,一年甚至改進幾次。CNC製造商已提供一些開放式結構的CNC系統。目前機械製造廠里開放式結構的CNC控制器佔到10%~20%。零件程序可以離線開發,然後傳送到生產車間的編程系統,在CNC控制器上運行,操作者可以觀察、檢測刀具運行情況和加工過程,還可以對加工過程進行必要的修正。美國GEFANUC公司銷售的控制器中,有30%是開放式的,實現了真正的CAM/CNC集成,並趨於智能化控制,還可上網。虛擬製造和無紙化生產的技術基礎已經具備,藉助信息技術,此類軟體的應用將以更快速度發展。
五、追求更高的機床外觀質量。目前,機床製造商更加註重機床造型的美觀和色調的協調柔和,機床精品更向工藝品方向發展。
德國的數控機床發展
德國政府一貫重視機床工業的重要戰略地位,在多方面大力扶植。盡管德國機床工業發展比美國晚,但由於善於學習美國、英國的先進技術,並加強科學實驗和研究分析,非凡是先進工藝方面的研究,因此機床業發展十分迅速。首先,講究「實際」與「實效」。德國非凡注重科學試驗,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基礎科研與應用技術科研並重。其次堅持「以人為本」,不斷提高人員素質。企業與大學科研部門緊密合作,對用戶產品、加工工藝、機床布局研究和數控機床的共性和特性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在質量上精益求精。德國的數控機床質量及性能良好、先進實用,出口遍及世界。尤其是大型、重型、精密數控機床。最後,德國非凡重視數控機床主機及配套件之先進實用,其機、電、液、氣、光、刀具、測量、數控系統、各種功能部件,在質量、性能上均居世界前列。如西門子公司的數控系統,為世界聞名,成為大部分用戶配套的不二選擇。
同樣,德國機床協會(VDW)給德國企業提供一切可能的市場支持,從市場信息、統計資料到各類產品的報告和對要害領域如汽車工業的猜測。VDW藉助中國機床工具協會,為有意在中國尋求合作夥伴的德國公司提供直接接觸的機會;提供所有各類設備和服務的進口認證以及其他貿易信息;根據需要組織中方有關人員到德國進行技術培訓活動;組織德國企業代表團參加在中國的大型金屬加工展覽會,以及聯系德國政府提供官方支持。
日本的數控機床發展
日本政府對機床工業的發展異常重視,一方面通過規劃和制定法規(如「機振法」、「機電法」、「機信法」等)引導產業發展,另一方面提供充足的研發經費鼓勵科研機構和企業大力發展數控機床。在重視人才及機床元部件配套上學習德國,在質量治理及數控機床技術上學習美國,並將兩國經驗結合,形成了自己的發展特色而後來居上。
自1958年研製出第一台數控機床後,日本1978年產量(7,342台)就超過了美國(5,688台),並在很長一段時期產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2001年產量46,604台,出口27,409台,佔59%)。戰略上先仿後創,先生產量大而廣的中檔數控機床,大量出口,佔領大部分世界市場份額,並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進一步加強科研,向高性能數控機床發展。日本FANUC公司正是採取這種戰略,在日本政府的引導鼓勵下,針對性地發展市場所需各種低中高檔數控系統,在技術上領先,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機床數控系統供給商。該公司現有職工3,674人,科研人員超過600人,月產能力7,000套,銷售額在世界市場上佔50%,在日本國內約佔80%,對加速日本和世界數控機床的發展起了重大促進作用。
與FANUC公司同時發展的還有其他眾多機械加工配件公司,在政府的引導下這些日本公司都非凡重視發展要害技術和核心產品。這種分工合作關系提高了日本數控機床行業的效率,避免了美國數控機床行業由於各廠家都想成為行業標准而引發的內部爭斗,從而保存了對外競爭力。此外,日本政府還鼓勵一些規模不大但是擁有自己獨特技術優勢的數控機床和自動化設備生產廠家發展自己的專利技術。
中國台灣地區
現代數控機床企業的發展越來越依靠供給鏈,這一點已經被世界各國和地區機床工業發展經驗所證實。比如中國台灣地區的機床產業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中國台灣地區的機床產業屬於裝配型。除了主軸等精密部件,機床生產廠家基本不進行其他的機械加工。鑄造、鈑金、熱處理、噴漆等工藝都交由協作廠來完成,比如友嘉公司有約70家協作廠分布於台中地區。
可見台灣地區的機床產業發展優勢在於已經形成配套完善、品種齊全的機床零部件(配套件)產業,這些零部件廠商都集中在機床廠四周不到百公里的范圍內,部件供給准時、齊全。中國台灣地區機床產業90%以上的生產商都集中在台中地區,相互之間沒有太長的距離,幾乎是一家挨著一家,這樣既可以做到准確供貨,又可以減少庫存,甚至在某些廠家或某些環節實現零庫存。發達的機床零部件工業和便捷完善的供給鏈,是台灣地區機床產業的優勢和驕傲,在獲取零部件的便捷性上甚至優於日本和德國。
此外,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中國台灣地區機床企業普遍重視研發工作,每年的研發投入都在營業額的4%以上。基礎好、資金實力強的公司年研發投入可以達到營業額的5%以上。
C. 日本和德國的數控機床哪個更先進德國數控母機是不是世界領先
德國政府一貫重視機床工業的重要戰略地位,在多方面大力扶植。,於 1956 年研製出第一台數控機床後,德國特別注重科學試驗,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基礎科研與應用技術科研並重。企業與大學科研部門緊密合作,對數控機床的共性和特性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在質量上精益求精。德國的數控機床質量及性能良好、先進實用、貨真價實,出口遍及世界。尤其是大型、重型、精密數控機床。德國特別重視數控機床主機及配套件之先進實用,其機、電、液、氣、光、刀具、測量、數控系統、各種功能部件,在質量、性能上居世界前列。如西門子公司之數控系統,均為世界聞名,競相採用。
日本的數控發展史
日本政府對機床工業之發展異常重視,通過規劃、法規 ( 如 「 機振法 」 、 「 機電法 」 、 「 機信法 」 等 ) 引導發展。在重視人才及機床元部件配套上學習德國,在質量管理及數控機床技術上學習美國,甚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自 1958 年研製出第一台數控機床後, 1978 年產量 (7,342 台 ) 超過美國 (5,688 台 ) ,至今產量、出口量一直居世界首位 (2001 年產量 46,604 台,出口 27,409 台,占 59%) 。戰略上先仿後創,先生產量大而廣的中檔數控機床,大量出口,佔去世界廣大市場。在上世紀 80 年代開始進一步加強科研,向高性能數控機床發展。日本 FANUC 公司戰略正確,仿創結合,針對性地發展市場所需各種低中高檔數控系統,在技術上領先,在產量上居世界第一。該公司現有職工 3,674 人,科研人員超過 600 人,月產能力 7,000 套,銷售額在世界市場上占 50% ,在國內約占 70% ,對加速日本和世界數控機床的發展起了重大促進作用。
德國溫澤做的三坐標測量機
D. 二戰時期的德國為什麼武器裝備十分先進呢
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生產了許多先進的武器裝備。例如,古斯塔夫加農炮、V1導彈、V2導彈、Me-262噴氣式戰斗機、虎式坦克等。開發和設計這些武器需要高水平的科研團隊;製造這些武器需要許多熟練的工程師和熟練工人;使用它們需要一大批訓練有素的優秀官兵。所有這些都來自德國發達和完善的教育體系。之所以德國擁有這樣的先進的武器裝備和他的教育也有很大的關系。
在軍事觀念方面,德國軍隊的戰術觀念比同時期其他軍事大國高出一個層次!德國閃電戰充分發揮了多兵種立體聯合作戰的作用。這種先進的戰術使德國軍隊能夠以弱勝強。在法國戰役中,德國坦克的數量和質量不如英國和法國,但德國閃電戰優化整合了坦克、飛機和其他武器,形成了最強大的戰鬥力。
總得來說,德國之所以在二戰時期的武器裝備如此先進,就是因為他們國家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占據了上風,而且這個國家的工匠精神很厲害。
E. 德國和日本都是世界一流工業強國,誰更勝一籌
肯定是德國更強了,日本比德國稍差一點。雖然兩國都是強國,但是他們的基礎和起點不同,所以導致了現在的實力也不同。
雖然日本抓住了機遇,在工業實力方面好像壓制了德國。但實際上德國的基礎更好,態度更加嚴謹,只是德國人更加低調。
F. 德國相比其他國家的醫療設備技術先進不
近年來,德國逐漸成為很多人出國就醫優先選擇的目的地。德國是西醫的鼻祖,德國人一向以嚴謹治學而著稱。德國的醫療技術水平在全球排名位居前列,在歐盟國家位於前三,德國製造生產的高科技精密儀器更是聞名於全世界,基本壟斷高端醫療儀器市場。德國的醫療技術創新能力更是處於一流水平,僅次於美國。德國生物醫葯行業在心臟、血液循環、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病源研究、預防、基因治療等方面擁有國際先進的水平。
同樣關鍵的是,外國患者在德國就醫不會因為國籍差異而區別對待。另據德國官方統計的數據顯示,來自荷蘭、法國、比利時、波蘭等國,特別是俄羅斯患者到德國就醫的人數逐年上升。從側面證明了作為海外就醫的目的地,德國不僅對中國公民具有可推薦性,而且對具有較高醫療水平的歐洲國家也具有極大吸引力。
G. 想訂購一套礦泉水生產設備,,最好是德國技術的,都有哪些牌子哪個好一些
一、50T/H礦泉水設備介紹
50T/H礦泉水設備產出水符合國家飲用水標准,整套設備採用超濾系統能夠將水中含有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保留在水中,同時將水中顆粒物質、有害物質濾除,確保人們飲用水安全。
二、50T/H礦泉水設備生產工藝流程
原水箱→增壓泵→機械過濾器→活性炭過濾器→全自動軟化水設備→5μm精濾→超濾→凈水箱。
礦泉水設備
三、50T/H礦泉水設備特點
1、高精度:能夠徹底濾除水中細菌、鐵銹、膠體、大分子有機物等物質。保留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符合國家級衛生標准。
2、長壽命:整套設備中配置的超濾系統採用垂直交叉過濾原理,實現自動化清洗、不容易產生堵塞,所以在正確操作情況下,膜元件使用壽命為非正常操作方式的30—50 倍。
3、大通量:設備可以連續運行,出水量穩定、可滿足用戶需求。
4、低成本:整套設備通量大、壽命長、免維護,投資運行成本較低。
H. 哪個國家的鑄造自動化生產線最先進
石油、化工、煤炭行業都是先進的外國設備,自動化應該屬德國、美國和小日本……
I. 德國木工機械設備哪家最好
金田豪邁
金田豪邁在國內木工機械行業已經成為一面不倒的旗幟,它儼然已經成為先進木業機械的代名詞,「金田豪邁木業機械有限公司」前身是「香港金田木業機械有限公司」,公司創建於1981年,時值中國改革開放的最早期,公司自創業以來一直本著勤、誠、信的經營宗旨,致力於引進及推薦世界先進的木工機械設備給國內客戶,在驚濤駭浪的市場競爭中我們已經走過了30年,從當年的藉藉無名到今天的行業領跑者,在這過去的30年裡我們伴隨著中國傢具行業和中國建材業的快速發展,也走過了一段鮮為人知的創業發展之路。金田豪邁現狀今天,金田豪邁已在香港、北京、上海、東莞、成都、杭州、武漢、昆明等全國大中城市共設立了八個主要辦事處及陳列室,並在引入本土化策略之後在中國相關產業密集地,如蘇州、崑山、無錫、鎮江、常州、滁州、合肥、南通、徐州、嘉善、南潯、長沙、南昌等地設立地方聯絡處,我們有著一批專業的工作團隊專門為客戶提供木工機械及行業市場信息、廠房設計咨詢、優化生產體系及產品生產線建議、現貨機械銷售、維修保養、零備件和刀具供貨等一條龍服務。金田豪邁所代理的設備,亦是相當廣泛,除豪邁集團旗下的各種品牌外,還包括貝高、巴吉、高捷、高柏、納狄、孚爾默、赫茲曼等知名品牌所生產的種類開料設備、砂光機、全自動封邊機,多用途加工中心、木材乾燥窯及木材加工設備,以及強化地板線、三層及多層復合地板線、大門及門框生產線、椅子油漆線、印刷線等生產線,同時還引進了一系列的相關高新技術,目前領先於國內同行業水平。金田豪邁發展的里程牌1979年 只是一個生產研磨刀具的小加工廠1981年 金田木業機械有限公司正式成立1982年 首次參加第一屆木業機械廣州展覽會,此次展會結束後金田公司拿下了豪邁、貝高、威猛等知名木業機械生產商在中國的獨家代理權。1983年 在天津,首次自行組辦木業機械展,展會後即取得多個由天津機械進出口公司簽定個於哈爾濱舉辦的木業機械展,金田公司第一次帶領多個分別由德國、義大利及日本等國設備生產商組成的隊伍到中國北方了解當時中國在木業製品的市場情況。1991年 金田公司引入歐洲第一條復合地板生產線,目前在中國已有超過130條進口復合地板生產線是由金田公司引入的。1996年 金田公司引入了德國豪邁第一條強化地板生產線,目前在中國已有超過220條豪邁強化地板生產線1997年 備件中心成立,中心配備通用備件存庫,以便能及時提供客戶所需備件。1998年 德國豪邁集團採納了金田公司的建議在上海松江建立了自己的生產工廠,專門生產適應國內市場需求的小型封邊機、排鑽、砂光機和雙端銑設備2000年 與世界最大的木業機械生產商「德國豪邁集團」全面合作,將金田木業機械25%的股份轉讓於豪邁集團,成立了今天的「金田豪邁木業機械有限公司」2005年 金田豪邁與豪邁集團換股融資完成上海松江二期廠房擴建2006年 公司引入本地化策略,以結構為優勢,以渠道為勝,在中國相關產業密集地,如蘇州、崑山、無錫、鎮江、常州、滁州、合肥、南通、徐州、嘉善、南潯、長沙、南訓部,加強客戶、工程師及操作工人對設備的應用、維護及保養的意識2008年 進行產品整合策略,更凸顯銷售思路,以渠道為勝的優勢2009年 金田豪邁成立3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