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機電設備、設施布置有什麼相關規定的安全距離有什麼要求
主設備室由機械室、電氣室、中央監控室組成。其中的機械室是各個設備與城市各對應的設施相連接,以供給能源、物質並進行交換、分配、處理等的中樞。所以當設計主設備室時,有必要對設備的流程、運行安全性進行充分研究。
流程:主要設備室既與外部有關系統相連,如冷、熱水,電氣等的引進引出,又與分布在建築物內部的末端設備相連,因此要盡可能地形成全面經濟的流動線,這樣既能節約一次投資,又省經常費用。如:
製冷機房要與變電室、泵房一並考慮。而鍋爐房要處於供應燃料方便又有可能在附近建立煙囪的地方,並且要考慮車輛出進的路線。空調機房的設置要考慮送風路線不長,且便於冷熱水管連接,又能有室外空氣接入的地方。排風機房要注意排出室外的風向和周圍環境。
控制室應處於維護管理方便的地方,盡可能設在各設備室的中心地帶;設在靠近樓梯或直接通往走廊等易於疏散的地方。
為確保主要設備搬入搬出的方便,宜直接通向道路,門向外開,運輸時不應妨礙居住部位。應考慮必要的面積。此外,機電設備的壽命比建築物本身要短,所以設置機房時對設備的更新問題,應予考慮。預留安裝孔洞用時要有保證能打開的措施。
(1)鍋爐房、製冷機房有高壓、可燃的危險,必須遵守國家的有關規范,採取可靠的安全措施。鍋爐房燃燒要大量空氣,電機要通風散熱,而且引風、鼓風機雜訊甚大,均要注意。製冷機房應設在一般人員不去的地方如地下室。機房內應有充分的維修通道。為了保證操作人員安全,原則上應考慮有兩個門。因主機房有雜訊及振動,所以在其上方不宜設置聲音要求較嚴的房間。室外冷卻塔還應考慮對周圍環境的雜訊影響。
(2)空調機房、配管、風道及排風機房等這些房間一般要配置在建築的核心部位。在平面設計時,必須決定其位置和大小。
從全面經濟的角度考慮,空調系統不宜太大,且為了與防火、防煙分區相適應,一個空調系統應以專用為主,其服務面積不宜大於500m2。對分層設置的空調機房特別要注意隔聲減振,還要考慮外氣進入的途徑。空調機房與其他房間的隔牆以240磚牆為宜。機房的門應採用隔聲門。機房內還應粘貼吸聲材料。
標准層內的設備間是設備和管線集中的地方,宜設在建築物的中央,或分散在若乾地方。這些地方往往是各工種「互爭」的地盤,這一問題解決得好,將給整個工程帶來先天的優點,若解決不好,不但管線互碰打架,而且會造成系統不合理的布置,能量無謂的消耗,造成無法彌補的後患,設計時千萬注意,最好在初步設計階段各工種就合理地劃分好空間。
頂層設備間,一般問題不大,通風機室應設在管井的上方,新風口與排風分設。
從工程實踐來看,一般大中型民用建築的機房和管井設計,隨建築平面布置與空調系統的不同在機房布置上有很大差別。
❷ 《安規》中:「配電設備不停電時的安全距離」與「人員工作中與配電設備帶電部分的安全距離」要怎麼理解
1、配電設備不停電時的安全距離:
其規定數值如下:10kV及以下一0.7m,35kV—1.0m,110KV一1.5m,220kV一3.0m,500kV一5.0m。
該安全距離規定值是指在移開設備遮欄的情況下,並考慮了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的正常活動范圍內。
如工作人員對帶電部分的距離,能夠保持上述數值時,則允許在該帶電設備不停電的情況下進行工作,手車開關櫃後部鐵門內無網狀遮欄,打開鐵門後也應按此規定的距離執行。
該安全距離並不是單純從放電距離著想的,也不是「最小安全距離」,而是考慮了一定的意外情況和安全裕度以後所確定的數值。
2、人員工作中與配電設備帶電部分的安全距離:
其規定數值如下:10kV及以下一0.4m,35kV一0.6m,110kV—1.5m,220kV一3.0m,500kV一5.0m。
如工作人員在正常工作中對帶電導體的安全距離小於上列數值時,帶電部分必須停電。
當安全距離大於上列數值且又小於第一種安全距離數值時,在工作地點和帶電部分之間加裝牢固可靠的遮攔後,允許在該帶電部分不停電的情況下進行工作。
但是,如帶電導體在檢修人員的後側或兩側,即使大於第一種安全距離,亦應將該帶電設備停電。
(2)設備與設備的安全距離是哪個規范擴展閱讀:
1、電氣工作人員應具備下列條件:
(1)身體健康,經醫生鑒定無妨礙工作的疾病。
(2)具備必要的電氣知識且按其職務和工作性質熟悉國家的有關規程及本規程,並經主管部門考試合格。
(3)必須會觸電急救法和電氣防火和救火方法。
2、變電站值班人員主要工作:
(1)監護儀表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正確果斷地排除故障和事故。
(2)根據負荷大小,設備狀況,檢修試驗等任務,調整運行方式,實施安全技術措施和安全組織措施,配合完成作業任務。
(3)嚴肅認真,正確無誤地記錄運行日誌,按時抄報所規定的表單和報表。
(4)做好調荷節電工作。
(5)做好設備缺陷的檢查記錄和設備的維護,保養工作,提高設備的完好率。
(6)保管好站內消防器材及常用工具。
(7)做好設備和工作場所的清潔衛生工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氣安全工作規程
❸ CNG加氣站設備離周邊安全間距是多少
GB 50156《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規定安全距離為30-50米,
❹ 設備與設備之間的安全距離到底應該是多少那裡有規定啊
規程規定,設備與設備之間的安全距離為0.8米,主要是便於檢修
❺ 帶電設備的安全距離
設備不停電時的安全距離 就是設備運行時的人的安全距離.
工作人員工作中正常活動范圍與帶電設備的安全距離是指設備檢修時人與設備的最小安全距離.
第一個范圍大,第二個范圍小.
也就是說工作人員有經驗,可以在更小的范圍內工作不觸電.
我們如果經驗多也可以小於第一個工作范圍,設備也不放電.
❻ 誰知道電氣的安全距離,國家對其的規定,包括多高的電壓國標對其規定的安全距離和爬電距離。謝謝了。
安全距離:
10KV電力線路與居民區及工礦企業地區的安全距離為6.5米; 非居民區,但是有行人和車輛通過的安全距離為5.5米; 交通困難地區的安全距離為4.5; 公路路面的安全距離7米; 鐵道軌頂的安全距離為7.5米; 通航河道最高水面的安全距離為6米; 不通航的河流、湖泊(冬季水面)的安全距離5米。
安全距離要求:
500kV:5m;220kV:3m;110kV:1.5m;35kV:1m;10kV:0.7m
爬電距離:
根據測量的工作電壓及絕緣等級,決定距離。
一次側交流部分:保險絲前L—N≥2.5mm,L.N PE(大地)≥2.5mm,保險絲裝置之後可不做要求,但盡可能保持一定距離以避免發生短路損壞電源。
一次側交流對直流部分≥2.0mm;
一次側直流地對大地≥2.5mm (一次側浮接地對大地);
一次側部分對二次側部分≥4.0mm,跨接於一二次側之間之元器件;
二次側部分之電氣間隙≥0.5mm即可;
二次側地對大地≥1.0mm即可。
(6)設備與設備的安全距離是哪個規范擴展閱讀:
線路安全距離指導線與地面(水面)、桿塔構件、跨越物(包括電力線路和弱電線路)之間的最小允許距離。
變配電設備安全距離指帶電體與其他帶電體、接地體、各種遮欄等設施之間的最小允許距離。
檢修安全距離指工作人員進行設備維護檢修時與設備帶電部分間的最小允許距離。該距離可分為設備不停電時的安全距離、工作員工作中正常活動范圍與帶電設備的安全距離、帶電作業時人體與帶電體間的安全距離。
安全距離應保證在各種可能的最大工作電壓或過電壓的作用下,不發生閃絡放電,還應保證工作人員對電氣設備巡視、操作、維護和檢修時的絕對安全。
❼ 關於變壓器的安全距離是有什麼標準的
安規規定的
設備不停電時的安全距離:
500kV:5m
220kV:3m
110kV:1.5m
35kV:1.0m
10kV:0.7m
工作人員工作中正常活動范圍與帶電設備的安全距離:
500kV:5.0m
220kV:3.0m
110kV:1.5m
35kV:0.6m
10kV:0.35m
❽ 機械設備如多台車床安裝時,它們之間的距離還有車間通道的大小有規范的要求么
這個在我印象中好像沒什麼標准,主要看你的實際空間,考慮綠色通道,成品物流,半成品下線,廢屑的排放、物流,工人的操作是否方便,維修是否方便幾方面就可以了!
❾ 安全距離標准屬於機械安全標準的哪類標准
安全距離標准屬於機械安全標準的通用安全標准。
機械安全標準的分類如下:
1、基礎安全標准,給出適用於所有機械的基本概念、設計原則和一般特徵;
2、通用安全標准,涉及機械的一種安全特徵或使用范圍較寬的一類安全防護裝置。特定的安全特徵(如安全距離、表面溫度、雜訊等)標准;安全裝置(如雙手操縱裝置、聯鎖裝置、壓敏裝置、防護裝置)標准;
3、機器安全標准,對一種特定的機器或一組機器規定出詳細的安全要求的標准。
機械設備操作安全要求如下:
1、要保證機械設備不發生事故,不僅機械設備本身要符合安全要求,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求操作者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安全操作規程因設備不同而異 ,但基本安全守則大同小異;
2、必須正確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和用具;
3、操作前要對機械設備進行安全檢查,要空車運轉確認正常後,方可投入使用;
4、機械設備嚴禁帶故障運行,千萬不能湊合使用,以防出事故;
5、機械設備的安全裝置必須按規定正確使用,更不準將其拆掉使用;
6、機械設備使用的刀具、工夾具以及加工的零件等一定要按裝牢固,不得松動;
7、機械設備在運轉時,嚴禁用手調整 ,也不的用手測量零件,或進行潤滑、清掃雜物等;
8、機械設備在運轉時,操作者不得離開崗位,以防發生問題無人處置;
9、工作結束後,應切斷電源,把刀具和工件從工作位置退出,並整理好工作場地將零件、夾具等擺放整齊,打掃好機械設備的衛生。
《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第五條 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加強農業機械安全法律、法規、標准和知識的宣傳教育。
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農業機械所有人應當對農業機械操作人員及相關人員進行農業機械安全使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識。
❿ 設備與牆,柱距離,出自哪個規范里
設備與牆:GB/T14776---1993《人類工效學 工作崗位尺寸設計原則及其數字》。
設備與柱:JB7741---1995《金屬切削機床安全要求》。
同時還有以下規定:
1、腳手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兩跨與立桿固定,高低差不應大於1m。靠邊坡上方的立桿軸線到邊坡到邊坡距離不應小於500mm。
2、立柱接長嚴禁搭接,必須採用對接扣件連接,相鄰兩立柱的對接接頭不得在同步內,且對接接頭沿豎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於 500mm,各接頭中心距主節點不宜大於步距的 1/3。
3、滿堂支撐架的可調底座、可調托撐螺桿伸出長度不宜超過300mm,插入立桿內的長度不得小於150mm。
(10)設備與設備的安全距離是哪個規范擴展閱讀:
GB/T 5750 生活飲用水標准檢測方法
GB/T 14848 地下水質量標准
GB/T 17051二次供水設施衛生規范
GB/T6682—1992 分析實驗室用水規格和試驗方法
GB/T8618—2001 制鹽工業主要產品取樣方法
GB/T13025.3 制鹽工業通用試驗方法水分的測定
GB/T13025.4 制鹽工業通用試驗方法水分不溶物的測定
GB/T13025.5 制鹽工業通用試驗方法氯離子的測定
GB/T13025.6 制鹽工業通用試驗方法鈣和鎂離子的測定
GB/T13025.8 制鹽工業通用試驗方法硫酸根離子的測定
GB/T 716-1991 碳素結構鋼冷軋鋼帶
GB/T 13702-1992 計算機軟體分類與代碼
GB/T 20918-2007 信息技術
GB/T 19003-2008 軟體工程
GB/T15538-1995 軟體工程標准分類法
GB/T15538-1995油脂過氧化值測定
GB/T9386-2008 計算機軟體測試文檔編制
GB/T9385-2008 計算機軟體需求規格說明
GB/T5532-2008 計算機軟體測試規范
GB/T 18221-2000 信息技術程序設計語言
GB/T 11457-2006 信息技術軟體工程
GB/T8567-2006 計算機軟體文檔編制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