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汽車空調加註製冷劑的操作過程
1、安裝歧管壓力表,將綠色的軟管的一端接壓力表的中部,另一端接真空泵,然後進行抽真空作業。
2、安裝製冷劑罐。
3、從高壓側加註製冷劑:發動機不工作時,打開高壓側閥門加入製冷劑直到低壓表到大約0. 98 MPa,加註後,關閉閥門。
4、檢查漏氣,用電子檢漏計檢測系統漏氣的情況。
5、從低壓側加註製冷劑:關閉高壓側閥門後,起動發動機並運行空調,打開歧管壓力計,加規定量的製冷劑。
6、更換加註罐時,關閉高低壓兩側的閥門;更換後,打開驅氣閥從中部的軟管(綠色)和歧管壓力表中放出空氣。
7、根據歧管壓力表的壓力顯示檢查製冷劑的加註量。在製冷劑加註量達到規定量時,歧管壓力表的壓力也應達到規定值。
8、製冷劑加註量符合要求後,關閉低壓側閥門並關閉發動機。
製冷劑又稱製冷工質,是製冷循環的工作介質,利用製冷劑的相變來傳遞熱量,既製冷劑在蒸發器中汽化時吸熱,在冷凝器中凝結時放熱。
當前能用作製冷劑的物質有80多種,最常用的是氨、氟里昂類、水和少數碳氫化合物等。1987年9月在加拿大的蒙特利爾室召開了專門性的國際會議,並簽署了《關於消耗臭氧層的蒙特利爾協議書》,於1989年1月1日起生效,對氟里昂在的R11、R12、R113、R114、R115、R502及R22等CFC類的生產進行限制。
B. 汽車空調怎麼放出製冷劑
一般情況下,汽車空調製冷劑是不會失效的,它只有一種可能,就是泄露。每一輛汽車都會有輕微的製冷劑泄露,這個沒有任何規律而言,所以小編建議每兩年檢查一次就可以了。
二測用溫度計測量室內機的進、出風口的溫差差值在8℃以上為正常溫差越大說明空調的工作情況越好好的可達15℃左右。而差值低於8℃的就可能需要加製冷劑了。
三看在開機十幾分鍾後打開室內機面板應看到蒸發器銅管上穿滿鋁片進行熱交換的部件上均勻布滿冷凝水這樣為正常空氣濕度大時多反之較少。如果一半有一半沒有就可能是缺製冷劑。如局部結霜或結冰也不正常。
四察使用半年以上的用戶可察看室內機的管道接頭和室外機閥門處是否有明顯的漏油跡象。如有明顯的漏油現象則表明機器有泄漏因為油氟互溶漏油必漏氟漏氟必漏油。
除以上常規的判斷方法外專業人士提醒消費者如果空調出現製冷效果不理想一定要請專門的售後人員上門檢查不要自行盲目添加製冷劑。
C. 汽車空調怎麼製冷,怎麼制熱呢
汽車空調系統與一般家庭空調的製冷原理和結構基本一樣,都是利用製冷劑的特性,在其壓力下降時,吸收通da過蒸發器外表面空氣的熱量,達到降低氣溫的目的。 在裝置構成上,汽車空調主要由壓縮器、冷凝器、蒸發器、膨脹閥、管道、冷凝風扇、真空電磁閥、怠速器等組成。
空調系統分類(按動力源分) 獨立式空調:有專門的動力源(如第二台燃機)驅動整個空調系統的運行。一般用於長途貨運、高地板大中巴等車上。
非獨立式空調:直接利用汽車的行駛動力(發動機)來運轉的空調系統。非獨立式空調由主發動機帶動壓縮機運轉,並由電磁離合器進行控制。接通電源時,離合器斷開,壓縮機停機,從而調節冷氣的供給,達到控制車廂溫度的目的。其優點是結構簡單、便於安裝布置、噪音小。由於需要消耗主發動機10%-15%的動力,直接影響汽車的加速性能和爬坡能力。同時其製冷量受汽車行駛速度影響,如果汽車停止運行,其空調系統也停止運行。絕大部分轎車、麵包車、小巴都使用這種空調。即引擎帶動壓縮機,把氣態冷凍劑壓進冷凝器。風扇對著冷凝器吹助其散熱,管道的冷凍劑在這里轉變成液態。冷凍劑通過接受器(雪種瓶)流到膨脹閥,在膨脹閥的作用下冷凍劑解除壓力,在蒸發器的管路中氣化,同時大量吸熱,此時由鼓風機吹過蒸發器最終吹進車廂的空氣被冷卻,這樣,空調製冷的效果就達到了。
空調的主要構件 雪種瓶——實際上是一個貯存冷凍劑(雪種)及吸收冷凍劑水分、雜質的裝置。一方面,它相當於汽車的油箱,為泄露冷凍劑多出的空間補充冷凍劑。另一方面,它又像空氣濾清器那樣,過濾掉冷凍劑中摻雜的雜質。雪種瓶中還裝有一定的硅膠物質,起到吸收水分的作用。 冷凝器和蒸發器——它們雖然叫法不一樣,但結構類似。它們都是在一排彎繞的管道上布滿散熱用的金屬薄片,以此實現外界空氣與管道物質的熱交換的裝置。冷凝器的冷凝指的是其管道的冷凍劑散熱從氣態凝成液態。其原理與發動機的散熱水箱相近(區別只在於水箱的水一直是液態而已),所以它經常被安裝在車頭,與水箱一起,共同享受來自前方的習習涼風。總之冷凝器是哪裡涼快哪裡去,以便其散熱冷凝。蒸發器與冷凝器正好相反,它是冷凍劑由液態變成氣態(即蒸發)吸收熱量的場所。 電子扇——是幫助冷凝器散熱的主要工具。 壓縮機——是空調製冷系統的心臟,它是一種使製冷劑在系統循環的動力源。
D. 汽車空調是怎麼製冷的
汽車空調的製冷工作原理如下:
汽車空調工作時,製冷系統內的低
壓、低溫製冷劑蒸氣被壓縮機吸入並壓縮為高壓、高溫的過熱蒸氣後
排至冷凝器;同時車外側風扇吸入
的外部空氣流經冷凝器,帶走製冷劑放出的熱量,使高壓、高溫的制
冷劑蒸氣結為高壓液體。
高壓液體經過節流(膨脹閥)降壓
降溫流入蒸發器,並在相應的壓力下蒸發,吸取周圍熱量,同時車內側風扇使車內空氣不斷進入蒸發器的翅片間進行熱交換,並將放熱後變冷的氣體送向車內。
如此室內外空氣不斷循環流動,達到降低溫度的目的汽車空調的製冷與一般家庭空調的製冷原理和結構基本一樣,都是利用製冷劑的特性,在其壓力下降時,吸收通過蒸發器外表面空氣的熱量,達到降低氣溫的目的。
空調的使用、維護與保養
1、選擇合適的空調溫度。當然在夏季,許多人喜歡把溫度調的很低。殊不知當溫度調得過低,會影響身體健康,所以空調溫度調整一定要適宜。
人體最適宜的溫度是20℃至25℃,超過28℃,人就會覺得悶熱。而低於14℃,人就會覺得冷。因此,空調應將車內溫度控制在18℃至25℃之間,溫度過低容易使人生病。
2、夏季進車立即啟動內循環。汽車在烈日下停放的時間較長時,有些車主喜歡一啟動汽車就立刻開啟空調並開啟內循環,認為這樣可以讓車廂內溫度下降得快一點。但因為車內的溫度比車外溫度高,所以這樣反而效果不好。
剛進入車內的時候,應該先開窗通風,並開啟外循環,把熱氣都排出去。等車廂內溫度下降之後,再換成內循環。
3、人們都知道要在全封閉狀態下使用空調。對於汽車空調也一樣,在使用過程中若車門,車窗關閉不嚴,將使製冷效果不佳,而且還浪費燃油。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汽車空調
E. 汽車空調怎麼用
使用汽車空調的方法:
按下A/C按鈕。打開風扇開關,把溫控扭擰到藍色一側出冷風,調節風速,設置溫度。把溫控扭擰到紅色一側,打開風扇開關,出熱風。
汽車空調的正確使用方法:
1、人們都知道要在全封閉狀態下使用空調。對於汽車空調也一樣,在使用過程中若車門,車窗關閉不嚴,將使製冷效果不佳,而且還浪費燃油。
2、空調出風口方向隨意調。有的車主在使用空調時,不注意調整空調吹風的方向,這不利於發揮空調的最佳效果。根據冷空氣下沉、熱空氣上升的原理,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開冷氣時將出風口向上,開暖氣時將出風口向下。
3、長時間開著空調。有的車主常常在上車後就一直開著空調,但是長時間使用空調會使冷凝器壓力過大,這會對製冷系統造成損耗,因為空調是發動機的一個沉重負擔,而發動機本身就是一個發熱體,更何況在高溫天氣下。一些小排量汽車在這種情況下甚至會出現水沸現象,影響駕駛也降低了空調效率。因此每次使用空調時間不宜過久,如果車內溫度已經達到舒適的溫度,就可以把空調關掉,隔一會兒再開。
4、選擇合適的空調溫度。當然在夏季,許多人喜歡把溫度調的很低。殊不知當溫度調得過低,會影響身體健康,所以空調溫度調整一定要適宜。人體最適宜的溫度是20℃至25℃,超過28℃,人就會覺得悶熱。而低於14℃,人就會覺得冷。因此,空調應將車內溫度控制在18℃至25℃之間,溫度過低容易使人生病。
5、夏季進車立即啟動內循環。汽車在烈日下停放的時間較長時,有些車主喜歡一啟動汽車就立刻開啟空調並開啟內循環,認為這樣可以讓車廂內溫度下降得快一點。但因為車內的溫度比車外溫度高,所以這樣反而效果不好。剛進入車內的時候,應該先開窗通風,並開啟外循環,把熱氣都排出去。等車廂內溫度下降之後,再換成內循環。
6、不要開著空調在車內吸煙。由於車廂內吸煙,煙霧一下子排不出去,刺激眼睛和呼吸系統,不利於健康,若吸煙,應將空調通風控制調整到「排出」位置,使車廂內煙霧排出車外。
7、不在開著空調的停駛車內長時間休息或睡眠。由於汽車密封好,車輛停駛時,車廂內通氣性差,若此時開著空調休息或睡眠,很可能因發動機排出的CO氣體漏入車內引起人員中毒,甚至死亡。
8、低速行駛時盡量不使用空調。行車中遇到交通堵塞時,不要為提高空調效能而使發動機以較高轉速運轉,因為這樣做對發動機和空調壓縮機的使用壽命都有不利影響。
9、先熄火再關空調。有的車主常常在熄火之後才想起關閉空調,這對發動機是有害的,因為這樣在車輛下次啟動時,發動機會帶著空調的負荷啟動,這樣的高負荷會損傷發動機。因此每次停車後應先關閉空調再熄火,而且也應該在車輛啟動兩三分鍾、發動機得到潤滑後,再打開空調。
F. 汽車空調到底怎麼使用
打開空調的方法:
按下A/C按鈕。打開風扇開關,把溫控扭擰到藍色一側出冷風,調節風速,設置溫度。把溫控扭擰到紅色一側,打開風扇開關,出熱風。
汽車空調的正確使用方法:
1、人們都知道要在全封閉狀態下使用空調。對於汽車空調也一樣,在使用過程中若車門,車窗關閉不嚴,將使製冷效果不佳,而且還浪費燃油。
2、空調出風口方向隨意調。有的車主在使用空調時,不注意調整空調吹風的方向,這不利於發揮空調的最佳效果。根據冷空氣下沉、熱空氣上升的原理,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開冷氣時將出風口向上,開暖氣時將出風口向下。
3、長時間開著空調。有的車主常常在上車後就一直開著空調,但是長時間使用空調會使冷凝器壓力過大,這會對製冷系統造成損耗,因為空調是發動機的一個沉重負擔,而發動機本身就是一個發熱體,更何況在高溫天氣下。一些小排量汽車在這種情況下甚至會出現水沸現象,影響駕駛也降低了空調效率。因此每次使用空調時間不宜過久,如果車內溫度已經達到舒適的溫度,就可以把空調關掉,隔一會兒再開。
4、選擇合適的空調溫度。當然在夏季,許多人喜歡把溫度調的很低。殊不知當溫度調得過低,會影響身體健康,所以空調溫度調整一定要適宜。人體最適宜的溫度是20℃至25℃,超過28℃,人就會覺得悶熱。而低於14℃,人就會覺得冷。因此,空調應將車內溫度控制在18℃至25℃之間,溫度過低容易使人生病。
5、夏季進車立即啟動內循環。汽車在烈日下停放的時間較長時,有些車主喜歡一啟動汽車就立刻開啟空調並開啟內循環,認為這樣可以讓車廂內溫度下降得快一點。但因為車內的溫度比車外溫度高,所以這樣反而效果不好。剛進入車內的時候,應該先開窗通風,並開啟外循環,把熱氣都排出去。等車廂內溫度下降之後,再換成內循環。
6、不要開著空調在車內吸煙。由於車廂內吸煙,煙霧一下子排不出去,刺激眼睛和呼吸系統,不利於健康,若吸煙,應將空調通風控制調整到「排出」位置,使車廂內煙霧排出車外。
7、不在開著空調的停駛車內長時間休息或睡眠。由於汽車密封好,車輛停駛時,車廂內通氣性差,若此時開著空調休息或睡眠,很可能因發動機排出的CO氣體漏入車內引起人員中毒,甚至死亡。
8、低速行駛時盡量不使用空調。行車中遇到交通堵塞時,不要為提高空調效能而使發動機以較高轉速運轉,因為這樣做對發動機和空調壓縮機的使用壽命都有不利影響。
9、先熄火再關空調。有的車主常常在熄火之後才想起關閉空調,這對發動機是有害的,因為這樣在車輛下次啟動時,發動機會帶著空調的負荷啟動,這樣的高負荷會損傷發動機。因此每次停車後應先關閉空調再熄火,而且也應該在車輛啟動兩三分鍾、發動機得到潤滑後,再打開空調。
G. 汽車空調製冷液怎麼加
1、安裝歧管壓力表,將綠色的軟管的一端接壓力表的中部,另一端接真空泵,然後進行抽真空作業。 2、安裝製冷劑罐。 3、從高壓側加註製冷劑:發動機不工作時,打開高壓側閥門加入製冷劑直到低壓表到大約0. 98 MPa,加註後,關閉閥門。 4、檢查漏氣,用電子檢漏計檢測系統漏氣的情況。 5、從低壓側加註製冷劑:關閉高壓側閥門後,起動發動機並運行空調,打開歧管壓力計,加規定量的製冷劑。 6、更換加註罐時,關閉高低壓兩側的閥門;更換後,打開驅氣閥從中部的軟管(綠色)和歧管壓力表中放出空氣。 7、根據歧管壓力表的壓力顯示檢查製冷劑的加註量。在製冷劑加註量達到規定量時,歧管壓力表的壓力也應達到規定值。 8、製冷劑加註量符合要求後,關閉低壓側閥門並關閉發動機。製冷劑又稱製冷工質,是製冷循環的工作介質,利用製冷劑的相變來傳遞熱量,既製冷劑在蒸發器中汽化時吸熱,在冷凝器中凝結時放熱。當前能用作製冷劑的物質有80多種,最常用的是氨、氟里昂類、水和少數碳氫化合物等。1987年9月在加拿大的蒙特利爾室召開了專門性的國際會議,並簽署了《關於消耗臭氧層的蒙特利爾協議書》,於1989年1月1日起生效,對氟里昂在的R11、R12、R113、R114、R115、R502及R22等CFC類的生產進行限制。 1990年6月在倫敦召開了該議定書締約國的第二次會議,增加了對全部CFC、四氯化碳(CCL4)和甲基氯仿(C2H3CL3)生產的限制,要求締約國中的發達國家在2000年完全停止生產以上物質,發展中國家可推遲到2010年。另外對過渡性物質HCFC提出了2020年後的控制日程表。HCFC中的R123和R134a是R12和R22的替代品。
H. 汽車空調製冷怎麼開
開汽車空調製冷方法如下:
1、汽車啟動後等待大約3到5分鍾,到水溫升至正常溫度時開啟空調。
I. 車輛空調製冷怎麼調最合適你知道嗎
在炎熱的夏天開車時需要打開空調降溫但是有時候即使車開到最冷風開到最大車也不夠涼。原因可能是汽車空調使用不當。汽車空調的正確用法是指北方。很多車主都注意到空調控制面板有三個開關外循內循環他們是做什麼的。外循環就是打開車內車外的道路,用風扇吸車外的空氣。
如果冷凝水不能及時乾燥就會積灰久而久之就會導致製冷量下降,出現異味問題。先關空調可以通過氣流乾燥冷凝水,避免污垢堆積。如果空調里積了灰塵,不要慌,你需要掌握空調的清潔方法。汽車空調正確使用指南,降溫速度快且涼爽,新老司機快速收集如何清洗汽車空調清洗汽車空調可分為更換濾芯和清洗管道兩個步驟。
帶有更換濾芯的車輛空調的正確使用指南。冷卻速度快而且很涼。車外空氣進入車內時,濾芯負責過濾空氣中的灰塵等雜物。時間長了這些雜物會堵塞濾芯,導致急劇下降。正常情況下,原濾芯的壽命約為一年或三萬公里,需要定期更換濾芯。更換濾芯需要購買與車型對應的濾芯。濾芯一般位於副駕駛下方,也就是幾個卡扣或者螺絲,非常容易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