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雷達是超聲波嗎
是電磁波
雷達,將電磁能量以定向方式發設至空間之中,藉由接收空間內存在物體所反射之電波,可以計算出該物體之方向,高度及速度.並且可以探測物體的形狀,以地面為目標的雷達可以探測地面的精確形狀。
1922年美國泰勒和楊建議在兩艘軍艦上裝備高頻發射機和接收機以搜索敵艦。1924年英國阿普利頓和巴尼特通過電離層反射無線電波測量賽層的高度。美國布萊爾和杜夫用脈沖波來測量亥維塞層。1931年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利用拍頻原理研製雷達,開始讓發射機發射連續波,三年後改用脈沖波1935年法國古頓研製出用磁控管產生16厘米波長的撜習窖捌鰏,可以在霧天或黑夜發現其他船隻。這是雷達和平利用的開始。1936年1月英國W.瓦特在索夫克海岸架起了英國第一個雷達站。英國空軍又增設了五個,它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1937年美國第一個軍艦雷達XAF試驗成功。 1941年蘇聯最早在飛機上裝備預警雷達。1943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製出機載雷達平面位置指示器,可將運動中的飛機柏攝下來,他膠發明了可同時分辨幾十個目標的微波預警雷達。1947年美國貝爾電話實驗室研製出線性調頻脈沖雷達。50年代中期美國裝備了超距預警雷達系統,可以探尋超音速飛機。不久又研製出脈沖多普勒雷達。 1959年美國通用電器公司研製出彈道導彈預警雷達系統,可發跟蹤3000英里外,600英里高的導彈,預警時間為20分鍾。 1964年美國裝置了第一個空間軌道監視雷達,用於監視人造地球衛星或空間飛行器。1971年加拿大伊朱卡等3人發明全息矩陣雷達。與此同時,數字雷達技術在美國出現。
雷達一詞來自英語radar,無線電波探測裝置。它號稱「千里眼」。看到「雷」這個字,馬上會讓人想到天邊的雷鳴和閃電,突出了一個快字。自然,雷達這種「千里眼」的作用也就讓人印象更深了。
2. 無線電無線電波和超聲波是一樣的嗎
無線電波和超聲波不一樣。
1、無線電波:
無線電波頻率大約為10KHz~30,000,000KHz,或波長30000m~10μm的電磁波,由於它是由振盪電路的交變電流而產生的。
頻率越低,傳播損耗越小,覆蓋距離越遠,繞射能力也越強。但是低頻段的頻率資源緊張,系統容量有限,因此低頻段的無線電波主要應用於廣播、電視、尋呼等系統。
2、超聲波:
超聲波是一種頻率高於20000Hz的聲波,它的方向性好,反射能力強,易於獲得較集中的聲能,在水中傳播距離比空氣中遠,可用於測距、測速、清洗、焊接、碎石、殺菌消毒等。在醫學、軍事、工業、農業上有很多的應用。超聲波因其頻率下限超過人的聽覺上限而得名。
(2)超聲波無線電波雷達是什麼擴展閱讀:
超聲波的作用可促使發生或加速某些化學反應。例如純的蒸餾水經超聲處理後產生過氧化氫;溶有氮氣的水經超聲處理後產生亞硝酸,染料的水溶液經超聲處理後會變色或退色。
這些現象的發生總與空化作用相伴隨。超聲波還可加速許多化學物質的水解、分解和聚合過程。超聲波對光化學和電化學過程也有明顯影響。
各種氨基酸和其他有機物質的水溶液經超聲處理後,特徵吸收光譜帶消失而呈均勻的一般吸收,這表明空化作用使分子結構發生了改變。
3. 無線電波跟超聲波是一樣的嗎這個問題是從課文的寫法上來提的
是從課文內容來提的。
無線電和超聲波是來自課文中的兩種事物,所以這個問題是根據課文內容提出來的。
本文主要講了科學家經過反復研究,揭開了蝙蝠在夜裡安全飛行的秘密,並從中受到啟發,發明了雷達安裝在飛機上,保證飛機在夜裡安全飛行的過程。教育我們要注意事物與人類之間的關系,樹立從小學科學、愛科學的意識。
本文可分成三段,各段落大意為: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寫飛機能安全夜航是因為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啟示。
第二部分(第3-7自然段):寫經過反復試驗和研究,科學家終於揭開了蝙蝠夜裡飛行的秘密。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寫科學家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給飛機裝上了夜間探路的雷達。
(3)超聲波無線電波雷達是什麼擴展閱讀
雷達
雷達是利用極短的無線電波進行探測的裝置。無線電波傳播時遇到障礙物就能反射回來,雷達就根據這個原理,把無線電波發射出去再用接收裝置接收反射回來的無線電波,這樣就可以測定目標的方向、距離、大小等,接收的電波映在指示器上可以得到探測目標的影像。
雷達在使用上不受氣候條件的影響,廣泛應用在軍事、天文、氣象、航海、航空等方面。
事實上雷達的發明早於蝙蝠回聲定位能力的科學發現。1888年,赫茲已經可以用儀器產生無線電波。1917年羅伯特·沃特森·瓦特成功設計雷暴定位裝置,這標志著雷達的誕生。而直到1930年美國兩位大學生將蝙蝠帶進了大學物理實驗室,才偶然發現了蝙蝠可以發出超聲波。
4. 雷達的超聲波是怎麼發出的 請具體解釋下雷達的內部結構 無線電波是靠啥發出來的
雷達發出的是無線電波.艦艇聲納發出的才是超聲波.
5. 雷達是超聲波還是電磁波
雷達是利用電磁波探測目標的電子設備。
雷達發射電磁波對目標進行照射並接收其回波,由此獲得目標至電磁波發射點的距離、距離變化率(徑向速度)、方位、高度等信息。
雷達,即用無線電的方法發現目標並測定它們的空間位置。因此,雷達也被稱為「無線電定位」。
(5)超聲波無線電波雷達是什麼擴展閱讀:
雷達的主要分類:
1.按照雷達信號形式分類,有脈沖雷達、連續波雷達、脈部壓縮雷達和頻率捷變雷達等。
2.按照角跟蹤方式分類,有單脈沖雷達、圓錐掃描雷達和隱蔽圓錐掃描雷達等。
3.按照目標測量的參數分類,有測高雷達、二坐標雷達、三坐標雷達和敵我識對雷達、多站雷達等。
4.按照雷達採用的技術和信號處理的方式有相參積累和非相參積累、動目標顯示、動目標檢測、脈沖多普勒雷達、合成孔徑雷達、邊掃描邊跟蹤雷達。
5.按照天線掃描方式分類,分為機械掃描雷達、相控陣雷達等。
6.按雷達頻段分,可分為超視距雷達、微波雷達、毫米波雷達以及激光雷達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雷達
6. 無線電與雷達有什麼區別它們不是都使用電波的嗎
主要區別是,性質不同、原理不同、應用不同,具體如下:
一、性質不同
1、無線電
無線電是指在所有自由空間(包括空氣和真空)傳播的電磁波,是其中的一個有限頻帶,上限頻率在3THz(太赫茲),下限頻率較不統一, 在各種射頻規范書, 常見的有3KHz~3THz(ITU-國際電信聯盟規定),9KHz~3THz,10KHz~3THz 。
二、原理不同
1、無線電
無線電技術的原理基於電磁波理論,即導體中電流強弱的改變會產生無線電波。利用這一現象,通過調制可將信息載入於無線電波之上。當電波通過空間傳播到達收信端,電波引起的電磁場變化又會在導體中產生電流。通過解調將信息從電流變化中提取出來,就達到了信息傳遞的目的。
2、雷達
雷達發射電磁波對目標進行照射並接收其回波,由此獲得目標至電磁波發射點的距離、距離變化率(徑向速度)、方位、高度等信息。
三、應用不同
1、無線電
廣播、電視、電話、數據傳輸、藍牙、導航、雷達、加熱、生物學應用、天文學應用等。
2、雷達
廣泛應用於社會經濟發展(如氣象預報、資源探測、環境監測等)和科學研究(天體研究、大氣物理、電離層結構研究等)。星載和機載合成孔徑雷達已經成為當今遙感中十分重要的感測器。以地面為目標的雷達可以探測地面的精確形狀。其空間分辨力可達幾米到幾十米,且與距離無關。雷達在洪水監測、海冰監測、土壤濕度調查、森林資源清查、地質調查等方面也顯示出了很好的應用潛力。
7. 超聲波雷達組成是
超聲波雷達內部有一個發射頭和一個接收頭,安裝在同一面上。在有效的檢測距離內,發射頭發射特定頻率的超聲波,遇到檢測面反射部分超聲波;接收頭接收返回的超聲波,由晶元記錄聲波的往返時間,並計算出距離值;超聲波雷達可以通過模擬介面和IIC介面兩種方式將數據傳輸給控制單元。
(7)超聲波無線電波雷達是什麼擴展閱讀
雷達所起的作用跟眼睛和耳朵相似,當然,它不再是大自然的傑作,同時,它的信息載體是無線電波。 事實上,不論是可見光或是無線電波,在本質上是同一種東西,都是電磁波,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都是光速C,差別在於它們各自的頻率和波長不同。
其原理是雷達設備的發射機通過天線把電磁波能量射向空間某一方向,處在此方向上的物體反射碰到的電磁波;雷達天線接收此反射波,送至接收設備進行處理,提取有關該物體的某些信息(目標物體至雷達的距離,距離變化率或徑向速度、方位、高度等)。
測量速度原理是雷達根據自身和目標之間有相對運動產生的頻率多普勒效應。雷達接收到的目標回波頻率與雷達發射頻率不同,兩者的差值稱為多普勒頻率。從多普勒頻率中可提取的主要信息之一是雷達與目標之間的距離變化率。當目標與干擾雜波同時存在於雷達的同一空間分辨單元內時,雷達利用它們之間多普勒頻率的不同能從干擾雜波中檢測和跟蹤目標。測量目標方位原理是利用天線的尖銳方位波束,通過測量仰角靠窄的仰角波束,從而根據仰角和距離就能計算出目標高度。
測量距離原理是測量發射脈沖與回波脈沖之間的時間差,因電磁波以光速傳播,據此就能換算成雷達與目標的精確距離。
8. 什麼是超聲波雷達
超聲波雷達是一款極其常見的感測器。如果覺得超聲波雷達有些陌生,那麼它還有一個更通俗的名字——倒車雷達。它是汽車駐車或者倒車時的安全輔助裝置,能以聲音或者更為直觀的顯示器告知駕駛員周圍障礙物的情況,解除了駕駛員駐車、倒車和起動車輛時前後左右探視所引起的困擾,並幫助駕駛員掃除了視野死角和視線模糊的缺陷。
9. 課文《蝙蝠和雷達》裡面的題目無線電波和超聲波是一樣的嗎
不一樣,無線電波是帶電物體來回運動產生的,叫電磁波,光就是一專種電磁波,速度是光屬速;
超聲波是一般物體快速來回運動產生的,屬於機械波中的聲波,人發出的和聽到的就是聲波,超過人耳上限2萬赫茲頻率的就叫超聲波,低於人耳下限20赫茲頻率的叫次聲波,它們的速度都是聲速。
《蝙蝠和雷達》是滬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26課的課文,這篇課文主要講科學家通過反復試驗,揭開了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原因,並從中受到啟發,給飛機裝上雷達,解決了飛機在夜間安全飛行的問題。
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識短文,敘述思路清晰,邏輯性強,可以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通過飛機夜行這種現象,提出飛機怎麼能安全飛行的問題,這是全文要說明的主要問題。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第二部分:科學家做了三次試驗,結果證明,蝙蝠夜裡飛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
第三部分:科學家從蝙蝠身上受到啟示,給飛機裝上雷達,保證了飛機安全飛行。這項研究告訴人們,研究生物可以對人類的創造發明有所啟示。課文後一頁的「資料袋」簡單地介紹了近代新興的學科──仿生學。
10. 汽車的倒車雷達使用的是超聲波,而真正的雷達使用的是電磁波,為什麼又叫倒車雷達呢要專業解釋。
倒車雷達就相當於超聲波探頭,從整體上來說超聲波探頭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用電氣方式產生超聲波,其二是用機械方式產生超聲波,鑒於目前較為常用的是壓電式超聲波發生器,它有兩個電晶片和一個共振板,當兩極外加脈沖信號,它的頻率等於壓電晶片的固有震盪頻率時,壓力晶片將會發生共振,並帶動共振板振動,將機械的能轉為電信號的這一過程,這就成了超聲波探頭的工作原理。為了更好地研究超聲波和利用起來,人們已經設計和製造出很多超聲波發聲器,超聲波探頭加以運用在使用汽車倒車雷達上。
雷達是白天黑夜均能探測遠距離的目標,且不受霧、雲和雨的阻擋,具有全天候、全天時的特點,並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因此,它不僅成為軍事上必不可少的電子裝備,而且廣泛應用於社會經濟發展(如氣象預報、資源探測、環境監測等)和科學研究(天體研究、大氣物理、電離層結構研究等)。星載和機載合成孔徑雷達已經成為當今遙感中十分重要的感測器。以地面為目標的雷達可以探測地面的精確形狀。其空間分辨力可達幾米到幾十米,且與距離無關。雷達在洪水監測、海冰監測、土壤濕度調查、森林資源清查、地質調查等方面顯示了很好的應用潛力
不一個概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