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空調符合能量守恆嗎
製冷量和製冷功率同樣以瓦特作單位,但實則含義有不同.
製冷量是一個熱量單位,它並不是表示空調製造了這么多的能量,而是表示,空調是將這么多的熱量轉移到了室外.
製冷功率是電功率單位,它表示空調轉移了這么多熱量(製冷量)所消耗的電功率.
② 為什麼空調的製冷量和製冷功率不等
平常我們很容易將空調製冷量與耗電功率弄混,因為兩者都是以千瓦為單位。本文從原理入手,介紹兩者區別。
當你問一個家庭用戶,你所用空調的用電功率是多大時,他可能答比如「5千瓦」,實際上家用哪有這么大功率呀?顯然,他說的是製冷量,而耗電功率僅約2千瓦,這是怎麼回事呢?
空調的製冷量,實際上就是從使用的室內「搬出去」的熱量,通過轉移熱量而達到降溫效果。
熱量過去常用卡(cal)千卡(kcai)表示,千卡也稱大卡。現在熱量統一用功率表示,用「千瓦」(kw)。他們之間什麼關系呢?
1千瓦=860千卡/小時(精確一點為859.85千卡/小時)
此外,我們還應把它與電功率建立起來聯系,才能回答前面提出的問題。我們知道:
電壓的單位是:1伏(v)=1焦耳/庫倫。
電流的單位是:1安(a)=1庫倫/秒。
功率的單位是:
單位功率=單位電壓×單位電流=1伏×1安=(1焦耳/庫倫)×(1庫倫/秒)=1焦耳/秒。表示每秒做功的速率。
而我們的功率一般是以小時為單位時間,並且功率單位為瓦(w)。那麼我們將1焦耳/秒的分子分母同乘以3600,得:
1瓦=(1焦耳×3600)/(1秒×3600)=3600焦耳/小時。
1千瓦=3600千焦/小時
現在要和熱量建立聯系。我們知道,熱的功當量是:
1焦耳=0.24卡(精確一點是0.2389卡)。
1千焦=2.4×10-4千卡。
從而熱量的功率為:
1千瓦=(3600千焦×2.389×10-4千卡)/小時=860千卡/小時。
或:1度電=1千瓦·小時=860千卡
那麼本文開頭用戶所說的5千瓦相當於多少熱功率呢?就是:
5千瓦=5×860千卡/小時=4300千卡/小時。
我們了解了電功率和熱的關系,由銘牌或說明書上製冷量就可以計算出熱大卡。如上面用戶所說的機子,我們查一下空調的說明書或銘牌,他所說的應是製冷量5千瓦,查製冷量5千瓦的空調,其耗電量僅為2千瓦左右。
製冷量5千瓦的空調,其耗電量僅為2千瓦左右,這決定於「cop」也就是「能效比」或「性能系數」
。
能效比公式為:
能效比=製冷量/製冷運行所消耗的功率
注意,冬天空調制熱時的公式與製冷同。
能效比因廠家、型號不同而不同,家用空調一般為2~3,好一點的做到了3~4。
我們應選用能效比高的空調,以降低耗電量。
小結:
(1)1千瓦=860千卡/小時。
(2)製冷量以千瓦為單位,耗電量也以千瓦為單位。
(3)製冷量不等於耗電功率,前者大於後者,其倍數決定於能效比。
(4)能效比=製冷量/製冷運行所消耗的電功率
(5)能效比越高,耗電量越小。
(6)不要把製冷量與耗電功率相混,真正計算用電多少的是耗電功率。
空調的工作原理是熱泵,空調的額定功率是單位時間空調消耗的電能。製冷功率是單位時間空調運送熱能的多少。熱能的單位和電能的單位一樣,才造成這樣的誤解。拿水泵做個比方,一台1千瓦的水泵抽水一小時消耗消耗1千瓦時電能,也就是一度電,而他抽水是幾個立方米這樣的問題
電功率和熱功率的比值,一般在3左右
③ 請問:空調製冷量和空調功率是否違背能量守恆
1
相同的
2
空調製冷同時,室外亦產生熱量
能量守恆的公式為
室外排熱量-室內製冷量=輸入功率
3
能量單位是
J
製冷量是功率單位
定義公式為
1W=1J/s
s為秒
4
這里說的製冷量是指單位時間內的製冷能力
5
隨意簡單的回答希望能幫助你理解
④ 一匹到底是735w,還是2500W,如果說輸入功率是735w,那製冷量怎麼是2500W,能力不守恆
一匹電量=735w,一匹冷量=2500w,這是兩個不同的物理單位,用這735W的電,可以產生2500w的冷量。空調相當於一個熱泵,將熱量從低溫處抽到高溫處,抽2500w的冷量耗電735w。所以製冷時室內吹冷風,室外吹熱風。這過程中能量是守恆的,因為:
產熱量-製冷量=耗電量。
⑤ 空調製冷量,能量守恆
----空調的製冷量為什麼比輸入功率要大很多? 空調器無論是製冷還是制熱,都是通過輸入電能使壓縮機對製冷劑做功,並以製冷劑為熱量傳輸載體,將從低溫區吸收的熱量向高溫區排放,也即起到「熱量搬運工」的作用,並不是直接由電能產生冷量(或熱量)的能量轉換! ----空調器其作用是靠空氣壓縮系統的控制,達到將能量「放大」並轉移的目的,「放大」的能量,原本就存在室內外空氣之中。而且整個工作過程中是遵守能量守恆定律的: 製冷時,【排往室外的熱量】約等於【從室內吸收的熱量】加上【輸入電能中轉化成熱能的部分】,所以空調的製冷量要比輸入功率要大很多; 制熱時,【送往室內的熱量】約等於【從室外吸收的熱量】加上【輸入電能中轉化成熱能的部分】,所以空調的制熱量也要比輸入功率要大很多。 ----只要大家留意空調器的說明書或銘牌就會發現,額定製熱量明顯比額定製冷量大(對於帶輔助電加熱的熱泵式空調器,只有輔助電加熱裝置產生的熱量是直接由電能轉換的),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製冷的時候,真正有用的是【從室內吸收的熱量】,而制熱的時候,【送往室內的熱量】都是有用的,其包括了【從室外吸收的熱量】和【輸入電能中轉化成熱能的部分】。 ----在冬天,用耗電1000W的電熱裝置(如電熱汀、暖風機等),最多隻能產生1000W的熱量,而耗電1000W的熱泵式空調器,就約有3000W的制熱量,因而使用熱泵式空調器取暖有明顯的優越性:經濟省電、安全可靠、效果好。 ----在耗電量相同的情況下,用戶當然希望自家的空調器能產生更多的冷量或熱量,這就涉及到空調器的重要參數——能效比(EER)。EER是針對製冷而言的,其定義為:在額定工況和規定條件下,空調器進行製冷運行時,製冷量與消耗功率之比(其單位是W/W,可略去),它表示了消耗單位電能所能獲得的製冷量。EER的值越大,表示空調器的節能性和經濟性越好。 ----在冬天,用耗電1000W的電熱裝置(如電熱汀、暖風機等),最多隻能產生1000W的熱量,而耗電1000W的熱泵式空調器,就約有3000W的制熱量,因而使用熱泵式空調器取暖有明顯的優越性:經濟省電、安全可靠、效果好。
⑥ 關於空調製冷,求理論支持,為什麼功量不守恆
空調製冷,支持能量守恆,空調用電只是給空調壓縮機供電,正真的製冷原理是壓縮機將製冷劑壓縮壓力低的室內吸收熱量,壓力高的室外放出熱量,對室內來說是製冷,在冬天的制熱過程是室內外反過來就是了,所用的電能只是轉換為壓縮機的機械能了。
⑦ 電功率1000瓦的空調製冷工率2200瓦是什麼意思其違反能量守恆定律嗎
沒有違反能量守恆定律。
之所以出現這種錯覺是因為對概念把握就不準確,混淆概念所致。
所說的1000W是空調機組理論單位時間耗電量,也就是消耗功率。
而另外的2200W指的是空調單位時間內從一個空間往另外一個空間轉移的熱量多少,並不是產生了這么多的熱量或冷量,這個概念是製冷量,不是製冷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