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多個超聲波感測器如何判斷是接收到哪個超聲波信號
紅外光電的感測器還好,為了避免干擾可以使用不同頻率的載波去調制。
如果是超聲波(現在常用的是40KHz的中心頻率),則在分辨是哪個超聲波返回信號上有些難度,建議使用分時復用的方式,一個超聲波工作完畢,另外一個再工作。
怎麼分配IO口,就感測器電路怎麼設計了,如果前端通道設計好,IO可以使用IIC,UART等串列方式,IO口線就很少。如果是模擬量輸入,或其他方式,IO就多一些。
㈡ 超聲波探傷儀怎麼分辨表面缺陷與內部缺陷呢
根據所得到的缺陷數據和工件的實際情況進行判斷。比如20mm厚的工件,你探到的缺陷深度在19.5mm,那麼這個缺陷就是表面缺陷,如果缺陷深度在10mm,那就是內部缺陷。
㈢ 如何檢測超聲波發射器是否發出超聲波
在探頭的前方加一個標準的超聲接收設備,空氣中是微音器,水中一般叫標准水聽器,看看有沒有信號輸出,和輸出的信號強度.
㈣ 無損檢測中超聲波檢測,氣孔、夾渣、裂紋、未熔合、未焊透等缺陷的波形具有什麼樣的特點怎麼才能分辨
1 單個氣孔波形:可以用直探頭檢驗,當圍繞最大波高略微移動探頭時,由於氣孔表面光滑,多呈現球形,所以波形通常為水平不變,波高不變。
2 單個夾雜:可以用直探頭檢驗,當圍繞最大波高略微移動探頭時,水平不變,波高稍稍變小。
3 裂紋:種類比較多,如單條,一般為厚度方向,直探頭檢查時當量很小很難看出。當用斜探頭
可以測出厚度方向的寬度,寬度有變化,波高變化明顯。圍繞缺陷旋轉斜探頭,裂紋延長方向
波高基本看不到。焊縫中與條形夾雜有些相似,條形夾雜用單直探頭波高還是比較明顯的。同
時斜探頭檢測時,條形夾雜寬度在厚度方向變化不大,長度方向末端波高變化比裂紋小。
如多條,比如炸開形狀的裂紋,常出現大缺陷的補焊處。缺陷用直探頭就能分辨,缺陷波高明
顯,占寬大,底波衰減厲害有時候無底波。和縮孔波形相似,但中心移動探頭波高高度變化比
縮孔大,一般縮孔位置為中間和熱結處,而多條裂紋則位置不固定,由於應力原因多不在工件
中間。
4 未融合:位置出現在母材與焊材的熔合線上,同時由於斜探頭角度的原因,熔合線兩側波高明顯不同。
5 未焊透:和焊接坡口有關,檢測時通過深度來判斷,此缺陷出現在坡口狹窄處,同時兩側波高相差不明顯。
以上淺見,不能絕對,僅供參考。探傷總有確定不準的時候,當無法確認種類,建議按嚴重的種類評定,寧枉勿縱。
㈤ 超聲波探傷儀第一步找始波怎麼找
始波不用找,開機後最前段的高波就是始波。可以到東方嘉儀網站上找一下探傷儀的操作視頻看看基本的操作步驟。
㈥ 超聲波探傷儀中的閥門是什麼
是閘門,也叫做波門,超聲波探傷的過程中,出現傷波需要用閘門套住傷波,才能在屏幕上顯示傷波的數據。
㈦ 超聲波和次聲波在不知道頻率的情況下如何分辨
聽是聽不到了,對於次聲波,如果振幅足夠大的話,人體皮膚能感知振動,看杯子里的水也能發現,剩下的就是超聲波了,同樣如果振幅足夠大的話,皮膚會有灼熱感,但由於超聲波指向性很強,移動下位置,這種感覺就沒有或位移了,而次聲波沒有指向性,雖然人聽不見這兩種聲波,但某些動物能聽見,他們或許有不同尋常的表現,
㈧ 在超聲波無損檢測中,始波與始脈沖和一次底波沖三者是什麼關系怎麼確定
始波與始脈沖大體相同,是發聲晶片附近的聲波;
一次底波是工件底面一次回波,與始波之間距離為工件厚度,與始波的聲程差為2倍工件厚度。
㈨ 如何判斷物體發出的是超聲波還是次聲波
超聲波不清楚,次聲波在20赫一下,人耳朵是聽不到的,但是能有一些症狀
聲波是屬於機械波中一種,是縱波,機械波傳播跟電磁波不一樣,電磁波傳播不需要介質,機械波傳播需要介質,機械波產生條件:一、要有介質;二、要有振源。在月亮上,宇航員講話是不能相互聽到,月亮上是真空,沒有聲波賴於傳播的介質---空氣,所以只能看到嘴一張一翕,光有振動,沒有傳播的介質,所以振動不能形成波從而傳播。
聲波傳播速度是由介質決定的,如聲波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為340米每秒,在水中為1450米每秒,在鑄鐵中為3000多米每秒,不同介質傳播速度不一樣,且還與介質物理性質如:溫度、壓強有關。溫度變化也會引起波速小范圍的變化。
傳播的速度與聲波的頻率無關,頻率高低表現為聲調高低,女人講話更尖銳,是頻率高的緣故,而男人發出「鴨公嗓」,聲音低沉,是因為他的聲音頻率低。但在同一介質中傳播速度是一樣的。
聲波中能被人耳聽到的是頻率在20赫茲---20000赫茲,高於20000赫茲的叫超聲波,近乎直線傳播,衍射不明顯,利用這個特性,用在回聲定位上,蝙蝠飛行是靠發出超聲波來捉蟲或辯別障礙物,仿生學中應作它製造雷達。潛水艇上的聲吶(Sonar)是通過發出超聲波,根據反射回來的波的特性探測海底的物體。
低於20赫茲的叫次聲波,次聲波產生於地震、火山爆發、風暴、海嘯,槍炮發射、核爆炸。由於它頻率低,波長較長,衰減小。能傳播很遠距離。如:1883年8月,南蘇門達臘和爪哇島之間的克拉卡托火山爆發,產生的次聲波繞地球三圈,全長十多萬公里,歷時108 小時,1961年蘇聯在北極圈內新地島進行核試驗激起的次聲波繞地球轉了35圈。
東南亞的那次海嘯是因為太平洋各國很少碰到海嘯,所以探測次聲波設備少,實際上利用海嘯前傳播過來的次聲波完全可作出提前預防。地震前動物如狗、老鼠表現不安是因為有些動物能感覺次聲波。
次聲波應用:
1、利用次聲波傳播比地震波、海嘯快,用於預測台風,海嘯,火山爆發。
2、通過測定生物某些器官發出微弱次聲波特性,了解器官的活動情況,人們研製出了「次聲波診療儀」,可檢測人體器官工作是否正常。
3、因為頻率在4--6赫茲的次聲波與人體內各器官固有頻率相同,所以會使人體的器官與這種頻率次聲波產生共振,所以4-6赫茲的次聲波對人損傷很大,未來若製成次聲波武器,那種武器發出次聲波只對人或動物產生傷害,不會造成環境污染,或損壞其它物體。
次聲波應用前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