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數控機床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數控機床的基本組成包括加工程序載體、數控裝置、伺服驅動裝置、機床主體和其他輔助裝置。下面分別對各組成部分的基本工作原理進行概要說明。
1、加工程序載體:將零件加工程序用一定的格式和代碼,存儲在一種程序載體上,如穿孔紙帶、盒式磁帶、軟磁碟等,通過數控機床的輸入裝置,將程序信息輸入到CNC單元。
2、數控裝置:CNC系統是一種位置控制系統,它是根據輸入數據插補出理想的運動軌跡,然後輸出到執行部件加工出所需要的零件。
3、伺服與測量反饋系統:伺服系統的作用是把接受來自數控裝置的指令信息,經功率放大、整形處理後,轉換成機床執行部件的直線位移或角位移運動。
4、機床主體:它是在數控機床上自動地完成各種切削加工的機械部分。
5、數控機床輔助裝置:輔助裝置是保證充分發揮數控機床功能所必需的配套裝置。
(1)機床原理一般分什麼擴展閱讀:
數控機床有如下特點:
1、對加工對象的適應性強,適應模具等產品單件生產的特點,為模具的製造提供了合適的加工方法;
2、加工精度高,具有穩定的加工質量;
3、可進行多坐標的聯動,能加工形狀復雜的零件;
4、加工零件改變時,一般只需要更改數控程序,可節省生產准備時間;
5、機床本身的精度高、剛性大,可選擇有利的加工用量,生產率高(一般為普通機床的3~5倍);
6、機床自動化程度高,可以減輕勞動強度;
7、有利於生產管理的現代化。數控機床使用數字信息與標准代碼處理、傳遞信息,使用了計算機控制方法,為計算機輔助設計、製造及管理一體化奠定了基礎;
8、對操作人員的素質要求較高,對維修人員的技術要求更高;
9、可靠性高。
2. 普通車床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是什麼
1. 普通車床的結構主要包括床身、主軸箱、進給箱、溜板箱、刀架、光杠、絲杠和尾座等部件。這些部件共同作用,實現對圓形工件的加工。
2. 車床的工作原理如下:
- 主電動機M1負責驅動主軸,實現工件的主運動以及刀具的橫向和縱向進給運動。通常,這個電動機是一個固定速度的籠型非同步電動機,通過機械方式進行變速,以滿足不同的轉速需求。
- 冷卻泵電動機M2在加工過程中提供冷卻液,以降低刀具和工件的溫度,防止過度熱損傷。該電動機直接啟動,並保持連續運行狀態。
- 刀架快速移動電動機M3用於刀架的快速定位,可以根據操作需求手動控制其啟停。
3. 在電氣系統方面,電氣原理圖是核心,指導了電氣元件的工作關系。理解並掌握電氣原理圖、元件索引方法的使用,以及自鎖、互鎖等基本概念,是進行機床維護和操作的基礎。此外,了解三相非同步電動機的啟動和制動方法也同樣重要。
4. 機床的潤滑方式和潤滑油脂的選擇是基於機床的結構、自動化程度、工作條件以及對精度的要求綜合決定的。潤滑的目的是減少磨損和降低能耗,同時要避免因潤滑不當引起的溫升和振動。由於機床結構復雜且精密,其傳動裝置多樣,因此對潤滑油品的粘度、油性、抗氧化性、抗極壓性能等有不同要求,以確保設備正常運行和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