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數控機床進給系統用齒輪傳動副時,要用消系措施,其消除的是什麼間隙
側隙
雙齒復輪消除間隙的制原理:
1、可以看成是將一個齒輪劈成為兩個薄一點的齒輪,再合並到一起安裝,並兩個齒輪之間裝有可以周向相對扭轉錯位的裝置
2、實際上,這個雙齒輪與相鄰的嚙合齒輪同時嚙合,嚙合時,雙齒輪中的一個輪齒與相鄰輪齒的受力面嚙合,而雙齒輪的另外一個輪齒與相鄰輪齒的背面嚙合,這樣,雙齒輪實際上是想「鉗子」一樣「咬住」相嚙合的齒輪
3、雙齒輪的設計關鍵:周向微調裝置,調好之後要能鎖緊
⑵ 齒輪齒條間隙怎麼消除
齒輪齒條間隙消除方法:
進給力不大時,可以採用類似於圓柱齒輪傳動中的雙薄片齒輪結構,通過錯齒的方法來消除間隙;
當進給力較大時,通常採用雙厚齒輪的傳動結構。圖8-10是雙厚齒輪的傳動結構圖。進給運動由軸2輸入,通過兩對斜齒輪將運動傳給軸1和軸3,然後由兩個直齒輪4和5去傳動齒條,帶動工作台移動。軸2上面兩個斜齒輪的螺旋線的方向相反。如果通過彈簧在軸2上用一個軸向力F,使斜齒輪產生微量的軸向移動,這時軸1和軸3便以相反的方向轉過微小的角度,使齒輪4和5分別與齒條的兩齒面貼緊,消除了間隙。
⑶ 在機械設計中如何消除齒輪齒條傳動中的間隙。
首先:來齒輪位置一定做成可以調節源,比如偏心軸承座結構或長孔,微調齒輪齒條嚙合間隙,不至於太大或太小
其次:控制系統必須設置回程間隙補償指令,調整齒輪反轉後的傳動間隙,比如實際要走5mm,考慮到間隙,調整伺服電機脈沖數,實際行走可能5.2mm,這0.2就是傳動間隙,具體數值需要測試後才知道。
第三:為了使得切割圖形不失真,一定要考慮傳動部件的慣量和伺服電機慣量比,最好小於3,
⑷ 數控機床齒輪嚙合怎麼消除回城差
消除螺紋傳動間隙 ,或消除軸承間隙,都可以消除齒輪回程間隙。
⑸ 消除傳動齒輪間隙的措施有哪些
普通的齒輪副為了保證順利轉動,不卡死都是有一定的間隙要求。要求消除齒輪副間隙的齒輪,主要用於儀表、機床等需要正反轉都需要精密傳動的地方。這個在設計時提出無隙要求,製造廠家可以按要求生產。如果是已有的有隙齒輪,可以通過調整安裝距的方式變成無隙,但是運轉時,有可能卡死喲。
⑹ 數控機床進給系統用什麼方法消除反向間隙
通過兩方面來調整,一是數控系統里邊調整,二是機械調整。
在數控系統內里調整建議找專業容人員來調,如果你的反向間隙不大,可以在數控系統里邊設置一下,目的就是每一次反向的時候把間隙的部分減去。
再一個是通過機械調整,一般是齒輪的間隙,這個可以通過齒輪消隙機構來實現,常用的有雙齒輪消隙。如果絲杠螺母有間隙就要調整一下絲杠和螺母的間隙,梯型絲杠可以用雙螺母調整間隙,滾珠絲杠最好有專業廠家來調整。
最簡單的還是把數控系統里的參數修改一下,當然這只適用於間隙不大,而且間隙值穩定的情況下。如果數控調整還沒有改善,最好是要請專業的維修人員來把機械部分維修一下。一般來說間隙調整不是太大的問題。
⑺ 如何消除齒輪正反轉間隙
換高精度的減速器,這個辦法成本很高;如果輸出力矩不大的話,加一組消隙齒輪也行。
輪緣上有齒能連續嚙合傳遞運動和動力的機械元件。齒輪是能互相嚙合的有齒的機械零件,齒輪在傳動中的應用很早就出現了。19世紀末,展成切齒法的原理及利用此原理切齒的專用機床與刀具的相繼出現,隨著生產的發展,齒輪運轉的平穩性受到重視。
製造齒輪常用的鋼有調質鋼、淬火鋼、滲碳淬火鋼和滲氮鋼。鑄鋼的強度比鍛鋼稍低,常用於尺寸較大的齒輪;灰鑄鐵的機械性能較差,可用於輕載的開式齒輪傳動中;球墨鑄鐵可部分地代替鋼製造齒輪 ;塑料齒輪多用於輕載和要求雜訊低的地方,與其配對的齒輪一般用導熱性好的鋼齒輪。
⑻ 如何調整齒側嚙合間隙
1剛性調整方法剛性調整法是指調整後齒側間隙不能自動補償的調整方法。它要求嚴格地控制齒輪的齒厚及齒距的誤差,用這種方法調整的齒輪傳動有較好的傳動精度,結構也比較簡單。偏心軸套式消除間隙結構,如圖2-15所示,電動機l是通過偏心軸套2裝在齒輪箱殼體上,通過轉動這個軸套,來調整兩個齒輪的中心距,進而調整了鹵隙。用帶有錐度的齒輪來消除間隙的結構。數控機床在加工齒輪1及2時,把分度圓柱面變成帶有小錐度的圓錐面,使其齒厚在軸向E稍有變化。裝配時,只要改變墊圈3的厚度,就可以調整齒輪l與2的告隙。當圓錐而角度增加,會使嚙合情況變壞。斜齒輪消除間隙結構。寬齒輪4同時與兩個薄片齒輪l和2嚙合,薄片齒輪通過平鍵與軸相連。數控機床互相不能相對回轉,在兩片齒輪中間有一個墊片3,通過墊片3的厚度的變化,使斜齒輪的螺旋線錯位,則左右兩個齒面分別與寬齒輪4的齒面緊貼,消除了間隙。數控機床摯片厚度的增加量血可用下式計算:At=Acot{3式中,d為齒側間隙;p為斜齒輪的螺旋角。這種結構承受載荷能力較小,因為在正向或反向旋轉時,分別只有一個薄齒輪承受載荷。
2柔性調整方法柔性調整法是指調整後齒側間隙可以自動補償的調整方法。即使齒輪齒厚和周節有差異的情況下,仍可以保證無齒隙的嚙合。雙齒輪錯齒式消除間隙結構。兩個相同齒數的薄片齒輪l和2與另一個寬齒輪相嚙合。兩個薄片齒輪套裝在一起,並可作相對回轉。每個齒輪的端面均勻分布著4個螵孔,分別裝上凸耳3和8。齒輪1的端面還有另外4個通孔,凸耳8可在其中穿過,彈簧4兩端分別鉤在凸耳3和調節螺釘7上,通過螺母5調節彈簧4的拉力,調節完畢用螺母6鎖緊。數控機床彈簧的拉力使薄片齒輪錯位,即兩個薄片齒輪的左右齒面分別緊貼在寬齒輪齒槽的左右齒面上,消除齒側的間隙。但是正反轉只有一個薄齒片承受載荷,所以扭力受到了限制,彈簧力應能克服扭矩力,否則就失去了消除間隙的作用。碟形彈簧消除斜齒輪齒側間隙的結構。齒輪1和2同時與寬齒輪6嚙合,螺母5通過墊圈4調節碟形彈簧3,使它保持一定的壓力。數控機床彈簧的作用力應調整適當,使齒輪在軸上目B左右移動,而叉不偏斜,因而要求齒輪內孔右一定長度的導向長度。
⑼ 齒輪消除間隙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點
1、基齒厚制,固定齒厚的極限偏差,通過改變中心距基本偏差來獲得不同的最小極限側隙;
2、基中心制,固定中心距的極限偏差,通過改變齒厚的上偏差來得到不同的最小極限側隙。
在回轉機構的傳動中,小齒輪與回轉軸承安裝在一起,是標准件,齒厚不能改變,為了滿足齒輪承受大載荷的需要,小齒輪的厚度不能減小。
還需要採用正變位來增加齒輪厚度。所以用該種方法獲側隙在回轉機構的側隙調整是無效的。必須採用基齒厚制,即通過改變中心距基本偏差來獲得不同的最小極限側隙。
(9)數控機床怎麼消除齒輪間隙擴展閱讀
測量軸承的間隙時,為得到穩定的測量值,一般對軸承施加規定的測量負荷。 因此,所得到的測量值比真正的間隙(稱做理論間隙)大,即增加了測量負荷產生的彈性變形量。 但對於滾子軸承來說,由於該彈性變形量較小,可以忽略不計。安裝前軸承的內部間隙一般用理論間隙表示。
軸承間隙的調整:
1、採取加減軸承蓋與機座間的墊片厚度進行調整。
2、利用安裝在軸承蓋上的螺釘推動壓在軸承外圈上的壓蓋進行調整。
齒輪位置的調整:因齒輪與軸的安裝形式大都是採用一端為軸肩或台階定位,另一端的定位主要採用隔套,所以齒輪的位置只有通過加減隔套的長度來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