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隧道設備殘值怎樣計算公式
設備殘值指的是設備資產原值計提折舊後的剩餘價值。一般設備在報廢時總會余留一部分殘余價值。因為折舊計算是在設備使用之初就需要進行,因此,一般需要預先確定設備的剩餘價值,然後再計算每一期的折舊額。為了便於計算,通常採用固定資產殘值率來做事先估計,一般選擇設備原值的1%~5%計算。
預計凈殘值,是指假定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已滿並處於使用壽命終了的預期狀態,從該項資產處置中獲得的扣除預計處置費用後的金額。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和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㈡ 固定資產殘值怎麼算
固定資產殘值=固定資產原值*殘值率(一般為5%)
固定資產殘值是指固定資產報廢時回收的殘料價值。主要是在固定資產喪失使用價值以後,經過拆除清理所殘留的、可供出售或利用的零部件、廢舊材料等的價值。
固定資產殘值在會計科目中,通過設置"固定資產清理"對其進行核算。實際收回的殘值,借記"原材料"或"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確定固定資產應提折舊總額時,一般先扣除預計殘值,然後確定折舊率。從固定資產的原值中扣除預計殘值後,再加上預計的清理費用作為應提折舊總額。固定資產未來的殘值一般採用預計凈殘值率數值的辦法來確定。
相關規定:
(1)內資企業固定資產殘值比例:
《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31條規定:固定資產在計算折舊前,應當估計殘值,從固定資產原價中減除,殘值比例在原價的5%以內,由企業自行確定。
(2)外資企業固定資產殘值比例: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取消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若干審批項目後續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3]127號)的規定,根據稅法實施細則第三十三條規定,企業的各類固定資產在計算折舊前,應該估計殘值,從固定資產原價減除。殘值應當不低於原價的10%;需要少留或不留殘值的,須經當地稅務機關批准。取消上述審批後,對企業新購置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在計提折舊前,其殘值暫統一確定為10%。對一些固定資產凡能預見在其使用年限結束後無法變賣、或者沒有變賣價值的,可不留殘值。
㈢ 我想計算一些設備的殘值該如何計算呢如下圖!麻煩老師幫忙解答下吧!
以前稅務有參考殘值,
現在都由企業自己確定了。
建議你了解市場情況,
然後確版定殘值率權,
根據每項材料的庫存金額
以及殘值率來計算殘值。
這樣對企業殘值測算更有指導意義。
當然也可以隨意確定
殘值率3%或5%去進行計算。
㈣ 固定資產殘值怎計算
固定資產殘值的計算如下:
固定資產殘值=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殘值率。
在計算折舊時,把固定資產原值減去估計凈殘值後的余額稱為折舊基數或者折舊總額。所以,預計凈殘值的大小和確定方法,直接影響到企業可以稅前扣除的折舊額。
副標題回答:
該固定資產折舊期限應該為5年,那麼殘值率應為1-19.4%*5=3%
殘值為:原值*殘值率=5124*3%=153.72
(4)設備殘值計算在哪個項目里擴展閱讀:
固定資產凈殘值屬於固定資產的不轉移價值,不應計入成本、費用中去,在計算固定資產折舊時,採取預估的方法,從固定資產原值中扣除,到固定資產報廢時直接回收。固定資產凈殘值占固定資產原值的比例一般在3%~5%之間。
一般殘值比例在原價的5%以內,由企業自行確定;由於情況特殊,需調整殘值比例的,應報主管稅務機關備案。按照我國現行財務制度,根據重要性會計原則,公司通常只把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勞動資料,列為固定資產:
第一,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房屋及建築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它與生產經營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
第二,不屬於生產經營主要設備的物品,單位價值在2000元以上,並且使用期限超過兩年的物品。凡不符合上述標准和條件的勞動資料,都不作為固定資產管理與核算,而應作為低值易耗品管理與核算。
㈤ 設備殘值怎麼算
設備原值是1740000,設備殘值是設備原值的5%,殘值是原值1740000乘以5%,是87000
㈥ 機械設備殘值計算
殘值:34萬*10%=3.4萬
現設備凈值:假設等額折舊,年折舊率(34萬-3.4萬)/15年=2.04萬/年
月折舊率=2.04萬/12=1700元, 同時等於月折舊率0.5%.
凈值:31.96萬
㈦ 什麼是殘值
殘值( salvage value.resial value or scrap value)是指在一項資產使用期滿時預計能夠回收到的殘余價值,也就是在固定版資產使用期滿報廢時處置權資產所能收取的價款。如果一項資產預期期滿後能交換一項新資產,那麼其殘值就等於預期交換來的資產的價值。
一般殘值的計算方法:固定資產原值×殘值率
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率常見為3%-5%,可根據具體情況調整。
(7)設備殘值計算在哪個項目里擴展閱讀:
預計凈殘值是指假定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年限已滿並處於使用年限終了時的預期狀態,企業目前從該項資產處置中獲得的扣除預計處置費用後的金額。凈殘值不應分攤到固定資產的各服務期間,在計算固定資產應計折舊額時應予以扣除。
關於預計凈殘值率:內資企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及實施細則》第三十一條:殘值比例在原價的5%以內,由企業自行確定。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做好已取消的企業所得稅審批項目後續管理工作的通知》(國稅發〔2003〕70號)第二條之規定固定資產殘值比例統一為5%。
㈧ 機器折舊中殘值怎麼計算
1.年限
會計中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殘值率可以由本企業自己來做決定,
但稅法在固定資產折舊年限上有規定如下(最低折舊年限):房屋、建築物為20年;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電子設備和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以及與生產經營有關的器具、工具、傢俱等為5年,而且稅法規定凈殘值率不得低於10%。
所以為了,年底匯算清繳時不調整這些內容,還是按稅法規定的好。詳細如下:
工業企業固定資產分類折舊年限表
一、通用設備部分
折舊年限
1.機械設備
10━14年
2.動力設備
11━18年
3.傳導設備
15━28年
4.動輸設備
8━14年
5.自動化控制及儀器儀表
自動化、半自動化控制設備
8━12年
電子計算機
4━10年
通用測試儀器設備
7━12年
6.
工業窯爐
7━13年
7.工具及其他生產用具
9━14年
8.非生產用設備及器具
設備工具
18━22年
電視機、復印機、文字處理機
5━8年
二、專用設備部分
折舊年限
9.冶金工業專用設備
9━15年
10.電力工業專用設備
發電及供熱設備
12━20年
輸電線路
30━35年
配電線路
14━16年
變電配電設備
18━22年
核能發電設備
20━25年
11.機械工業專用設備
8━12年
12.石油工業專用設備
8━14年
13.化工、醫葯工業專用設備
7━14年
14.電子儀表電訊工業專用設備
5━10年
15.建材工業專用設備
6━12年
16.紡織、輕工專用設備
8━14年
17.礦山、煤炭及森工專用設備
7━15年
18.造船工業專用設備
15━22年
19.核工業專用設備
20━25年
20.公用事業企業專用設備
自來水
15━25年
燃氣
16━25年
三、房屋、建築物部分
折舊年限
21.房屋
生產用房
30━40年
受腐蝕生產用房
20━25年
受強腐蝕生產用房
10━15年
非生產用房
35━45年
簡易房
8━10年
22.建築物
水電站大壩
45━55年
其他建築物
15━25年
2.折舊方法
1.年限平均法(特點: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內,採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的折舊額是相等的)
公式: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壽命】*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2.工作量法(根據實際工作量計算每期應計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
公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1-預計凈殘值
率)】/預計總工作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3.雙倍余額遞減法(一般應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到期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後的凈值平均攤銷)
公式: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年限】*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每月月初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月折舊率
4.年數總和法(指將固定資產的原價減去預計凈殘值後的余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的折舊額)
公式: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和】*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㈨ 請問固定資產殘值如何計算
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變更。預計凈殘值,又稱估計殘值,是指假定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已滿並處於使用壽命終了時的預期狀態,企業目前從該項資產處置中獲得的扣除預計處置費用後的金額。通俗的說,預計凈殘值是指固定資產在報廢時,預計殘料變價收入扣除清算時清算費用後的凈值。在計算折舊時,把固定資產原值減去估計凈殘值後的余額稱為折舊基數或者折舊總額。所以,預計凈殘值的大小和確定方法,直接影響到企業可以稅前扣除的折舊額。原內資企業所得稅,對於固定資產凈殘值率規定了一個5%的比例;外資企業所得稅,則將固定資產凈殘值率的下限定為10%,即固定資產殘值率不低於原價的10%. 新實施的《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九條規定,固定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折舊,准予扣除。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變更。 《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二條規定,企業的固定資產由於技術進步等原因,確需加速折舊的,可以縮短折舊年限或者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