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製冷機組冷卻水管道應該怎樣配
潤滑油的作用:
1)在螺桿與壓縮室以及陰陽螺桿之間形成動態密封,減少製冷劑在壓縮過程中由高壓側向低壓側的泄漏。
2)冷卻被壓縮的製冷劑,油被噴入壓縮機內,吸收製冷劑氣體在壓縮過程中產生的熱量,降低排氣溫度。
3)在軸承以及螺桿之間形成油膜支撐轉子,並開始潤滑作用。
4)傳遞壓差力,驅動容量調節系統,通過壓縮機的加卸載電磁閥的動作,調節容調滑塊的位置,實現壓縮機容量調節控制。
5)降低運轉噪音。
說明:壓縮機內部潤滑油系維系壓縮機正常運轉之關鍵,一般潤滑油的問題有:
1)異物混入,致潤滑油污染,多個機油過濾器。
2)高溫效應致潤滑油降低,失去潤滑功能。
3)系統水份污染,酸化,侵蝕電機。
壓縮機冷凍油檢測和更換:
對於系統廠商而言,壓縮機冷凍油的檢測和更換周期以及生產周期的生產過程的工藝控制有關。如果系統的蒸發器和冷凝器及系統接頭的潔凈度控制比較好,那麼相對而言進入壓縮機的相對就比較少,檢測和保養周期就可以相對加長。
一。主要監測指標:
1)PH值指標:潤滑油的酸化,會直接影響壓縮機的電機壽命,故應定期檢查潤滑油之酸度是否合格。一般潤滑油酸度低於PH6以下即須更換。若無法檢查酸度則應定期更換系統之乾燥過濾器,使系統乾燥度保持在正常狀態下。
2)污染度指標:如果100ml的冷凍油中分子量超過5mg,建議更換冷凍油。
3)含水量:超過100ppm,需要更換冷凍油。
Ⅱ 冷庫製冷系統安裝調試方法介紹
冷庫遠程式控制制技術優點如下:
1、穩定可靠的製冷系統實時監控、集中控制、自動化管理系統、自動巡測、故障報警、故障定位、自動尋呼、自動記錄、歷史數據導出列印、自動在線檢測、節能控制、自動化管理、遠程調試、遠程式控制制。
2、靈活多樣的組網方式,可實現485匯流排等方式組網。
3、功能完備的監控、控制、調試、管理平台
冷庫(冷櫃)製冷機組實時監控、工作模式切換、故障原因處理提示、自動化節能控制管理、遠程式控制制、遠程調試、遠程故障分析等將冷庫(冷櫃) 遠程監控管理及遠程式控制制、調試於一個平台。
4、支持多品牌、多機組無縫整合
支持義大利C所有控制器及其它能通訊的智能控制器的所有製冷機組、精密空調、冷凍機組、冷水機組、熱泵機組、冷庫、冷櫃、冷藏車。
Ⅲ 焊接電冰箱製冷系統銅管時應如何操作
電冰箱製冷系統管路接頭的焊接質量直接影響製冷性能,為了確保焊接質量,了解焊接電冰箱製冷系統銅管時銅管顏色與火焰溫度的關系(表5-8)是十分必要的。
圖5-11 焊接方法
1.焊槍 2.焊料 3.工件
焊接時,要反方向送入焊料,使焊料不直接接觸火焰,以免在焊接過程中產生氣孔。
使用銅銀焊料進行焊接時,要相對放慢對焊口的加熱速度,提高焊口處的熱容量,這樣有利於提高焊口質量。
Ⅳ 冷庫製冷管道布置要點有哪些
(1)機器間吸、排氣管的布置
吸、排氣管是機器間的主要管道,其布置形式與機器布置形式有關,雙列式採用架空式,單列式採用沿牆式。並聯壓縮機吸、排氣支管與總管的連接應從總管的上面或側上方接入,以防回液和減少流動阻力,並應沿製冷劑流向彎曲。還可在排氣支管上設止回閥,用以防止排氣端進液,減少壓縮機的操作調整。
一台機器為兩個以上蒸發迴路配置時,可在壓縮機吸氣管上並聯一根管道與另一蒸發迴路的吸氣總管相接,這種接法操作方便,使用靈活,應用較普遍。
(2)機房內其他管道的布置
機房內設備較多,設備之間的連接管道也較多,它們應盡量集中布置,並用管架固定在牆上或用吊架固定在屋頂。管道集中布置時的原則是:水平布置時管徑大的靠牆,支管少的靠牆;垂直布置時,熱管在上冷管在下,管徑大的在上管徑小的在下,無隔熱的在上有隔熱的在下。同時,要考慮到把包隔熱的放在一起等等。出現矛盾時應綜合考慮確定。
(3)室外管道布置
室外設備主要有油分離器、冷凝器、貯液器和放空氣器等。室外設備之間、室外設備和室內設備之間的管道連接,要用落地支架固定,集中通過機房牆上的預留洞進入機房。管架布置時盡量避免阻擋操作通道。室內外管道標高不同時,應盡量減少大管徑管道的彎曲次數。
(4)管道通過人行道時的布置
管道通過人行道時,管底離地面凈高不小於3m;通過行車道時,凈高不得小於4.5m。
Ⅳ 製冷與空調自動控制包括哪些方面
新風機組的監控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新風機與新風閥應設連鎖控制;
2 新風機啟停控制應設置自動控制和手動控制;
3
當發生火災時,應接受消防聯動控制信號連鎖停機;
4 在寒冷地區,新風機組應設置防凍開關報警和連鎖控制;
5
新風機組應設置送風溫度自動調節系統;
6 新風機組宜設置送風濕度自動調節系統;
7
新風機組可設置由室內CO2濃度控制送風量的自動調節系統。
新風機組的參數監測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新風機組應設置送風溫度、濕度顯示;
2
應設置新風過濾器兩側壓差監測、壓差超限報警;
3 應設置機組啟停狀態及閥門狀態顯示;
4 宜設置室外溫、濕度監測。
空調機組的監控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空調機組應設置風機、新風閥、回風閥連鎖控制;
2
空調機組啟停,應設置自動控制和手動控制;
3 當發生火災時,應接受消防聯動控制信號連鎖停機;
4
在寒冷地區,空調機組應設置防凍開關報警和連鎖控制;
5
在定風量空調系統中,應根據回風或室內溫度設定值,比例、積分連續調節冷水閥或熱水閥開度,保持回風或室內溫度不變;
6
在定風量空調系統中,應根據回風或室內濕度設定值,開關量控制或連續調節加濕除濕過程,保持回風或室內濕度不變;
7
在定風量系統中,宜設置根據回風或室內CO2濃度控制新風量的自動調節系統;
8
當採用單迴路調節不能滿足系統控制要求時,宜採用串級調節系統;
9
在變風量空調機組中,送風量的控制宜採用定靜壓法、變靜壓法或總風量法,並應符合下列要求:
1)當採用定靜壓法時,應根據送風靜壓設定值控制變速風機轉速;
2)當採用變靜壓法時,為使送風管道靜壓值處於最小狀態,宜使變風量箱風閥均處於85%~99%的開度;
3)當採用總風量法時,應以所有變風量末端裝置實時風量之和,控制風機轉速以改變送風量。
空調機組的參數監測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空調機組應設置送、回風溫度顯示和趨勢圖;當有濕度控制要求時,應設置送、回風濕度顯示;
2 空氣過濾器應設置兩側壓差的監測、超限報警;
3
當有二氧化碳濃度控制要求時,應設置CO2濃度監測,並顯示其瞬時值。
風機盤管是與新風機組配套使用的空調末端設備,其監控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風機盤管宜由開關式溫度控制器自動控制電動水閥通斷,手動三速開關控制風機高、中、低三種風速轉換;
2
風機啟停應與電動水閥連鎖,兩管制冬夏均運行的風機盤管宜設手動控制冬夏季切換開關;
3
控制要求高的場所,宜由專用的風機盤管微控制器控制;微控制器應提供四管制的熱水閥、冷凍水閥連續調節和風機三速控制,冬夏季自動切換兩管制系統;
4
微控制器應提供乙太網或現場匯流排通信介面,構成開放式現場網路層。
變風量空調系統末端裝置(箱)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當選用壓力有關型變風量箱時,採用室內溫度感測器、微控制器及電動風閥構成單迴路閉環調節系統,其控制器宜選擇一體化微控制器,溫度控制器與風閥電動執行器製成一體,可直接安裝在變風量箱上;
2
當選用壓力無關型變風量箱時,採用室內溫度作為主調節參數,變風量箱風閥入口風量或風閥開度作為副調節參數,構成串級調節系統,其控制器宜選擇一體化微控制器,串級控制器與風閥電動執行器製成一體,可直接安裝在變風量箱上。
Ⅵ 中央空調的冷卻水冷凍水和冷凍機的管線是怎樣連接的
管線按如下連接:
1.蒸發器上有兩個管道介面,這個是接冷凍水管道。
2.冷凝器上有兩個管道介面,這個是接冷卻水管道。
中央空調接管示意圖
Ⅶ 怎樣防止空調冷凍水管接頭因熱脹冷縮漏水
使用厚度合適的橡膠密封圈,使用橡膠軟接管。
在整套空調冷凍水系統管路長度很長的時候,管路上面的各個介面部位一定是使用橡膠墊圈加法蘭的方式來密封和連接的,同時在系統管路中增加橡膠軟接管,可以減震、隔振還能消除熱脹冷縮所帶來的不良影響。
Ⅷ 空調壓縮機管道怎麼連接
空調壓縮管道需要通過銅管連接,銅管與銅管之間通過四通閥連接,都是焊接在一起的。
壓縮機主要是四個系統,壓縮——冷凝——節流——蒸發,4個過程到蒸發器通過風機將冷風或者是熱風帶到空調外面,也就是我們所在的房間裡面, 使房間的溫度降下來。
Ⅸ 冷水機的管道是怎麼連接的
法蘭連接是在固定於兩個管件上的一對法蘭盤問加上墊片(料),再用螺栓拉緊封閉,使其接合成一個可拆卸的整體。其連接強度高、密封性好、拆卸方便,生產製作也已實現標准化。
因而較廣泛地用於管子與帶法蘭的管件或法蘭介面的設備連接處、管道和法蘭閥門的連接以及管道需要拆卸檢修的位置。安裝時,應在凹口內放置厚度為4mm的橡膠板墊圈,墊圈不得有厚薄不均、斜面或缺口。
焊接是管道工程中重要、廣泛應用的連接方法,焊接連接是管段問的直接、固定連接;常見於大直徑鋼管、高溫高壓管道、架空鋼管、埋地或敷設於地溝內管道等的連接。
它具有介面的強度和嚴密性高、省略了填料和接頭配件、施工速度快、不受管徑限制等明顯優點;但也存在不可拆卸、介面操作工藝復雜、施工時需用焊接設備和焊工配合等缺點。
Ⅹ 工廠冷凍水管連接方法有哪些怎樣連接不會漏水
採用何種連接要看採用何種管材。
(1)若採用流體輸送用無縫鋼管,連接方式是焊接,與法蘭閥門、設備等相連時,應採用法蘭連接。
(2)若採用鍍鋅鋼管,則應採用螺紋連接,當與法蘭閥門、設備、裝置等相連時,應採用法蘭連接。
(3)若採用銅管,則應用釺焊連接。
連接的密封性,如施工過程中有著好施工技術,各種連接都可保證不會漏水。但就這些連接方式比較而言,焊接的工藝性、密封性最好。
採用聚氨酯、珍珠岩、岩棉以及橡塑管作絕熱均可,以橡塑管最好,橡塑管既有絕熱功能,又有防水防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