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列出大型設備大修理時的注意事項
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工廠朝著大型化、集中化發展,工廠的核心集中在幾台大型的設備上,同樣這幾台大型設備也直接影響著工廠的生產效益,這些設備出現故障需要大修時必須要隨時的更新、完善檢修規則和注意事項 。
1、大修前的詳細檢查以及設備說明書的審閱
設備的大修意味著設備的幾乎徹底的分解和清洗、修復或更換,因此在設備停車前要做好詳細的檢查,找出設備在工作期間存在的各種問題以及需要檢查處理的部位並做好詳細的記錄,准備好需更換的備件,並且詳細了解說明書的技術要求,才能夠更好的開展維修工作。
2、吊裝工器具的仔細檢查和詳細的檢查記錄
大型設備在大修期間必然會有需要吊裝的工作,而起重機屬於特種作業設備,在使用前必須經過電工、機械工以及起重司機的認真檢查、起重司機在工作前一定要熟悉工作環境並對吊裝任務有著清晰的認識,其他一些如氧氣、乙炔、汽油等易燃易爆的危險品應在工作現場內畫出規定的區域,並懸掛警告牌,尤其是起重和電氣焊作業有國家強制性標準的要求,違反這些標準是要負法律責任的,因此必須由專職工人做好詳細的檢查記錄以便於工作中的溝通和日後的總結。
3、制定詳細的檢修計劃並合理安排資源
大型設備的檢修一般需要幾天甚至幾十天的時間,對檢修日期一定要做好詳細的計劃,每天的工作步驟、工作內容、需要的相應服務和後勤供給,列好合理計劃,做好大修前方方面面的平衡是大修順利進行的重要前提。
4、准備齊全所需要使用的工器具
大型的設備一般都有相配套的專業工具、但是構成大型設備的零部件數量龐大,除了配套的專用工具外另外要准備好各種通用工具,如各種類型的扳手、機械工具、記錄筆、清洗劑、除銹布、堅韌的吊帶、還有各類的測量工具等等。詳細記錄拆卸前的測量參數對設備的回裝至關重要,拆卸下的部件做好標記保管好,不要混用,以免耽誤檢修工期,影響檢修質量。
5、明確現場職責
前期工作做好以後需要明確現場的分工,設備的大修不是一個人能夠完成的。需要整個團隊的努力和其他隊伍的配合,職責的不明確就是事故之母,設備大修的順利進行和檢修質量的保證,需要人人都有明確的職責和統一的指揮協調以及良好地溝通。
6、突發事件的應對
無論前期的准備工作做得如何充分,都要未雨綢繆,工作量的增大出現失誤的概率也會相應增大,主管者必須要做好防患於未然的准備,制定好預防突發事件的應對方案,保證人員、設備和工具、備件的安全。
7、認真仔細的檢修過程記錄和分析
設備維修技術資料的積累和管理可以反映一個企業設備管理工作的水平。詳細的設備維修記錄不僅是對設備維修過程的記錄,更是對設備故障修理經驗和技術的總結,是提高設備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分析檢修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下次大修的進步提供良好的基礎。
結束語
設備大修是一項趕工期搶時間、抓質量保生產的工作,核心的設備大修期間甚至整座工廠都要停產,此時若因工作失誤、准備不足、延誤工期或影響檢修質量,都會給公司造成莫大的損失,因此必須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好檢修注意事項。
㈡ 公司設備檢修(大修)有些是找外面的施工單位,現在在質量管理體系中外包過程如何現場管理,有啥要求
成都華標企管 蔣良君 回復:
設備檢修的現場管理,根據設備檢修的復雜程度,管理要求可簡可繁。
檢修現場管理也可分為修前、修中、修後管理,管理的對象涉及安全、人員、物資、檢修現場6S、進度、檢修質量、費用等,寫制度時,也可按修前、修中、修後涉及到的人、機、料、法、環境提管理要求,根據設備裝置檢修的復雜程度,確定相適宜的管理要求,如:
最簡潔的基本要求——檢修現場必須做到:
「三條線」:工具擺放一條線;配件零件擺放一條線;材料擺放一條線;
「三不見天」:潤滑油不見天;清洗過的機件不見天;
「三不落地」:使用工具、量具不落地;拆下來的零件不落地;污油臟物不落地;
「五不準」:沒有火票不準動火;不戴安全帽不準進入現場;沒有安全帶不準高空作業;沒有檢查過的起重設備不準起吊;危險區沒有警示欄桿(繩)無人監護不準作業;
「五不亂用」:不亂用大錘、管鉗、扁鏟;不亂拆、亂卸、亂拉、亂頂;不亂動其它設備;不亂打保溫層;不亂用其它設備零附件;
「四不施工」:任務不清、情況不明、圖紙不清楚不施工;安全措施不健全的不施工;質量標准、安全措施、技術措施交底不清楚的不施工;上道工序質量不合格,下一道工序不施工;
「三凈」:停工場地凈;檢修場地凈;開工場地凈。
具體要求:檢修現場管理辦法
(一)明確檢修現場的管理機構和人員分工
1、按照 「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按照大修組織機構專業職責分工,負責本專業內的安全技術等工作。外協單位具體負責檢修的現場管理,各施工區域的現場或安全管理人員負責檢修全過程的監督,公司設備管理及安全部門,負責每日現場檢查、通報、考核。
2、各檢修單位、專業組室必須編制大修項目安全技術措施,並報大修安全保衛組備案,要求職責明確。
(二)落實檢修項目,制定檢修方案,落實安全技術措施
1、檢修方案中必須制定詳細的安全技術措施,布置檢修項目、下達檢修任務時,必須同時下達檢修項目的安全注意事項,安全技術措施。沒有落實安全技術措施的檢修項目一律不得開工。
2、公司內各車間停車檢修,要根據施工項目編制具體安全技術措施,經批准後嚴格執行,並書面下達到車間。
3、任何檢修項目都應辦理相應票證(如設備維修作業票、開工項目安全措施確認OK表、動火安全作業證、高處安全作業證等)經審查批准後組織實施,否則不得開工檢修。
4、檢修項目負責人必須按設備維修作業票要求,親自或組織有關技術人員到現場辦理交接手續和向檢修人員交底。否則,不得任意動工檢修。
(三)進行施工前的安全教育
1、施工前,必須對檢修人員進行公司、車間和班組級安全教育,接受培訓的人必須簽名,建立相應的安全教育台帳。
2、要組織檢修人員重新學習各種安全檢修的規章制度,各工種安全技術規程以及各種勞保用品、防護器材的正確穿戴和使用。未經安全教育不準進入檢修現場參加檢修作業。
3、要根據檢修人員在檢修工作中所承擔的任務不同,進行施工項目全面交底,其中包括項目內容、項目負責人、項目的具體安全技術措施、安全負責人的任務、質量要求等。
(四)檢修現場可視化標牌、看板。設備裝置檢修現場,必須根據具體的管理需要,設置醒目的安全警句、安全標志、施工機具物料標牌、臨時垃圾堆放池/區標牌等標牌,以及必要的定位劃線與功能標牌 、看板等。
(五)檢修前的物資准備
1、對檢修中所使用的設備、器具,如:起重設備,防護器材、消防器材、安全帽(等)必須進行檢查,保證完好。
2、對施工現場的危險因素必須提前處理,對腳手架、跳板進行檢查,消除缺陷,做到安全可靠。
3、停車檢修前2個月,各業主單位對現場的護欄、爬梯、平台等進行認真的檢查,發現隱患及時聯系處理,確保系統停車前完成整治。
六、排除危險因素(施工前的處理)
(一)設備檢修前,必須進行工藝處理,處理必須合格。
(二)工藝處理的主要內容包括:停車、卸壓、降溫、抽堵盲板、置換等,液體介質與固體殘留物則必須進行排放、吹掃、清洗、清鏟等工作。
(三)在正式開工前,項目負責人必須組織專人對檢修項目按設備維修作業票進行檢查、核對,確定進行工藝處理是否合格,危險因素是否排除,檢修的設備是否與運行系統或不置換系統進行有效的隔絕,是否處於常溫常壓、無毒無害的安全狀態,否則不得辦理開工項目安全措施確認OK表。
七、檢修中的安全要求
檢修中各級人員應嚴格執行《公司設備維修作業安全管理規定》,對有關檢修工作重申如下:
(一)檢修中從事動火作業,應按《公司動火作業安全管理規定》執行。
(二)檢修中從事高處作業,應按《公司高處作業安全管理規定》執行。
(三)在設備內作業,應按《公司設備內作業安全管理規定》執行。
(四)抽堵盲板作業,應按《公司抽堵盲板安全管理規定》執行。
(五)檢修中動土作業,應按《公司動土安全管理規定》執行。
(六)檢修中的吊裝作業,應按《公司吊裝作業安全管理規定》執行。
(七)檢修中的斷路作業,應按《公司斷路作業安全管理規定》執行。
(八)焊接作業要嚴格按焊接有關規定執行,要注意防火、防爆工作,嚴格按有關規定辦理動火作業證,動火周圍易燃、易爆物必須清理干凈,如附近溝池可能存在可燃氣體、液體,應採取有效的安全措施。焊工在操作中必須嚴格遵守焊工安全操作規程。
(九)一切檢修作業應嚴格執行公司檢修安全技術規程,檢修人員要認真遵守本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十)在檢修中除了以上特殊作業安全要求外,還應注意以下工作。
1、在檢修時要清點人數,特別是項目負責人和班長要清點上下班人數。
2、 進入檢修現場必須戴安全帽,並系好下顎帶。
3、在檢修中要防機械傷害。
4、在檢修中要防觸電。
5、在檢修中要防酸鹼灼傷和有毒有害氣體的中毒傷害。
(十一)大修調度室每天隨時掌握各個檢修項目的工藝變化情況及所採取的相應措施,若工藝發生變化,應立即告知項目負責人和安全人員,項目負責人和安全人員應立即採取相應的安全措施,防止人身傷亡事故和設備事故的發生。
八、檢修中的安全教育
(一)項目施工負責人應提前到達施工現場,每次施工前應向檢修人員布置安全措施或安全注意事項。
(二)在檢修中要充分利用廣播、板報等形式大力通報大修安全工作中的好人好事,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應及時提醒大家,引以為戒,做到人人管安全,人人要安全。
九、檢修中的現場監督、檢查
(一)監督和檢查各種安全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各種票證的執行情況等。
(二)檢查安全措施的落實情況,制止違章作業和蠻干現象。
(三)監督檢查組織紀律執行情況,施工人員有無玩忽職守現象,酒後上崗、打鬧、吸煙等現象。
(四)監督和檢查要害部門是否認真執行要害崗位的安全管理規定,有無亂發、亂放、亂棄現象。
(五)檢查交通運輸,消防通道有無阻塞、有無無證駕駛和無阻火器車輛駛入生產區現象。
(六)檢查安全設施、消防器材、防護器材的備用和完好情況,有無損壞和亂放、亂棄現象。
(七)加強事故管理、嚴格按照「四不放過」原則執行,制止拖報、不報現象。
(八)檢查檢修現場臨時電氣線路的安裝使用情況:裸露、斷線、短路、漏電等現象。
(九)檢查檢修用的工、器具、儀表、安全儀器是否按規定合理配備。
(十)民工進入檢修現場參加檢修,必須履行安全教育手續。
九、檢修現場必須做到
「三條線」:工具擺放一條線;配件零件擺放一條線;材料擺放一條線;
「三不見天」:潤滑油不見天;清洗過的機件不見天;
「三不落地」:使用工具、量具不落地;拆下來的零件不落地;污油臟物不落地;
「五不準」:沒有火票不準動火;不戴安全帽不準進入現場;沒有安全帶不準高空作業;沒有檢查過的起重設備不準起吊;危險區沒有警示欄桿(繩)無人監護不準作業;
「五不亂用」:不亂用大錘、管鉗、扁鏟;不亂拆、亂卸、亂拉、亂頂;不亂動其它設備;不亂打保溫層;不亂用其它設備零附件;
「四不施工」:任務不清、情況不明、圖紙不清楚不施工;安全措施不健全的不施工;質量標准、安全措施、技術措施交底不清楚的不施工;上道工序質量不合格,下一道工序不施工;
「三凈」:停工場地凈;檢修場地凈;開工場地凈。
十、檢修完工後的安全要求
(一)檢修項目檢修完後,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要清理有無異物留在設備內。
(二)凡是經過檢修的設備(設施)均應逐一進行全面檢查,一切安全設施必須恢復正常狀態,根據生產工藝要求抽加盲板,按規定進行氣密試驗並做好記錄備查。
(三)檢修後的設備(設施)必須經過檢查試車驗收,確認合格後應辦理正式驗收手續,方可交付使用。
(四)檢修資料必須進行收集、整理和歸檔保存。
十一、考核要求(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