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製冷設備 > 年輕人為什麼不進機床廠了

年輕人為什麼不進機床廠了

發布時間:2022-06-11 12:14:14

1. 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進工廠了

現在的年輕人之所以不願意進工廠,是因為工廠的工作環境非常惡劣。現在的年輕人之所以不願意進工廠,是因為工廠的薪資很低。現在的年輕人之所以不願意進工廠,是因為在工廠裡面工作沒有任何的自由。在以前,很多的年輕人不上學之後就會進工廠打工,但是現在的年輕人卻都不願意進工廠。關於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不願意進工廠了?以下是我的看法:

三、在工廠工作沒有任何的個人自由

年輕人在去工廠工作之後,一般工廠都是包吃包住的。這也就意味著很多的年輕人將自己所有的時間都放在了工廠裡面,他們是沒有任何個人自由的。所以正是因為在工廠工作沒有任何的個人自由,年輕人才不願意去工廠工作。

你覺得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進工廠工作了呢?歡迎評論區下方留言!

2. 為什麼製造業工廠沒有年輕人來了是什麼導致了年輕人逃離工廠

因為工廠主要招聘一線員工,這些職位的內容都比較枯燥和乏味,而年輕人處在最渴望知識和成長的年紀,他們可能不太願意做這樣的工作。另外,工廠的工作時間比較長,很多還會制定12個小時的倒班制度,現代年輕人大都熱衷於電子產品,他們健身的機會比較少,可能承受不了這樣繁重又不規律的工作。工作內容重復單一,上升空間比較小,還有不規律的工作時間,這些都導致年輕人漸漸逃離了工廠。

社會在不斷發展,各行各業也要不斷創新,想要留住年輕人工廠就應該進行改革。針對工作單調的性質應該多舉辦文藝活動,豐富員工的生活。而在工作時間方面也應該回歸正常,更要避免夜班。年輕人可以給各個行業帶來源源不斷的活力,工廠的發展也需要他們,想要留下年輕人人們還需要更多思考和改變。

3. 年輕人為什麼都不進工廠了,他們去哪兒了

寫在前面

2018年春節過後,我陸續走訪了部分客戶——地處珠三角城市的十多家製造業企業,發現開工早的企業已經上了一個星期班了,很多工廠還有不少工人沒有到崗。

廣東惠州,一家做木製品的工廠,現在訂單已經排到了8月份,老闆娘H卻憂心忡忡。

H說,現在真的怕過年了,有些工人才過了元旦節就開始請假回家,如果不批的話直接要辭工。

我問,那怎麼辦?

她說,請臨時工啊,要交貨沒辦法,現在臨時工也不好請了。

這是我去年開始服務的一家企業,沒想到剛嘗到網路營銷的甜頭,現在卻遭遇有訂單沒人做的窘境。

H一邊忙著泡茶,一邊打電話安排人事部的女孩列印招聘廣告去工廠附近張貼。

她問,岳量老師,有沒有什麼網站招聘好用一點的?

我說,如果是招聘普通的技術工人,可以去58同城、趕集網這些網站發布招聘信息試試;如果招師傅,可以去一些行業人才網;如果是招管理銷售類的,智通和卓博都還可以。

這幾年製造業都在推行「機器換人」,但有些崗位仍然是機器無法取代的。

在素有」製造業名城「之稱的廣東東莞,不少工廠也遭遇到同樣的問題。

雖然老闆在放假前已經讓人事部一再強調,開工當天老闆准備了開工大紅包,但這一招似乎並沒有什麼用。

遲來的人還是會遲來,但他們認為,遲來總比不來好。畢竟培訓一個生手也需要花不少時間。

很多工廠不得不一邊開工一邊等待。

但那些提前回家過年的年輕人,他們還會再回來嗎?

前幾天剛好在凱迪社區看到下面這篇文章,可能會給我們一些答案和啟示。

01年後招工難

每年過完年,都會有報道,說什麼企業招工難。

尤其是沿海製造業基地,最近這十來年,沒一年不吵不鬧的:老子招不到人!

想想2008年前,那時候的70後們要想進個像樣子的工廠,還得托熟人,請客送禮之類的,跟孫子似的。

現在呢?反過來了,沒有年輕人再想進工廠當工人了,老闆們也牛不起來了,舔著臉好話說盡,連哄帶騙的,招人也難。

以前沿海城市的市區居民90%的人都是工人子弟,但是這些人已經徹底不做工人了,郊區的年輕人也鄙視做工人,就算再沒有門路,那也得在工廠找個清閑的管理職位,三心二意的混日子。

一大批中小製造業如今世道不好,之所以還能勉強維持,是因為有一批60後、70後的農民工在支撐,他們上有老下有小,不敢歇,也不敢鬧,他們拚命幹活的動力是子女絕不再進廠當工人,能夠改變家族命運。如果再過十年,等這幫人退休,或者干不動了,製造業的車間里就真找不到工人了。

現在的80後、90後,進廠打工主要是找對象談戀愛,順便長點見識,對於學習專業、鑽研技術,根本不感興趣。這批人已經毫無機會,失去理想,帶有絕望,未富先廢。

02農民工去了哪裡?

現在的城市子弟們靠著父輩的積累,基本上都完成了轉型,根本不可能去工廠上班,那是他們看不上的地方。干什麼不好呢?干什麼都比當工人舒服還掙錢多,這是他們一致的看法。計劃經濟年代當工人的榮光,一去不復返了。所以工廠里都是農民工,而農民工越來越少,工資水平也越來越高,其它成本也是年年看漲,最後產品就毫無價格競爭力了。

更可怕的是社會上的觀念,完全變了,對於工人,沒有正眼相看的。要是哪個男孩子說自己在廠里上班,就是農民工的女兒也會鄙視他。這種輿論環境下,這些製造業還怎麼玩,真的玩不下去了。

那麼農民工哪兒去了?

主要成了「農二代大學生」。

他們畢業後在大城市的各個角落晃盪,懷揣希望,但是毫無希望。

希望在歌聲里,在詩里以及所謂的遠方,聽著聽著也麻木了,也佛系了。

他們的職業最多的是房屋中介、各類銷售員之類的,年紀超過30歲就難辦了。這也是中國經濟的困難之處。

我曾經在珠三角一家傳統製造業工廠考察,車間內的操作工,年輕人很少,最小也是30歲。

倒是在管理區,財務、人事、銷售等,都是年輕人,因為這些工作相對而言,還算體面點。

因為農二代也是大學畢業,他們的父母絕對不會讓子女去車間上班了,他們自己也會覺得,那個地方真沒前途。

十年後,工廠要是關停,如果不出現意外,這些30多歲的農二代大學生大吵大鬧一番後,會大批失業。

03考證和自己玩

曾和某熟人聊天,他說他村子裡好幾個大學畢業的孩子,有一年到頭都不上班的,就窩在家裡考證,各種各類的職業資格證,忙個不亦樂乎。

還有的乾脆是自己當個體戶,送貨跑運輸,甚至玩自媒體的。硬是沒有一個是進廠當工人的。

這樣下去,中小製造業還有未來嗎?

從用人角度看,管理員和操作工,中國1:8是合理的,德國約1:4。

但中國大學生錄取率超70%,算上存量勞動力,也是嚴重結構失衡,大學生太多,怎麼消化呢?

一旦樓市偏冷,大批中介和各相關配套的個體戶馬上就失業。到時這些農二代大學生們進退失據,會大面積失業,這是隱憂所在。

製造業工廠需要大量理科生,但是現在企業利潤薄,導致大量優秀學生選擇從事金融、法律、中介等服務行業,表示絕不進廠。

這些人從生產領域進到分配領域,導致生產行業人員素質越來越低。

不要相信什麼高科技研發(光伏),說穿了就是買套進口高科技機器。你看看「機床加工中心」,基本是義大利、德國的。只要有一點兒波折,企業就垮。

普通員工最希望把企業的利潤,年底全部分掉,房價這么高,分錢最實惠。他們不喜歡把利潤留出來搞研發,搞積累。企業垮了,反正明年換一家就是了。

大大小小的老闆們何嘗不是這種心態?辛辛苦苦掙點錢容易嗎?還不如拿著錢去搞搞金融和房地產得了!但是,站在更高的宏觀經濟上看,這樣做的結果是,滿大街都是亂竄的失業者。

04用工荒的真相

所謂的用工荒是企業和年輕人的雙輸。

目前的勞動力市場是供需不匹配,大量的年輕人沒有技能,但因為生活成本高,也得要高工資;成本高昂的企業無力支付,雙方僵持。

年輕人,騎驢找馬,隨時跳槽;企業面對大量的生手,前期培訓費用打水漂。其實大學生也活得差,企業也活得差,雙輸。企業只想要熟練農民工,不要大學生,嫌他們嬌氣還事多,有腦子的人不好管不是?現在一個企業只是招聘10人,卻寫招聘100人,原因是想多挑挑,但實際上工資開得低;而農民工被某些唱高調的新聞誤導,對工資抱有太高期望。

於是一方面企業找不到人,一方面農民工找不到活。企業和工人僵持,卻被人報道和解讀為用工荒。所以,用工荒的真相是缺少:熟練工和苦工種。

一是中國毀掉了「技校」,德國75%的中學生是去了技校,中國90%的中學生是去了大學(主要是文科)。

以前技校畢業去工廠,現在進高校為了賺錢,活生生把人關了三四年,培養了一批酸秀才。剩下的歪瓜裂棗,越來越不會幹活,還眼高手低,一般工作不想干,真要技術的工作幹不了,企業根本不敢要。做壞一批產品,損失遠遠大於節約的工資,熟練工培養周期太慢,所以出現搶工人。說白了,工人很多,但是有點兒技術的不多,企業沒法用。

我曾觀察了一個企業,普通製造業,企業員工除了老闆一家全部是大學生,其他都是中學畢業,日常電腦管理做得也很好。該企業前幾年也招聘了幾個大學生做行政管理、人事管理,但是他們上班就是拿著「考公務員」或者「英語六級」書復習,和農民工無法交流,工作馬馬虎虎,抱怨一大堆,確實沒辦法使用。

二是苦工種,如搬運,年輕人不想干,中老年干不動。我認識一個搞裝修的小包工,在某一線城市苦幹十五年,為兒子買了房買了車。

兒子現在某小公司混,月薪不到4000元。裝修工月入8000元很正常,但吃住太艱苦了,兒子果斷拒絕。

0590後們的好日子

90後的農村員工,絕大多數是喝可樂、吃麥當勞長大的,剛剛出來工作的時候,就遇到新《勞動合同法》的強力保護,根本不關心企業的難處。

90後員工只會和老闆兒子比生活待遇,然後產生怨恨心態。這個狀態,很難維持多久的。我們國家的經濟,必將迎來一次考驗。

很多企業招聘給出了4000?7000元的工資,其實是「計件,不交社保」,新手根本拿不到這些。

今後機器會慢慢取代一部分人力。有個朋友,買了一台機器10萬元左右,取代了兩個熟練工,效率大增,原來要一天,現在半個小時。

機器不需要繳納社保,也不需要「辭退賠償」。當然,大部分工種還是要人力完成。

但這里少用一個人,那裡就會多出一個勞動力,總體還是有用的。

勞動關系不穩定,員工大流動,熟悉本企業特定崗位的工人越來越少,所以做高科技、高質量、高效率企業就是個笑話。

但企業負擔太重,產能過剩,也無力提供高福利,惡性循環。

結果是絕大多數製造業在低水平競爭,你花三年的高成本培養工人,會一夜之間全部辭職。

對製造業而言,財政、老闆、工人,這三方是不會同時達到滿意的。

中國製造業利潤薄,就業人數多,還在初級階段,在沒有進入高科技打遍天下的水平前,「財政,老闆,員工」,不可能同時樂呵呵。

現在情況是:財政滿意,員工滿意,小老闆不容樂觀了。中間掉鏈子的後果就是,就業壓力跳過企業,直接到了各地方。

要為中小企業減負,優化民企經營環境,怎麼搞?其實大家心知肚明,那樣才是90後們好日子的開始。

最後,認知要升級,思考要深度,那就從讀書開始吧。

來源:凱迪貓眼

聲明: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若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謝謝!

電商岳談,一個關注傳統企業轉型電商的微信公眾號:mriter 。

主筆作者:岳量,電商專欄作者,傳統企業互聯網轉型導師,多家企業網路營銷顧問,13年電商運營與網路營銷研究經驗,微信公眾號:mriter。轉載請保留作者信息及註明出處

4. 明明很穩定的工作,年輕人為什麼都不願意進入工廠工作了

我們發現現在大多數的年輕人,他們在找工作的時候有一個趨勢就是不願意去進入工廠工作,明明工廠當中的工作也是相對穩定的,並且各種福利也很不錯。但是為什麼年輕人們現在不願意再進入工廠工作了呢?

其實最為主要的還是年輕人的觀念發生了變化,他們並不願意去到工廠當中工作,這個可能是受整個社會發展的影響吧,他們更加追求穩定的,輕松的,體面的工作,似乎在工廠當中的工作社會認可度不是那麼的高,也自然不會受到大家的喜歡。

5. 現在進廠打工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原因是什麼

主要是因為年輕人所能夠獲得的工資收入是比較低的,而且加班也是非常嚴重的,所以現在的很多年輕人才會放棄這個工作崗位的。

做一個曾經進入過工廠的人來說,工廠裡面的生活確實是非常枯燥的,而且裡面的工資收入也並不是很高,在國外的廣場每個月能夠獲得的工資收入可以達到1萬塊錢,但是在國內只能夠達到5000塊錢左右,而且加班是會達到三個小時的。

加班的問題是比較嚴重的

加班的問題屬於這個社會當中最嚴重的一個行業了,每天的總工作時間已經達到了11個小時,而且在三個小時的加班時間之內是不能夠去做任何其他的事情的,加班的問題已經得到了很多年輕人的吐槽,而且現在的很多年輕人寧願去上學也不願意去進入工廠的。

這個社會當中對於製造業的要求已經越來越高了,而且現在的很多年輕人是誰,只不過是進行機械的勞動而已,一方面他們不可能會獲得技能方面的提高的,另外一方面他們在年齡比較大的時候會面臨著更大的劣勢的。

6. 如今的年輕人越來越不愛進廠,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現如今,每一個年輕人都在追求光鮮亮麗的生活,只有極少數的年輕人才會主動進入工廠。年輕人之所以不愛進入工廠,是因為年輕人接受了太多的先進教育,他們認為自己的教育程度與工廠工作毫無相關。許多年輕人都渴望利用知識獲得更好的工作,但只有極少數有能力的工作人員才可以通過腦海里的知識努力獲得更優秀的工作單位。

可是現實並不等同於理想,許多剛畢業的大學生無法立即找到光鮮亮麗的工作,他們只好去工廠打工。久而久之,單一枯燥的生活也會慢慢消磨掉年輕人的工作積極性,所以許多年輕人都不願意進入工廠打工。

總的來說,我覺得現在的年輕人存在著眼高手低的工作狀況,雖然許多年輕人都渴望獲得更高的生活質量,但是他們卻因為面子失去了很多的工作機會。現如今,我國通過不同的上學方式對年輕人進行劃分和培養,有些年輕人可以成為公司骨幹人才,有些年輕人可以成為工廠里的工人。

7.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從事機械行業

很多人都在說中國正在抄轉變為工匠時代,有一門精湛技術的人早晚會變成最值錢的人,而機械加工製造業就是一份需要技術的工作,可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喜歡從事機械加工和製造業的工作呢?
機械加工製造業,就是研發和加工動力機械的行業,比如一些新型自動化設備,挖掘機等,可據很多做過這行的年輕人表示,之所以不願意繼續做這一行,他也是出於無奈。
首先這一行又辛苦又沒錢,每天都只和機械打交道,行業內有多數為師徒制,這就意味著不僅要工作還要討好師傅,很多學徒月薪在1000到4000元左右,有些地方甚至只有幾百塊的師傅起碼需要五到八年甚至更久,師傅的工資一般在6000到8000左右,所以很多人覺得時間成本太高難以堅持。
再來也是因為從事這一行業的多為男性,很多人表示找不到對象,才是放棄這個行業,其實還有個最大原因,那就是行業不看重技術培養,只是按照模板做事情,如果整個製造行業想要突破,就不應該只培養流水線員工,而是應該培養和提高技術核心員工,如果每家企業都願意這么做,這意味著中國的廉價勞動力時代即將過去,只有發展不需要人力的自動化企業才是出路。

閱讀全文

與年輕人為什麼不進機床廠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測量眼睛內陷用什麼儀器 瀏覽:66
gps工具箱app 瀏覽:173
雙列圓錐滾柱軸承內孔最小是多少 瀏覽:774
壓胎檢測裝置在哪 瀏覽:531
設備簽什麼合同 瀏覽:628
電腦主播整套設備多少錢 瀏覽:291
軸承如何保證潤滑 瀏覽:705
神農飼料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8
官方雙列軸承品牌如何選擇 瀏覽:745
氣缸側面的閥門干什麼用 瀏覽:289
家裡智能設備太多如何統一管理 瀏覽:235
深圳市埃塔電子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63
鑄造一般需要掌握什麼 瀏覽:96
什麼時間清洗暖氣閥門最好 瀏覽:857
除塵管道閥門選用 瀏覽:804
燃氣熱水器進水閥門壞了怎麼更換 瀏覽:513
武重數控機床怎麼樣 瀏覽:123
火災報警哪些設備帶模塊 瀏覽:997
什麼叫做鑄造澆口 瀏覽:649
如何檢查軸承內圈毛坯實心 瀏覽: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