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氨製冷壓縮機正常運行時怎樣加潤滑油
氨製冷壓縮機正常運行時加潤滑油可按以下程序進行。
(1)首先檢查潤滑油的型號、規格是否符合使用要求。
(2)將加油管一端套在壓縮機的三通閥油嘴上,另一端插入油桶內。注意油管必須浸入油中,以免吸入空氣。
(3)將三通閥指示箭頭由「運轉」位置撥到「加油」位置,即可切斷曲軸箱的供油通路,改為油桶供油。
(4)若加油速度太慢或不進油,可將吸氣閥適當關小。待加油完畢後,再恢復到正常的開啟度。
(5)當曲軸箱的加油量達到要求時,將三通閥指示箭頭由「加油」位置撥至「運轉」位置,拆除加油管。
(6)將加油量作好記錄。
㈡ 氨製冷和氟製冷的優劣
還是氨好吧
製冷效果遠遠好於氟
而且比氟便宜好多
雖然氨具有一定的危險度
找一個比較好的安裝隊和操作人員
基本就沒有危險了
況且你的庫存量那麼大
用氟拉溫
溫度一定不好拉
對庫存貨物的質量有一定的風險
一般冰箱
空調才使用氟
因為氟沒有氨刺鼻
但對環境的的危害絕對比氨大
㈢ 氨製冷系統分的什麼油啊
潤滑油
在製冷系統中壓縮機排出的製冷劑蒸汽溫度可達90℃~140℃,使得積聚在汽缸壁上的潤滑油部分汽化成油蒸汽。這些油蒸汽和小油滴被高速的排氣帶出壓縮機而進入製冷系統,在冷凝器和蒸發器的傳熱面上形成油膜,並沉積在其底部,從而降低了它們的傳熱系數和減少了有效的傳熱面積,使得冷凝溫度上升,蒸發溫度下降,製冷能力降低,系統不能正常工作。因此在壓縮機排氣之後,冷凝器之前,設置油分離器,將排氣中的製冷劑中的潤滑油大部分分離出來,並送回壓縮機。
㈣ 製冷劑的常用製冷劑
發文時使用的製冷劑已達70~80種,並正在不斷發展增多。但用於食品工業和空調製冷的僅十多種。其中被廣泛採用的只有以下幾種: 氨是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一種中壓中溫製冷劑。氨的凝固溫度為-77.7℃,標准蒸發溫度為-33.3℃,在常溫下冷凝壓力一般為1.1~1.3MPa,即使當夏季冷卻水溫高達30℃時也絕不可能超過1.5MPa。氨的單位標准容積製冷量大約為520kcal/m3。
氨有很好的吸水性,即使在低溫下水也不會從氨液中析出而凍結,故系統內不會發生「冰塞」現象。氨對鋼鐵不起腐蝕作用,但氨液中含有水分後,對銅及銅合金有腐蝕作用,且使蒸發溫度稍許提高。因此,氨製冷裝置中不能使用銅及銅合金材料,並規定氨中含水量不應超過0.2%。
氨的臨界溫度較高(tkr=132℃),汽化潛熱大,在大氣壓力下為1164KJ/Kg,標准工況下的單位容積製冷量也大,氨壓縮機尺寸可以較小。
純氨對潤滑油無不良影響,但有水分時,會降低冷凍油的潤滑作用。氨在潤滑油中不易溶解,故要在裝置中設置油分離器,減少潤滑油進入冷凝器和蒸發器,防止熱交換表面被油污染後傳熱性能降低。
純氨對鋼鐵無腐蝕作用,但當氨中含有水分時將腐蝕銅和銅合金(磷青銅除外),故在氨製冷系統中對管道及閥件均不採用銅和銅合金。
液氨透明無色,氨蒸氣無色,有強烈的刺激臭味。氨對人體有較大的毒性,當氨液飛濺到皮膚上時會引起凍傷。當空氣中氨蒸氣的容積達到0.5-0.6%時可引起爆炸。故機房內空氣中氨的濃度不得超過0.02mg/L。
氨在常溫下不易燃燒,加熱至350℃時,分解為氮和氫氣,氫氣與空氣中的氧氣混合後會發生爆炸。與空氣混合的體積分數在11%-14%時即可燃燒。在16%-25%時遇明火可能爆炸。在0.5%-0.6%時,人在其中停留半小時就會中毒。
氨極溶於水,0℃時每升水能溶解130升氨氣。一般規定液氨中含水量低於0.2%。
氨的比重和粘度小,放熱系數高,價格便宜,易於獲得。但是,氨有較強的毒性和可燃性。若以容積計,當空氣中氨的含量達到0.5%~0.6%時,人在其中停留半個小時即可中毒,達到11%~13%時即可點燃,達到16%時遇明火就會爆炸。因此,氨製冷機房必須注意通風排氣,並需經常排除系統中的空氣及其它不凝性氣體。
總上所述,氨作為製冷劑的優點是:易於獲得、價格低廉、壓力適中、單位製冷量大、放熱系數高、幾乎不溶解於油、流動阻力小,泄漏時易發現。其缺點是:有刺激性臭味、有毒、可以燃燒和爆炸,對銅及銅合金有腐蝕作用。 R12為烷烴的鹵代物,學名二氟二氯甲烷,分子式為CF2Cl2。它是我國中小型製冷裝置中使用較為廣泛的中壓中溫製冷劑。R12的標准蒸發溫度為-29.8℃,冷凝壓力一般為0.78~0.98MPa,凝固溫度為-155℃,單位容積標准製冷量約為288kcal/m3。
R12是一種無色、透明、沒有氣味,幾乎無毒性、不燃燒、不爆炸,很安全的製冷劑。只有在空氣中容積濃度超過80%時才會使人窒息。但與明火接觸或溫度達400℃以上時,則分解出對人體有害的氣體。
R12能與任意比例的潤滑油互溶且能溶解各種有機物,但其吸水性極弱。因此,在小型氟利昂製冷裝置中不設分油器,而裝設乾燥器。同時規定R12中含水量不得大於0.0025%,系統中不能用一般天然橡膠作密封墊片,而應採用丁腈橡膠或氯乙醇等人造橡膠。否則,會造成密封墊片的膨脹引起製冷劑的泄漏。 R22也是烷烴的鹵代物,學名二氟一氯甲烷,分子式為CHClF2,標准蒸發溫度約為-41℃,凝固溫度約為-160℃,冷凝壓力同氨相似,單位容積標准製冷量約為454kcal/m3。
R22的許多性質與R12相似,但化學穩定性不如R12,毒性也比R12稍大。但是,R22的單位容積製冷量卻比R12大的多,接近於氨。當要求-40~-70℃的低溫時,利用R22比R12適宜,故發文時R22被廣泛應用於-40~-60℃的雙級壓縮或空調製冷系統中。 分子式 : CH 2 FCF 3 (四氟乙烷) ,分子量:102.03
沸點 :-26.26℃ , 凝固點 :-96.6°C ,臨界溫度 :101.1 ℃ ,臨界壓力:4067kpa
飽和液體密度 :25℃ , 1.207g/cm 3 ,液體比熱 :25℃ , 1.51KJ/(Kg·℃)
溶解度( 水中, 25℃ ) :0.15% ,臨界密度 :0.512g/cm3
破壞臭氧潛能值( ODP ) :0 , 全球變暖系數值( GWP ) :0.29
沸點下蒸發潛能 :215 kJ/kg
質量指標 : 純度 ≥ 99.9 % ,水份PPm≤ 0.0010,酸度 PPm≤ 0.00001 ,蒸發殘留物PPm≤ 0.01
R134a作為R12的替代製冷劑,它的許多特性與R12很相像。
R134a的毒性非常低,在空氣中不可燃,安全類別為A1,是很安全的製冷劑。
R134a的化學穩定性很好,然而由於它的溶水性比R22高,所以對製冷系統不利,即使有少量水分存在,在潤滑油等的作用下,將會產生酸、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將對金屬產生腐蝕作用,或產生「鍍銅」作用,所以R134a對系統的乾燥和清潔要求更高。R134a對鋼、鐵、銅、鋁等金屬未發現有相互化學反應的現象,僅對鋅有輕微的作用。
R134a 是發文時國際公認的替代 CFC-12 的主要製冷工質之一,常用於車用空調,商業和工業用製冷系統,以及作為發泡劑用於硬塑料保溫材料生產,也可以用來配置其他混合致冷劑,如 R 404a 和 R 407c 等。 物化特性:常溫常壓下, R410A 是一種不含氯的氟代烷非共沸混合製冷劑,無色氣體,貯存在鋼瓶內是被壓縮的液化氣體。其 ODP 為 0 ,因此R410A是不破壞大氣臭氧層的環保製冷劑。
主要用途:大量用於家用空調、小型商用空調、戶式中央空調等。 主要是節能和環保這兩大優點;節能方面:用R433b的空調要比用R134,R22的空調節省能耗15%至35%左右。環保方面:碳氫製冷劑屬於天然工質,因此對大氣無污染、對臭氧層無破壞和溫室效應幾乎為零。
㈤ 冷庫的製冷劑都有哪些
目前我國用於冷庫的製冷劑主要是氨和氟利昂。其中氨的用量最普遍,氟利昂有:F-11、F-12、F-13、F-22等幾種。常見製冷劑的性能見表5-1。
" role="table
表5-1 常見製冷劑性能
㈥ 氨製冷的優缺點是什麼
氨作為製冷劑的優點是:易於獲得、價格低廉、壓力適中、單位製冷量大、放熱系數高、幾乎不溶解於油、流動阻力小,泄漏時易發現。其缺點是:有刺激性臭味、有毒、可以燃燒和爆炸,對銅及銅合金有腐蝕作用。
㈦ 製冷劑氨和氟利昂比較哪個便宜
製冷劑氨比較便宜,大概在3000元/噸左右,而氟利昂價格大概在14500元/噸左右。
1,氨對人體有毒,氨蒸氣無色,具有強烈的刺激性臭味。另因氨壓力為0時,蒸發壓力為-33.33℃,為避免製冷系統在負壓下工作,一般氨主要用於蒸發溫度在-33.33℃以上的製冷系統中。氨在潤滑油中的溶解度很小,因此氨製冷劑管道及換熱器的表面會積有油膜,影響傳熱效果。氨液的密度比潤滑油小,在貯液器和蒸發器中,油會沉積在下部,需要定期放出。
2,氟利昂是一種常用的高、中、低溫製冷劑,它無色,無味,不燃燒 ,不爆炸,化學性能穩定,基本無毒。氟利昂可以適應不同製冷溫度的要求,能製取的最低蒸發溫度為-120℃。氟利昂能不同程度的溶解潤滑油,不易在系統中形成油膜,對傳熱影響很小。同時,氟利昂製冷機組在設計時還考慮到了工質的替代問題,即在使用新工質時,無須對系統進行改動。氟利昂製冷劑是一個系列的飽和碳氫化合物與氯、溴的共沸混合物。常見的氟利昂包括R11、R22、R507、R134、R404A等,其中R134A與R404A是對大氣臭氧層不產生破壞的環保型製冷劑 。
㈧ 請問製冷機組里又什麼油合適不同的油有什麼不同
使用與製冷系統所用冷媒類型對應的冷凍油合適。
製冷系統管路內所使用的冷凍油類型需要跟所使用的冷媒類型對應起來,比如使用R22、R12冷媒的製冷系統內應使用礦物油,而使用R410a、R407c等冷媒的製冷系統管路內要使用合成酯類油等等。
一般在製冷系統壓縮機產品銘牌或廠家產品技術手冊裡面會給出最合適的冷凍油類型和牌號。
㈨ 氨製冷中冷起到什麼作用
潤滑油在製冷系統中起到潤滑、冷卻、洗滌與能量調節的作用,一般來講,冷卻設備內積油是影響氨製冷系統製冷效果的最大障礙,甚至可能造成停產。因此,有必要從潤滑油迸入冷卻設備的原因、影響及在設計和操作上應採取的措施等方面進行探討。
一、 潤滑油進入庫房冷卻設備的原因
潤滑油在製冷系統中起到潤滑、冷卻、洗滌與能量調節的作用,應使用合格的潤滑油,不能用次品抽,要嚴格控制潤滑油的閃點和凝固點,以保證壓縮機的安全運轉。
機器運轉時,其運轉部位溫度不能過高,油溫最高不得超過70℃,過熱了,要停機找原因排除,如是舊油應經過加熱、過濾、沉澱後再用。壓縮機運轉時,排出的氨氣溫度很高,一般在70~150℃,在這樣的溫度下將會有部分潤滑油蒸發成油蒸氣。
排氣溫度越高,油的蒸發率越高。試驗資料表明:在80℃時油的蒸發率為3.13%;在100℃時油的蒸發率為7.68%在120℃時油的蒸發率為6.03%;在140℃時油的蒸發率為34.68%。
另一方面,由於氣流運動速度很大,一般在12~30m/s之間,也攜帶一定量的油微粒,因此可以認為,油在高溫氨氣的帶動下,以氣狀、細微粒狀,甚至較大的球狀進入製冷系統高壓部分。進入高壓部分的氨油混合氣在油分離器中經過減速,氨氣速度由I2m/s降到0.81m/s,改變方向或離心力、液體洗滌等方式除去大部分油,但是仍有3~5%的潤滑油迸火熱交換系統。除部分油附著在冷凝器和管路系統、貯液器等設備內,仍將有1~2%的潤滑油進入冷卻設備內。
㈩ r22用什麼冷凍機油
R22製冷劑可以用太陽的3GS,4GS,5GS又或者CPI320等型號冷凍油.這是要根據您的設備的情況和設備廠家指定的冷凍油型號.不清楚的歡迎網上網路中冷貿易,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