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超聲波基本原理的基本原理
超聲波是聲波的一部分,是人耳聽不見、頻率高於20KHZ的聲波,它和聲波有共同之處,即都是由物質振動而產生的,並且只能在介質中傳播;同時,它也廣泛地存在於自然界,許多動物都能發射和接收超聲波,其中以蝙蝠最為突出,它能利用微弱的超聲回波在黑暗中飛行並捕捉食物。但超聲還有它的特殊性質'如具有較高的頻率與較短的波長,所以,它也與波長很短的光波有相似之處。 超聲波是彈性機械振動波,它與可聽聲相比還有一些特點:傳播的方向較強,可聚集成定向狹小的線束;在傳播介質質點振動的加速度非常之大;在液體介質中當超聲強度達到一定值後便會發生空化現象。
一、束射特性
從聲源發出的聲波向某一方向(其他方向甚弱)定向地傳播,稱之為束射。 超聲波由於它的波長較短,當它通過小孔(大於波長的孔)時,會呈現出集中的一束射線向一定方向前進。又由於超聲方向性強,所以可定向採集信息。同樣當超聲波傳播的方向上有一障礙 物的直徑大於波長時,便會在障礙物後產生「聲影」。這些猶如光線通過小孔和障礙物一樣,所以超聲波具有和光波相似的束射特性。
超聲波的束射性的好壞,一般用發散角的大小來衡量(習慣上
用半發射角臼表示)。以平面圓形活塞式聲源為例,其大小決定
於聲源的宜徑(D)和聲波的波長(λ)。由此看出,要使發聲體發射出方向性有較好的超聲波,必須使θ角盡量小,發射體(聲源)的直痙D必須很大或發射的頻率f也必須很高才能得到,否則將適得其反。由於超聲波的波長要比可聽聲的波長短,所以它就比可聽聲波有較好的束射特性,頻率愈高的超聲波,波長愈短,這種向一定方向傳播的特性就愈顯著。 超聲波在各種介質傳播時,隨著傳播距離的增加,超聲強度會漸漸減弱,能量逐漸消耗,這種能量被介質吸收掉的特性,稱之為聲吸收。1845年斯托克斯(Stoke。G.G.)發現:當聲波通過液體,因液體質點相對運動而產生的內摩擦(即粘滯作用)導致聲吸收,因而導出了由介質的內摩擦或粘性引起的液體中聲吸收公式。還有,當聲波在液體介質中傳播時,壓縮區的溫度將高於平均溫度;相反,稀疏區的溫度低於平均溫度,因此,由於熱傳導使聲波的壓縮和稀疏部分之間進行熱交換,從而引起聲波能量的減少1868年基爾霍夫(Kirchhoff G.)導出了由熱傳導引起的聲吸收公式。
由此看出,吸收系數a與聲波頻率的平方成正比,當頻率增加10倍,則吸收系數就增大100倍。即頻率愈高,吸收愈大,因而聲波傳播的距離愈小。在氣體中,1920年愛因斯坦提出了由聲頻散來確定締合氣體的反應率,從而促進了對氣體分子熱弛豫吸收機制延伸到液體的研究,得出了由於介質中的分子相互之間的碰撞引起分子熱弛豫吸收。所以低頻聲波在空氣中可以傳播很遠距離,而高頻聲波在空氣中很快的衰減了。
在固體中,聲吸收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固體的實際結構。
由以上看出引起不同介質對聲吸收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介質的粘滯性、熱傳導、介質的實際結構及介質的微觀動力學過程中引起的弛豫效應等,這些介質中的聲吸收都隨著聲的頻率而變化。超聲波是高頻率的聲波,在同一介質中傳播時,隨著頻率的增大,被介質吸收的能量就愈大。例如頻率為105Hz的超聲波在空氣中被吸收的能量比頻率為104Hz的聲波大100倍;對同一頻率的超聲波因傳播的介質不同。如在氣體、液體、固體中傳播時,其吸收分別為最厲害、較弱、最小。所以超聲波在空氣中傳播距離最短。
超聲波在均勻介質中傳播時,由於介質的吸收,而影響聲強度隨距離的增加而減弱,這就是聲波衰減。
當超聲波起始強度為J0,經過x米距離後,其強度為
Jx= Joe-2ax「 』
式中a為吸收系數(衰減系數)。
由上可得在各種介質中聲波的吸收系數,
由此看出超聲強度是以指數而衰減的。例如頻率為106Hz的超聲波在離開聲源以後,在空氣中經過0. 5m距離,其強度就要減弱一半;在水中傳播,要經過500m的距離後才使強度減弱一半,
可看出在水中傳播的距離相當於在空氣中傳播距離的1000倍。隨著頻率的增高,衰減越快。如頻率為1011Hz的超聲在空氣中傳播,當在離開聲源的一剎那間就會全部消失得無影無蹤。在粘度很大的液體中,超聲被吸收得更快。例如在200C時,使頻率為300kHz的超聲的強度減至一半,只需0.4m厚的空氣就夠了,至
於在水中就要經過440m,在變壓器油中就要傳播100m左右,而在石蠟中只需傳播3m左右。因此,粒度極大的物質(橡皮、膠木、瀝青)則是超聲波良好的絕緣體。 超聲波傳播的能量比可聽聲大得多。因為當聲波到達某一物質時,由於聲波的作用使物質中的分子也跟著振動,振動的頻率和聲波頻率一樣,所以分子振動頻率決定了分子振動的速度,頻率越高速度越大。從而物質的分子由振動而獲得了能量,其能量除了與分子的質量有關外,還與分子的振動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而振動速度又與分子振動的頻率有關,所以聲波的頻率越高,也就是物質分子得到的能量越高。超聲波的頻率比聲波的頻率可高得多,所以超聲波可使物質分子獲得更大的能量。由此說明超聲波本身可
以供給物質足夠大的能量。
我們平常人耳能聽到的聲波頻率低、能量小。如高聲談話聲約等於50uW/cm2的強度。但超聲波所具有的能量就比聲波大得多。例如頻率為106Hz的超聲振動所具有的能量,比振幅相同而頻卒為103Hz的聲波振動的能量要大100萬倍,因為聲波的能量與頻率的平方成正比。由此看出,主要是超聲波的巨大機械能量
使物質質點產生了極大的加速度。
在一般工作中,正常響度的揚聲器的聲強為2·10-9W/cm2;炮的射擊聲的聲強為10 - 3W/cm2;中等響度的聲音使水的質點所獲得的加速度只有重力加速度(980cm/s2)的百分之幾,所以不會對水產生影響。然而如果把超聲作用於水中,使水質點所達到的加速度可能比重力加速度大幾十萬倍甚至幾百萬倍,所以就會使
水質點產生急速運動。它在超聲提取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空化現象是液體中常見的一種物理現象。在液體中由於渦流或超聲波等物理作用,致使液體的某些地方形成局部的負壓區,從而引起液體或液體一固體界面的斷裂,形成微小的空泡或氣泡。液體中產生的這些空泡或氣泡處於非穩定狀態,有初生、發育、隨後迅速閉合的過程,當它們迅速閉合破滅時,會產生一種微激波,使局部區域有很大的壓強。這種空泡或氣泡在液體中形成和隨後迅速閉合的現象,稱為空化現象。
關於空化基本過程以及空化與沸騰的區別簡述如下:當液體在恆壓下加熱或在恆溫下用靜力或動力方法減壓時,可達到茌液體中有蒸氣空泡或充滿氣體的空泡(或空穴)開始出現並發育,隨後又閉合。這一狀態若由溫度升高所引起,稱之為「沸騰」;若溫度基本不變而由局部壓力下降所引起,稱之為「空化」。
由以上空化基本過程看出空化有以下特徵:空化是一種液體中出現的現象,在任何正常環境下,固體或氣體都不會發生空化;空化是液體減壓的結果,因此大體上可由控制減壓程度來控制空化現象;空化是一種動力學現象,它涉及空泡的發育與閉合。
超聲空化是強超聲在液體中傳播時,引起的一種特有的物理現象,也是引起液體中空腔的產生、長大、壓縮、閉合、反跳快速重復性運動的特有的物理過程。在空泡崩潰閉合時產生局部高壓、高溫,由於聲場中的頻率、聲強和液體的表面張力、粘度以及周圍環境的溫度和壓力等影響,液體中的微小氣核在聲場的作用下響應可能是緩和的,也可能是強烈的。故人們將聲空化分為穩態和瞬態兩種空化類型。
穩態空化主要是指那些內含氣體和蒸氣的空化泡的動力學行為,是一種較長壽命的氣泡振動。這種空化過程一般在小於1W/cm2聲強時產生,空化氣泡振動時間長,且持續幾個聲波周期。在聲場中這種振動氣泡,由於在膨脹時氣泡的表面積比壓縮時大,使膨脹時擴散到泡內的氣體比壓縮時擴散到泡外的多,而使氣泡在振動過程中增大。當振動振幅足夠大時,會使氣泡由穩態轉變為瞬態空化,繼而發生崩潰。
瞬態空化一般指在大於1W/cm2的聲強時所產生的空化氣泡,振動只在一個聲周期內完成。這種在聲場中振動的氣泡,當聲強足夠高、聲壓為負半周時,液體受到大的拉力,氣泡核迅速脹大,可達到原來尺寸的數倍;繼而在聲壓正半周時,氣泡受到壓縮因突然崩潰而裂解成許多小氣泡,以構成新的空化核。在氣泡迅速收縮時,泡內的氣體或蒸氣被壓縮,而在空化泡崩潰的極短時間,泡內產生約5000K的高溫,類似太陽表面的溫度;局部產生約500大氣壓的高壓,相當於深海底的壓力;溫度變化率高達109K/s;並伴隨產生強烈的沖擊波和時速達400km的射流、發光現象,也可聽到小的爆裂聲。可見空化所提供的能量,使局部產生高壓、高溫、高梯度流動,為葯材中難以提取的成分提供了一種新的提取途徑。
對超聲空化的研究,始於20世紀30年代,在Monnesco和Frenzel等發現聲發光(SL)後,由追索發光起因引起的對超聲空化氣泡運動的研究及對其基本效應的測量。他們採用對液體中超聲空化群體氣泡進行測量,研究丁「多泡空化」;到20世紀60年代中國科學院汪承灝、張德俊等在應崇福院士指導下,研究了用動力式方法產生的單一空化氣泡的完整運動過程,並實驗證明了空化的光輻射和電磁輻射均發生於氣泡閉合時刻,他們還研究了空化的
乳化作用及機械效應。20世紀80年代美國Gaitan和Crum等人採用聲懸浮技術將單一氣泡「囚禁」在容器的駐波場波腹處,使之與外加超聲場同步產生周期性的空化過程,並進行了測量。這些成果都為超聲在工農業、醫學等方面的應用提供了理論基礎,也為超聲空化的測量提供了條件。
空化強度的測量
根據目前的報導,超聲空化強度還沒有一種絕對的測定方法,但超聲在實際中的應用效果在某些方面是與空化強度有著直接關系,所以想方設法測量空化強度在實際應用中有著重要的意義。而空化強度不但和空化泡閉合時所產生的壓力大小、單位體積中的空化泡數量有關,還與各種類型的空化泡有關,所以只能測量相對強度。目前主要是從超聲清洗的角度研究,以直接衡量超聲清洗的效果,其方法有:
腐蝕法:將厚度約20um的鋁、錫或鉛箔置於聲場中一定距離上受空化腐蝕,在一定的時間內取出,稱出腐蝕樣的重量,以衡量相對的空化強度,這種方法稱之為膺蝕法。這種方法可測量由液體表面到不同深度的相對空化強度。測量的方法是要求金屬樣品表面光潔度一致,進行多次測量,以求出平均值。
化學法:將碘化鈉置於四氯化碳中,在聲空化作用下以釋放出碘的多少,來衡量相對的空化強度,這種方法稱為化學法。這種方法是用分光光度計或者放射性示蹤方法作釋放碘的定量測定。因為在超聲強度5 -30 W/cm2,處理1 min,碘的釋放量隨聲強的增加而增加,故以釋放量的大小,測定其空化強度。
清除污物法:用帶有放射性污物的工件作為清洗樣品,用超聲清洗後,定量測量污物除去的數量,以此衡量超聲清洗的效果或相對的空化強度,這種方法稱之為清除污物法。在實際應用中還有測量空化雜訊的方法等,在此不多述了。
超聲空化的消極作用及應用
由於聲空化現象產生氣泡的非線性振動以及它們破滅時產生爆破壓力,所以伴隨空化現象能產生許多物理和化學效應。這些效應有消極方面的作用,但也有在工程技術中得到應用的方面。如艦船用的高速旋轉的螺旋槳槳葉的表面,常受到空化產生的壓力打擊作用,「腐蝕」成一些斑痕。空化嚴重時,大量氣泡的出現會影響螺旋槳的推力。在民用工業中,空化「腐蝕」會損壞管道和器件。然而,利用空化產生的激波打擊作用,或氣泡閉合的局部高溫可以在工業中得到有益的利用。如超聲清洗,就是利用聲波復雜構造異形的孔道,藉助超聲空化能對放在洗滌劑中的機件微型機件清洗;也可在鍋爐中進行超聲除垢和防水垢沉積;還可利用空化對葯劑生產過程進行乳化,在工業上制備油一水之類混合溶液的乳劑;進行超聲焊接(破壞金屬表面氧化層,促金屬焊接);利用超聲空化促進某些化學反應過程;打破植物細壁,促進化學成分向溶劑中溶解,提高化學成分提出率等應用。
一、 超聲原理概述超聲波清洗的原理是發生器產的高頻振盪電信號。通過換能器轉換成高頻的機械振動,傳播到清洗液中,對工件實施高效的清洗。其工作機理是運用空化作用成倍或十幾售地提高清洗效果。當把液體放入清洗機內,施加超聲波後,由於超聲波在清洗液中是一種疏密相間,輻射傳播的高頻波,從而使液體高速往復振動。在振動的負壓區由於周圍的液體來不及補充,形成無數的微小真空氣泡,而在正壓區,微小氣泡在壓力下突然閉合,在閉合過程中由於液體間相互碰撞產生強大的沖擊波形成最高可達幾千個大氣壓的瞬時高壓,作用在被清洗的工件上。吸附在工件上的油膩、雜質在連續不斷的瞬時高壓作用下迅速脫離工件。從而達到清潔的目的。 超聲波的兩個主要參數 超聲波的兩個主要參數: 頻率:F≥20KHz; 功率密度:p=發射功率(W)/發射面積(cm2);通常p≥0.3w/cm2; 在液體中傳播的超聲波能對物體表面的污物進行清洗,其原理可用「空化」現象來解釋:超聲波振動在液體中傳播的音波壓強達到一個大氣壓時,其功率密度為0.35w/cm2,這時超聲波的音波壓強峰值就可達到真空或負壓,但實際上無負壓存在,因此在液體中產生一個很大的壓力,將液體分子拉裂成空洞一空化核。此空洞非常接近真空,它在超聲波壓強反向達到最大時破裂,由於破裂而產生的強烈沖擊將物體表面的污物撞擊下來。這種由無數細小的空化氣泡破裂而產生的沖擊波現象稱為「空化」現象。 太小的聲強無法產生空化效應。 超聲波清洗機由三個主要部分組成: (1)裝載清洗液的不銹鋼清洗缸 (2)超聲波發生器(3)超聲波換能器 超聲波清洗機具有清潔度高,機器噪音小、設備壽命長等優點。並能對幾何形狀比較復雜,例如有各種盲孔、微孔、深孔等用其他清洗方法難以清洗的零件進行高效清洗。由於具有以上獨特的性能,所以越來越被人們認識和接受。二、 設備特點當超聲波清洗機注滿水接通電源後,電路把50赫茲的交流電轉換成超聲波頻率的交流電、產生振盪,這種振盪的形成就是通過電感及換能器電容組成諧振電路,並將振盪信號通過反饋持繼不斷地進行下去。經晶體管進行放大後再送給串聯諧振電路。這個諧振頻率在機器出廠前精確地調整在換能器固有諧振頻率上,以發揮換能器最佳效果。 換能器是通過螺柱和強力粘合劑粘結在不銹鋼清洗槽底面上的,換能器將超聲波機械能通過槽底傳施給槽內液體,然後作用於液體中的被清洗工件,從而實現了超聲波清洗的功能。 大功率晶體管是工作在開關飽和工作狀態,所以其輸出波形為方形。當方波進入諧振電路後,經電感和電容的濾波後,就成為正弦波,所以實際上作用在換能器上的電流波形,已成為正弦波。 超聲波清洗機的超聲波電源發生器有兩種,一種是自激電路,另一種是他激電路。自激電路結構簡單、實用、經濟性好;他激電路功率大,具有頻率跟蹤和限流,發熱等多種保護,兩種電路分別適合不同層次企業和更廣泛的客戶需要。三、 使用方法1. 將發生器與清洗槽連接電纜接好。2. 將槽內注入選用的清洗液。3. 將發生器接入220V±10% 50赫茲交流電源。4. 打開發生器電源開關,電源指示燈亮(此時槽內液體開始振動空化)。四、 注意事項1. 為了延長使用壽命,建議將設備放在通風、乾燥的區域,發生器後側的風扇孔應定期清潔。發生器四面留有通風口,以使氣流暢通無阻。2. (1)清洗槽必須放入液體後才能開機工作,最低水位高度>100mm(底振式)且水平放置,換能器在側面時,為清洗槽槽沿100mm處,如在空氣狀態開機會損壞機器。(2)當清洗缸體溫度為常溫時,切勿將高溫液體直接注入缸內,以免導致換能器松動而影響機器正常使用 。(3)當清洗液因污染而需要更換時,切勿將低溫液體直接注入高溫缸體內,這同樣可導致換能器脫落,同時應當關閉加熱器開關,以免加熱器因槽內無液體而損壞。(4)定期檢查換能器,切勿使其變潮及撞擊,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3. 使用完畢後,應關閉總電源。4. 關機後不要立刻重新開機,間隙時間應在1分鍾以上。
⑵ 請幫我解釋一下圖中超聲波發射電路的原理,謝謝!
這是一個超聲波的功放電路,
1.高電平的1.40khz信號經U1反向,變成低的信號,在經U1B與U1C並聯組成的功放變成高的信號經過C1到TX1.
2.同時高電平的1.40khz信號經在經U1B與U1C並聯組成的功放變成低的信號經過C1到TX1.
3.這樣在TX1兩端就有上高下低脈動電壓,超聲波就會工作.
4.低電平的1.40khz信號經U1反向,變成高的信號,在經U1D與U1E並聯組成的功放變成低的信號經過C1到TX1.
5.低電平的1.40khz信號經在經U1D與U1E並聯組成的功放變成高電平的信號經過C1到TX1.
6.這樣在TX1兩端就有上低下高脈動電壓,超聲波就會工作.
7.循環1.-7的過程,
⑶ 超聲波發生器工作原理
超聲波
超聲波是指頻率為20千赫~50兆赫左右的電磁波,它是一種機械波,需要能量載體—介質—來進行傳播。超聲波在傳遞過程中存在著的正負壓強交變周期,在正相位時,對介質分子產生擠壓,增加介質原來的密度;負相位時,介質分子稀疏、離散,介質密度減小。也就是說,超聲波並不能使樣品內的分子產生極化,而是在溶劑和樣品之間產生聲波空化作用,導致溶液內氣泡的形成、增長和爆破壓縮,從而使固體樣品分散,增大樣品與萃取溶劑之間的接觸面積,提高目標物從固相轉移到液相的傳質速率。
超聲波是聲波大家族中的一員。
聲波是物體機械振動狀態(或能量)的傳播形式。所謂振動是指物質的質點在其平衡位置附近進行的往返運動。譬如,鼓面經敲擊後,它就上下振動,這種振動狀態通過空氣媒質向四面八方傳播,這便是聲波。
超聲波是指振動頻率大於20KHz以上的,其每秒的振動次數(頻率)甚高,超出了人耳聽覺的上限(20000Hz),人們將這種聽不見的聲波叫做超聲波。超聲和可聞聲本質上是一致的,它們的共同點都是一種機械振動,通常以縱波的方式在彈性介質內會傳播,是一種能量的傳播形式,其不同點是超聲頻率高,波長短,在一定距離內沿直線傳播具有良好的束射性和方向性,目前腹部超聲成象所用的頻率范圍在 2∽5MHz之間,常用為3∽3.5MHz(每秒振動1次為1Hz,1MHz=106Hz,即每秒振動100萬次,可聞波的頻率在16-20,000HZ 之間)。
⑷ 超聲波發射接收 怎麼接
您好!!
40kHZ超聲波發射電路(1)
40kHZ超聲波發射電路之一,由F1~F3三門振盪器在F3的輸出為40kHZ方波,工作頻率主要由C1、R1和RP決定,用RP可調電阻來調節頻率。 F3的輸出激勵換能器T40-16的一端和反向器F4,F4輸出激勵換能器T40-16的另一端,因此,加入F4使激勵電壓提高了一倍。電容C3、C2平衡F3和F4的輸出,使波形穩定。電路中反向器F1~F4用CC4069六反向器中的四個反向器,剩餘兩個不用(輸入端應接地)。電源用9V疊層電池。測量F3輸出頻率應為40kHZ±2kHZ,否則應調節RP。發射超聲波信號大於8m。
40kHZ超聲波發射電路(2)
40kHZ超聲波發射電路之二,電路中晶體管VT1、VT2組成強反饋穩頻振盪器,振盪頻率等於超聲波換能器T40-16的共振頻率。T40-16是反饋耦合元件,對於電路來說又是輸出換能器。T40-16兩端的振盪波形近似於方波,電壓振幅接近電源電壓。S是電源開關,按一下S,便能驅動T40-16發射出一串40kHZ超聲波信號。電路工作電壓9V,工作電流約25mA。發射超聲波信號大於8m。電路不需調試即可工作。
40kHZ超聲波發射電路(3)
40kHZ超聲波發射電路之三,由VT1、VT2組成正反饋回授振盪器。電路的振盪頻率決定於反饋元件的T40-16,其諧振頻率為40kHZ±2kHZ。頻率穩定性好,不需作任何調整,並由T40-16作為換能器發出40kHZ的超聲波信號。電感L1與電容C2調諧在40kHZ起作諧振作用。本電路適應電壓較寬(3~12V),且頻率不變。電感採用固定式,電感量5.1mH。整機工作電流約25mA。發射超聲波信號大於8m。
40kHZ超聲波發射電路(4)
40kHZ超聲波發射電路之四,它主要由四與非門電路CC4011完成振盪及驅動功能,通過超聲換能器T40-16輻射出超聲波去控制接收機。其中門YF1與門YF2組成可控振盪器,當 S按下時,振盪器起振,調整RP改變振盪頻率,應為40kHZ。振盪信號分別控制由YF4、YF3組成的差相驅動器工作,當YF3輸出高電平時,YF4一定輸出低電平;YF3輸出低電平時,YF4輸出高電平。此電平控制T40-16換能器發出40kHZ超聲波。電路中YF1~YF4採用高速CMOS電路 74HC00四與非門電路,該電路特點是輸出驅動電流大(大於15mA),效率高等。電路工作電壓9V,工作電流大於35mA,發射超聲波信號大於 10m。
40kHZ超聲波發射電路(5)
40kHZ超聲波發射電路之五,由LM555時基電路及外圍元件構成40kHZ多諧振盪器電路,調節電阻器RP阻值,可以改變振盪頻率。由LM555第3腳輸出端驅動超聲波換能器T40 -16,使之發射出超聲波信號。電路簡單易制。電路工作電壓9V,工作電流40~50mA。發射超聲波信號大於8m。LM555可用NE555直接替代,效果一樣。
雙穩態超聲波接收機電路
由於單穩態接收機無記憶功能,所以不能用在家用電器的開與關中,適用面不寬。是一種雙穩態超聲波接收機電路,它的前級電路同圖2-186電路完全一樣,只是執行電路不同。
電路中,由VT5、VT6及相關輔助元件構成雙穩態電路,當VT4每導通一次(發射機工作一次),觸發信號經C7、C8向雙穩電路送進一個觸發脈沖, VT5、VT6狀態翻轉一次,當VT6從截止狀態轉變成導通狀態時,VD5截止,VT7截止,繼電器K釋放;當再來一個觸發信號時,VT6由導通轉變為截止狀態,VD5導通,VT7導通,繼電器K吸合......由於增加了雙穩電路,使之用於電燈、電扇、電視等電器遙控成為現實。調試時,在a點與+6V(電源)之間用導線快速短路一下後松開,繼電器應吸合(或釋放),再短路一下松開,繼電器應釋放(或吸合),如果繼電器無反應,請檢查雙穩電路元件焊接質量和元件參數。一般情況下一次即可成功。
單穩式超聲波接收器電路
單穩式超聲波接收器電路原理圖,超聲波換能器R40-16諧振頻率為40kHZ,經R40-16選頻後,將40kHZ以外的干擾信號衰減,只有諧振於40kHZ的有用信號(發射機信號)送入VT1~VT3組成的高通放大器放大,經C5、VD1檢出直流分量,控制VT4、VT5組成的電子開關帶動繼電器K工作。由於該電路僅作單路信號放大,當發射機每發射一次超聲波信號時,接收機的繼電器吸合一次(吸合時間同發射機發射信號時間相同),無記憶保持功能。可用作無線遙控攝象機快門控制、兒童玩具控制、窗簾控制等。電路中VT1β≥200,VT2β≥150,其他元件自定。電路不需調試即可工作。如靈敏度和抗干擾不夠,可檢查三極體的β值與電容C4的容量是否偏差太大。經實測,配合相應的發射機,遙控距離可達8m以上。在室內因牆壁反射,故沒有方向性。電路工作電壓3V,靜態電流小於 10mA。
⑸ 超聲波原理
超聲波是聲波的一部分,是人耳聽不見、頻率高於20KHZ的聲波,它和聲波有共同之處,即都是由物質振動而產生的,並且只能在介質中傳播。許多動物都能發射和接收超聲波,其中以蝙蝠最為突出,它能利用微弱的超聲回波在黑暗中飛行並捕捉食物。
超聲波是一種在彈性介質中的機械振盪,有兩種形式:橫向振盪及縱向振盪。在工業中應用主要採用縱向振盪。超聲波可以在氣體、液體及固體中傳播,其傳播速度不同。另外,它也有折射和反射現象,並且在傳播過程中有衰減。
(5)超聲波電路怎麼發射回波擴展閱讀:
在空氣中傳播超聲波,其頻率較低,一般為幾十KHZ,而在固體、液體中則頻率可用得較高。在空氣中衰減較快,而在液體及固體中傳播,衰減較小,傳播較遠。利用超聲波的特性,可做成各種超聲感測器,配上不同的電路,製成各種超聲測量儀器及裝置,並在通訊,醫療家電等各方面得到廣泛應用。
⑹ 超聲波發射電路原理以及組成部分,謝謝!
摘要超聲波測距器,可以應用於汽車倒車、建築施工工地以及一些工業現場的位置監控,也可用於如液位、井深、管道長度的測量等場合。要求測量范圍在0.10-5.00m,測量精度1cm,測量時與被測物體無直接接觸,能夠清晰穩定地顯示測量結果。由於超聲波指向性強,能量消耗緩慢,在介質中傳播的距離較遠,因而超聲波經常用於距離的測量,如測距儀和物位測量儀等都可以通過超聲波來實現。利用超聲波檢測往往比較迅速、方便、計算簡單、易於做到實時控制,並且在測量精度方面能達到工業實用的要求,因此在移動機器人的研製上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關鍵詞 單片機AT82S51超聲波感測器測量距離 一、設計要求 設計一個超聲波測距器,可以應用於汽車倒車、建築施工工地以及一些工業現場的位置監控,也可用於如液位、井深、管道長度的測量等場合。要求測量范圍在0.10-3.00m,測量精度1cm,測量時與被測物體無直接接觸,能夠清晰穩定地顯示測量結果。 二、設計思路 超聲波感測器及其測距原理 超聲波是指頻率高於20KHz的機械波。為了以超聲波作為檢測手段,必須產生超生波和接收超聲波。完成這種功能的裝置就是超聲波感測器,習慣上稱為超聲波換能器或超聲波探頭。超聲波感測器有發送器和接收器,但一個超聲波感測器也可具有發送和接收聲波的雙重作用。超聲波感測器是利用壓電效應的原理將電能和超聲波相互轉化,即在發射超聲波的時候,將電能轉換,發射超聲波;而在收到回波的時候,則將超聲振動轉換成電信號。 超聲波測距的原理一般採用渡越時間法TOF(timeofflight)。首先測出超聲波從發射到遇到障礙物返回所經歷的時間,再乘以超聲波的速度就得到二倍的聲源與障礙物之間的距離 測量距離的方法有很多種,短距離的可以用尺,遠距離的有激光測距等,超聲波測距適用於高精度的中長距離測量。因為超聲波在標准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31.45米/秒,由單片機負責計時,單片機使用12.0M晶振,所以此系統的測量精度理論上可以達到毫米級。 由於超聲波指向性強,能量消耗緩慢,在介質中傳播距離遠,因而超聲波可以用於距離的測量。利用超聲波檢測距離,設計比較方便,計算處理也較簡單,並且在測量精度方面也能達到要求。 超聲波發生器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用電氣方式產生超聲波,一類是用機械方式產生超聲波。本課題屬於近距離測量,可以採用常用的壓電式超聲波換能器來實現。 根據設計要求並綜合各方面因素,可以採用AT89S51單片機作為主控制器,用動態掃描法實現LED數字顯示,超聲波驅動信號用單片機的定時器完成,超聲波測距器的系統框圖如下圖所示: 超聲波測距器系統設計框圖 三、系統組成 硬體部分 主要由單片機系統及顯示電路、超聲波發射電路和超聲波檢測接收電路三部分組成。採用AT89S51來實現對CX20106A紅外接收晶元和TCT40-10系列超聲波轉換模塊的控制。單片機通過P1.0引腳經反相器來控制超聲波的發送,然後單片機不停的檢測INT0引腳,當INT0引腳的電平由高電平變為低電平時就認為超聲波已經返回。計數器所計的數據就是超聲波所經歷的時間,通過換算就可以得到感測器與障礙物之間的距離。 軟體部分 主要由主程序、超聲波發生子程序、超聲波接收中斷程序及顯示子程序等部分。 四、系統硬體電路設計 1.單片機系統及顯示電路 單片機採用89S51或其兼容系列。採用12MHz高精度的晶振,以獲得較穩定的時鍾頻率,減小測量誤差。單片機用P1.0埠輸出超聲波轉化器所需的40KHz方波信號,利用外中斷0口檢測超聲波接受電路輸出的返回信號。顯示電路採用簡單實用的4位共陽LED數碼管,段碼用74LS244驅動,位碼用PNP三極體驅動。單片機系統及顯示電路如下圖所示 單片機及顯示電路原理圖 2.超聲波發射電路原理圖參考期刊如圖所示: 超聲波發射電路原理圖 壓電超聲波轉換器的功能:利用壓電晶體諧振工作。內部結構上圖所示,它有兩個壓電晶片和一個共振板。當它的兩極外加脈沖信號,其頻率等於壓電晶片的固有振盪頻率時,壓電晶片將會發生共振,並帶動共振板振動產生超聲波,這時它就是一超聲波發生器;如沒加電壓,當共振板接受到超聲波時,將壓迫壓電振盪器作振動,將機械能轉換為電信號,這時它就成為超聲波接受轉換器。超聲波發射轉換器與接受轉換器其結構稍有不同。 3.超聲波檢測接受電路 參考紅外轉化接收期刊的電路採用集成電路CX20106A,這是一款紅外線檢波接收的專用晶元,常用於電視機紅外遙控接收器。考慮到紅外遙控常用的載波頻率38KHz與測距超聲波頻率40KHz較為接近,可以利用它作為超聲波檢測電路。實驗證明其具有很高的靈敏度和較強的抗干擾能力。適當改變C4的大小,可改變接受電路的靈敏度和抗干擾能力。 超聲波接收電路圖 五、系統程序設計 超聲波測距軟體設計主要由主程序,超聲波發射子程序,超聲波接受中斷程序及顯示子程序組成。下面對超聲波測距器的演算法,主程序,超聲波發射子程序和超聲波接受中斷程序逐一介紹。 1.超聲波測距器的演算法設計 下圖示意了超聲波測距的原理,即超聲波發生器T在某一時刻發出的一個超聲波信號,當超聲波遇到被測物體後反射回來,就被超聲波接收器R所接受。這樣只要計算出發生信號到接受返回信號所用的時間,就可算出超聲波發生器與反射物體的距離。 距離計算公式:d=s/2=(c*t)/2 *d為被測物與測距器的距離,s為聲波的來迴路程,c為聲速,t為聲波來回所用的時間 聲速c與溫度有關,如溫度變化不大,則可認為聲速是基本不變的。如果測距精度要求很高,則應通過溫度補償的方法加以校正。聲速確定後,只要測得超聲波往返時間,即可求得距離。在系統加入溫度感測器來監測環境溫度,可進行溫度被償。這里可以用DS18B20測量環境溫度,根據不同的環境溫度確定一聲速提高測距的穩定性。為了增強系統的可靠性,應在軟硬體上採用抗干擾措施。 不同溫度下的超聲波聲速表 溫度/ -30 -20 -10 0 10 20 30 100 聲速c(m/s) 313 319 325 323 338 344 349 386 2.主程序 主程序首先對系統環境初始化,設置定時器T0工作模式為16位的定時計數器模式,置位總中斷允許位EA並給顯示埠P0和P2清0。然後調用超聲波發生子程序送出一個超聲波脈沖,為避免超聲波從發射器直接傳送到接收器引起的直接波觸發,需延遲0.1ms(這也就是測距器會有一個最小可測距離的原因)後,才打開外中斷0接收返回的超聲波信號。由於採用12MHz的晶振,機器周期為1us,當主程序檢測到接收成功的標志位後,將計數器T0中的數(即超聲波來回所用的時間)按下式計算即可測得被測物體與測距儀之間的距離,設計時取20℃時的聲速為344m/s則有: d=(C*T0)/2=172T0/10000cm(其中T0為計數器T0的計數值) 測出距離後結果將以十進制BCD碼方式LED,然後再發超聲波脈沖重復測量過程。主程序框圖如下 3.超聲波發生子程序和超聲波接收中斷程序 超聲波發生子程序的作用是通過P1.0埠發送2個左右的超聲波信號頻率約40KHz的方波,脈沖寬度為12us左右,同時把計數器T0打開進行計時。超聲波測距器主程序利用外中斷0檢測返回超聲波信號,一旦接收到返回超聲波信號(INT0引腳出現低電平),立即進入中斷程序。進入該中斷後就立即關閉計時器T0停止計時,並將測距成功標志字賦值1。如果當計時器溢出時還未檢測到超聲波返回信號,則定時器T0溢出中斷將外中斷0關閉,並將測距成功標志字賦值2以表示此次測距不成功。 六.軟硬體調試及性能 超聲波測距儀的製作和調試,其中超聲波發射和接收採用Φ15的超聲波換能器TCT40-10F1(T發射)和TCT40-10S1(R接收),中心頻率為40kHz,安裝時應保持兩換能器中心軸線平行並相距4~8cm,其餘元件無特殊要求。若能將超聲波接收電路用金屬殼屏蔽起來,則可提高抗干擾能力。根據測量范圍要求不同,可適當調整與接收換能器並接的濾波電容C4的大小,以獲得合適的接收靈敏度和抗干擾能力。 硬體電路製作完成並調試好後,便可將程序編譯好下載到單片機試運行。根據實際情況可以修改超聲波發生子程序每次發送的脈沖寬度和兩次測量的間隔時間,以適應不同距離的測量需要。根據所設計的電路參數和程序,測距儀能測的范圍為0.07~5.5m,測距儀最大誤差不超過1cm。系統調試完後應對測量誤差和重復一致性進行多次實驗分析,不斷優化系統使其達到實際使用的測量要求。 後續工作需實驗後才能驗證 根據參考電路和集成的電路器件測距范圍有限10m以內為好。 http://www.chuandong.com/cdbbs/2008-12/17/081217A9D4D0217.html希望對你有幫助!
⑺ 你好,很抱歉打擾了!我在做一個超聲波測距的硬體電路,但是現在超聲波可以發射信號,卻沒有回波信號
沒有看到回波,一個是測量方法的問題,一個可能是接收電路的問題。
⑻ 超聲波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呢
超聲波是聲波的一部分,是人耳聽不見、頻率高於20KHZ的聲波,它和聲波有共同之處,即都是由物質振動而產生的,並且只能在介質中傳播;同時,它也廣泛地存在於自然界,許多動物都能發射和接收超聲波,其中以蝙蝠最為突出,它能利用微弱的超聲回波在黑暗中飛行並捕捉食物。但超聲還有它的特殊性質'如具有較高的頻率與較短的波長,所以,它也與波長很短的光波有相似之處。
⑼ 超聲波發射電路
採用壓電陶瓷的超聲波探頭一般都有一個中心頻率,您驅動這個探頭時,也應使用這個頻率,誤差在1-2KHz以內。
頻率的產生可以用單片機實現,用達林頓三極體驅動脈沖變壓器完成高壓輸出。如果對功率要求很低(檢測3米以內舉例),也可以用8050之類的三極體加一個電感來完成。如果對功率要求較高(檢測10米以上距離),可以用功率MOS管搭建的推挽電路來驅動脈沖變壓器。
如果要求持續的大功率輸出,請參考超聲波清洗和超聲波焊接設備的電路設計。
⑽ 哪位高手幫我解釋一下超聲波測距中超聲波發射電路的工作原理。。。。謝謝
這是交反向器構成的超聲波發送電路,作用是將單片機產生的超聲波信號,通過這電路加倍反載入的超聲波發送頭上。其中U2A與U2B、U2C構成兩次反向,U2D、U2E為一次反向,通過兩次反向與一次反向後,載入到超聲波發送頭的電壓信號就可達到供電電壓值的兩位,這樣可提高載入到超聲波頭上的電壓,從面提高發射功率,達到提高測量距離的目的。U2B、U2C及U2D、U2E並聯後是這了提高驅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