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珀爾帖效應」是什麼
1834年法國科學家珀爾貼發現了熱電致冷和致熱現象-即溫差電效應。由N、P型材料組成一對熱電偶, 當熱電偶通入直流電流後,因直流電通入的方向不同, 將在電偶結點處產生吸熱和放熱現象,稱這種現象為珀爾帖效應。
半導體致冷器, 也叫熱電致冷器或溫差致冷器, 它採用了帕爾貼效應.
Ⅱ 製冷器好還是製冷片
製冷片
製冷片也叫熱電 半導體製冷組件,帕爾貼等,是指一種分為兩面,一面吸熱,一面散熱,起到導熱的貼片,本身不會產生冷。
中文名
製冷片
別名
熱電半導體製冷組件
原理
珀爾帖效應
元件
P型半導體、N型半導體
應用領域
軍事、醫療等
快速
導航
珀爾帖效應應用製冷片的技術應用應用領域
概述
一、預備知識:
1.Peltier effect( 珀爾帖效應):
珀爾帖效應的論述很簡單——當電流通過熱電偶時,其中一個結點散發熱而另一個結點吸收熱,這個現象由法國物理學家Jean Peltier在1834年發現。
2.P型半導體
半導體材料的一種形式,其導帶中的空穴密度超過了價帶中的電子密度。P型材料通過增加受主(acceptor)雜質來形成,例如在硅上摻雜硼。
3.N型半導體
半導體材料的一種形式,在導帶中的電子密度大於在價帶中的空穴密度的半導體,N型材料通過對硅的晶體結構中加入施主雜質(摻雜)——比如砷或磷——來得到。
珀爾帖效應應用
半導體製冷器是由半導體所組成的一種冷卻裝置,於1960左右才出現,然而其理論基礎Peltier effect可追溯到19世紀。由X及Y兩種不同的金屬導線所組成的封閉線路。
通上電源之後,冷端的熱量被移到熱端,導致冷端溫度降低,熱端溫度升高,這就是著名的Peltier effect 。這現象最早是在1821年,由一位德國科學家Thomas Seeback首先發現,不過他當時做了錯誤的推論,並沒有領悟到背後真正的科學原理。到了1834年,一位法國表匠,同時也是兼職研究這現象的物理學家 Jean Peltier,才發現背後真正的原因,這個現象直到近代隨著半導體的發展才有了實際的應用,也就是[致冷器]的發明(注意,這種叫致冷器,還不叫 半導體致冷器)。
三、半導體致冷法的原理以及結構:
半導體熱電偶由 N型半導體和 P型半導體組成。N型材料有多餘的電子,有負溫差電勢。P型材料電子不足,有正溫差電勢;當電子從P型穿過結點至N型時,結點的溫度降低,其能量必然增加,而且增加的能量相當於結點所消耗的能量。相反,當電子從N型流至P型材料時,結點的溫度就會升高。
直接接觸的 熱電偶電路在實際應用中不可用,所以用連接方法來代替,實驗證明,在溫差電路中引入第三種材料(銅連接片和導線)不會改變電路的特性。
這樣,半導體元件可以用各種不同的連接方法來滿足使用者的要求。把一個P型半導體元件和一個N型半導體元件聯結成一對熱電偶,接上直流電源後,在接頭處就會產生溫差和熱量的轉移。
在上面的接頭處,電流方向是從N至P,溫度下降並且吸熱,這就是冷端;而在下面的一個接頭處,電流方向是從P至N,溫度上升並且放熱,因此是熱端。
因此是 半導體致冷片由許多N型和P型半導體之顆粒互相排列而成,而N/P之間以一般的導體相連接而成一完整線路,通常是銅、鋁或其他金屬導體,最後由兩片陶瓷片像夾心餅乾一樣夾起來,陶瓷片必須絕緣且導熱良好。
製冷片的技術應用
半導體製冷片作為特種 冷源,在技術應用上具有以下的優點和特點:
1、 不需要任何製冷劑,可連續工作,沒有污染源沒有旋轉部件,不會產生回轉效應,沒有滑動部件是一種固體片件,工作時沒有震動、噪音、壽命長,安裝容易。
2、 半導體製冷片具有兩種功能,既能製冷,又能加熱,製冷效率一般不高,但制熱效率很高,永遠大於1。因此使用一個片件就可以代替分立的加熱系統和製冷系統。
3、 半導體製冷片是電流換能型片件,通過輸入電流的控制,可實現高精度的溫度控制,再加上溫度檢測和控制手段,很容易實現遙控、程式控制、計算機控制,便於組成 自動控制系統。
4、 半導體製冷片熱慣性非常小,製冷制熱時間很快,在熱端散熱良好冷端空載的情況下,通電不到一分鍾,製冷片就能達到最大溫差。
5、 半導體製冷片的反向使用就是溫差發電,半導體製冷片一般適用於中低溫區發電。
6、 半導體製冷片的單個製冷元件對的功率很小,但組合成電堆,用同類型的電堆串、並聯的方法組合成製冷系統的話,功率就可以做的很大,因此製冷功率可以做到幾毫瓦到上萬瓦的范圍。
7、 半導體製冷片的溫差范圍,從正溫90℃到負溫度130℃都可以實現。
應用領域
通過以上分析,半導體溫差電片件應用范圍有:製冷、加熱、發電,製冷和加熱應用比較普遍,有以下幾個方面:
1、 軍事方面:導彈、雷達、潛艇等方面的紅外線探測、導行系統。
2、 醫療方面;冷力、冷合、白內障摘除片、 血液分析儀等。
3、 實驗室裝置方面:冷阱、冷箱、冷槽、電子低溫測試裝置、各種恆溫、高低溫實驗儀片。
4、 專用裝置方面:石油產品低溫測試儀、生化產品低溫測試儀、細菌培養箱、恆溫顯影槽、電腦等。
5、 日常生活方面:空調、冷熱兩用箱、飲水機、電子冰箱等。此外,還有其它方面的應用,這里就不一一提了。
Ⅲ 半導體車載小冰箱質量好不好製冷效果怎麼樣
您好!
這種小冰箱利用的是帕爾貼效應,即半導體製冷技術。用兩塊不同的導體聯接成電偶,並接上直流電源,當電偶上流過電流時,會發生能量轉移,一個接頭處放出熱量變熱,另一個接頭處吸收熱量變冷,這種現象就叫帕爾貼效應。
製冷效果僅相當於冷藏室。 很榮幸為您提供幫助,感謝您對美菱數字服務企業平台的支持!
Ⅳ 半導體致冷片(製冷片)原理是什麼
在原理上,半導體的製冷片只能算是一個熱傳遞的工具,雖然製冷片會主動為晶元散熱,但依然要將熱端的高於晶元的發熱量散發掉。在製冷片工作期間,只要冷熱端出現溫差,熱量便不斷地通過晶格的傳遞,將熱量移動到熱端並通過散熱設備散發出去。因此,製冷片對於晶元來說是主動製冷的裝置,而對於整個系統來說,只能算是主動的導熱裝置,因此,採用半導體製冷裝置的ZENO96智冷版,依然要採取主動散熱的方式對製冷片的熱端進行降溫。 風扇以及散熱片的作用主要是為製冷片的熱端散熱,通常熱端的溫度在沒有散熱裝置的時候會達到100度左右,極易超過製冷片的承受極限,而且半導體製冷效率的關鍵就是要盡快降低熱端溫度以增大兩端溫差,提高製冷效果,因此在熱端採用大型的散熱片以及主動的散熱風扇將有助於散熱系統的優良工作。在正常使用情況下,冷熱端的溫差將保持在40~65度之間。 當一塊N型半導體材料和一塊P型半導體材料聯結成電偶對時,在這個電路中接通直流電流後,就能產生能量的轉移,電流由N型元件流向P型元件的接頭吸收熱量,成為冷端由P型元件流向N型元件的接頭釋放熱量,成為熱端。吸熱和放熱的大小是通過電流的大小以及半導體材料N、P的元件對數來決定,以下三點是熱電製冷的溫差電效應。
1、塞貝克效應
(SEEBECKEFFECT) 一八二二年德國人塞貝克發現當兩種不同的導體相連接時,如兩個連接點保持不同的溫差,則在導體中產生一個溫差電動勢:ES=S.△T 式中:ES為溫差電動勢 S為溫差電動勢率(塞貝克系數) △T為接點之間的溫差
2、珀爾帖效應
(PELTIEREFFECT) 一八三四年法國人珀爾帖發現了與塞貝克效應的效應,即當電流流經兩個不同導體形成的接點時,接點處會產生放熱和吸熱現象,放熱或吸熱大小由電流的大小來決定。 Qл=л.Iл=aTc 式中:Qπ為放熱或吸熱功率 π為比例系數,稱為珀爾帖系數 I為工作電流 a為溫差電動勢率 Tc為冷接點溫度
3、湯姆遜效應
(THOMSONEFFECT) 當電流流經存在溫度梯度的導體時,除了由導體電阻產生的焦耳熱之外,導體還要放出或吸收熱量,在溫差為△T的導體兩點之間,其放熱量或吸熱量為: Qτ=τ.I.△T Qτ為放熱或吸熱功率 τ為湯姆遜系數 I為工作電流 △T為溫度梯度 以上的理論直到本世紀五十年代,蘇聯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約飛院士對半導體進行了大量研究,於一九五四年發表了研究成果,表明碲化鉍化合物固溶體有良好的製冷效果,這是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熱電半導體材料,至今還是溫差製冷中半導體材料的一種主要成份。 約飛的理論得到實踐應用後,有眾多的學者進行研究到六十年代半導體製冷材料的優值系數,才達到相當水平,得到大規模的應用,也就是我們現在的半導體製冷片件。 中國在半導體製冷技術開始於50年代末60年代初,當時在國際上也是比較早的研究單位之一,60年代中期,半導體材料的性能達到了國際水平,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是我國半導體製冷片技術發展的一個台階。在此期間,一方面半導體製冷材料的優值系數提高,另一方面拓寬其應用領域。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獲得了半導體製冷片,因而才有了現在的半導體製冷片的生產及其兩次產品的開發和應用。
以上內容來自http://..com/question/169411393.html
Ⅳ 飲水機里的製冷電子管叫什麼三極體
致冷三極體,致冷晶體管,英文名稱refrisitor, 半導體致冷的最新應用,可以參考鏈接中的介紹。是最新的晶體管核心技術之一,技術也成「電子血液降溫技術」。可參考網頁鏈接
原理是利用半導體製冷技術,在三極體的內部復合形成一個致冷結構,即在電子流出端,利用了三極體自身的一個低能級的半導體材料,比如NPN中的發射極N,經過導體後添加了一點點能級高的P材料,形成N-P結構的半導體致冷單元(中間有導體隔開,不是PN結),電子從N經過導體流到P時,由於材料能級的升高,電子必須在導體處吸入熱量,隨著電子的流過,吸熱將會源源不斷,就像人的大腦,由流過的大腦的血液為大腦降溫,流過的電子也為晶元內部持續降溫。有人會問吸進去的熱量需要放熱呀?是的,吸進去的熱量需要放出來,但他的熱量只會在電子勢能級更低的材料處釋放,這個部位只要設置在晶元外部。在晶元外部放熱就不會有不良影響,反而是有益與晶元的散熱。因此本技術強調只在晶元的電子流出端設置此結構。
Ⅵ 奧馬冰箱溫度太高怎麼調
調節方法:把箱內的控溫旋鈕數字調大。
冰箱的溫控調節最好按照季節做相應的調節。
1、溫控旋鈕一般有0、1、2、3、4、5、6、7檔,數字越大,冷凍室里的溫度越低。
2、一般春秋天可以放到3檔上,具體要看要求,冷凍室能否達到零下18度以下。
3、為了達到食品保鮮和省電的目的,夏天可以打到1檔或2檔,冬天打到4檔或5檔。
4、控溫調節原則:天氣熱調節的越小,天氣越冷調節的越大。
(6)德珀爾製冷效果怎麼樣擴展閱讀:
冰箱使用省電技巧:
1、冰箱放置的位置選擇應該是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利於通風,同時與牆面要保持一段距離,以便於冰箱運作時產生的熱量可以散發。
2、要經常檢查冰箱封條的密封性,如果封條出現變形,就會影響關閉的嚴絲合縫程度,造成冷氣外泄,從而增加耗電量。
3、定期除霜,每當看到冰霜的厚度超過7cm時,就應該進行化霜。
4、減少開門次數,每當你拉開一次箱門,就會有冷氣外露、熱氣入侵,這樣就必須得再次運轉壓縮機製冷。
5、盡量一次拿出多樣需要的食材,並且動作要迅速,箱門也不要拉開太大的角度,盡可能地減少冷氣的丟失。
Ⅶ 哪種車載冰箱製冷效果好
車載冰箱的區別決定了各有所長,從製冷方式來說,市場上主要有三種車載冰箱,一種是半導體車載冰箱,它的原理是靠電子晶元製冷;另一種是壓縮機車載冰箱,壓縮機是傳統冰箱的傳統技術,製冷溫度低,為-18度10度。製冷效率高,能製冰、保鮮,體積大;還有一種就是車載保溫箱。
選擇什麼樣的車載冰箱還是要根據自己的需求來確定,在享用科技新產品帶來的便利同時,也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Ⅷ 車載冰箱的原理是什麼
車載冰箱——電子式、壓縮機式
電子冰箱採用的是半導體電子製冷技術,能夠制熱,但是製冷最低溫度只能在5度左右,而且電子冰
箱的運行和環境溫度有很大關系,如果環境溫度有35度,電子冰箱最低就只能達到15度左右,電子
冰箱和環境溫差在20攝氏度左右。只能起一個保溫的作用。
壓縮機車載冰箱採用的是壓縮機製冷技術,冷夠保溫,快速製冷、製冰。最低溫度能夠達到零下20
攝氏度左右。
千里冰車載冰箱是目前全球第一款採用旋轉式壓縮機製冷的車載冰箱。旋轉式壓縮機製冷的方式引
入車用冰箱領域,使得千里冰車載冰箱具有同類產品無法比擬的高抗震性、長效的使用壽命、高效
節能的特性。
對比市場產品
1、全球首款新型旋轉式壓縮機車載冰箱
2、因為我們使用的是千里冰旋轉式的壓縮機,在抗顛簸、傾斜角方面優於傳統的往復式壓縮機。我
們的車載冰箱傾斜角可以達到60度而正常使用。抗顛簸能力非常強。這在越野,不良路段行進過程
中相比其他產品有特別大的優勢。比如:長時間上陡坡和船上的劇烈顛簸,冰箱可在垂直方向60度
角工作,此時壓縮機正常工作製冷,使用效率低,但不會損壞冰箱製冷系統,與其他各種類型壓縮
機相比,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
3、可以在環境溫度達到45~55度工作正常。高溫下的工作特性非常明顯,這些都是國內現有一些壓
縮機車載冰箱無法相比的。
Ⅸ 什麼手機最好用學生哦~
你好,
1875年6月2日,美國人亞力山大.格雷厄姆.貝爾(Bell,Alekander Graham)發明了電話 。 至今美國波士頓法院路109號的門口,仍釘著塊鐫有:1875年6月2日電話誕生在這里的 銅牌。
1876年3月7日貝獲得發明電話專利,專利證號碼NO:174655。 1877年4月4日,第一部私人電話安裝在查理斯.威廉姆斯於波士頓的辦公室與馬薩諸塞 州的家室之間。
1877年5月17日,波士頓防盜器商店的愛德文.豪邁士,首次使用電話總機系統,5路支線分別接到安有本店防盜警鈴的5個辦公室。
1878年1月28日,美國康涅狄格州的紐好恩,第一個市內電話交換所開通,當時只有20 個用戶。
1878年9月1日,埃瑪.M.娜特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女性接線員。 1878年——1879年,貝爾架設了波士頓至紐約的300千米長途電話線路。但音量較低。
1879年,愛迪生利用電磁效應,製成炭精送話器,使送話效果顯著提高。愛迪生炭精話 筒的原理及其器件一直沿用至今。
1879年底,電話號碼出現。由一位內科醫師受馬薩諸塞州流行麻疹的啟發而提出的, 因為一旦接線員病倒,全城電話豈非癱瘓。
1881年,英籍電氣技師皮曉浦在上海十六鋪沿街架起一對露天電話,付36文制錢可通話 一次。這是中國的第一部電話。
1881年,義大利羅馬、法國巴黎、德國柏林先後開通了各自的第一個電話網路。 1882年,電話線採用雙絞線。這是英國教授休斯1879年發表架空線干擾的論文引起的結果。
1882年2月,丹麥大北電報公司在上海外灘揚於天路辦起我國第一個電話局,用戶25家。 同年夏,皮曉浦以「上海電話互助協會」名義開辦了第二個電話局,有用戶30餘家。年底, 英商「東洋德律風」公司兼並上述兩電話局經營,用戶仍僅300多家。後又由工部局「華洋 德律風」接辦。
1884年5月1日,世界上第一幢摩天大樓房產保險公司的10層樓在芝加哥建成。正是電話 使摩天大樓在大城市裡相繼涌現。因如沒有電話,大樓里的信息都要靠人工來傳遞,那麼供通信員使用的電梯是遠遠不夠的。
1889年5月1日,威廉.葛雷德在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發明了投幣電話。不久,街頭出現了電話亭。
1889(光緒 25年),安徽省安慶州候補知州彭名保,自行設計、製造了五六十種大小零件,造出一部「爭氣電話」,為國人揚眉吐氣,震驚中外。
844年5月24日。莫爾斯的電報機從華盛頓向巴爾的摩發出人類歷史的第一份電報"上帝創造了何等奇跡!"
1875年6月2日,貝爾做實驗的時候,不小心把硫酸濺到了自己的腿上。他疼得對另一個房間的同事喊到"活,快來幫我啊!"而這句話通過實驗中的電話傳到了在另一個房間接聽電話的活特耳里,成為人類通過電話傳送的第一句話。
1831年,英國的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麥克斯韋進一步用數學公式闡述了法拉第等人的研究成果,並把電磁感應理論推廣到了空間。而60多年後赫茲在實驗中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
電磁波的發現,成為"有線電通信"向"無線電通信"的轉折點,也成為整個移動通信的發源點。正如一位科學家說的那樣"手機是踩著電報和電話等的肩膀降生的,沒有前人的努力,無線通信無從談起。"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紐約的街頭,掏出一個約有兩塊磚頭大的無線電話,並開始通話。這個人就是手機的發明者馬丁庫泊。當時他還是摩托羅拉公司的工程技術人員。這是當時世界上第一部行動電話。
1975年,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確定了陸地行動電話通信和大容量蜂窩行動電話的頻譜。為行動電話投入商用做好了准備。
1979年,日本開放了世界上第一個蜂窩行動電話網。
1982年歐洲成立了GSM(移動通信特別組)
1985年,第一台現代意義上的可以商用的行動電話誕生。它是將電源和天線放置在一個例子里,重量達3公斤。
與現代形狀接近的手機,則誕生於1987年。其重量仍有大約750克,與今天僅重60克的手機相比,象一塊大磚頭。
此後,手機的"瘦身"越來越迅速。1991年,手機重量為250克左右。1996年秋出現了體積為100立方厘米,重量為100克的手機。此後又進一步小型化,輕型化,到1999年就輕到了60克以下。
電腦由早期的機械式電腦發展到現在所使用的個人電腦,經過了一段相當長的時間,最早的計算機得追溯到西元 1942年由法國數學加巴斯卡所發明的巴斯卡機,這台機器是由許多的齒輪與杠桿所組成的.
一般我們對電腦世代的分類是以製造電腦所使用的元件不同來劃分,共分為四個世代:
第一代(西元1946年~西元1958年):使用真空管製造.
第二代(西元1959年~西元1964年):使用電晶體製造.
第三代(西元1965年~西元1970年):使用積體電路製造.
第四代(西元1970年~) :使用超大型積體電路製造.
第一代電腦:真空管時代:使用真空管為材料以打孔卡片作為外部儲存媒體以磁鼓作為內部儲存媒體程式語言為機器語言及組合語言
第二代電腦:電晶體時代使用電晶體為材料開始使用磁帶磁碟的發明以磁蕊作為內部儲存媒體硬體的模組化高階語言的出現
第三代電腦:積體電路的時代使用積體電路向上相容的概念作業系統的出現 軟體的快速發展 迷你電腦的出現
第四代電腦:超大型積體電路的時代微處理機的出現以半導體作為內部儲存媒體微電腦的流行套裝軟體的發展
保持恆定低溫的一種製冷設備。也是一種使食物或其他物品保持恆定低溫冷態的民用產品。箱體內有壓縮機、製冰機用以結冰的櫃或箱;帶有製冷裝置的儲藏箱。 家用電冰箱的容積通常為20~500升。1910 年世界上第一台壓縮式製冷的家用冰箱在美國問世。1925年瑞典麗都公司開發了家用吸收式冰箱。1927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研製出全封閉式冰箱。1930年採用不同加熱方式的空氣冷卻連續擴散吸收式冰箱投放市場。1931年研製成功新型製冷劑氟利昂12。50年代後半期開始生產家用熱電冰箱。中國從50年代開始生產電冰箱。
冰箱,又稱冰桶,由古時的「冰鑒」發展而來,功能明確,既能保存食品,又可散發冷氣,使室內涼爽。它是古代人的發明創造,向我們揭示了古代生活的一個側面。冰鑒,是古代盛冰的容器。《周禮·天官·凌人》:「祭祀共(供)冰鑒。」可見周代當時已有原始的冰箱,只是冰並不是一年裡時時都有,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冰可謂彌足珍貴。 傳世有不少清代晚期的木胎冰箱,多用紅木、花梨、柏木等較為細膩的木料製成,此件為紅木製品,仿竹編式樣,製作精緻。形制為大口小底,外觀如斗形,鉛葉鑲里,底部有泄水小孔,結構類似木桶。冰箱箱體兩側設提環,頂上有蓋板,上開雙錢孔,既是摳手,又是冷氣散發口。為使冰箱處於一定高度便於取放冰塊和食物,配有箱座。這對冰箱結構標准,箱桶和底座均裝飾華貴美麗。成對製作,當為大戶人家所用之物品。從經濟學角度來分析,在當時價值高的器物,傳至如今其價值一定比同樣傳至今天的過去價值較低的器物要高。今天如此,將來也一定如此。這是選擇收藏品的要招。這一點,對於想收藏冰箱的人來定衣食無憂。
而在當時的社會里,富裕的人家絕對是少數,用得起紅木傢具的,並不一定能用得上紅木製作的冰箱,這也就是為什麼冰箱的收藏價值高的原因,不僅如此,它將來的意義將會更加重要。 襟抱堂認為,冰箱的發明讓人類遠離了發霉的食物,可以將溫度降低並保存,讓我們在夏天的時候享受健康的食物,不能不說是科技帶給人的一種進步。
17世紀中期,「冰箱」這個詞才進入了美國語言,在那之前,冰只是剛剛開始影響美國普通市民的飲食。隨著城市的發展冰的買賣也逐漸發展起來。它漸漸地被旅館、酒館、醫院以及被一些有眼光的城市商人用於肉、魚和黃油的保鮮。內戰(1861-1865)之後,冰被用於冷藏貨車,同時也進入了民用。 到1880年以前, 已經有半數在紐約、費城和巴爾的摩銷售的冰, 三分之一在波士頓和芝加哥銷售的冰箱開始進入家庭使用,因為一種新的家庭設備——冰箱——即現代冰箱的前身,被發明了。現在同類產品還有冰櫃。 製造一台有效率的冰箱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19世紀早期,發明家們關於對冷藏科學至關重要的熱物理知識的了解是很淺陋的。人們認為最好的冰箱應該防止冰的融化,而這樣一個在當時非常普遍的觀點顯然是錯誤的,因為正是冰的融化起到了製冷作用。早期人們為保存冰而作出了大量的努力,包括用毯子把冰包起來,使得冰不能發揮它的作用。直到近19世紀末,發明家們才成功地找到有效率的冰箱所需要的隔熱和循環的精確平衡。 但早在1800年,一位有發明天才的馬里蘭農場主——托馬斯·莫爾就找到了正確的方法。他擁有一個農場,離華盛頓約20英里,那裡的喬治鎮村莊是集市中心。當他用自己設計的冰箱運送黃油去市場時,他發現顧客們會走過裝在競爭者桶里那些迅速融化的黃油而給他比市價更高的價格買他仍然新鮮堅硬,整齊地切成一磅一塊的黃油。莫爾說他的冰箱的一個好處是使得農民們不必為了保持他們產品的低溫而在夜裡去市場交易。
2010年,中國冰箱市場已變成「一超多強」的品牌格局,海爾以超過30%的關注比例領跑中國冰箱市場,優勢明顯。西門子、美菱、美的等第二陣營品牌競爭激烈。 2010年,中國冰箱市場的品牌集中度有所下降,第二陣營品牌的競爭相當激烈。 2010年,中國冰箱市場中美菱、美的品牌成長指數較高,眾多國外品牌出現負成長。 2010年,中國冰箱市場中3000元內產品的關注比例超過六成,2001-3000元價位段產品成主流。 2010年,雙開門產品仍為中國冰箱市場主流,但三開門、對開門產品關注比例穩定上升。 2010年,中國冰箱市場中180-250升產品仍為主流,但大容量產品的關注比例呈現穩定提高走勢。 2007年,中國電冰箱企業年銷售量合計達到3079萬台,同比增長19.56%,其中,內銷1427萬台,同比增長了13.6個百分點,增長率為5年來最高水平,冰箱產業再次進入高速發展期。2008年前10月冰箱總零售量344萬台,同比增加13.95%;冰箱總零售額88億元,同比增長23.15%。今年冰箱產業的格局為:以新飛為中心的中原產業群,以海爾、海信為中心的環渤海產業群,以美的為中心的珠三角產業群,以長虹為中心的西部產業群。四個產業群猶如吸力強勁的「四大磁極」,將資金、人才、配套產業納入自己麾下,成為支撐中國冰箱行業的四根「擎天柱」。 2010年,海爾冰箱(冷櫃)的中國銷售量和中國出口量累計突破1665萬台,再創行業新高。業內人士稱,若按賣場每天營業12小時計算,海爾冰箱創造了不到一秒即售出一台的行業新紀錄。這意味著在全球冰箱企業競賽中,海爾贏得了用戶認可的速度是最快的,因此成為了全球冰箱業的絕對領導者。
2010年,中國冰箱市場已變成「一超多強」的品牌格局,海爾以超過30%的關注比例領跑中國冰箱市場,優勢明顯。西門子、美菱、美的等第二陣營品牌競爭激烈。 2010年,中國冰箱市場的品牌集中度有所下降,第二陣營品牌的競爭相當激烈。 2010年,中國冰箱市場中美菱、美的品牌成長指數較高,眾多國外品牌出現負成長。 2010年,中國冰箱市場中3000元內產品的關注比例超過六成,2001-3000元價位段產品成主流。 2010年,雙開門產品仍為中國冰箱市場主流,但三開門、對開門產品關注比例穩定上升。 2010年,中國冰箱市場中180-250升產品仍為主流,但大容量產品的關注比例呈現穩定提高走勢。 2007年,中國電冰箱企業年銷售量合計達到3079萬台,同比增長19.56%,其中,內銷1427萬台,同比增長了13.6個百分點,增長率為5年來最高水平,冰箱產業再次進入高速發展期。2008年前10月冰箱總零售量344萬台,同比增加13.95%;冰箱總零售額88億元,同比增長23.15%。今年冰箱產業的格局為:以新飛為中心的中原產業群,以海爾、海信為中心的環渤海產業群,以美的為中心的珠三角產業群,以長虹為中心的西部產業群。四個產業群猶如吸力強勁的「四大磁極」,將資金、人才、配套產業納入自己麾下,成為支撐中國冰箱行業的四根「擎天柱」。 2010年,海爾冰箱(冷櫃)的中國銷售量和中國出口量累計突破1665萬台,再創行業新高。業內人士稱,若按賣場每天營業12小時計算,海爾冰箱創造了不到一秒即售出一台的行業新紀錄。這意味著在全球冰箱企業競賽中,海爾贏得了用戶認可的速度是最快的,因此成為了全球冰箱業的絕對領導者。
冰箱維修工藝
不管系統是否有泄漏,所有打火的電器件區域異丁烷的濃度不能達到爆炸極限。因為異丁烷比空氣重,因此要求維修現場保證良好的通風條件。在灌注製冷劑時,為避免可能產生靜電從而產生火花,要求所有設備必須可靠接地,所有的接線必須牢固,絕對不允許有接錯現象。 a.首先檢查周圍環境有無火源,並保持良好的通風; b.將維修專用設備及配件准備好; c.檢查維修設備及電源的安全性;
工作原理
1)壓縮式電冰箱:該種電冰箱由電動機提供機械能,通過壓縮機對製冷系統作功。製冷系統利用低沸點的製冷劑,蒸發汽化時吸收熱量的原理製成的。其優點是壽命長,使用方便,目前世界上91~95%的電冰箱屬於這一類。目前常用的電冰箱利用了一種叫做氟利昂的物質作為熱的「搬運工」,把冰箱里的「熱」「搬運」到冰箱的外面。 紅色魅力 三星BCD-252MJGR
2)吸收式電冰箱:該種電冰箱可以利用熱源(如煤氣、煤油、電等)作為動力。利用氨-水-氫混合溶液在連續吸收-擴散過程中達到製冷的目的。其缺點是效率低,降溫慢,現已逐漸被淘汰。 3)半導體電冰箱:它是利用對PN型半導體,通以直流電,在結點上產生珀爾帖效應的原理來實現製冷的電冰箱。 4)化學冰箱:它是利用某些化學物質溶解於水時強烈吸熱而獲得製冷效果的冰箱。 5)電磁振動式冰箱:它是用電磁振動機作本動力來驅動壓縮機的冰箱。其原理、結構與壓縮式電冰箱基本相同。 6)太陽能電冰箱:它是利用太陽能作為製冷能源的電冰箱。 7)絕熱去磁製冷電冰箱。 8)輻射製冷電冰箱。 9)固體製冷電冰箱。
使用方法
1、冰箱溫度補償開關使用方法奧克斯家用冰箱是根據我國南北地區溫差較大的特點而設計的寬氣候帶電冰箱,在環境溫度較低情況下(10℃以下),請你打開溫度補償開關以便正常使用。當環境溫度較低 韓國時尚 LG GR-Q27NCLE
時,如果不打開溫度補償開關使用,壓縮機的工作次數會明顯減少或者不工作,開機時間短,停機時間長,造成冷凍室溫度偏高,冷凍食品不能完全凍結,因此必須打開溫度補償開關使用。(其原理是當環境溫度低於10攝氏度時,需要你打開該開關,為冰箱冷藏室加溫,使冰箱被動工作,以便於冷凍室溫度保持低溫結冰狀態。)打開溫度補償開關並不影響冰箱的使用壽命。當冬季過去,環境溫度升高,環境溫度高於15℃時,請你將溫度補償開關關閉,這樣,可以避免壓縮機頻繁啟動,節約用電。 2、冰箱溫控器使用方法冰箱在使用過程中,其工作時間和耗電受環境溫度影響很大,因此需要我們在不同的季節要選擇不同的檔位使用,冰箱溫控器夏季應開低擋冬季開高檔。夏季環境溫度高時,應打在弱擋2、3檔使用,冬季環境溫度低時,應打在強擋4、5使用,原因:在夏季,環境溫度較高(達30℃),冷凍室內溫度若打在強擋(4、5),達-18℃以下,內外溫度差大,因此箱內溫度每下降1℃都很困難,再則,通過箱體保溫層和門封冷氣散失也會加快,這樣開機時間很長而停機時間很短,會導致壓縮機在高溫下長時間運轉,既耗電又易損壞壓縮機。若此時改在弱擋(2、3檔),就會發現開機時間明顯變短,又減少了壓縮機磨損,延長了使用壽命。所以夏季高溫時就將溫控調至弱擋。當冬季環境溫度較低時,若仍將溫控器調至弱擋,因此時內外溫差小,將會出現壓縮機不易啟動,單製冷系統的冰箱還可能出現冷凍室化凍的現象。 3、冰箱冷藏室正確的設置溫度設定為5-7度,即可以保證食品的保鮮效果,也避免的溫度設置過低造成資源浪費。
微波爐是一種用微波加熱食品的現代化烹調灶具。微波是指波長為0.01~1米的無線電波,其對應的頻率為30000兆赫到300兆赫。為了不幹擾雷達和其他通信系統,微波爐的工作頻率多選用915兆赫或2450兆赫。
微波爐由電源,磁控管,控制電路和烹調腔等部分組成。電源向磁控管提供大約4000伏高壓,磁控管在電源激勵下,連續產生微波,再經過波導系統,耦合到烹調腔內。在烹調腔的進口處附近,有一個可旋轉的攪拌器,因為攪拌器是風扇狀的金屬,旋轉起來以後對微波具有各個方向的反射,所以能夠把微波能量均勻地分布在烹調腔內。微波爐的功率范圍一般為500~1000瓦。
【原理】
微波加熱的原理簡單說來是:當微波輻射到食品上時,食品中總是含有一定量的水分,而水是由極性分子(分子的正負電荷中心,即使在外電場不存在時也是不重合的)組成的,這種極性分子的取向將隨微波場而變動。由於食品中水的極性分子的這種運動。以及相鄰分子間的相互作用,產生了類似摩擦的現象,使水溫升高,因此,食品的溫度也就上升了。用微波加熱的食品,因其內部也同時被加熱,使整個物體受熱均勻,升溫速度也快。
【歷史】
使用微波來烹飪食物的方法是首先由Percy Spencer想到的,Percy Spencer過去為Raytheon公司建造雷達設備的磁電管。一天他在一個啟動的雷達設備上工作時,突然發覺自己放在口袋裡的巧克力融化了。經Percy Spencer的思索和研究,發現他的巧克力是被微波所溶化。
【注意事項】
0. 微波遇到金屬物體,如銀、銅、鋁等會像鏡子反射可見光一樣被反射。常用金屬隔離微波,不能使用金屬器皿加熱食物。金屬在微波加熱的情況下還會產生火花,特別是較尖銳的金屬製品[如:叉]。因此在使用微波烹調中,不得使用密閉的金屬容器或金屬網狀容器來裝載事物,以免發生意外事故。 使用微波爐加熱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肥豬肉"時,最好在容器上方加個可微波材質的蓋子,以免油脂因熱力噴出微波爐內部,難以清理。
1.不要預先將肉類加熱至半熱,留待以後再用微波爐加熱至全熟。這樣做雖可減短開飯前所需烹調時間,半熟的食物中細菌沒被殺死,即使放入冰箱,細菌仍會生長。第二次再用微波爐加溫時,因時間太短,可能不能將所有細菌殺死,而吃壞肚子。所以,忙碌的家庭廚師若要節省烹調時間,仍以將肉類烹熟,放在淺容器中,或以冷凍食品塑料袋包裝,將其冷凍,食用時先在冰箱中或微波爐中解凍,再加熱食用為佳。
2.已在微波爐中解凍之肉類及家禽,不可再冷凍。因在微波爐中解凍,事實上已使外面一層開始低溫加熱。在這種低溫下,細菌可能已繁殖到一危險的數量。雖然再冷凍可使繁殖停止,卻不能將活細菌殺死。所以,已用微波爐解凍之肉類,必須加熱至全熟,如不吃,再收入冰箱。
3.據美國農業部調查報告:人們常把剩菜放在微波爐中解凍或加熱,然後就忘記了,一放就是幾小時。如果忘記取出在三小時以上,最好棄去不吃,以免食物中毒。
4.不要用一般普通塑料容器放入微波爐加熱。雖然塑料自身不被加熱,但熱的食物會使容器變得很燙。這些塑料容器在高溫下可能放出毒素,染污食物。
5.使用微波爐時,應注意至少離爐0.5米以上,眼睛不要看著爐門,不可在爐前久站。食物從爐中取出後,最好先放幾分鍾再吃。
6. 使用微波爐時,應注意不要空"燒",因為空"燒"時,微波的能量無法被吸收,這樣很容易損壞磁控管。另外,人體組織是含有大量水分的,一定要在磁控管停止工作後,再打開爐門,提取食物。 摘自《科學改變人類生活的100個瞬間》
【微波爐的利與弊】
微波爐由於烹飪的時間很短,能很好地保持食物中的維生素和天然風味。比如,用微波爐煮青豌豆,幾乎可以使維生素C一點都不損失。另外,微波還可以消毒殺菌。
微波爐雖然快捷,但它的危害性卻很少有人知道。早在1961年,美國科學家戈登就發現,微波爐的微波在人身體上沿神經纖維造成乙醯膽鹼(一種激素物質)的積累,即使微波爐的微波發射極其微弱,也會引起許多疾病。這個發現在不久之後,又得到了法國居里基金會研究人員達爾達隆的證實。[未考證]
微波爐的電磁外溢(由於採取了安全措施,這種外溢量很小)能造成永遠不能癒合的燒傷,微波爐能把半徑3—5米的磁場結構破壞,在微波爐附近,由於人體細胞振盪所產生的磁場會被擾亂。據美國研究人員試驗,長時間呆在微波爐旁會引起心跳變慢。一天工作完了就會感到全身疼痛,睡眠被擾亂,記憶力也會發生變化。[未考證,安全重要,所以未刪減]
此外,微波爐對食物的破壞十分可怕,「煮」過的或僅僅回了一回鍋的、解凍過的食物,就不再有任何活性維生素了,只剩下一些熱量在胃裡「濫竽充數」。因此,人們不能圖方便就經常使用微波爐。另外,使用微波爐的人,應該多食用一些含維生素類飲食(生菜、粗糧等)來維持人體所需的能量。[跟第一條有沖突,筆者認為此條不科學,但沒有充分證據,未刪除]
Ⅹ 海爾冰箱數字後面的字母代表的是什麼
冰箱型號字母是這樣的:
BCD-XXXXXX
B代表冰箱,C代表冷藏室,D代表冷凍室。
三個數字代表冰箱的容量,比如180,就是180升容量。
後面幾個字母是工廠出廠編號,對消費者沒有什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