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數控機床精度的測量方法有哪些
數控機床能夠邏輯地處理具有控制編碼或其他符號指令規定的程序,控制機床的動作,按圖紙要求的形狀和尺寸,自動地將零件加工出來,較好地解決了復雜、精密、小批量、多品種的零件加工問題。製造業中的質量目標在於將零件的生產與設計要求保持一致,坐標是測量和獲得尺寸數據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下面簡單介紹下機床測量精度的方法有哪些:
1、合理的測量精度
首要的是精度指標應滿足要求。選用三坐標時可根據被測工件要求的檢測精度與給定的測量不確定度相對比,尤其重要的是重復精度必須滿足要求,因為系統誤差可以通過一定方法補償,而重復精度是由數控機床本身決定的。好的坐標測量系統不僅要精度高,更重要的是精度能夠保持穩定。
2、合理測量范圍
測量范圍是選擇時的基本參數。選擇測量范圍時,應考慮以下三個方面。
(1)工件所需測量的部分,不一定是整個工件。如要測量的部位位於工件的某個局部,除了測量范圍要能覆蓋被測部位之外,還要考慮整個工件能否在機台上安置。一般應根據工件大小選擇測量范圍。
(2)行程與空間高度的關系。另外要考慮加裝上測頭系統後所能測量的空間。
(3)測桿變化問題。有的測頭上有星形探針,這些三坐標探針在測量時往往要超出工件的被測部分,因此測量范圍等於工件被測的最大尺寸再加上兩倍的探針長度。
3、合適的數控機床類型
數控機床按自動化程度分為手動與自動兩大類。選用時,應根據檢測對象的批量大小、自動化程度、產品特點及使用頻率和效率來權衡。
4、功能齊全的測座系統
測座系統是數控機床上重要的測量部件。它不僅直接影響測量精度,也是決定數控機床功能和測量效率的重要因素。有自動和手動測座系統,一般根據產品的實際測量要求來確定。
5、控制系統
控制系統一般不為大家所關注,但在坐標測量系統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中樞控製作用,其好壞決定著整個系統的功能及運動特性。數據的傳輸也影響到測量系統的效率及穩定性。
⑵ 怎麼檢測機床加工零件的CPK是否達到1.33
這個要在首件做合格以後,外部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連續做一批,至少50件,檢測同一個關鍵尺寸,計算公差的分布情況CPK:考慮偏移(均值不是規格中心值)時的短期過程能力指數,Cpk反映實際的過程能力,提高的途徑是減少偏移,往往是採取一些剔除特殊原因的局部措施即可提高Cpk值。。
⑶ 請高手幫忙:我在加工零件時,在機床上測量的尺寸和把工件拿下來測量的尺寸老是不一樣,怎麼回事
出現這種情況有兩種可能:1、工件在加工過程中會發熱,應該是工件還沒有完全冷卻你就進行了測量,待工件涼透後測量,尺寸當然會有所不同;2、也可能是你使用的量具(特別是內徑百分表)本身就存在問題,換把量具試試。
⑷ 車床加工的工件有圓弧,那半徑如何測量
如果R不大的話,可以使用R規進行測量。如果R超過R規的測量范圍,可以專門製作一個圓弧樣板對工件進行測量。我們一般都是採用線切割切R圓弧樣板來對工件的圓弧進行測量的。
⑸ 量規的測量步驟
量規(gauge),不能指示量值,只能根據與被測件的配合間隙、透光程度或者能否通過被測件等來判斷被測長度是否合格的長度測量工具。量規控制的是尺寸或規格的上下限,一般包含全部的公差帶
量規結構簡單,通常為具有準確尺寸和形狀的實體,如圓錐體、圓柱體、塊體平板、尺和螺紋件等。常用的量規有量塊、角度量塊、多面棱體、正弦規、直尺、平尺、平板、塞尺 、平晶和極限量規等 。用量規檢驗工件通常有通止法(利用量規的通端和止端控制工件尺寸使之不超出公差帶)、著色法(在量規工作表面上塗上一薄層顏料,用量規表面與被測表面研合,被測表面的著色面積大小和分布不均勻程度表示其誤差)、光隙法(使被測表面與量規的測量面接觸,後面放光源或採用自然光,根據透光的顏色可判斷間隙大小,從而表示被測尺寸 、形狀或位置誤差的大小)和指示表法(利用量規的准確幾何形狀與被測幾何形狀比較,以百分表或測微儀等指示被測幾何形狀誤差)。其中利用通止法檢驗的量規稱為極限量規(如卡規、光滑塞規、螺紋塞規、螺紋環規等)。 量規是一種精密測量器具,使用量規過程中要與工件多次接觸,如何保持量規的精度,提高檢驗結果的可靠性,這與操作者的關系很大,因此必須合理正確地使用量規.
1、使用前,要認真地進行檢查.先要核對圖紙,看這個量規是不是與要求的檢驗尺寸和公差相符,以免發生差錯,造成大批廢品.同時要檢查量規有沒有檢定合格的標記或其他證明.還要檢查量規的工作表面上是否有銹斑,劃痕和毛刺等缺陷,因為這些缺陷容易引起被檢驗工件表面質量下降,特別是公差等級和表面粗糙度較高的有色金屬工件更為突出.還要檢查量規測頭與手柄聯結是否牢固可靠.最後還要檢查工件的被檢驗部位(特別是內孔),是否有毛刺,凸起,劃傷等缺陷.
2、使用前,要用清潔的細棉紗或軟布,把量規的工作表面擦乾凈,允許在工作表面上塗一層薄油,以減少磨損.
3、使用前,要辨別哪是通端,哪是止端,不要搞錯.
4、使用時,量規的正確操作方法可歸納為「輕」,「正」,「冷」,「全」四個字.
輕,就是使用量規時要輕拿輕放,穩妥可靠;不能隨意丟擲;不要與工件碰撞,工件放穩後再來檢驗;檢驗時要輕卡輕塞,不可硬卡硬塞.
正,就是用量規檢驗時,位置必須放正,不能歪斜,否則檢驗結果也不會可靠.
冷,就是當被檢工件與量規溫度一致時才能進行檢驗,而不能把剛加工完還發熱的工件進行檢驗;精密工件應與量規進行等溫.
全,就是用量規檢驗工件要全面,才能得到正確可靠的檢驗結果,塞規通端要在孔的整個長度上檢驗,而且還要在2或3個軸向平面內檢驗;塞規止端要盡可能在孔的兩端進行檢驗.卡規的通端和止端,都應沿軸和圍繞軸不少於4個位置上進行檢驗.
5、若塞規卡在工件孔內時,不能用普通鐵錘敲打,扳手扭轉或用力摔砸,否則會使塞規工作表面受到損傷.這時要用木,銅,鋁錘或鉗工拆卸工具(如拔子或推壓器),還要在塞規的端面上墊一塊木片或銅片加以保護,然後用力拔或推出來.必要時,可以把工件的外表面稍微加熱後,在把塞規拔出來.
6、當機床上裝夾的工件還在運轉時,不能用量規去檢驗.
7、不要用量規去檢驗表面粗糙和不清潔的工件.
8、量規的通端要通過每一個合格的工件,其測量面經常磨損,因此,量規需要定期檢定.
對工作量規,當塞規通端接近或超過其最小極限,卡規(環規)的通端接近或超過其最大極限尺寸時,工件量規要改為驗收量規來使用.當驗收量規接近或超過磨損限時,應立即報廢,停止使用.
9、使用光滑極限量規檢驗工件,如判定有爭議時,應該使用下述尺寸的量規檢驗;
通端應等於或接近工件的最大實體尺寸(即孔的最小極限尺寸,軸的最大極限尺寸);
止端應等於或接近工件的最小實體尺寸(即孔的最大極限尺寸,軸的最小極限尺寸). 用量規檢驗工件通常有通止法、著色法、光隙法和指示表法。
1、通止法:利用量規的通端和止端來控制工件尺寸,使之不超出公差帶。如孔徑測量時,若光滑塞規的通端通過而止端不通過,則孔徑是合格的。利用通止法檢驗的量規也稱極限量規(圖1), 常見的極限量規還有螺紋塞規、螺紋環規和卡規等。
2、著色法:在量規工作表面上薄薄塗上一層適當的顏料(如普魯士藍或紅丹粉),然後用量規表面與被測表面研合。被測表面的著色面積大小和分布不均勻程度表示其誤差。例如用圓錐量規檢驗機床主軸錐孔和用平尺檢驗機床導軌直線度等。
3、光隙法:使被測表面與量規的測量面接觸,後面放光源或採用自然光。當間隙小至一定程度時,由於光學衍射現象使透光成為有色光,間隙至0.5微米時還能看到透光。根據透光的顏色可判斷間隙大小。間隙大小和不均勻程度即表示被測尺寸、形狀或位置誤差的大小,例如,用直尺檢驗直線度,用角尺和平板檢驗垂直度(圖2)等。
4、指示表法:利用量規的准確幾何形狀與被測幾何形狀比較,以百分表或測微儀等指示被測幾何形狀誤差。例如用平板和百分表等測量尺形工件的直線度;用正弦規、平板和測微儀測量角度等。 1、不要把兩個量規的工作表面配合在一起保存(如塞規和環規套在一起),否則兩個工作表面會相互膠合,加外力分開時會受到不必要的損傷。
2、量規使用完畢,要用清潔的棉紗或軟布擦乾凈,放在專用木盒內,然後收存到工具櫃里;片形量規也可以掛在工具櫃里。如果天氣潮濕或隔一段時間才能使用時,擦乾凈後在塗上一層無酸凡士林或防銹油。保管量規的地方必須乾燥。
3、量規要定期檢查,一般檢查周期為6-12個月。
4、不論是經常使用的量規還是不經常使用的量規,都要定期進行外部檢查,看有沒有損傷、銹蝕或變形。假如,發現量規開始生銹,應及時放進汽油內浸泡一段時間,再取出仔細擦乾凈,並塗上防銹油。
5、使用期間,要把量規放在適當的地方,如工具櫃的檯面上或機床不動部分的木墊板上,不要放在機床刀架上或機床導軌上,以免造成損壞。 螺紋量規通規
模擬被測螺紋的最大實體牙型,檢驗被測螺紋的作用中徑是否超過其最大實體牙型的中徑,並同時檢驗底徑實際尺寸是否超過其最大實體尺寸.
檢驗方法:普通螺紋是多參數要素,有兩類檢測方法:綜合檢驗和單項檢驗.綜合檢驗就是用量規對影響螺紋互換性的幾何參數偏差的綜合結果進行檢驗.其中包括:使用普通螺紋量規和止規分別對被測螺紋的作用中徑(含底徑)和單一中徑進行檢驗;使用光滑極限量規對被測螺紋的實際頂徑進行檢驗.如果被測螺紋能夠與螺紋通規旋合通過,且與螺紋止規不完全旋合通過(螺紋止規只允許與被測螺紋兩段旋合,旋合量不得超過兩個螺距),就表明被測螺紋的作用中徑沒有超過其最大實體牙型的中徑,且單一中徑沒有超出其最小實體牙型的中徑,那麼就可以保證旋合性和連接強度,則被測螺紋中徑合格.否則不合格.
螺紋中徑說白了,就是螺紋的公稱直徑,即一般所說的螺紋「M**」里的*代表的數值,它是一個介於大徑(外螺紋為牙頂的直徑,內螺紋為牙底直徑)和小徑(同大徑含義相反)之間的一個直徑.最大實體牙型,顧名思義,就是螺紋的牙型, 製造出來能達到的最大實體,即實際加工製造出來的比理論設計時,在誤差范圍能且在體積上能達到的最大值的狀態.軸類零件(外螺紋)的最大實體尺寸體現在直徑上,就是軸的直徑大於設計尺寸;孔累零件(內螺紋)的最大實體尺寸體現在直徑上,就是孔的直徑小於設計尺寸.
錐度塞規
主要用於檢驗產品的大徑,錐度和接觸率,屬於專用綜合檢具.錐度塞規可分為尺寸塞規和塗色塞規兩種.
錐度塞規塗色檢驗方法 檢驗內錐孔,首先要有錐度塞規,也就是一個標準的外圓錐度量規,將紅丹或藍油均勻塗抹2-4條線在塞規上,然後將塞規插入內錐孔對研轉動60-120度,抽出錐度塞規看錶面塗料的擦拭痕跡,來判斷內圓錐的好壞,接觸面積越多,錐度越好,反之則不好,一般用標准量規檢驗錐度接觸要在75%以上,而且靠近大端,塗色法只能用於精加工表面的檢驗.
特點:
常用量具,特別適用於測量軸承及溝槽加工精度
⑹ 數控的測量工具有那些以及所有方法
1、單值量具
只能體現一個單一量值的量具。可用來校對和調整其它測量器具或作為標准量與被測量直接進行比較,如量塊、角度量塊等。
2、多值量具
可體現一組同類量值的量具。同樣能校對和調整其它測量器具或作為標准量與被測量直接進行比較,如線紋尺。
3、專用量具
專門用來檢驗某種特定參數的量具。常見的有:檢驗光滑圓柱孔或軸的光滑極限量規,判斷內螺紋或外螺紋合格性的螺紋量規,判斷復雜形狀的表面輪廓合格性的檢驗樣板,用模擬裝配通過性來檢驗裝配精度的功能量規等等。
4、通用量具
我國習慣上將結構比較簡單的測量儀器稱為通用量具。如游標卡尺、外徑千分尺、百分表等。
測量方法:
一、點位測量法
二、通用連續掃描法
三、仿形連續掃描法
(6)機床零件怎麼測量擴展閱讀:
數控加工有下列優點:
①大量減少工裝數量,加工形狀復雜的零件不需要復雜的工裝。如要改變零件的形狀和尺寸,只需要修改零件加工程序,適用於新產品研製和改型。
②加工質量穩定,加工精度高,重復精度高,適應飛行器的加工要求。
③多品種、小批量生產情況下生產效率較高,能減少生產准備、機床調整和工序檢驗的時間,而且由於使用最佳切削量而減少了切削時間。
④可加工常規方法難於加工的復雜型面,甚至能加工一些無法觀測的加工部位。
數控加工的缺點是機床設備費用昂貴,要求維修人員具有較高水平。
數控編程是指從零件圖紙到獲得數控加工程序的全部工作過程。如圖所示,編程工作主要包括:
(1)分析零件圖樣和制定工藝方案
這項工作的內容包括:對零件圖樣進行分析,明確加工的內容和要求;確定加工方案;選擇適合的數控機床;選擇或設計刀具和夾具;確定合理的走刀路線及選擇合理的切削用量等。
這一工作要求編程人員能夠對零件圖樣的技術特性、幾何形狀、尺寸及工藝要求進行分析,並結合數控機床使用的基礎知識,如數控機床的規格、性能、數控系統的功能等,確定加工方法和加工路線。
(2)數學處理
在確定了工藝方案後,就需要根據零件的幾何尺寸、加工路線等,計算刀具中心運動軌跡,以獲得刀位數據。
數控系統一般均具有直線插補與圓弧插補功能,對於加工由圓弧和直線組成的較簡單的平面零件,只需要計算出零件輪廓上相鄰幾何元素交點或切點的坐標值,得出各幾何元素的起點、終點、圓弧的圓心坐標值等,就能滿足編程要求。
當零件的幾何形狀與控制系統的插補功能不一致時,就需要進行較復雜的數值計算,一般需要使用計算機輔助計算,否則難以完成。
(3)編寫零件加工程序
在完成上述工藝處理及數值計算工作後,即可編寫零件加工程序。程序編制人員使用數控系統的程序指令,按照規定的程序格式,逐段編寫加工程序。
程序編制人員應對數控機床的功能、程序指令及代碼十分熟悉,才能編寫出正確的加工程序。
(4)程序檢驗
將編寫好的加工程序輸入數控系統,就可控制數控機床的加工工作。一般在正式加工之前,要對程序進行檢驗。通常可採用機床空運轉的方式,來檢查機床動作和運動軌跡的正確性,以檢驗程序。
在具有圖形模擬顯示功能的數控機床上,可通過顯示走刀軌跡或模擬刀具對工件的切削過程,對程序進行檢查。
對於形狀復雜和要求高的零件,也可採用鋁件、塑料或石蠟等易切材料進行試切來檢驗程序。通過檢查試件,不僅可確認程序是否正確,還可知道加工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若能採用與被加工零件材料相同的材料進行試切,則更能反映實際加工效果,當發現加工的零件不符合加工技術要求時,可修改程序或採取尺寸補償等措施。
⑺ 大型工件平行度如何測量(在機床上和下機床)
錐形凹面和上表面平行?!那還是錐形凹面嗎?
暫且理解為一段錐面後中間是和上表面平行的平面。這么大的面,是用立式車床加工的吧?如果是的話,可以這樣檢測:
在機床上:在刀架上吸磁力表座,裝百分表就好,最好是杠桿百分表。表針接觸凹面中心,移動刀架直到凹面邊緣,記錄百分表讀數的變化量和刀架總的移動量。工件不動,刀架向上移動50mm讓百分表表針離開凹面再向外移動刀架讓表針接觸上表面,繼續向外移動刀架直到表針離開工件,記錄讀數變化和移動量。
讀數變化除以移動量就是單位長度上的高度變化量,凹面和上表面單位長度的高度變化量相減,再折算到整個直徑上就是在這個方向上的平行度。至少要檢測兩個垂直方向上的平行度。
下了床子就比較麻煩一點,需要有一個足夠大的檢測平台才可以。還需要橫臂加長的高度尺和磁力表座、百分表。方法和上面講的類似,只不過移動要靠人工
⑻ 怎樣用百分表測量零件槽寬
代表深度值多少,比如百分表對槽頂面,用機床橫向導軌帶表觸頭接觸進幾圈,根據深度多少表前行數大於深度值手動到零位,然後縱向導軌帶表移動到槽底,一般使用10毫米表10圈到底,測深度讀數據出槽深結果。表最大測量數不得低於槽深度,望採納謝謝。
⑼ 數控機床中打表測試指的是什麼 怎麼測試
數控機床中打表測試是指用指針表測量工件的精度,是測量工件精度較高的測量方法。
測試方法:
1、用指針表上凸起的小疙瘩與工件接觸;
2、慢慢轉動工件就可以看出指針的擺幅有多大,可以看出工件是否橢圓;
3、數值是越小越好。指針表上的小格代表多少絲,如果指針在小格的左右擺幅很大,就說明誤差很大了,也就是數據不正常,反之則正常。
⑽ 機械廠里零件的垂直度,平行度,表面粗糙度,等形位公差是用什麼方法檢測的使用到什麼測量工具
垂直度是用直角尺,找個水平面拿尺一靠就知道!平行度是用百分表去測版量,只需要把零件固定權在機床上,用夾具靠著打表,必須保證夾具是平行的!表面光潔度呢,我是憑肉眼和經驗。機械加工做過幾年就知道大概的了!等形位公差我是用帶電子顯示器的游標卡尺。以上觀點,僅限個人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