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製冷設備 > 什麼是數控機床對刀

什麼是數控機床對刀

發布時間:2022-04-29 12:13:02

① 3.什麼叫對刀數控加工是否都要進行對刀。

對刀
對刀的目的是確定程序原點在機床坐標系中的位置,對刀點可以設在零件上、夾具上或機床上,對刀時應使對刀點與刀位點重合。
對刀原理
車床分有對刀器和沒有對刀器,但是對刀原理都一樣,先說沒有對刀器的吧. 車床本身有個機械原點,你對刀時一般要試切的啊,比如車外徑一刀後Z向退出,測量車件的外徑是多少,然後在G畫面里找到你所用刀號把游標移到X輸入 X...按測量機床就知道這個刀位上的刀尖位置了,內徑一樣,Z向就簡單了,把每把刀都在Z向碰一個地方然後測量Z0就可以了.這樣所有刀都有了記錄,確定加工零點在工件移裡面(offshift),可以任意一把刀決定工件原點.這樣對刀要記住對刀前要先讀刀.有個比較方便的方法,就是用夾頭對刀,我們知道夾頭外徑,刀具去碰了輸入外徑就可以,對內徑時可以拿一量塊用手壓在夾頭上對,同樣輸入夾頭外徑就可以了.如果有對刀器就方便多了,對刀器就相當於一個固定的對刀試切工件,刀具碰了就記錄進去位置了.所以如果是多種類小批量加工最好買帶對刀器的.節約時間.以前用的MAZAK車床,換一個新工件從停機到新工件開始批量加工中間時間一般只要10到15分鍾就可以了.(包括換刀具軟爪試切)
對刀方法
1、試切法對刀 試切法對刀是實際中應用的最多的一種對刀方法。下面以採用MITSUBISHI 50L數控系統的RFCZ12車床為例,來介紹具體操作方法。 工件和刀具裝夾完畢,驅動主軸旋轉,移動刀架至工件試切一段外圓。然後保持X坐標不變移動Z軸刀具離開工件,測量出該段外圓的直徑。將其輸入到相應的刀具參數中的刀長中,系統會自動用刀具當前X坐標減去試切出的那段外圓直徑,即得到工件坐標系X原點的位置。再移動刀具試切工件一端端面,在相應刀具參數中的刀寬中輸入Z0,系統會自動將此時刀具的Z坐標減去剛才輸入的數值,即得工件坐標系Z原點的位置。 例如,2#刀刀架在X為150.0車出的外圓直徑為25.0,那麼使用該把刀具切削時的程序原點X值為150.0-25.0=125.0;刀架在Z為 180.0時切的端面為0,那麼使用該把刀具切削時的程序原點Z值為180.0-0=180.0。分別將(125.0,180.0)存入到2#刀具參數刀長中的X與Z中,在程序中使用T0202就可以成功建立出工件坐標系。 事實上,找工件原點在機械坐標系中的位置並不是求該點的實際位置,而是找刀尖點到達(0,0)時刀架的位置。採用這種方法對刀一般不使用標准刀,在加工之前需要將所要用刀的刀具全部都對好。 2、對刀儀自動對刀 現在很多車床上都裝備了對刀儀,使用對刀儀對刀可免去測量時產生的誤差,大大提高對刀精度。由於使用對刀儀可以自動計算各把刀的刀長與刀寬的差值,並將其存入系統中,在加工另外的零件的時候就只需要對標准刀,這樣就大大節約了時間。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對刀儀對刀一般都設有標准刀具,在對刀的時候先對標准刀。 下面以採用FANUC 0T系統的日本WASINO LJ-10MC車削中心為例介紹對刀儀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刀尖隨刀架向已設定好位置的對刀儀位置檢測點移動並與之接觸,直到內部電路接通發出電信號(通常我們可以聽到嘀嘀聲並且有指示燈顯示)。在2#刀尖接觸到a點時將刀具所在點的X坐標存入到圖2所示G02的X中,將刀尖接觸到b點時刀具所在點的Z坐標存入到G02的Z中。其他刀具的對刀按照相同的方法操作。 事實上,在上一步的操作中只對好了X的零點以及該刀具相對於標准刀在X方向與Z方向的差值,在更換工件加工時再對Z零點即可。由於對刀儀在機械坐標系中的位置總是一定的,所以在更換工件後,只需要用標准刀對Z坐標原點就可以了。操作時提起Z軸功能測量按鈕「Z-axis shift measure」面。 手動移動刀架的X、Z軸,使標准刀具接近工件Z向的右端面,試切工件端面,按下「POSITION RECORDER」按鈕,系統會自動記錄刀具切削點在工件坐標系中Z向的位置,並將其他刀具與標准刀在Z方向的差值與這個值相加從而得到相應刀具的Z原點,其數值顯示在WORK SHIFT工作畫面上。
Fanuc系統數控車床對刀及編程指令介紹
Fanuc系統數控車床設置工件零點常用方法 一, 直接用刀具試切對刀 1、用外園車刀先試車一外園,記住當前X坐標,測量外園直徑後,用X坐標減外園直徑,所的值輸入offset界面的幾何形狀X值里。 2、用外園車刀先試車一外園端面,記住當前Z坐標,輸入offset界面的幾何形狀Z值里。 二, 用G50設置工件零點 1.用外園車刀先試車一外園,測量外園直徑後,把刀沿Z軸正方向退點,切端面到中心(X軸坐標減去直徑值)。 2.選擇MDI方式,輸入G50 X0 Z0,啟動START鍵,把當前點設為零點。 3.選擇MDI方式,輸入G0 X150 Z150 ,使刀具離開工件進刀加工。 4.這時程序開頭:G50 X150 Z150 …….。 5.注意:用G50 X150 Z150,你起點和終點必須一致即X150 Z150,這樣才能保證重復加工不亂刀。 6.如用第二參考點G30,即能保證重復加工不亂刀,這時程序開頭 G30 U0 W0 G50 X150 Z150 7.在FANUC系統里,第二參考點的位置在參數里設置,在Yhcnc軟體里,按滑鼠右鍵出現對話框,按滑鼠左鍵確認即可。 三, 用工件移設置工件零點 1、在FANUC0-TD系統的Offset里,有一工件移界面,可輸入零點偏移值。 2.用外園車刀先試切工件端面,這時Z坐標的位置如:Z200,直接輸入到偏移值里。 3.選擇「Ref」回參考點方式,按X、Z軸回參考點,這時工件零點坐標系即建立。 4.注意:這個零點一直保持,只有從新設置偏移值Z0,才清除。 四, 用G54-G59設置工件零點 1、用外園車刀先試車一外園,測量外園直徑後,把刀沿Z軸正方向退點,切端面到中心。 2.把當前的X和Z軸坐標直接輸入到G54----G59里,程序直接調用如:G54X50Z50……。 3.注意:可用G53指令清除G54-----G59工件坐標系。
FANUC系統確定工件坐標系的三種方法
第一種是:通過對刀將刀偏值寫入參數從而獲得工件坐標系。這種方法操作簡單,可靠性好,他通過刀偏與機械坐標系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只要不斷電、不改變刀偏值,工件坐標系就會存在且不會變,即使斷電,重啟後回參考點,工件坐標系還在原來的位置。 第二種是:用G50設定坐標系,對刀後將刀移動到G50設定的位置才能加工。對到時先對基準刀,其他刀的刀偏都是相對於基準刀的。 第三種方法是MDI參數,運用G54~G59可以設定六個坐標系,這種坐標系是相對於參考點不變的,與刀具無關。這種方法適用於批量生產且工件在卡盤上有固定裝夾位置的加工。 航天數控系統的工件坐標系建立是通過G92 Xa zb (類似於FANUC的G50)語句設定刀具當前所在位置的坐標值來確定。加工前需要先對刀,對到實現對的是基準刀,對刀後將顯示坐標清零,對其他刀時將顯示的坐標值寫入相應刀補參數。然後測量出對刀直徑Фd,將刀移動到坐標顯示X=a-d Z=b 的位置,就可以運行程序了(此種方法的編程坐標系原點在工件右端面中心)。在加工過程中按復位或急停健,可以再回到設定的G92 起點繼續加工。但如果出意外如:X或Z軸無伺服、跟蹤出錯、斷電等情況發生,系統只能重啟,重其後設定的工件坐標系將消失,需要重新對刀。如果是批量生產,加工完一件後回G92起點繼續加工下一件,在操作過程中稍有失誤,就可能修改工件坐標系,需重新對刀。鑒於這種情況,我們就想辦法將工件坐標系固定在機床上。我們發現機床的刀補值有16個,可以利用,於是我們試驗了幾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在對基準刀時,將顯示的參考點偏差值寫入9號刀補,將對刀直徑的反數寫入8號刀補的X值。系統重啟後,將刀具移動到參考點,通過運行一個程序來使刀具回到工件G92起點,程序如下: N001 G92 X0 Z0; N002 G00 T19; N003 G92 X0 Z0; N004 G00 X100 Z100; N005 G00 T18; N006 G92 X100 Z100; N007 M30; 程序運行到第四句還正常,運行第五句時,刀具應該向X的負向移動,但卻異常的向X、Z的正向移動,結果失敗。分析原因懷疑是同一程序調一個刀位的兩個刀補所至。 第二種方法:在對基準刀時,將顯示的與參考點偏差的Z值寫入9號刀補的Z值,將顯示的X值與對刀直徑的反數之和寫入9好刀補的X值。系統重啟後,將刀具移至參考點,運行如下程序: N001 G92 X0 Z0; N002 G00 T19; N003 G00 X100 Z100; N004 M30; 程序運行後成功的將刀具移至工件G92起點。但在運行工件程序時,刀具應先向X、Z的負向移動,卻又異常的向X、Z的正向移動,結果又失敗。分析原因懷疑是系統運行完一個程序後,運行的刀補還在內存當中,沒有清空,運行下一個程序時它先要作消除刀補的移動。 第三種方法:用第二種方法的程序將刀具移至工件G92起點後,重啟系統,不會參考點直接加工,試驗後能夠加工。但這不符合機床操作規程,結論是能行但不可行。 第四種方法:在對刀時,將顯示的與參考點偏差值個加上100後寫入其對應刀補,每一把刀都如此,這樣每一把刀的刀補就都是相對於參考點的,加工程序的 G92起點設為X100 Z100,試驗後可行。這種方法的缺點是每一次加工的起點都是參考點,刀具移動距離較長,但由於這是G00 快速移動,還可以接受。 第五種方法:在對基準刀時將顯示的與參考點偏差及對刀直徑都記錄下來,系統一旦重啟,可以手動的將刀具移動到G92 起點位置。這種方法麻煩一些,但還可行。
刀具補償值的輸入和修改
根據刀具的實際參數和位置,將刀尖圓弧半徑補償值和刀具幾何磨損補償值輸入到與程序對應的存儲位置。如試切加工後發現工件尺寸不符合要求時,可根據零件實測尺寸進行刀偏量的修改。例如測得工件外圓尺寸偏大 0.5mm ,可在刀偏量修改狀態下,將該刀具的 X 方向刀偏量改小 0.25mm。
對刀其實就是確定 工件坐標系原點 在機床坐標系中的位置。偏置值其實就是確定工件坐標系原點 ,在機床坐標系中的位置的,,不同的車床它的機床坐標系位置是不一樣的,

② 操作數控車床怎樣對刀

用外圓車刀先試車一外圓,記住當前X坐標,測量外圓直徑。

用外圓車刀先試車一外圓,記住當前X坐標,測量外圓直徑後,用X坐標減外圓直徑,所的值輸入offset界面的幾何形狀X值里。用外圓車刀先試車一外圓端面,記住當前Z坐標,輸入offset界面的幾何形狀Z值里。

通過對刀將刀偏值寫入參數從而獲得工件坐標系。這種方法操作簡單,可靠性好,他通過刀偏與機械坐標系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只要不斷電、不改變刀偏值,工件坐標系就會存在且不會變,即使斷電,重啟後回參考點,工件坐標系還在原來的位置。

(2)什麼是數控機床對刀擴展閱讀:

操作數控車床的相關要求規定:

1、在對刀時,將顯示的與參考點偏差值個加上100後寫入其對應刀補,每一把刀都如此,這樣每一把刀的刀補就都是相對於參考點的。

2、G92起點設為X100 Z100,試驗後可行。這種方法的缺點是每一次加工的起點都是參考點,刀具移動距離較長,但由於這是G00 快速移動,還可以接受。

3、在對基準刀時將顯示的與參考點偏差及對刀直徑都記錄下來,系統一旦重啟,可以手動的將刀具移動到G92 起點位置。

③ 數控車床對刀目的是什麼

數控車床對刀目的是確定刀具長度和半徑值,從而在加工時確定刀尖在工件坐標系中的准確位置。

進行數控加工時,數控程序所走的路徑均是主軸上刀具的刀尖的運動軌跡。刀具刀位點的運動軌跡自始至終需要在機床坐標系下進行精確控制,這是因為機床坐標系是機床唯一的基準。

編程人員在進行程序編制時不可能知道各種規格刀具的具體尺寸,為了簡化編程,這就需要在進行程序編制時採用統一的基準。

然後在使用刀具進行加工時,將刀具准確的長度和半徑尺寸相對於該基準進行相應的偏置,從而得到刀具刀尖的准確位置。

數控車床加工的刀具,不論在粗加工或精加工中,都應具有比普通機床加工所用刀具更高的耐用度,以盡量減少更換或修磨刀具及對刀的次數,從而提高數控機床的加工效率和保證加工質量。

(3)什麼是數控機床對刀擴展閱讀

在五金加工中凡是能在普通車床上裝夾的回轉體零件都能在數控車床上加工。然而數控車床具有加工精度高、能做直線和圓弧插補以及在五金加工過程中能自動變速的特點,其工藝范圍較普通機床寬得多。

數控車床剛性好,製造和對刀精度高,能方便和精確地進入人工補償和自動補償,所以,能加工尺寸精度要求較高的零件。

此外數控車削的刀具運動是通過高精度插補運動和伺服驅動來實現的,再加上機床的剛性好和製造精度高,所以,它能加工對母線直線度、圓柱度等形狀精度要求高的零件。

對於圓弧以及其他曲線輪廓,加工出的形狀和圖紙上所要求的幾何形狀的接近程度比用仿形車床要高得多。

數控車床有恆線速切削功能,所以可以選用最佳線速度來切削錐面和端面,使車削後的表面粗糙度值既小又一致,加工出表面粗糙度值小而均勻的零件。

數控車床不但能車削任何等導程的直、錐和端面螺紋,而且能車變導程與變導程之間平滑過渡的螺紋。數控車床車削螺紋時主軸轉向不必像普通車床那樣交替變換,它可以一刀又一刀不停頓地循環,直到完成。

④ 數控車床怎麼對刀

  1. 以下為數控車床的對刀方法:

  2. 裝上要加工的材料,把材料加緊,把平面切平整

  3. 裝上要用上的刀具,這時候要注意就是刀具一定要對准主軸卡盤的中心

  4. 轉動主軸一般材料600轉可以了,

  5. 移動要對的刀具,在工件z軸平面輕輕切去一點設為z0,

⑤ 數控車床對刀操作步驟是什麼

數控車床對刀的操作有試切對刀和機外對刀儀這兩種對刀方法。

1、試切對刀的操作步驟:

(1)、選擇機床的手動操作模式;

(2)、啟動主軸,試切工件外圓,保持X方向不移動;

(3)、停主軸,測量出工件的外徑值;

(4)、選擇機床的MDI操作模式;

(5)、按下「off set sitting」按鈕;

(6)、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標系」軟鍵;

(7)、游標移至「G54」;

(8)、輸入X及測量的直徑值;

(9)、按下屏幕下方的「測量」軟鍵;

(10)、啟動主軸, 試切工件端面, 保持Z方向不移動;

2、機外對刀儀對刀的操作步驟:

(1)、移動基準刀,讓刀位點對准顯微鏡的十字線中心;

(2)、將基準刀在該點的相對位置清零,具體操作是選擇相對位置顯示;

(3)、將其刀具補償值清零, 具體操作是按下「off set sitting」按鈕, 按下屏幕下方的「補正」軟鍵,選擇「形狀」, 在基準刀相對應的刀具補償號上輸入Xo、Zo;

(4)、選擇機床的手動操作模式,移出刀架,換刀;

(5)、使其刀位點對准顯微鏡的十字線中心;

(6)、選擇機床的MDI操作模式;

(7)、設置刀具補償值, 具體操作是按下「offset sitting」按鈕, 按下屏幕下方的「補正」軟鍵, 選擇 「形狀」, 在相對應的刀補號上輸入X、Z;

(8)、移出刀架, 執行自動換刀指令即可。

(5)什麼是數控機床對刀擴展閱讀

數控車床是一種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動化機床。配備多工位刀塔或動力刀塔,機床就具有廣泛的加工藝性能,可加工直線圓柱、斜線圓柱、圓弧和各種螺紋、槽、蝸桿等復雜工件,具有直線插補、圓弧插補各種補償功能,並在復雜零件的批量生產中發揮了良好的經濟效果。斜床身數控車床的維護保養如下分析:

為了保證斜床身數控車床的工作精度,延長使用壽命,必須對自用斜床身數控車床進行合理的維護保養工作。車床維護的好壞,直接影響工件的加工質量和生產效率。當台灣台鈺精機數控車床運行500h以後,需進行一級保養。

斜床身數控車床保養工作以操作工人為主,維修工人配合進行。保養時,必須首先切斷電探,然後按保養內容和要求進行保養。

⑥ 數控加工對刀方法有幾種,有什麼不同

對刀的目的是為了建立工件坐標系,直觀的說法是,對刀是確立工件在機床工作台中的位置,實際上就是求對刀點在機床坐標系中的坐標。對於數控車床來說,在加工前首先要選擇對刀點,對刀點是指用數控機床加工工件時,刀具相對於工件運動的起點。對刀點既可以設在工件上(如工件上的設計基準或定位基準),也可以設在夾具或機床上,若設在夾具或機床上的某一點,則該點必須與工件的定位基準保持一定精度的尺寸關系。
對刀時,應使指刀位點與對刀點重合,所謂刀位點是指刀具的定位基準點,對於車刀來說,其刀位點是刀尖。對刀的目的是確定對刀點(或工件原點)在機床坐標系中的絕對坐標值,測量刀具的刀位偏差值。對刀點找正的准確度直接影響加工精度。在實際加工工件時,使用一把刀具一般不能滿足工件的加工要求,通常要使用多把刀具進行加工。在使用多把車刀加工時,在換刀位置不變的情況下,換刀後刀尖點的幾何位置將出現差異,這就要求不同的刀具在不同的起始位置開始加工時,都能保證程序正常運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機床數控系 統配備了刀具幾何位置補償的功能,利用刀具幾何位置補償功能,只要事先把每把刀相對於某一預先選定的基準刀的位置偏差測量出來,輸入到數控系統的刀具參數補正欄指定組號里,在加工程序中利用T指令,即可在刀具軌跡中自動補償刀具位置偏差。刀具位置偏差的測量同樣也需通過對刀操作來實現。

⑦ 什麼是數控對刀

數控車床前對刀原理及對刀方法

注意:運行程序前要先將基準刀移到設定的位置。

在用G50設置刀具的起點時,一般要將該刀的刀偏值設為零。

此方式的缺點是起刀點位置要在加工程序中設置,且操作較為復雜。但它提供了用手工精確調整起刀點的操作方式,有的人對此比較喜歡。

(3)用G54~G59設置程序原點

①試切和測量步驟同前述一樣。

②按「OFSET SET」鍵,進人「坐標系」設置,移動游標到相應位置,輸入程序原點的坐標值,按「測量」或「輸入」鍵進行設置。如圖4所示。

③在加工程序里調用,例如:G55 X100 Z5...。G54為默認調用。

注意:若設置和使用了刀偏補償,最好將G54~G59的各個參數設為0,以免重復出錯。對於多刀加工,可將基準刀的偏移值設置在G54~G59的其中之一,將基準刀的刀偏補償設為零,而將其它刀的刀偏補償設為其相對於基準刀的偏移量。

這種方式適用於批量生產且工件在卡盤上有固定裝夾位置的加工。銑削加工用得較多。

執行G54~G59指令相當於將機床原點移到程序原點。

(4)用「工件移」設置程序原點

①通過試切工件外圓、端面,測量直徑,根據公式(1)計算出程序原點(工件原點)的X坐標,記錄顯示屏顯示的原點Z坐標。

②按「OFSET SET」鍵,進入「工件移」設置,將游標移到對應位置,分別輸入得到的X. Z坐標值,按機床MDI鍵盤上的「INPUT」鍵進行設置。如圖5所示。

③使X、Z軸回機床原點(參考點),建立程序原點坐標。

「工件移」設置亦相當於將機床原點移到程序原點(工件原點)。對於單刀加工,如果設置了「工件移」,最好將其刀偏補償設為0,以防重復出錯;對於多刀加工,「工件移」中的數值為基準刀的偏移值,將其它刀具相對於基準刀的偏移值設置在相應的刀偏補償中。4 多刀對刀

FANUC數控系統多刀對刀的組合設置方式有:①絕對對刀;②基準刀G50+相對刀偏;③基準刀「工件移」+相對刀偏;④基準刀G54~G59+相對刀偏。

(1)絕對對刀所謂絕對對刀即是用每把刀在加工餘量范圍內進行試切對刀,將得到的偏移值設置在相應刀號的偏置補償中。這種方式思路清晰,操作簡單,各個偏移值不互相關聯,因而調整起來也相對簡單,所以在實際加工中得到廣泛應用。

(2)相對對刀所謂相對對刀即是選定一把基準刀,用基準刀進行試切對刀,將基準刀的偏移用G50,「工件移」或G54~G59來設置,將基準刀的刀偏補償設為零,而將其它刀具相對於基準刀的偏移值設置在各自的刀偏補償中。

下面以圖2所示為例,介紹如何獲得其它刀相對基準刀的刀偏值。

①當用基準刀試切完外圓,沿Z軸退到a點時,按顯示器下方的「相對」軟鍵,使顯示屏顯示機床運動的相對坐標。

②選擇「MDI」方式,按"SHIFT"換檔鍵,按"XU"選擇U,這時U坐標在閃爍,按「ORIGIN」置零,如圖6所示。同樣將w坐標置零。

③換其它刀,將刀尖對准a點,顯示屏上的U坐標、W坐標即為該刀相對於基準刀的刀偏值。此外,還可用對刃儀測定相對刀偏值。5 精確對刀

從理論上說,上述通過試切、測量、計算;得到的對刀數據應是准確的,但實際上由於機床的定位精度、重復精度、操作方式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使得手動試切對刀的對刃精度是有限的,因此還須精確對刀。

所謂精確對刀,就是在零件加工餘量范圍內設計簡單的自動試切程序,通過「自動試切→測量→誤差補償」的思路,反復修調偏移量、或基準刀的程序起點位置和非基準刀的力偏置,使程序加工指令值與實際測量值的誤差達到精度要求。由於保證基準刀程序起點處於精確位置是得到准確的非基準刀刀偏置的前提,因此一般修正了前者後再修正後者。

精確對刀偏移量的修正公式為:

記:δ=理論值(程序指令值)-實際值(測量值),則

xo2=xo1 +δx(3)

Zo2=Zo1-δZ

注意:δ值有正負號。

例如:用指令試切一直徑40、長度為50的圓柱,如果測得的直徑和長度分別為040.25和49.85,則該刀具在X、Z向的偏移坐標分別要加上-0.25和-0.15,當然也可以保持原刀偏值不變,而將誤差加到磨損欄。6 結束語

筆者設計了一段多刀加工程序,在FANUC Oi數控車削系統上驗證了上述幾種組合對刀設置方式,取得了相同的效果。對其它數控系統也具有一定推廣價值。

⑧ 數控機床怎麼對刀啊請教哦。有視頻的就更好 了。

你看看有沒有幫助!!!
數控車床對刀有關的概念和對刀方法
(1)刀位點:代表刀具的基準點,也是對刀時的注視點,一般是刀具上的一點。
(2)起刀點:起刀點是刀具相對與工件運動的起點,即零件加工程序開始時刀位點的起始位置,而且往往還是程序的
運行的終點。
(3)對刀點與對刀:對刀點是用來確定刀具與工件的相對位置關系的點,是確定工件坐標系與機床坐標系的關系的點。
對刀就是將刀具的刀位點置於對刀點上,以便建立工件坐標系。
(4)對刀基準(點):對刀時為確定對刀點的位置所依據的基準,該基可以是點、線、面,它可以設在工件上或夾具上
或機床上。
(5)對刀參考點:是用來代表刀架、刀台或刀盤在機床坐標系內的位置的參考點,也稱刀架中心或刀具參考點。
用試切法確定起刀點的位置對刀的步驟
(1)在MDI或手動方式下,用基準刀切削工件端面;
(2)用點動移動X軸使刀具試切該端面,然後刀具沿X軸方向退出,停主軸。
記錄該Z軸坐標值並輸入系統。
(3)用基準刀切量工件外徑。
(4)用點動移動Z軸使刀具切該工件的外圓表面,然後刀具沿Z方向退出,停主軸。用游表卡尺測量工件的直徑,記錄該
X坐標值並輸入系統。
(5)對第二把刀,讓刀架退離工件足夠的地方,選擇刀具號,重復(1)—(4)步驟。
數控銑床(加工中心)Z軸對刀器
Z軸對刀器主要用於確定工件坐標系原點在機床坐標系的Z軸坐標,或者說是確定刀具在機床坐標系中的高度。Z軸對刀器有光電式()和指針式等類型,通過光電指示或指針,判斷刀具與對刀器是否接觸,對刀精度一般可達
100.0±0.0025(mm),對刀器標定高度的重復精度一般為0.001~0.002(mm)。對刀器帶有磁性表座,可以牢固地附著在工件或夾具上。Z軸對刀器高度一般為50mm或lOOmm。
Z軸對刀器的使用方法如下:
(1)將刀具裝在主軸上,將Z軸對刀器吸附在已經裝夾好的工件或夾具平面上。
(2)快速移動工作台和主軸,讓刀具端面靠近Z軸對刀器上表面。
(3)改用步進或電子手輪微調操作,讓刀具端面慢慢接觸到Z軸對刀器上表面,直到Z軸對刀器發光或指針指示到零位。
(4)記下機械坐標系中的Z值數據。
(5)在當前刀具情況下,工件或夾具平面在機床坐標系中的Z坐標值為此數據值再減去Z軸對刀器的高度。
(6)若工件坐標系Z坐標零點設定在工件或夾具的對刀平面上,則此值即為工件坐標系Z坐標零點在機床坐標系中的位置,也就是Z坐標零點偏置值。
3.尋邊器
尋邊器主要用於確定工件坐標系原點在機床坐標系中的X、Y零點偏置值,也可測量工件的簡單尺寸。它有偏心式()、迥轉式()和光電式()等類型。
偏心式、迥轉式尋邊器為機械式構造。機床主軸中心距被測表面的距離為測量圓柱的半徑值。
光電式尋邊器的測頭一般為10mm的鋼球,用彈簧拉緊在光電式尋邊器的測桿上,碰到工件時可以退讓,並將電路導通,發出光訊號。通過光電式尋邊器的指示和機床坐標位置可得到被測表面的坐標位置。利用測頭的對稱性,還可以測量一些簡單的尺寸。

⑨ 數控車床中的對刀是什麼意思,怎麼對刀

一般的對到方法有兩種,外圓或者內孔車一刀,假設對X向時,X軸不動,移動Z軸退出,然後量出尺寸,輸入到刀補裡面去,這種方法最准確,也最常用
還有就是碰觸法,裝夾上工件,先量出工件的外徑或內控尺寸,然後主軸正轉,用手動移到工件表面,留點距離,然後手動倍率調慢,慢慢的手動向工件表面移動,碰觸到工件時停下,進入刀補界面輸入你先前量出工件的尺寸,這種方法適合在加工餘量少的工件時的對刀
其他的比如你可以根據你自己編的程序設定兩個零點啊,或是當你對第二把刀時零點不好找的話,你可以對其他的點,比如你第一把刀把零點車成圓弧了,你就可以對第一把刀車了之後的那個台階,比如:
M3 S1500 T0101;
G0 X0 Z0;
G3 X20 Z-10 R10 F100;
G1 Z-30 F150;
像這種時候你對第二把刀找不到零點就可以對Z-30的這個台階。
這樣子的方法其實挺多的,都是在實際的加工之中才能學到的經驗

⑩ 操作數控車床對刀的方法是什麼

1.一般對刀是指在機床上使用相對位置檢測手動對刀。下面以Z向對刀為例說明對刀方法。刀具安裝後,先移動刀具手動切削工件右端面,再沿X向退刀,將右端面與加工原點距離N輸入數控系統,即完成這把刀具Z向對刀過程。

2.機外對刀儀的本質是測量出刀具假想刀尖點到刀具台基準之間X及Z方向的距離。利用機外對刀儀可將刀具預先在機床外校對好,以便裝上機床後將對刀長度輸入相應刀具補償號即可以使用。
3.自動對刀是通過刀尖檢測系統實現的,刀尖以設定的速度向接觸式感測器接近,當刀尖與感測器接觸並發出信號,數控系統立即記下該瞬間的坐標值,並自動修正刀具補償值。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數控機床對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浙江紹興閥門廠幹啥的 瀏覽:839
dnf男機械是主什麼 瀏覽:85
閥門井深怎麼計算 瀏覽:350
極光儀表盤看什麼時候做保養 瀏覽:1000
奇駿儀表盤如何退出設置 瀏覽:705
機械革命深海泰坦怎麼拆後殼6 瀏覽:212
為什麼機械臂逆運動學解有六個 瀏覽:689
啤酒設備多少錢一套推鄭州大帝科技 瀏覽:861
dn20的採暖管加什麼閥門 瀏覽:833
屋頂自動噴淋降溫裝置 瀏覽:166
為什麼計算機網路和網路設備都有必要接地 瀏覽:577
AAS實驗裝置 瀏覽:181
為什麼機械鍵盤有時候失靈 瀏覽:786
PCT實驗裝置控制系統的設計 瀏覽:333
暖氣片連必須裝閥門嗎 瀏覽:246
旗雲2換軸承螺絲弄不下來怎麼辦 瀏覽:671
經典軒逸儀表盤上的油耗怎麼看 瀏覽:278
貨車鐵皮小工具箱 瀏覽:651
dm工具箱 瀏覽:673
光碟機位怎麼裝機械硬碟安裝方法 瀏覽: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