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製冷設備 > 為什麼空調會製冷

為什麼空調會製冷

發布時間:2022-04-29 05:02:45

A. 為什麼空調會製冷

我們知道任何物質在液化後都要放出熱量,在氣化時都要吸收熱量,這是最普遍的物理現象。空調就是利用了這個道理,將製冷劑液化放出熱量,然後再讓他蒸發吸收熱量。液化放出熱量的位置和蒸發吸收熱量的位置不能在一處,否則沒有任何效果。因此空調就有了室外機,目的是散熱和其它主要功能,

那麼怎麼能實現製冷劑液化-氣化呢?我們知道,氣體物質在它的臨界溫度下,當壓力達到一定值的時候,就會液化。所謂的臨界溫度就是在這個溫度之上,無論採用多高的壓力都不能使他液化。當溫度高於氣體物質在某個壓力下的沸點之上時就會發生氣化,氣化時吸收熱量,吸收的熱量從環境中獲得,從而實現製冷。

液態氨在蒸發器中吸收了製冷對象的熱量,蒸發成氨蒸汽;氨蒸汽

包含著吸收來的熱量被壓縮機抽送到冷凝器,並壓縮成高壓、高溫的氨蒸汽,這時

候氨蒸汽中又加進了電動機的熱功當量所附加的熱量;冷凝器中的氨蒸汽,將熱量

傳送給溫度較低的冷卻水,失去熱量的氨蒸汽被冷凝成為液態氨;節流閥將冷凝下

來的液氨再有節制的補充給蒸發器,使蒸發器能夠連續地工作;整個工作過程就是

將低於-18℃的製冷對象中的熱量,強制送到+30多℃的冷卻水中去,使製冷對象

失去熱量,溫度降到我們所需要的-18℃;而冷卻水吸收了熱量後,又通過水蒸汽

的蒸發,將熱量傳送給了大氣,或者說是風將熱量吹走了。這就是製冷全過程

B. 空調為什麼能吹出冷風

打開空調電源後,製冷系統中製冷劑的低壓蒸汽被壓縮機吸入並壓縮成高壓蒸汽,然後排放到冷凝器中。同時,由軸流風扇吸入的室外空氣流經冷凝器,帶走了製冷劑釋放的熱量,使高壓製冷劑蒸汽凝結成高壓液體。通過過濾器和節流機構後,高壓液體被噴入蒸發器並在相應的低壓下蒸發以吸收周圍的熱量。

所以說空調里的結構就是為了幫助我們吹出冷風,冷風在夏天的時候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讓我們感覺到不那麼熱,這也就是空調的所在,但是空調其實睡的時間過長,對人的身體也不會很好,我們一定要注意,使用空調的時候一定要適度,不論是在冬天還是在夏天,對於吹冷風來說對於我們的身體都是有非常的危害的,所以說不能吹過多的冷風,這樣肯定會造成我們身體關節上的損傷,或者是有一定的危害,使我們受涼.

C. 為什麼空調可以製冷

空調製冷原理
空調器通電後,製冷系統內製冷劑的低壓蒸汽被壓縮機吸入並壓縮為高溫高壓蒸汽後排至冷凝器(散熱)。同時軸流風扇吸入的室外空氣流經冷凝器,帶走製冷劑放出的熱量,使高溫高壓製冷劑蒸汽凝結為高壓液體。高壓液體經過過濾器、節流機構(毛細管)後噴入蒸發器,並在相應的低壓下蒸發(膨長吸熱),吸取周圍的熱量。同時貫流風扇使空氣不斷進入蒸發器的肋片間進行熱交換,並將放熱後變冷的空氣送向室內。如此室內空氣不斷循環流動,達到降低溫度的目的。
制熱工作原理
熱泵制熱是利用製冷系統的壓縮冷凝器來加熱室內空氣。空調器在製冷工作時,低壓製冷劑液體在蒸發器內蒸發吸熱而高溫高壓製冷劑在冷凝器內放熱冷凝。熱泵制熱是通過電磁換向,將製冷系統的吸排氣管位置對換。原來製冷工作蒸發器的室內盤管變成制熱時的冷凝器,這樣製冷系統在室外吸熱向室內放熱,實現制熱的目的。
製冷制熱的轉換是通過「四通閥」來實現的。製冷狀況下,壓縮機吸入低溫低壓的氣體,經壓縮後,變為高溫高壓的飽和氣體,送入冷凝器(熱交換器);高溫高壓的飽和氣體在冷凝器中經過冷卻,保持壓力不變,向外放出熱量,從而凝結為低溫高壓的液體;從冷凝器中排出,經過製冷節流元件(通常為節流閥或毛細管),因受阻而使壓力下降,導致部分製冷劑液體變為氣體,同時吸收氣化潛熱,使其本身溫度也降低,成為低溫低壓的濕蒸氣;進入蒸發器(圖中的室內機),在蒸發器中,製冷劑液體在壓力不變的情況下,吸收空氣中的熱量,使周圍空氣變冷,同時通過風機降冷空氣吹入房間內,達到房間內製冷的效果。制熱狀態,其實就是通過四通閥,將製冷劑的流向進行轉換,使得原來的蒸發器變為冷凝器,原來的冷凝器變為蒸發器。其原理還是一樣的。

D. 空調為什麼會製冷和制熱詳細點

製冷:製冷時氣體氟利昂被壓縮機加壓,進入高壓的冷凝器,冷凝放熱成為液體,液體氟利昂在節流裝置中減壓進入低壓的蒸發器,蒸發為氣體,同時從室內吸取熱量,從而達到製冷的目的。

制熱:制熱的運行與製冷相反,壓縮機進行製冷循環的逆循環時產生暖氣。也被認為是冷氣運行時,從室外空調機吸收的熱風吹至室內。空調機的暖氣原理就是製冷劑吸取大氣中所含熱量(即太陽能)作為熱源,來溫暖房間。這是一種性能優、效率高的方式。它僅用電來驅動馬達、電爐是用電作直接能源,空調機僅用其約1/3的電量,因此既經濟、安全又清潔。即便在室外溫度較低的情況下,空調機也可從大氣中取熱。其奧秘在於製冷劑的優越特性,暖氣運轉時室外空調機內的氟利昂約為-40℃,溫度非常低,假設室外溫度為5℃時,兩者溫差仍很大,製冷劑可吸取該部分的熱能,將其送到室內。

E. 為什麼空調會有製冷制熱的功能

空調製冷制熱原理
1.制熱原理很簡單:就是用電阻絲產生熱量。
2.製冷原理:
卡諾循環
一種被稱作冷媒的低沸點工質在製冷四大部件中循環。
四大部件分別為,壓縮機,冷凝器,節流閥,蒸發器。
低壓氣態工質進入壓縮機,經過壓縮成為高溫高壓氣體,這時工質沸點隨壓力升高也升高(就像水在海平面燒開時溫度最高的性質一樣)。高沸點的工質進入冷凝器開始液化,這時工質放出熱量,變成液體。接下來在進入蒸發器前先經過節流閥,節流閥又使工質壓力降低,壓力降低的工質在蒸發器中又開始蒸發,這時工質吸收熱量,又變為低壓的氣體。再進入壓縮機,冷媒就這樣一直循環下去。
通過以上冷媒的氣化和液化的過程,熱量從蒸發器被轉移到了冷凝器。
家用空調蒸發器在室內,冷凝器在室外來實現製冷。
冰箱蒸發器在冷凍室內,冷凝器在外面散熱,也就是以前老冰箱在外面能看到的盤管。

F. 空調為什麼會製冷和制熱

氣體在受到壓縮時會變成液體,同時釋放大量的熱,而反過來由液體膨脹變為氣體時會吸收大量的熱。因此理論上很多物質都可以作為熱交換媒質,但由於實際條件和效率的限制,熱交換媒質是不太容易選擇的,氟利昂是效率很高的很好的熱交換媒質。
根據這個原理,如果在室外將氟利昂壓縮成液體,同時散掉壓縮過程中釋放的熱量(此時溫度高,溫差大,好散熱),再將接近常溫的氟利昂液體壓送到室內後,釋放到低壓密封空間,則液體會再次轉變為氣體,同時吸收大量的熱量,降低室內溫度。
如果將上述過程放過來,讓氟利昂在室內受壓變為液體,在室外膨脹變為氣體,則在室內釋放熱能,升高室內溫度。
冷暖空調就是可以根據不同選擇模式改變壓縮腔體,實現製冷和制熱雙重功能。通常冷暖空調在制熱模式下有電阻絲輔助加熱以提高制熱功率。而單冷空調不用改變壓縮腔體,它的管路設計和控制就簡單多了。

G. 為什麼空調製冷

製冷原理
壓縮機將氣態的氟利昂壓縮為高溫高壓的液態氟利昂,然後送到冷凝器(室外機)散熱後成為中溫中壓的液態氟利昂,所以室外機吹出來的是熱風。 液態的氟利昂經 毛細管,進入蒸發器(室內機),空間突然增大,壓力減小,液態的氟利昂就會汽化,(從液態到氣態是個吸熱的過程),吸收大量的熱量,蒸發器就會變冷,室內機的風扇將室內的空氣從蒸發器中吹過,所以室內機吹出來的就是冷風;空氣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的蒸發器後就會凝結成水滴,順著水管流出去,這就是空調會出水的原因。 然後氣態的氟利昂回到壓縮機繼續壓縮,繼續循環。 制熱的時候有一個叫四通閥的部件,使氟利昂在冷凝器與蒸發器的流動方向與製冷時相反,所以制熱的時候室外吹的是冷風,室內機吹的是熱風。 其實就是用的初中物理里學到的液化(由氣體變為液態)時要排出熱量和汽化(由液體變為氣體)時要吸收熱量的原理,同時蒸發熱量。

H. 空調為什麼會製冷呢

空調器通電後,製冷系統內製冷劑R22的低壓蒸氣被
壓縮機吸入並壓縮為高壓蒸氣後排至冷凝器、同時軸流風扇吸入的室外空氣流經冷凝器、帶走製冷劑蒸氣凝結成為高壓液體,高壓液體經過濾器,節流毛細管後噴入蒸發器,並在相應的低壓下蒸發,吸取周圍熱量,同時貫流風扇使室內空氣不斷進入蒸發器的肋片間進行熱交換。並將放熱後變冷的空氣送向室內,如此室內空氣不斷循環流動,達到降低溫度的目的。

I. 空調為什麼會製冷呢

家用空調器一般都是採用機械壓縮式的製冷裝置,其基本的元件共有四件:壓縮機、蒸發器、冷凝器和節流裝置,四者是相通的,其中充灌著製冷劑(又稱製冷工質)。壓縮機象一顆奔騰的心臟使得製冷劑如血液一樣在空調器中連續不斷的流動,實現對房間溫度進行調節。

製冷劑通常以幾種形態存在:液態、氣態和氣液混合物。在這幾種狀態互相轉化中,會造成熱量的吸收和散發,從而引起外界環境溫度的變化。在從氣態向液態轉化的過程,稱為液化,會放出熱量;反之,從液態向氣態轉化的過程,叫做汽化(包括蒸發和沸騰)要從外界吸收熱量。

首先,低壓的氣態製冷劑被吸入壓縮機,被壓縮成高溫高壓的氣體;而後,氣態製冷劑流到室外的冷凝器,在向室外散熱過程中,逐漸冷凝成高壓液體;接著,通過節流裝置降壓(同時也降溫)又變成低溫低壓的氣液混合物。此時,氣液混合的製冷劑就可以發揮空調製冷的「威力」了:它進入室內的蒸發器,通過吸收室內空氣中的熱量而不斷汽化,這樣,房間的溫度降低了,它也又變成了低壓氣體,重新進入了壓縮機。如此循環往復,空調就可以連續不斷的運轉工作了。

製冷劑真是神奇!它是怎樣在高溫下冷凝向外界散發熱量又在低溫下蒸發從外界吸收熱量呢?這與製冷劑本身的性質有關,大家知道,在山頂上煮雞蛋很難煮熟,而用高壓鍋做飯時,魚和肉等食品很快就能做熟,這是因為隨著壓力的升高,水的飽和溫度(通常叫做沸點)也升高。所以,在大氣壓低於標准大氣壓的情況下,水的沸點低於100oC,反之則高於100oC。同理,高溫高壓氣態製冷劑從壓縮機出來時飽和溫度要高於室外氣溫。通過不斷散熱並開始液化後,其溫度依然很高,甚至在其完全變成液態後,仍繼續向室外空氣散熱;而在室內,情況則相反,由於經過節流裝置,製冷劑的壓力和溫度都降低很多,它的飽和溫度也比室內氣溫低,這才能夠連續不斷的從室內空氣中吸收熱量。

原來,空調器並沒有違反熱力學第二定律。它是通過消耗機械能改變製冷劑的狀態,才將熱量從溫度低的物體傳給溫度高的環境的。

剛才我們詳細分析了家用空調器製冷循環的工作原理,那麼如果是在寒冷的冬天,我們需要用空調來給房間加熱時,空調的作用同樣是將從室外的低溫環境中吸收的熱量釋放到房間空氣中,維持室內的溫度。大家想一想,空調器的四個主要部件該怎麼布置,製冷劑又怎樣在系統中循環呢?

空調實際上是「空氣調節」的簡稱,是指把經過處理的空氣,以一定的方式送入室內,使室內的溫度、濕度和雜訊等都控制在需要范圍內。它不僅為人們生活和停留的場所提供了舒適的溫度條件,隨著工業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其技術已經在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如國防、交通、化工、機械製造、航空、儀表、電子、醫葯、食品工業、農業等)得到了極大的應用和普及,成為促進生產發展,提高工藝水平及完善科學研究的重要條件。

但在現今技術條件下,空調又是一把名副其實的「雙刃劍」,我們在享受空調技術給帶來的方便時,也必須認識到它的弊端:

首先,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空調器正以驚人的速度走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耗電大軍。據統計,1995年全國每百戶城鎮居民平均擁有8台房間空調器,到2000年已為40台;而部分經濟發達地區,如北京、上海和廣州,這一比例已由1995年的15台/百戶猛增至2000年的78台/百戶,而且仍在繼續上升。同時,家用空調器的耗電量在總空調耗電量中占據相當大的份額,2000年北京地區為60%,日本的統計數據為80%。

自從1972年能源危機以來,人們開始利用各種技術手段力圖轉變空調的高耗能狀況。其中,變頻空調系統通過調節壓縮機頻率和利用電子膨脹閥等手段大大提高了空調系統的工作性能,微電腦控制、模糊控制、神經元演算法等現代智能控制演算法也得以應用,來降低空調的能耗,提高室內的舒適性。

其次,目前所採用的製冷劑主要是氟利昂系列製冷劑,(主要含有碳,氫,氯,氟等元素),在氟利昂分子經紫外線的照射分解後,分離出來的氯原子能夠與臭氧分子發生化學反應,不斷的消耗臭氧分子,臭氧層的破壞使得太陽紫外線輻射增強,危及人類健康和部分生物的生長。

而且,氟利昂和空調系統消耗大量能量而間接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是溫室效應氣體,導致了全球氣候變暖。這些問題都已引起了整個世界的關注,這也為我們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空調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技術改進上,環保型製冷劑(或稱「綠色製冷劑」)正在逐漸替代傳統的製冷劑。

J. 空調為什麼能製冷

1876年11月26日 ,空調發明人威利斯·開利出生。現在,讓我們一起來了解空調是怎麼一回事!

1881年7月,美國總統加菲爾德遇刺住院。時值盛夏,酷熱難耐,為了更好地進行治療,需要對其所住病房進行降溫。於是,工程技術人員謝多便臨危受命。依據在礦山工作的經驗,謝多猜想,將壓縮過的空氣復原會吸收大量熱量。實驗證明了他的猜想。利用這一原理,他在總統的病房外安裝了一台空氣壓縮機,並將壓縮後的空氣通過管子輸入病房,最終令室溫下降了7℃。

這便是世界上最早的空調雛形。經過科學家100多年的不懈努力,空調的工藝和結構都有了較大的改進,但利用壓縮氣體製冷的基本原理則被沿襲了下來,只是壓縮的氣體由空氣改良成了易揮發,且一受壓便又變成液體的化學製冷劑,如氟利昂、氨、烴類等。現代的空調主要由壓縮機、冷凝器、蒸發器、室內機組成,通過製冷劑在氣態和液態之間的相互轉換來達到製冷的目的。這是因為氣態製冷劑經壓縮成為液態會放熱,熱風由空調室外機吹出;而液態製冷劑進入低壓蒸發器會迅速地膨脹變為氣體,同時吸收大量熱,因此室內空調機便吹出了習習涼風。

與為什麼空調會製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連接電腦的wifi設備名稱是什麼原因 瀏覽:417
閥門在安裝前應進行什麼試驗 瀏覽:923
暖氣閥門開關旋鈕結構 瀏覽:753
如何用儀表判斷油氣分離器好壞 瀏覽:559
製作奶茶需要什麼設備 瀏覽:683
哪些計量儀器需要外校 瀏覽:809
什麼的超聲波填空 瀏覽:96
軸承609z是什麼意思 瀏覽:497
傳熱實驗裝置簡圖 瀏覽:755
聯裕機械手怎麼樣 瀏覽:381
繞線機自動排線裝置 瀏覽:18
皇冠方向軸承多少錢 瀏覽:707
航拍儀器是什麼圖片 瀏覽:536
什麼是機械表的發條 瀏覽:486
軸承檢測儀器具有哪些 瀏覽:987
空調只有製冷怎麼制熱 瀏覽:292
工地消防器材都有哪些 瀏覽:11
DIY傢具需要哪些電動工具 瀏覽:150
創客工具箱電腦版 瀏覽:765
oms系統如何上新設備投產申請 瀏覽:353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