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叫超聲波
聲波的頻率范圍很大(從零以上到幾百萬以上),而人的聽力靈敏度卻有限,故科學家們將聽力靈敏度很低的20Hz以下的聲波定義為次聲波,將20KHz以上的聲波定義為超聲波;將聽力靈敏度還可以的聲波范圍(20Hz--20KHz)定義為音頻聲波(聽力靈敏度最高的頻率是1KHz)。超聲波的指向性很強(頻率越高,越接近光波),故人們利用超聲波這一特性發明了超聲探傷、B超等應用。
② 什麼物體能夠發出超聲波
通電的晶體可以高頻振盪,產生超聲波。
③ 什麼是超聲波
超聲波是一種頻率高於20000赫茲的聲波,它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易於獲得較集中的聲能。
超聲波的頻率:F≥20KHz(在實際應用中因為效果相似,通常把F≥15KHz的聲波也稱為超聲波);
超聲波功率密度:p=發射功率(W)/發射面積(cm2),通常p≥0.3w/cm2。
(3)什麼發出的是超聲波擴展閱讀:
一、超聲波在距離感測器技術的應用
超聲波感測器包括三個部分:超聲換能器、處理單元和輸出級。首先處理單元對超聲換能器加以電壓激勵,其受激後以脈沖形式發出超聲波,接著超聲換能器轉入接受狀態,處理單元對接收到的超聲波脈沖進行分析,判斷收到的信號是不是所發出的超聲波的回聲。
二、超聲波在醫學上的應用
超聲波在醫學上的應用主要是診斷疾病,它已經成為了臨床醫學中不可缺少的診斷方法。超聲波診斷的優點是:對受檢者無痛苦、無損害、方法簡便、顯像清晰、診斷的准確率高等。
三、超聲波在測量液位的應用
1、無任何機械傳動部件,也不接觸被測液體,屬於非接觸式測量,不怕電磁干擾,不怕酸鹼等強腐蝕性液體等,因此性能穩定、可靠性高、壽命長。
2、其響應時間短可以方便的實現無滯後的實時測量。
參考資料:網路-超聲波
④ 哪些動物發出的聲音是超聲波
大象,和多海洋動物都可以,狗還能聽到次聲波。
⑤ 有那些動物發出超聲波
蝙蝠、海豚等可發出超聲波;大象等能發出次聲波,大象之間的交流語言是屬於次聲波。
超聲波是頻率高至20000Hz以上(每秒振動20000次以上)的聲波,由於它的頻率高,因此具有以下特點:方向性好,幾乎沿直線傳播;穿透能力強,能穿透許多電磁波不能穿透的物質。
在媒質中傳播時能產生巨大的作用力,可以用來為硬質材料做切割、鑿孔等,也可以用來清洗和消毒等對於超聲波的應用。
我們比較熟悉的就是醫院中常用的B超,它是把超聲波射入人體,根據人體組織對超聲波的傳導和反射能力的變化來判斷有無異常,如對人體臟器做病變檢查、結石檢查等,它具有對人體無損傷、簡便迅速的優點。
(5)什麼發出的是超聲波擴展閱讀:
超聲波與聲波區別:
1、頻率不同
超聲波:當聲波的振動頻率大於20000Hz時,人耳無法聽到。超聲波因其頻率下限大約等於人的聽覺上限而得名。因此,我們把頻率高於20000赫茲的聲波稱為「超聲波」。
聲波:聲波的頻率是指波列中質點在單位時間內振動的次數。以赫茲(Hz)為單位測量,描述每秒周期數。人耳朵能聽到的聲波頻率為20~20000Hz。
2、作用不同
超聲波:超聲檢驗,超聲波的波長比一般聲波要短,具有較好的方向性,而且能透過不透明物質,這一特性已被廣泛用於超聲波探傷、測厚、測距、遙控和超聲成像技術。
超聲處理,利用超聲的機械作用、空化作用、熱效應和化學效應,可進行超聲焊接、鑽孔、固體的粉碎、乳化 、脫氣、除塵、去鍋垢、清洗、滅菌、促進化學反應和進行生物學研究等,在工礦業、農業、醫療等各個部門獲得了廣泛應用。
⑥ 什麼東西會產生超聲波
除了蝙蝠、海豚、鯨魚,還有青蛙、老鼠等
或者你想知道,
聲波是物體機械振動狀態(或能量)的傳播形式。所謂振動是指物質的質點在其平衡位置附近進行的往返運動形式。譬如,鼓面經敲擊後,它就上下振動,這種振動狀態通過空氣媒質向四面八方傳播,這便是聲波。超聲波是指振動頻率大於20000Hz以上的
產生超聲波的裝置有機械型超聲發生器(例如氣哨、汽笛和液哨等)、利用電磁感應和電磁作用原理製成的電動超聲發生器、以及利用壓電晶體的電致伸縮效應和鐵磁物質的磁致伸縮效應製成的電聲換能器等。
⑦ 超聲波由什麼發出
超聲波也是由物體發出的。
只不過頻率比較高而已,人耳聽不到,
⑧ 會發出超聲波的有哪些動物
螽斯、蟋蟀、蝗蟲、海豚和鯨魚等動物,是用超聲波進行通信聯系的。
螽斯也就是中國北方的蟈蟈,是鳴蟲中體型較大的一種,體長在40毫米左右,身體多為草綠色、也有的是灰色或深灰色,覆翅膜質,較脆弱,前喙向下方傾斜,一般以左翅覆於右翅之上。後翅多稍長於前翅,也有短翅或無翅種類。雄蟲前翅具發音器。前足脛節基部具一對聽器。這也是人們最早發現的使用超聲波的動物。
蟋蟀是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科動物的統稱,蟋蟀多數中小型,少數大型。蟋蟀科種類體長大於3cm;體色變化較大,多為黃褐色至黑褐色,或為綠色、黃色等;體色均一者較少,多數為雜色。身體不具鱗片。口式為下口式或前口式。他的聽器是在前腳節上。
蝗蟲是直翅目蝗科動物的統稱,體通常為綠色或黃褐色,常因環境因素影響有所變異。顏面垂直,觸角淡黃色。前胸背板中隆線發達,從側面看散居型略呈弧形,群居型微凹,兩側常有暗色縱條紋。蝗蟲的口器由5部分組成,包括上唇、下唇各1片,上顎、下顎各2片,舌1片。上顎十分堅硬,適於咀嚼,是切斷、嚼碎植物莖葉的主要結構。
海豚是海豚科的一類水生哺乳動物的統稱,為小型或中型齒鯨,廣泛生活於世界各大洋,在內海及江河入海口附近的鹹淡水中也有分布,個別種類見於內陸河流。通常喜歡群居,捕食魚類、烏賊等。多數海豚頭部特徵顯著,由於透鏡狀脂肪的存在,喙前額頭隆起,又稱「額隆」,此類構造有助於聚集回聲定位和覓食發出的聲音。
鯨魚是哺乳綱動物,其擁有敏銳的聲吶系統,能利用回聲定位功能,發出聲波信號覓食和通訊。
⑨ 什麼是超聲波
B型超聲波檢查,已在醫院的許多方面得到了應用,它已成為醫生檢查及診斷的好幫手。
這種檢查方法對人體無損害、無痛苦。病人躺在床上,醫生用一個探測頭,在被檢查的部位來回移動,熒光屏上就可以顯示波形和圖像。如配合電子計算機,一秒種就可以拍攝數十張超聲斷層像片,為診斷疾病提供依據。
那麼,什麼是超聲波?它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用於醫學檢查的?它給我們什麼啟示?
大家知道,聲音是以波的形式傳播的。當我們在空曠的大廳或山谷里大聲喊叫時,可以聽到響亮的回聲,這就是聲波的反射。但是,我們耳朵的聽力很有限,當聲波頻率超過2萬赫茲時就聽不到了。這種聲波被稱為超聲波。
人們觀察到蝙幅就是利用自己發出的超聲波來辨別方向而准確無誤地飛行、捕食的。超聲波在本質上與能聽到的聲音一樣,只是頻率很高,波長很短,基本上沿直線傳播,而且可以反射、折射、繞射以及吸收、衰減等,它在固體和液體中比普通聲音更容易傳播。在它的傳播過程中,如果遇到兩種不同物體的界面,由於物體對超聲波的阻力(稱為聲阻)不同,就產生界面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