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製冷量
空調額定製冷量是指空調在正常製冷工作時所產生的製冷量,其單位為大卡。 空調進行製冷運行時,單位時間內從密閉空間、房間或區域內去除的熱量總和,法定計量單位W(瓦)。製冷量大的空調適用於面積比較大的房間,且製冷速度較快。以15平方米的居室面積為例,使用額定製冷量在2500w左右的空調比較合適。空調製冷量的大小應以W(瓦)來表示,而市場上常用匹來描述其大小。這兩者之間的換算關系為:1匹的製冷量大約為2000大卡,換算成國際單位瓦應乘以1.162。也就是說,1匹製冷量應為2000大卡×1.162=2324W;再舉個例子,1.5匹的製冷量應為2000大卡×1.5×1.162=2486W。
⑵ 空調製冷量是指什麼
空調製冷量是指空調進行製冷運行時,單位時間內從密閉空間、房間或區域內去除的熱量總和。製冷量大的空調適用於面積比較大的房間,且製冷速度較快。
製冷量的大小應以W(瓦)來表示,而市場上常用匹來描述其大小。這兩者之間的換算關系為:1匹的製冷量大約為2000大卡,換算成國際單位瓦應乘以1.162。也就是說,1匹製冷量應為2000大卡×1.162=2324W;再舉個例子,1.5匹的製冷量應為2000大卡×1.5×1.162=2486W。
一匹空調的製冷量一般都在2200-2600W之間,國際上的標準是2300W,而我國的標準是2500W。通常情況下,普通家庭的 卧室 每平米所需的製冷量為115-145W;客廳、 餐廳 每平米所需的製冷量為145-175W。
在購買空調時,不僅僅只考慮它們的製冷能力,而更應考慮其能效比。能效比越高,表示空調中蒸發吸收較多的熱量或壓縮機所耗的電較少,也就是說,花越少的電費獲得更清涼的效果。
⑶ 製冷功率和製冷量什麼意思
1、製冷量是空調的製冷能力。在規定的工況下,單位時間內可以從室內轉移到室外的熱量。製冷功率,就是空調在規定的工況下,空調單位時間內消耗的電能。
2、製冷量是由製冷功率乘以能效比得出的數據,能效標示數值越小越節能。相同的製冷量,製冷功率越小,能效比高,耗電越少(電費越少)。
⑷ 空調的製冷量是什麼意思
在空調上,製冷量和制熱量都是用單位時間內耗電量的多少KW表示的,這跟熱量的單位大卡有所不同。
⑸ 製冷系統中的名義製冷量是什麼意思
製冷系統中的名義製冷量是指機組在規定的試驗條件下運行時,由循環冷水帶出的熱量。單位:KW。名義製冷量就是冷水機組在標准狀態下的製冷量標准狀態每台冷水機組的說明書中都有註明,如:標准出水溫度,冷卻水溫差,冷媒水溫差。一般情況,實際製冷量要比名義製冷量低5-8%。
一般製冷機的製冷原理壓縮機的作用是把壓力較低的蒸汽壓縮成壓力較高的蒸汽,使蒸汽的體積減小,壓力升高。壓縮機吸入從蒸發器出來的較低壓力的工質蒸汽,使之壓力升高後送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冷凝成壓力較高的液體,經節流閥節流後,成為壓力較低的液體後,送入蒸發器,在蒸發器中吸熱蒸發而成為壓力較低的蒸汽,再送入壓縮機的入口,從而完成製冷循環。
⑹ 什麼是製冷量和製冷功率
製冷量1P=2500W,
製冷功率1P=735.5W,
需要文字定義嗎?
⑺ 製冷量的單位是什麼啊
匹、kW、W。
製冷量是指空調等製冷機進行製冷運行時,單位時間內從密閉空間、房間或區域內去除的熱量總和。
簡介
製冷量是指空調進行製冷運行時,單位時間內從密閉空間、房間或區域內去除的熱量總和。製冷量大的空調適用於面積比較大的房間,且製冷速度較快。以15平方米的居室面積為例,使用額定製冷量在2500w左右的空調比較合適。
民用空調的製冷量單位是「匹」,1匹=2324W;機房用的空調的製冷量一般都比較大,單位是「kW」。
選擇製冷量的原則是:空調器的製冷量應略大於房間的冷負荷,房間的熱負荷應考慮到房間的朝向,牆壁和屋頂的隔熱情況,以及室內熱源包括人員的多少。
⑻ 什麼是空調的製冷量和製冷功率
平常我們很容易將空調製冷量與耗電功率弄混,因為兩者都是以千瓦為單位。本文從原理入手,介紹兩者區別。
當你問一個家庭用戶,你所用空調的用電功率是多大時,他可能答比如「5千瓦」,實際上家用哪有這么大功率呀?顯然,他說的是製冷量,而耗電功率僅約2千瓦,這是怎麼回事呢?
空調的製冷量,實際上就是從使用的室內「搬出去」的熱量,通過轉移熱量而達到降溫效果。
熱量過去常用卡(cal)千卡(kcai)表示,千卡也稱大卡。現在熱量統一用功率表示,用「千瓦」(kw)。他們之間什麼關系呢?
1千瓦=860千卡/小時(精確一點為859.85千卡/小時)
此外,我們還應把它與電功率建立起來聯系,才能回答前面提出的問題。我們知道:
電壓的單位是:1伏(v)=1焦耳/庫倫。
電流的單位是:1安(a)=1庫倫/秒。
功率的單位是:
單位功率=單位電壓×單位電流=1伏×1安=(1焦耳/庫倫)×(1庫倫/秒)=1焦耳/秒。表示每秒做功的速率。
而我們的功率一般是以小時為單位時間,並且功率單位為瓦(w)。那麼我們將1焦耳/秒的分子分母同乘以3600,得:
1瓦=(1焦耳×3600)/(1秒×3600)=3600焦耳/小時。
1千瓦=3600千焦/小時
現在要和熱量建立聯系。我們知道,熱的功當量是:
1焦耳=0.24卡(精確一點是0.2389卡)。
1千焦=2.4×10-4千卡。
從而熱量的功率為:
1千瓦=(3600千焦×2.389×10-4千卡)/小時=860千卡/小時。
或:1度電=1千瓦·小時=860千卡
那麼本文開頭用戶所說的5千瓦相當於多少熱功率呢?就是:
5千瓦=5×860千卡/小時=4300千卡/小時。
我們了解了電功率和熱的關系,由銘牌或說明書上製冷量就可以計算出熱大卡。如上面用戶所說的機子,我們查一下空調的說明書或銘牌,他所說的應是製冷量5千瓦,查製冷量5千瓦的空調,其耗電量僅為2千瓦左右。
製冷量5千瓦的空調,其耗電量僅為2千瓦左右,這決定於「cop」也就是「能效比」或「性能系數」
。
能效比公式為:
能效比=製冷量/製冷運行所消耗的功率
注意,冬天空調制熱時的公式與製冷同。
能效比因廠家、型號不同而不同,家用空調一般為2~3,好一點的做到了3~4。
我們應選用能效比高的空調,以降低耗電量。
小結:
(1)1千瓦=860千卡/小時。
(2)製冷量以千瓦為單位,耗電量也以千瓦為單位。
(3)製冷量不等於耗電功率,前者大於後者,其倍數決定於能效比。
(4)能效比=製冷量/製冷運行所消耗的電功率
(5)能效比越高,耗電量越小。
(6)不要把製冷量與耗電功率相混,真正計算用電多少的是耗電功率。
空調的工作原理是熱泵,空調的額定功率是單位時間空調消耗的電能。製冷功率是單位時間空調運送熱能的多少。熱能的單位和電能的單位一樣,才造成這樣的誤解。拿水泵做個比方,一台1千瓦的水泵抽水一小時消耗消耗1千瓦時電能,也就是一度電,而他抽水是幾個立方米這樣的問題
電功率和熱功率的比值,一般在3左右
⑼ 製冷量是指什麼意思
製冷量是指空調進行製冷運行時,單位時間內從密閉空間、房間或區域內去除的熱量總和。製冷量大的空調適用於面積比較大的房間,且製冷速度較快。
⑽ 空調製冷量是什麼意思
空調額定製冷量是指空調在正常製冷工作時所產生的製冷量,其單位為大卡。
空調進行製冷運行時,單位時間內從密閉空間、房間或區域內去除的熱量總和,法定計量單位W(瓦)。製冷量大的空調適用於面積比較大的房間,且製冷速度較快。以15平方米的居室面積為例,使用額定製冷量在2500w左右的空調比較合適。
匹的換算
民用空調的製冷量單位是「匹」,1匹=735W;機房用的空調的製冷量一般都比較大,單位是「kW」。
各種製冷量單位的換算關系如下:
1、1 kcal/h (大卡/小時) = 1.163W,1 W = 0.8598 kcal/h;
2、1 Btu/h (英熱單位/小時) = 0.2931W,1 W = 3.412 Btu/h;
3、1 USRT (美國冷噸) = 3.517 kW,1 kW = 0.28434 USRT;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空調製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