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煤礦井下供電三大保護都指什麼
一、煤礦井下供電三大保護都指什麼
1、煤礦井下供電的「三大保護」指:過流保護、接地保護、漏電保護。過流保護:過電流是指流過電氣設備和電纜的電流超過額定值。漏電保護:當電氣設備或導線的絕緣損壞或人體觸及一相帶電體時,電源和大地形成迴路,有電流流過的現象,稱為漏電。接地保護:將正常情況下不帶電,而在絕緣材料損壞後或其他情況下可能帶電的電器金屬部分(即與帶電部分相絕緣的金屬結構部分)用導線與接地體可靠連接起來的一種保護接線方式。
2、法律依據:《煤礦安全規程》 第十七條
掘進井巷和硐室時,必須採取濕式鑽眼、沖洗井壁巷幫、水炮泥、爆破噴霧、裝岩(煤)灑水和凈化風流等綜合防塵措施。
凍結法鑿井和在遇水膨脹的岩層中掘進不能採用濕式鑽眼時,可採用乾式鑽眼,但必須採取捕塵措施,並使用個體防塵保護用品。
二、井下電氣設備類型有幾種
井下電氣設備類型如下:
1、礦用一般型電氣設備;
2、隔爆型電氣設備;
3、增安型電氣設備;
4、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
② 井下電氣設備和線路必須具有的三大保護裝置是那些
漏電對煤礦安全生產的危害不容忽視,常見的危害包括過電壓或相間短路,這可能由於單相間歇性電弧接地而引發,導致電磁能量的振盪和積聚,從而在故障相及系統中性點間產生弧光接地過電壓,危及電網與設備的絕緣。長期單相接地還可能演變成兩相接地短路。漏電還可能導致人身觸電,尤其是在保護功能不完善的情況下。此外,在爆破作業場所附近,漏電電流足夠大時,有可能提前引爆雷管,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在660V系統中,漏電電流達到42mA時,其產生的電火花足以引爆超限的瓦斯。
預防漏電故障的措施包括嚴禁電氣設備及電纜長期過負荷運行,確保導線連接牢固無毛刺,防松裝置完好,連接方式正確。維修電器設備時,需按規程操作,檢修完畢要認真檢查,防止工具和材料等導體遺留在電氣設備中。避免電纜、電器設備浸泡在水中,防止電纜受擠壓、碰撞、過度彎曲、劃傷、刺傷等機械損傷。不在電氣設備中增加額外部件,若必須設置,要符合相關規定要求。設置保護接地裝置,設置漏電保護裝置。漏電保護裝置需連續監測電網的絕緣狀態,僅監視電網對地的絕緣電阻值,當電網絕緣電阻降低到規定值時,快速切斷供電電源。其動作電阻值不受電源電壓波動影響,具有自檢功能。
漏電保護裝置必須靈敏可靠,避免拒動和誤動。其檢測電路的電阻應足夠大,不應降低電網對地的阻抗和增加人身觸電危險。漏電保護裝置需能對電網對地電容電流進行補償,減小人體觸電電流。在電網送電前監測絕緣狀態,一旦發現漏電,將電源開關閉鎖。漏電保護裝置動作應有選擇性,縮小停電范圍。與屏蔽電纜配合使用,當相線絕緣損壞發生漏電時,通過屏蔽層接地,屏蔽層外部有絕緣外護套保護,漏電保護裝置動作,切斷電源,杜絕漏電火花。
漏電保護是煤礦井下安全供電的三大保護之一,地位重要。常見的漏電保護方式有附加直流電源保護方式和零序電流保護方式。附加電流電源保護方式中,串接於漏電檢測迴路中的千歐表實際上是刻度為電阻的直流毫安表,通過檢測電流表徵絕緣電阻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