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問設備運行八定是什麼啊
一、定區域
為切實推進車間TPM工作,增大外環衛生區域及設備維修區域管理的透明度,實現目視化管理,對外環衛生區域、設備檢修維護區域採取定界方法。用不同顏色代表不同工段班組負責區域,從而用八種顏色明確了區域之間的邊界。即用紅色代表甲班11#爐機台的設備承擔區域和衛生承擔區域;用藍色代表乙班12#爐機台和南大溝的設備承擔區域及衛生承擔區域;用紫色代表丙班13#爐機台和轉運站集中操作室等設備及衛生承擔區域;用綠色代表丁班14#爐機台和北大溝的設備及衛生承擔區域;用橙色代表機車班承擔的設備、廠房及衛生承擔區域;用黃色代表電工班承擔的設備、變電所、廠房及衛生承擔區域;用桔紅色代表調瓦承擔的設備、庫房及衛生承擔區域;用灰色代表焦篩班11-14號焦爐機台的設備、馬路及衛生承擔區域。
二、定設備
良好運行的設備是車間賴以維持生產的基礎,為了提高設備綜合效率,按照「台台有人管,人人有專責」的管理思路,把各區域內的設備機台具體劃分到工段、班組,落實到人頭。
如圖表7-1所示(略)。
三、定系統
車間TPM管理推進系統如圖表7-2所示。(略)
四、定工作內容
所謂工作內容就是在崗人員對其所負責的設備機台每日必須進行的工作:
1、保持設備的基本狀況,對設備機台進行清掃,把灰塵污穢、油跡污物清除掉,通過清掃達到熟悉掌握設備機台的自然情況,如機械構造外觀造型。
2、保持設備的良好運行條件:通過每日點檢,把設備機台暴露出來的磨損、瑕疵、漏油、松動、裂紋、變形等設備缺陷逐一清除,並做到對設備及時加油潤滑以達到設備良好運行的條件。
3、保持標准化的操作:在生產操作過程中,嚴格按照崗位作業標准和設備機台的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實現生產操作的標准化。
4、確保設備的檢修時間:根據生產工藝要求,在每隔2小時50分鍾的操作時間後,實現2小時對設備機台的檢修,調整各設備機台,修復操作過程中的劣化部分和操作過程中暴露出的缺陷,清理操作後的現場,保持區域的原有狀況。
5、填寫點檢記錄,堅持持續改進。
五、定點檢人
建立設備機台的自主維修體系,嚴格從人的觀點、技術、追求三個要素來把關,確定各設備機台的點檢負責人,確定各區域的點檢負責人,確立全系統的點檢負責人,並嚴格按照規定的時間、方法和要求進行點檢作業。如圖表7-3所示。(略)
六、定標准
1、定區域衛生標准
·車間所有區域內衛生無雜物、無油污、無煙頭。
·各區域內物品擺放有序、有類,道路暢通。
·大車道、爐上端台、間台要班班清掃,無焦粉、焦塊。
·職工在區域內勞保品穿戴規范標准。
·垃圾箱內垃圾要及時裝袋清運,無外溢現象。
·各區域內各種安全定位標識要規范整潔清晰。
·生活垃圾與工業垃圾嚴禁混放。
2、定設備機台標准
·各部減速機運轉無異聲,油位不低於油尺中線。
·各部螺栓無松動,軸承溫度不高於50℃。
·各部電機運轉無振動,溫度不高於65℃。
·設備結構架無腐蝕現象,無開焊。
·崗位機台馬達亮、機械光,各處無塵灰,著色清晰。
·各空壓機聲音正常,潤滑良好,無油污泄漏。
·各處管道著色標准,保溫整齊,無跑、冒、滴、漏。
七、定製度
1、設備點檢管理制度是設備工作中的一項基本責任制度,正確掌握設備技術狀況,實行有效的計劃維修、維護和改善設備工作性能,預防事故發生,減少停機時間延長機件壽命,降低維修費用保證正常生產。
2、日常點檢制度
3、定期短周期點檢制度。
4、定期長周期點檢制度,其中包括在線解體檢查和離線解體檢查制度。
5、精密點檢制度。
6、重點點檢制度。
7、區域衛生管理制度。
八、定考核
三煉焦車間根據八色八定管理辦法,制定《員工績效考核細則》
1、考核原則:主要對職工在工作業績、工作能力、工作態度等三個方面進行考核。
2、考核方案:主要在工作目標、安全防火、生產操作,設備、能源、動力方面,材料管理,環保管理,勞動紀律,環境衛生。
2. 區域的劃分和顏色的區分是什麼顏色的
一般通道、區域線使用黃色;工作區域:白色;料區、成品區:綠色;不良品區警告、安全管制等:紅色。
區域的劃分和顏色的區分是5S管理的一個重要部分,要做好整個公司一定統一,可制定相關的標准規定並嚴格實施。
1.區分機械.設備及作業區域以及形成通道區域可用黃色膠帶,寬度一般50mm,主通道100mm。
2.物品放置場所可用白色膠帶,寬度一般50mm。
3.區分不良品可用紅色膠帶,寬度一般50mm。
4.區分危險區域可用警示膠帶(黃黑),寬度一般50mm。
5.物品臨時放置(如移動推車)場所可用白色膠帶,但要做成虛線(- - - -),寬度一般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