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供應商驗廠流程詳細步驟
供應商驗廠的詳細步驟如下:
選擇驗廠機構:
企業需要挑選一家公正且獨立的驗廠機構,如BV、SGS、Intertek等品牌。
安排驗廠日期:
根據供應商的可用時間,安排具體的驗廠日期,並與供應商確認時間進行預約。
准備相關資料:
驗廠機構會提供詳細的資料清單,供應商需准備所有相關文件,包括但不限於企業注冊資料、產品文件、勞動合同、工資單等。
現場檢查:
廠房與生產設備:驗廠人員會現場檢查供應商的廠房和生產設備,確保其符合安全和生產標准。
生產環境:了解工人的福利情況,如工作環境、勞動條件等。
內部管理制度:評估廠家的內部生產管理制度是否完善。
產品質量抽查:
驗廠人員會隨機抽取供應商的產品樣本進行質量抽查,以檢查這些樣本是否符合國家標准和客戶的要求。
合規性檢查:
驗廠人員會檢查供應商的合規性,包括稅務證件、環保證件、消防安全證件等,確保供應商在各方面均符合法律法規要求。
撰寫驗廠報告:
驗廠機構會根據上述工作內容和結果,撰寫一份詳盡的驗廠報告,供采購商參考和決策。
總結:供應商驗廠是一個全面評估供應商的過程,旨在確保供應商符合質量標准,保護采購商的權益。企業應重視驗廠過程中的每個細節,以提高商品合格率,排除潛在風險。
『貳』 TUV驗廠程序及准備材料
1. 公司組織機構圖
2. 品管部門組織機構圖
3. 品質保證體系
4. 生產作業流程圖(從采購到出貨和收貨款)
5. 來料檢驗流程圖及檢驗相應文件(進料驗收單、退料單、檢驗報告、協力廠歷史記錄、協力廠評定表、協力廠品質異常聯絡單、特采申請單、倉庫進貨明細表、庫存管制卡、進貨日報表)
6. 進料檢驗標准、抽樣標准、AQL水平、檢驗方法(尤其是關鍵部件及關鍵尺寸檢驗)內容及記錄;待檢品、合格品及廢品堆放及標貼;
7. 首/末件檢查(項目、標准、缺陷分類、時間、記錄、處置方案)
8. 製程(生產)檢驗流程圖及相關文件(項目、標准、缺陷分類、時間、檢驗結果、記錄、評價、處置方案、簽字)
9. 作業指導書、關鍵作業檢驗、產品改進流程
10. 巡檢項目、標准、缺陷分類、時間、記錄、處置方案
11. 成品/包裝檢驗項目、標准、缺陷分類、時間、記錄、處置方案
12. 100%的安全檢驗
13. 入庫檢驗項賣塵漏目、標准、作業指導書、缺陷分類、時間、記錄、處置方案
14. 倉庫零部件分別堆放且標貼正常,領發料的過程;倉儲情況(溫度、濕度、寬敞與否等)
15. 出貨中爛檢驗
16. 員工培訓記錄、檢驗人員培訓記錄
17. 領料單、倉儲管理、出貨單、報廢單、退料單、盤點單兄穗
18. 生產線半成品、成品、次品區域劃分
19. 計量器具鑒定台帳、鑒定證書
20. 計量工具的功能檢驗
21. 設備定期檢驗
22. 認證產品一致性更改程序文件
23. 不合格品處理程序
24. 註:耐壓儀,泄漏電流儀,電參數儀等測試設備均需有效校驗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