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西門子用在換熱站上的控制器叫什麼
冷卻水循環後易帶來什麼問題?
腐蝕:冷卻水在循環使用中,水在冷卻塔內和空氣充分接觸,使水中的溶解氧得到補充,所以循環水中溶解氧總是飽和的,水中溶解氧是造成金屬電化學腐蝕的主要原因,這是冷卻水循環後易帶來的問題之一.
結垢:水在冷卻塔中蒸發,使循環水中含鹽量逐漸增加,加上水中二氧化碳在塔中解析逸散,使水中碳酸鈣在傳熱面上結垢析出的傾向增加,這是問題之二.
粘泥垢:冷卻水和空氣接觸,吸收了空氣中大量的灰塵、泥沙、微生物及其孢子,使系統的污泥增加.冷卻塔內的光照、適宜的溫度、充足的氧和養分都有利於細菌和藻類的生長,從而使系統粘泥增加,在換熱器內沉積下來,天津第一台達標投產機組,造成了粘泥的危害,這是水循環使用後易帶來的問題之三.
冷卻水的循環使用對換熱器帶來的腐蝕、結垢和粘泥問題要比使用直流水嚴重一些或嚴重得多.因此,循環冷卻水如果不加以處理,則以上問題的發生將使換熱設備的水流阻力加大,水泵的電耗增加,傳熱效率降低,並使生產工藝條件處於不正常狀況.現代的一些工廠,為了提高傳熱效率的需要,換熱器的管壁很薄,並且嚴格控制污垢的厚度,換熱器一旦發生腐蝕或結垢,尤其是局部腐蝕的發生,將使換熱系統必須綜合解決腐蝕、結垢和粘泥(微生物)三個問題.
冷卻水的化學處理是用加入化學葯品的方法來防止循環冷卻水系統腐蝕、結垢和粘泥等問題的產生.常用的處理葯劑有緩蝕劑、阻垢劑和殺生劑
新鄉寶山電廠2*660MW機組循環冷卻水系統採用閉式循環方式,總循環水量為144210m3/h,循環水系統容積為52000m3.蒸發損失量為1973m3/h,風吹損失量為138m3/h,排污損失量為300m3/h.設計濃縮倍率為5.5.
循環水水源為古漢山礦井提供的礦井排水,來水先引入機械加速澄清池,經加石灰和加葯混凝沉澱澄清後,過濾器,除去懸浮物等雜質,出水合格進入清水池,清水可用於循環冷卻水補充水,鍋爐補給水處理用水、過濾器反洗用水和系統的自用水.循環水石灰處理系統正常出力為2500m3/h.
經過石灰深度處理後的循環冷卻水補充水,雖降低了水中COD、總磷及氨氮等物質的含量,並除去了水中大部分暫硬,但石灰處理系統出水的殘余硬度在此工況下仍有結垢的傾向,必須加入阻垢劑分散阻垢,同時還必須加入緩蝕劑和消泡劑.其工藝流程為:阻垢劑攪拌計量箱Y型過濾器阻垢劑計量泵循環水補水管;消泡劑攪拌計量箱Y型過濾器消泡劑計量泵循環水補水管;緩蝕劑攪拌計量箱Y型過濾器緩蝕劑計量泵循環水補水管.
為控制循環冷卻水系統微生物和藻類滋生,還設計有循環水加次氯酸鈉發生器系統.本方案補給水石灰處理系統暫不作考慮,循環冷卻水補充水暫用廠內地下水,換熱機組 和",故根據設計及循環水處理模擬實驗研究報告所確定的處理方法,對加葯量、次氯酸鈉處理方式進行調試.
廠內地下水水質分析如下表
檢 驗 結 果
檢 測 日 期 單 位 結 果 檢測項目 單位 結 果
外狀 澄清、透明 NH4+-N mg/L 0.08
濁度 度 <2 Al3+ mg/L <0.01
pH 7.90 Ca2+ mg/L 45.09
懸浮物 mg/L 0.00 Mg2+ mg/L 31.95
溶解固形物 mg/L 334.28 Na+ mg/L 29.30
全固形物 mg/L 334.28 K+ mg/L 1.55
灼燒減量 mg/L 91.86 Fe3+ mg/L 0.01
游離CO2 mg/L 6.25 Fe2+ mg/L 0.00
總硬度(CaCO3) mg/L 244.0 Mn mg/L 0.01
永久硬度(CaCO3) mg/L 53.0 Sr mg/L 0.50
暫時硬度CaCO3) mg/L 191.0 Ba mg/L 0.1
負硬度(CaCO3) mg/L 0.0 PO43- mg/L 0.00
總鹼度(CaCO3) mg/L 191.0 Cl- mg/L 10.99
全硅 mg/L 7.58 SO42- mg/L 78.29
活性硅 mg/L 7.48 HCO3- mg/L 233.10
膠硅 mg/L 0.1 CO32- mg/L 0.00
耗氧量(CODMn)) mg/L 0.43 OH- mg/L 0.00
電導率 S/cm 540 NO3- mg/L 4.12
備注:
4 調試內容及驗評標准
4.1 調試內容
系統與設備換熱機組檢查;
根據小型試驗,確定配製葯液的濃度;
根據循環水動態模擬試驗,確定最佳加葯量;
次氯酸鈉發生器出力試驗.
4.2 驗評標准
序號 檢驗項目 性質 單位 質量標准 檢查方法
合格 優良
1 系統嚴密性 嚴密不漏 嚴密性試驗
2 次氯酸鈉發生器 有效產率 kg/L 20 定量檢測
2 次氯酸鈉發生器 有效氯濃度 mg/L 8 測定分析
2 氯化處理能力 mg/L 余氯為0.1~0.5 水質分析
5 組織分工
安裝單位:系統設備的檢修、消缺、維護、單體調試和單機試轉.
建設單位:系統驗收,系統設備的運行操作及化驗.
調試單位:設備系統試運條件的檢查及投運調試及指揮.
設備廠家:設備調試中的技術指導.
監理單位:驗收、監督及簽證.
6 調試應具備的條件
6.1 循環水處理系統土建和安裝工作全部完成,防腐施工完畢,排水溝道通暢;試運現場場地整潔,欄桿、溝蓋板齊全,地面平整,道路通暢,根據《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化學篇"的要求驗收合格;
6.2 系統經水壓試驗和水沖洗合格,個別設備可參照廠家換熱機組有關規定執行;
6.3 現場照明和通訊設施完善,必要時要安裝臨時照明,所有妨礙試運的臨時設施均應拆除;
6.4 與系統有關的電氣設備和熱工儀表均應安裝校驗完畢,指示正確,操作靈敏,並能投入使用;
6.5 儀用壓縮空氣系統經吹掃後應保證無油、無塵等雜質,壓力應保持穩定,8,滿足設備使用要求;
6.6 系統內各泵等轉動機械應經單體試運轉合格;
6.7 所有閥門經單體調試後應嚴密不漏,全行程開關靈敏,反饋信號正確;
6.8 所有閥門、設備編號掛牌完畢,管道按規定的顏色上漆完畢;
6.9 次氯酸鈉發生器經安裝、調試完畢,可正常投入運行;
6.10 循環水處理用各種葯品已備足備齊,質量已驗收合格;
6.11 冬季應有可靠的防凍保溫措施;
6.12 電廠運行人員應熟悉設備系統操作,化驗人員掌握化驗分析技術;
6.13 化驗室分析用的儀器、葯品配置齊全,記錄報表完整;
6.14 循環水動態模擬試驗已委託有關單位完成,試驗記錄齊全,報告內容完整.
7 調試步驟
7.1 阻垢劑和緩蝕劑加葯系統調試
7.1.1 對系統設備依次進行水沖洗,至出水澄清、無雜物.
7.1.2 檢查系統及設備的運轉情況,查漏消缺.
7.1.3 用清水對阻垢劑加葯系統、緩蝕劑加葯系統進行出力試驗,觀察能否達到設計或說明書的要求.
7.1.4 分別向溶葯箱內加入計算量阻垢劑和緩蝕劑;配製濃度為5%.
7.1.5 當循環水系統補水時,應及時投入加阻垢劑和緩蝕劑加葯設備的運行;消泡劑處理視情況決定是否加入.
7.1.6 按照循環水動態模擬試驗所提供的試驗數據,通過計算來確定加入的阻垢劑量和緩蝕劑量.
7.1.7 循環水系統投入運行後,根據情況應及時投入循環水處理系統,分析觀察循環水質換熱機組變化.
7.1.8 當循環水系統停運後,應停止加葯設備的運行,關閉加葯進出口門.
7.2 次氯酸鈉處理系統的調試
7.2.1 電解次氯酸鈉系統的調試
7.2.2 整個系統的水壓試驗
對整個系統分段進行水壓試驗,試驗壓力為系統工作壓力.
7.2.3 整個系統的水沖洗
對整個系統進行分段水沖洗,沖洗至系統管道、次氯酸鈉發生器、次氯酸鈉儲罐、濃鹽酸箱、酸洗箱出水澄清.
7.2.4 酸洗液換熱機組配製
打開噴射器進水入口門、濃鹽酸出口門,配製規定濃度的稀鹽酸.
7.2.5濃鹽溶液的配置
將2噸食鹽加入濃鹽水箱,進行溶解,配置成飽和食鹽水.
7.2.6稀鹽溶液的配置
將適量的濃鹽水輸送至稀鹽水箱加入軟化水,配置成10%左右的稀鹽溶液.
7.2.7 稀鹽溶液注入次氯酸鈉發生器
稀鹽溶液配置完後,啟動稀鹽水泵,將稀鹽溶液輸送至次氯酸鈉發生器准備電解.
7.2.8次氯酸鈉發生器的啟動
稀鹽溶液注入次氯酸鈉發生器後,啟動整流裝置,調節電解電流由小逐漸增大至額定負荷的50%,換熱機組 冷凝器,觀察系統運行是否正常,如無異常情況將電解電流逐漸增加至滿負荷.直至生產出的次氯酸鈉濃度超過5g/L時,向次氯酸鈉儲罐輸送次氯酸鈉,並同時啟動風機對次氯酸鈉儲罐進行吹掃,直至儲罐次氯酸鈉高位為止.
7.2.9次氯酸鈉加葯
啟動加葯泵,向循環水中加入次氯酸鈉.
7.3分析及監測控制
7.3.1每日早晚各分析循環水及補充水水質一次,分析項目包括Cl-、鹼度、硬度及pH等.
列表記錄、計算Cl-、的濃縮倍率:
NCl-= Cl-循/ Cl-補
7.3.1 根據分析計算出的NCl-畫出曲線,當濃縮倍率2日的均線3.0~5.0時按正常計量加葯;當濃縮倍率2日的均線>3.0~5.0時,按較大劑量加葯,同時通知有關部門加強換水,降低濃縮倍率.
7.3.2處理後的水質標准及循環水水質
加穩定劑處理後換熱機組補充水水質及循環水水質待定.以模擬試驗水質標准為准.
7.3.3循環水加次氯酸鈉系統
7.3.3目的
為了控制循環水中微生物和菌藻類的生長,設有循環水加次氯酸鈉系統.
7.3.4次氯酸鈉加葯方式
加葯濃度為2mg/L,每個加葯點間隔8-16小時加葯一次,換熱機組 質監儀器",每次加葯設計投加30-60分鍾,每次投加總量約10m3.
7.3.5分析及監測控制
每次加葯後分析循環水泵出口側循環水中的殘余氯量,控制殘余氯在30-40分鍾內維持在0.1~0.5mg/L左右.另外加葯時注意氯離子含量200mg/L.
7.4 後續調整試驗
7.4.1 機組運行一段時間後,對運行試驗記錄進行綜合分析,判斷處理方法是否得當,循環水有無結垢、腐蝕、微生物污染的傾向,並對處理控制值進行適當調整.
7.4.2 在調試運行正常後,確定系統運行控制參數,並給出達到這一數值的控制方法.
7.4.3 未盡事宜,參照電廠運行規程執行.
8 安全注意事項
8.1 參加試運人員應認真學習和嚴格執行《安規》及試運指揮部制訂的有關規章制度;
8.2 進入加葯間,首先開啟通風設備;
8.3 電廠運行、化驗人員必須熟悉系統工藝流程和設備性能;
8.4 酸鹼系統附近必須有沖洗水管,酸鹼操作人員必須配備防護眼鏡、手套、膠鞋等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
8.5 應每2h對系統進行一次巡迴檢查,確認各設備運行正常;
8.6 一切行動聽指揮,禁止隨意啟動設備和開關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