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做一個預算大概需要些什麼步驟或資料(詳細)
預算的過程主要分為:了解工程狀況,進行工程量的計算,然後根據工程內容進行組價,最後進行核查。
1、熟悉圖紙,准備相關的圖集資料;
2、根據圖紙計算工程量;
3、套用定額,計算人、材、機用量;
4、根據計算出人、材、機的用量,結合市場計算人、材、機單價、合價;
5、計取管理費、利潤;
6、按當時、當地的規定計取規費;
7、合計後便得出工程造價。
財務預算控制原則
(一)適時控制原則
適時控制是指對活動的偏差能及時發現並及時得到糾正。預算管理過程中產生的偏差只有及時採取措施進行糾正,才能避免偏差的擴大,防止不利影響的擴散。但是,及時糾偏,要求管理者能及時掌握反映偏差及其嚴重程度的信息。其最為理想的方法是在偏差發生前就能對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測。為此,企業可以建立預算預警系統適時實現預算控制。
(二)適度控制原則
適度控制是指對預算控制的范圍、程度和頻度要恰到好處。控制具有正副兩種效應。正效應是提高預算管理控制可以避免或及時糾正預算執行中出現的偏差,有利於預算目標的實現。副效應是控制可能會給被控制者帶來某種不愉陝,甚至會影響被控制者的積極性。同時,預算控制也會發生控制費用,這就決定了企業在進行預算控制時,應當遵循適度控制的原則。在控制的范圍、程度和頻度上進行合理的安排。控制的范圍過少、程度過低、頻度過小,可能會造成活動的失控,不會取得較好的控制效果;反之,控制的范圍過多、程度過高、頻度過大,會使控制費用大幅度增加,並且可能會引起被控制者的不滿隋緒,影響其積極性,對實現預算目標也不利。
(三)重點控制原則
預算管理工作內容極為龐雜,要想對預算管理活動進行全面的控制幾乎不可能,也沒有必要事無巨細地進行全面的控制。在實施預算管理時,選擇關鍵控制點進行重點控制非常重要。這樣,既能節約控制費用,又可以將精力用於重要事項的控制,提高控制的效果。在預算管理控制中常用的重點控制方法有ABC控製法、80/20控製法、例外控製法等。
(四)彈性控制原則
彈性控制原則要求企業的預算管理控制不能絕對化,應具有一定的靈活性或者彈性,這樣,可以應對復雜的環境變化。企業在實施預算管理過程中,經常會遇到某種突發的、無力抗拒的事件,這時會使現實的預算背離預定的目標。因此,保持預算管理控制的彈性十分必要,它可以使預算控制系統在變化了的環境下仍然能夠發揮控製作用。
彈性控制原則要求在制定預算控制標准時,就應當具有彈性。比如,可以規定企業在不同情況下的不同預算標准或不同的預定目標,以保證預算控制系統能夠有效發揮作用。
⑵ 如何做機電設備安裝預算
可以先抄分清設備類型,了解此機電屬於轉機還是靜止設備,查閱定額。對不同子目要求條件予以確認,例如設備重量,設備類型,設備安裝標高等,最後別忘了大型機械設備攤銷等設備安裝專用取費。
安裝預算是對實施安裝工作在未來一定時期內的收入和支出情況所做的計劃。它可以通過貨幣形式來對安裝過程的投入進行評價並反映安裝過程中的經濟效果。它是加強企業管理、實行經濟核算、考核安裝成本、編制安裝進度計劃的依據;也是安裝工程招投標報價和確定造價的主要依據。
⑶ 我是做非標機械設備的,如何才能預算設備的成本價格。
在作出初步的設計圖紙和部品清單後,外購件向廠家詢價,如果你熟悉機加工的話專,加工件自己可以估屬到。如果不熟悉的話可以先把圖紙發到機加工廠家詢價,然後將所有部品價格匯總,包括你的耗材、人工、貨期以及稅費(17%)、設計費(一般10%-30%視設備情況)、安裝調試費(10%-15%)、售後成本(自估)。匯總價格後加上你預計利潤就可以了。最簡單的方法是部品總價x(3`8)
⑷ 初創公司,電腦、列印機這些辦公設備應該有怎樣的預算呢
筆者提問很籠統,並沒有描述公司的規模,所需設備數量,電腦的應用場景,不同配置的設備,價格相差很大,如果只是單純的辦公上網,電腦配置不會太高,3000左右的一台就夠用了,列印機要不要帶傳真,要不要A3列印,這些都得說出來,才能給你報價,沒有需求的報價,都是假報價。
⑸ 怎麼做預算,什麼是定額,定額預算怎麼做
3、取消預算定額對於相關主體的影響
取消預算定額對於工程造價管理有著多方面的影響,從相關活動主體方面來看,主要對建設單位、施工單位與工程咨詢單位有著較大影響。
建設單位
從價格掌控方面來看,建設單位在各類市場主體當中是處於弱勢的。一方面,建設單位的人才流動性較強,只有決策層相對穩定;另一方面,行業長期形成的依賴於工程定額的惡性習慣,令其缺乏對相關工程案例數據、參數的積累與匯編。取消預算定額後,將直接影響建設單位投資估算、設計概算、施工圖預算等項目投資控制工作。
之於建設單位,未來一方面可以加強企業自身的定額積累與匯編,即擺脫依賴國家製作定額的惡性習慣,重視基礎研發,為相關投資控制工作形成有效依據;另一方面可以將相關企業定額編制工作進行外包,通過專業的工程咨詢單位實現投資控制目標。
施工單位
同建設單位一樣,施工單位也長期依賴於國家編制的預算定額,投標報價直接套用定額。取消預算定額後,施工單位也面臨著缺乏有效編制依據的尷尬境地。但目前而言,一部分清單項目仍然可以直接套用市價,如抹灰單價;但另一部分則需要自身進行數據收集、分析和編制,如地勘後旋挖樁中風化岩、花崗岩等價格。
未來在招投標活動中,施工單位需進行謹慎的前期市場調研,依據人材機等費用的真實市場參數,結合自身企業實力進行報價。畢竟,建設單位在掌握客觀建築市場數據情況下,為避免後期質量、安全與工期風險,會主動設置規避不合理低價中標的相應門檻。在這樣的情況下,施工企業只能將精力集中在優化自身技術實力、人才儲備與施工管理方面,通過綜合企業實力降低建設成本。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對於施工單位預算人員而言,取消預算定額將對其工作內容、工作量、工作能力標准形成前所未有的挑戰。預算編制工作將不可避免的涉及現場工時分析、材料用量分析、機械折舊計算、通貨膨脹額補正等等,以目前施工企業預算人員的能力水準與工資水平來看,通過現有預算人員編制施工預算將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工程咨詢單位
如果說對於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而言,取消預算定額後挑戰大於機遇,那麼對於工程咨詢單位而言,取消預算定額則是機遇大於挑戰。如上文所述,無論建設單位還是施工單位在取消預算定額後,都無法依靠自身力量完成相關預算編制工作,亟需藉助專業機構組織力量完成投資控制與盈利控制工作,這即是工程咨詢單位的市場機遇。
當然,取消預算定額對於工程咨詢單位同樣有著一定影響,但考慮到工程咨詢單位由於業務經營,匯集、積累了大量的價格數據以及結算報告,同時,工程咨詢單位也是預算人才較為密集的企業,這為其在造價管理改革浪潮中形成了重要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