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生活中最常見的電氣安全隱患有哪些
生活中,最不起眼的安全隱患就在我們每天都接觸到的離不開的生活中:電和氣。
首先是電氣火災
據統計:2020年全國火災數據中,因違反電氣安裝使用規定引發的火災8.5萬起,占總火災數的33.6%,相當於每天都有232起電氣火災發生。過載、短路、裂鍵歷漏電、電弧導致溫度過熱等故障占電氣火災起火原因的近90%。單單是由短路引起的火災就占電氣火災總數的約50%,具體到起火位置,電氣線路引起的火災又佔比超50%。
究其原因,簡單來說,電流通過導線是要產生熱量的,而且熱量隨電流增大呈幾何倍數增大,一旦發熱量過大導致線路或設備高溫,就會引起自燃或引燃導致火災發生。具體來說,構成電氣系統的各環節:電氣線路、用電設備、供配電設備等,只要是有電流通過,都有可能引發電氣火災。
其次是觸電隱患
觸電對人體的損害主要包亮雹括電擊和電傷兩種,會導致輕微的肌肉收縮、組織損傷、呼吸麻痹、心房震顫甚至死亡,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每年因觸電造成死亡人數均超過8000人。有一些觸電現象在電氣場景中非常常見,比如電氣設備陳舊、受潮,接頭裸露會造成絕緣失效,又比如布線雜亂無章也會增加觸電風險。在我國,高、低壓電力系統中的觸電死亡人數,低壓佔80%以上。但觸電並非防不勝防,防觸電,需多管齊下,絕緣保護通過提升電氣系統「應激能力」,為人們築起了一道抵禦觸電傷害的防線,安全的運維環境以及「健康」的電氣系統運行狀態,也可及時阻斷危險的進一步擴散。施耐德電氣開發了一系列軟硬體解決方案,從消除隱患、物理阻隔、遠程運維三大方面,針對漏電故障進行提前監測並對用電場所進行實時保護,避免觸電事故的發生。
三是電氣燃爆
電氣燃爆通常與配電系統及設備有關,如系統短路、超負荷、接觸電阻過大,或電氣設備本身問題、設備附近可燃物著火,以及在有爆炸性氣體或粉塵存在的環境中使用非防爆電氣設備等。超半數發生於工作場所的電氣燃爆是由電弧閃光導致的。電弧是空氣電離放電的一種形式,一般持續時間少於1秒,電弧弧柱核心溫度可達20,000℃,具有極高的輻射能和爆炸性,在幾毫秒的時間內,會給人體帶來灼傷、內臟損傷甚至死亡威脅。開關接通或者斷開的瞬間會產生電弧閃光,並伴隨著發光、發熱現象,當大量熱量和壓力釋放到環肆搜境中,電弧閃光就變成了電弧爆炸。雖然電弧燃爆的產生是一瞬間的事,但電弧本身從產生到形成潛在威脅需要一定時間,因此阻止此類電氣事故的發生,需要通過全面消除隱患、優化產品及系統設計實現物理阻隔以及數字化賦能遠程運維,將這三種手段緊密配合,才能更有把握杜絕電氣燃爆發生的可能,確保電氣環境的安全、健康以及可持續,為從業人員的人身安全保駕護航。要努力建設一個更加安全、智能的電氣新世界,為每個人提供更可靠的人身安全保障。
Ⅱ 生活中用火用電,有哪些安全事項需要注意
日常生活中,我們離不開電器設備,在使用電器設備的過程中,十分重要的就是安全問題。怎樣安全用電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學習和注意的事情,為了家人和自身的安全請您安全用電、合理用電。
1
安全用電的注意事項
隨著電器的普及應用,正確掌握安全用電知識,確保用電安全至關重要。
不要購買「三無」的假冒偽劣產品電器產品。
認識了解電源總開關,學會在緊急情況下關斷總電源。
使用電器時應有完整可靠的電源線插頭。對金屬外殼的電器都要採用接地保護。
不能在地線上和零線上裝設開關和保險絲。禁止將接地線接到自來水、煤氣管道上。
不要用濕手接觸帶電設備,不要用濕布擦抹帶電設備。
不要私拉亂接電線,不要隨便移動帶電設備。
檢查和修理電器時,必須先斷開電源。
電器的電源線破損時,要立即更換或用絕緣膠布包。
4
發現有人觸電怎麼辦?
發生觸電事故時,應立即拉下電源開關或剝掉電源插頭。若無法及時找到或斷開電源時,可用乾燥的竹竿、木棒等絕緣物挑開電線,將脫離電源的觸電者迅速移至通風乾燥處仰卧,及時撥打電話呼叫救護車,並進行以下搶救工作:
解開妨礙觸電者呼吸的緊身衣服。
檢查觸電者的口腔,清理口腔的粘液,如有假牙,則取下。
立即就地進行搶救,如呼吸停止,採用口對口人工呼吸法搶救,若心臟停止跳動或不規則顫動,可進行人工胸外擠壓法搶救,決不能無故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