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TPM的五大要素是什麼
TPM的五大要素分別為:事後維修、預防維護、改善維護、維護預防、生產維護
1、事後維修
最早期的維修方式,即出了故障再修,不壞不修。
2、預防維護
以檢查為基礎的維修,利用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技術對設備進行預測,有針對性地對故障隱患加以排除,從而避免和減少停機損失,分定期維修和預知維修兩種方式。
3、改善維護
不斷地利用先進的工藝方法和技術,改正設備的某些缺陷和先天不足,提高設備的先進性、可靠性及維修性,提高設備的利用率。
4、維護預防
可維修性設計,提倡在設計階段就認真考慮設備的可靠性和維修性問題。 從設計、生產上提高設備品質,從根本上防止故障和事故的發生,減少和避免維修。
5、生產維護
一種以生產為中心,為生產服務的一種維修體制。它包含了以上四種維修方式的具體內容。對不重要的設備仍然實行事後維修,對重要設備則實行預防維修,同時在修理中對設備進行改善維修,設備選型或自行開發設備時則注重設備的維修性(維修預防)。
『貳』 如何提高產品質量作為設備人員該如何去做
在下認為:1.要制定一份正確的,規范的操作流程;2.要嚴格按照流程操作;3.如果您是設備維護人員那就要按照設備各部件的使用壽命制定相應的預防保養計劃;4.堅持按照預防保養計劃進行保養,這樣可以提高設備的開機率,減少設備的隨機錯誤。建議您去閱讀一些相關的ISO國際質量體系有關於設備維護的標准。
『叄』 車間降低成本措施
車間的工作要消耗很多物品,會花費很大的成本,企業要做好降低成本的 措施 ,減少物品浪費,重復利用資源,節約成本。以下是我整理的資料,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車間降低成本措施一、合理的人員安排(根據業務量調整)
根據現有的生產訂單情況(每月訂單量在100萬片左右),配備的人員可以進行優化;由原來配置的21人(裁切19人、品質2人)精簡到17人(裁切15人、品質2人)。最少可節約費用7440元。
二、生產輔材及耗材
生產前根據產品所需的輔料提前領料,並根據每個產品的標准用量(實際用量、損耗)來發放物料,嚴格控制損耗,並對輔料的使用進行管控,從而有效的達到成本的控制。
消耗品一般都是採取以舊換新原則,**車間消耗品可以回收再利用就只有防靜電手套和無塵布。防靜電手套一般是把後端使用過狀態良好的手套給前段機台人員使用。無塵布回收後用於擦拭機台和包裹治具,減少抹布的使用量。
三、設備及水電的節約
設備的成本節約主要來自設備損壞後,造成設備的維修和零部件的更換,對此,設備的保養就變的尤為重要。日常的設備保養、周保養、月保養都是對於設備成本節約的前提;嚴格按照設備保養制度進行保養,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提高設備使用性能,降低維修及零部件更換的費用。
水電節約遵循人走機停原則,減少機台空轉頻率,對於不使用的機台要及時關閉減少浪費。車間一切照明電源都必須在離開後關閉。倡導大家養成節約用電、用水的良好習慣。
四、提升品質
質量也是成本的基礎。提高產品質量必須以預防為主,加強過程式控制制,減少因質量問題造成的損失。操作人員在生產過程中嚴格按照SOP作業,減少廢品的產生。對於生產質量優秀員工進行獎勵。通過此舉提高操作者的品質思想認識和積極性,使生產過程中產品的質量得到保證,減少質量問題,降低過程質量成本。
車間存在的浪費現象1、 不良品返修的浪費是指在工廠內發生不良品,需要進行處置的時間和人力、物力上的浪費。如:產品報廢;材料損失;人工設備資源損失等。
2、 非滿負荷生產的浪費,在很多企業有的稱為“工時利用率”,訂單量變動很大,當工作量少時,便無所事事,主要原因是訂單量缺少,造成車間流水線無法正常運作;時常因缺料而使人員,設備閑置現象。
3、 出貨及時率的浪費。電池組,在生產完畢入庫後,在十五日內如果不將其發貨,會給車間造成重新檢測的行為,以及人工、電費、設備折舊等相關的費用產生,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4、產量方面車間均未達到滿負荷生產的狀況,由於市場訂單“不給力”造成車間無法發揮出最大的生產量,造成單組電池組加工成本過高,車間有富餘產能,如車間工作量不是很飽和的情況下,管理員工同樣造成管理成本浪費。
5、 對於車間“電老虎”空調的控制,PACK車間對於環境的溫度要求不是很高,所以在上班過程中如果不是很冷,就沒有必要開啟空調為車間升溫。如要開啟得得設置專人管理,責任到人。
車間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徑1、 提高勞動生產率
①、進行技術改造、改進,引進新型設備,提高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提高生產效率。
②、加強生產管理,優化勞動組織,搞好定員定製,合理使用勞動力,合理安排作業計劃達到均衡生產,全面完成生產計劃。
③、加強對職工的政治思想 教育 ,樹立“主人翁”思想,搞好技術培訓,以提高員工整體素質,更好的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來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產品成本。
④、進行專業化生產,合理調配人員,平衡生產能力,達到擴大產量,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徑。
2、降低材料消耗
產品成本中物料所佔比重一般最大,原材料成本的節約或超支,對產品成本影響最大。因此:
①、健全產品材料消耗定額和動力等消耗用量定額,做好定額發料提高物料的利用率,加強對物料消耗的分析,實行物料和動力的節約獎勵機
制。
②車間要積極配合設計部門進行產品設計改革,達到選材合理,產品功能與成本結構合理。
3、提高產品質量,降低廢品損失
①車間要嚴格執行工藝規程,嚴格各道工序的質量檢驗,防止廢品批量發生,減少報廢損失。
②對廢、次品的返修和回收進行有效的控制。
4、提高設備利用率
①充分發揮設備的效能,提高設備的利用率,要提高設備的開機率和運轉率,以增加產量,降低單組產品的折舊費用。
②制訂設備維修保養計劃,降低維修費用。
5、節約車間費用
①精減非生產人員,降低管理成本,壓縮非生產性開支。
②加強車間費用計劃,制訂一般消耗的費用定額,嚴格控制支出。
三、加強現場管理
現場管理是指為了有效地實現公司的經營計劃與經營目標,對生產中的主要因素既人、機、料、法、環進行合理配置和優化的組合。
現場管理的事項有生產管理、人員培訓、改進員工工作技能、提高質量、安全培訓、降低成本等。
具體包括六項管理:
1、 人員管理 提升人員的團隊精神,維持高昂的士氣;
2、 生產管理 擬定完善的 工作計劃 ,執行良好的工作 方法 ;
3、 質量管理 控制好工作質量,達到零缺點要求;
4、 設備管理 正確的操作設備,維持零故障的生產狀態;
5、 安全管理 維護人員、產品的安全,做好必要措施;
『肆』 誰知道設備開機率什麼意思
設備開機率:自助設備實際處於運行狀態時間與應工作時間之間的比率。
計算公式為:開機率=實際開機時間÷應工作時間×100%。
綜采工作面開機率又稱綜采工作面採煤機開動率,其含義是指在規定生產時間內採煤機純採煤時間占規定生產時間的比例。開機率的高低對綜采工作面產量以及經濟效果起決定性影響。
開機率因季節、時間、地理區域和目標市場而異。這些變化反映了消費者的生活習慣和工作條件。例如,早上,人們去上班,然後減少工作量;到了晚上,人們會回家增加收入;在晚上,人們會睡著並逐漸減少。因此,開機率受很多因素的影響。
(4)設備開機率現狀如何提高擴展閱讀:
我國設備開機率的特點:
當前,我國綜采工作面開機率與先進國家有較大的差距。
而我國綜采工作面開機率發展極不平衡,高低相當懸殊。年產百萬噸以上的綜采工作面開機率高達0.3以上,低的在0.15左右,平均水平不足0.2。
提高開機率的潛力大,可以通過保養設備,熟練操作的方法提高設備的開機率。
『伍』 什麼是設備開動率,如何計算
設備的開動率是設備實際開動的時間,用設備開動時間除以正常上班時間可得到開動率。設備可動率是指不管你開不開機,只要設備能夠動起來工作就行,一般是設備日歷時間減去設備保養維修停機時間除以日歷時間。
(5)設備開機率現狀如何提高擴展閱讀:
提高開動率的有效措施
1、作好設備監控工作
作好自助設備監控工作是提高開機率的有效保障。各二級行應落實專門崗位負責自助設備的監控工作,起到及早發現故障、及早解決故障的作用。
特別是近年來各行離行式設備開始大量布放,如不利用監控系統進行操作,其他渠道較難盡早發現設備故障。同時,通過監控,對設備的故障模塊能夠初步定位,從而縮短維護時間,起到促進開機率提高的作用。
2、作好設備日常檢查工作
營業網點人員應作好對自助設備的日常檢查,察看耗材的使用情況,避免出現缺少流水紙、客戶憑條紙引起設備的停機,特別是下班前的檢查要注意估算耗材使用量,如不更換耗材是否會引起下班後自助設備停機。
對於網點管理模式的自助設備,網點人員還必須每天察看自助設備現金使用量,做出合理的清機、加鈔計劃,避免設備出現缺鈔的情況。
3、作好設備信息管理工作
自助設備的開動率等業務指標的考核數據主要來源於自助設備監控系統。如因網點撤並、設備更換等設備停止使用,在監控系統中要及時作相應信息變更,否則此部分設備仍會納入開機率的考核數據中,會嚴重影響分行的開機率整體水平。
部分網點裝修、人為破環原因確需階段性暫停使用的設備,如未及時在監控系統中作停機處理,也會影響到分行的開機率。各行在出現上述情況時,應該及時申請在自助設備監控系統中作相應的信息處理,避免出現考核數據錯誤而影響開機率的情況出現。
4、重視自助設備工作環境建設
自助設備的運行狀態與工作環境息息相關。自助設備所處的溫度、濕度、電源環境、通訊質量、衛生環境等因數,會一定程度影響到自助設備的使用。各行在自助設備的環境建設和使用中,應作充分考慮,制定相應的措施,保障設備的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