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器材知識 > 如何檢驗高溫設備的滅菌效果

如何檢驗高溫設備的滅菌效果

發布時間:2023-03-29 11:39:04

❶ 壓力蒸汽滅菌器滅菌效果的監測

B-D試驗是用於檢測預真空(脈動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冷空氣排出情況的試驗,該試驗是根據指示圖顏色的改變是否均勻來判斷滅菌器在滅菌過程中是否有冷空氣團殘留。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採用江蘇連雲港醫療器械廠生產的DMQ-0.3型脈動真空壓力滅菌器,3M公司生產的B-D測試紙,自製純棉布標准包。
1.2 方法 B-D試驗包由純棉布巾50cm×90cm大小的50條組成,布巾先橫折為3層,再縱折形成6層。將折好的布巾一條摞一條至25cm高度,摞放時,各層布巾按折疊側左右肢罩交替擺放,以使兩側厚度相等。布巾擺好後,將化學指示圖水平的夾放於中央層布巾之間,然後用布將所有布巾包成一試驗包,外面用3M化學指示劑膠帶固定,整個布巾包的大小穗哪,高約25cm,寬23cm,長27cm,重4kg。將試驗包水平放於空鍋內,靠近櫃門與排氣口處,在蒸汽源壓力0.30~0.50MPa,水源壓力0.15~0.30MPa條件下,抽真空3次,以真空度為0.086MPa,達到工作壓力0.21MPa,溫度134℃,滅菌3.5~4min,取出後觀察判斷結果。
歷族鬧2 判斷標准B-D測試紙顯示黑白線條分明,顏色均勻,清晰,說明蒸汽快速滲透,冷空氣排除,無明顯空氣泄漏,無冷空氣團存在,表示測試合格。B-D測試紙出現變色不均勻或測試紙中間部位比外部顏色淡,表示監測不合格。

3討論分析脈動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B-D試驗失敗的原因主要有:(1)新棉布巾未洗凈,有漿存在,蒸汽難以穿透;(2)舊棉布巾測試後未洗滌,布與布之間受高熱蒸汽的影響,互相壓緊,使蒸汽不容易穿透,影響潛伏熱的釋放,試紙圖案中間色澤淺[1];(3)測試包包紮過緊,影響蒸汽穿透,圖案黑白線不清;(4)蒸汽壓力不足,蒸汽壓力不到0.3MPa;(5)滅菌器使用前預熱時間不夠,特別是冬季,如預熱時間少於10min,也會出現圖案中間部位顏色比外部淡;(6)布巾過分乾燥,造成布巾濕度過低,蒸汽進入滅菌櫃後不能凝結成水和釋放潛能,產生過度飽和狀態,圖案呈不均勻灰色[2];(7)布巾過於潮濕,高溫蒸汽進入櫃室內遇到冷的潮濕的布巾,迅速凝結成水,多餘的水份向測試紙滲透形成水漬,影響熱穿透,圖案白色線條邊緣黃褐色[2];(8)滅菌器出現故障,真空泵效果下降,致使櫃室未達到應有的真空程度;自控系統失靈,抽氣時間縮短,密封圈老化,不能維持規定的負壓,造成排除冷空氣的同時仍有冷空氣的滲入,影響測試結果[1]。通過對B-D試驗包的規范製作,並做到每次測試後的布巾都必須洗滌後方才使用;避免布巾過干或過濕;布巾包松緊適宜;滅菌器出現故障時,及時請專業維修人員進行檢修,滅菌器維修後,進行復測B-D試驗。經查找原因並改進後2005年進行的145次B-D試驗全部合格。供應室滅菌質量的保證是防止醫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而脈動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內冷空氣團的殘留,將影響滅菌器的滅菌效果。B-D試驗是檢測脈動真空壓力滅菌器是否達到滅菌要求的重要指標之一。因此,高壓滅菌前,必須對脈動真空壓力(預真空)滅菌器進行B-D試驗。分析B-D試驗失敗的原因,避免因技術因素所致的B-D試驗失敗而造成的人力、物力、時間等資源的浪費,保證壓力蒸汽滅菌器滅菌效果的可靠性。

❷ 檢測固體培養基滅菌效果的常用方法

檢測固體培養基滅菌效果的常用方法:每個菌種生產者和栽培戶,當採用一種新培養基,或使用新滅菌設備,或對滅菌壓力變更時,要通過試驗對培養基滅菌效果進行嚴格檢驗。具體檢驗方法如下:

1、滅菌結束後,在鍋內不同位置,取若干支試管或菌種瓶(袋),貼上標簽,置歷晌拍25℃~30℃下空白培養6天進行檢查。如果所有試管或菌種瓶(袋)培養基表面和內部無變化,表明已達到滅菌目的,可供接種使用。

2、如果個別試管或菌種瓶(袋)培養基上出謹枯現雜菌菌落,可能是在擺放試管、菌種瓶(袋)時,放得過緊,沒有間隙,導致熱蒸汽流通不暢,或滅菌鍋結構不合理等原因所致,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改進。

3、如果是大部分或全部試管、菌種瓶(袋)培養基上出現雜菌菌落,可判斷為溫度或滅菌時間不夠,要提高滅菌壓力或延長滅菌時間。經多批次滅菌和檢驗後,培養基都能達到徹底滅菌要求,以後在採用同樣培養基和同樣滅菌方法時,就不用每批都進行檢驗了。

檢測培養基滅菌是否合格的肢羨方法

滅菌是殺滅培養基中本身的原著菌或在空氣中附著的雜菌,更好的讓目標菌生長(減少雜菌消耗培養基中的營養,而且有些雜菌會抑制你目標菌的生長)。一般滅完菌後將培養基放在30-37度的環境中培養一天,看其有沒有長菌(液體看是否變渾濁,固體看是否長菌落),即知是否滅菌後為無菌。

把滅菌後的培養基按滅菌鍋內的不同位置,每處抽取數管(瓶),標上記號,置25℃~30℃培養一周左右進行檢查。如果培養基沒有什麼變化,說明滅菌效果良好。

❸ 如何檢測反壓高溫滅菌鍋運行是否正常

.
將電源線接到單相
220V
穩壓電源上。
(空氣開關)

2.
將水管接到設備後塑料螺紋介面上,另一頭接到水龍頭,打開水龍
頭;
(水壓≮
0.35MPa



3.
將設備後的銅閥門加裝一個
8
分或
10
分氣接頭,接到空壓氣源,
先關閉氣源;

4.
打開機蓋,將樣品依次堆放在儲物桶的承物板上,然後蓋上儲物桶
蓋。

5.
將鍋蓋輕輕放回下法蘭面,提起螺讓派栓,對准槽位,扣上減磨螺母。
全部就位後再均勻旋緊螺母。
如果怕擰的力量不夠而可能漏氣,

用特配專用扳手加力,但不要使用死勁。

6.
確認「運行」開關在關的狀態下,推上電源,待幾秒後就可以設定
時間和溫度了。

7.
設好溫度、時間後,確認供水水源打開了。然後按「運行」開關打
到「開」的位置。此時設備自動加水到滿水位後開始加熱。

8.
在開始加熱時把下放汽閥打開,以排除桶內的冷空氣。當溫度指示
到達
100
後把下放汽閥關小,
處於微開狀態
(要保證能正常長壓)


9.
對於軟包裝等物品在消毒完畢後,先將設備後空壓氣源打開,再打
開排水閥門排水,
設備會自動補冷水降溫。
同時控制下放汽閥,

桶內壓力保持不變。當溫度降到
60
℃左右時把「運行」開關打到
關的狀態,
關閉排水閥門。
待降到常溫後關閉空壓氣源,
打開下放
氣閥,待壓坦扒賀力降到常壓時打開鍋蓋取出樣品,把水排掉

注意事項:

1
、升溫後鍋體熱,勿用手摸鍋體;

2
、試驗完後補反壓的時候一定要緩緩打開進氣閥,以免進氣壓力突
然增大,沖壞壓力表。

3

如試驗過程有不明情況需要中斷,
特別是做完此唯試驗降溫
60
以後排
出鍋內的熱水時一定要緩緩打開左下角的排水閥,以免燙傷!

4
、試驗人員在試驗過程中要隨時觀察,勿離開太久太遠!

❹ 濕熱滅菌器的溫度驗證要怎麼進行

‍‍

設計要求出發,演化成為目前國內廣泛採用的濕熱溫度驗證的大容量注射劑實驗方法和實驗器具,也是溫度驗證程序設計的基本要求。使用其作功能測試步驟及參考設備如下:前提: 濕熱滅菌設備的安裝測試合格,現場和公用工程外接條件完備。即通常講(DQ, IQ)已經結束後,位置在OQ運行確認。溫度驗證程序設計基本要求;濕熱滅菌的基本程序設計基本要求源於US.FDA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提出的,且在80年代施行的:「關於大容量注射劑GMP技術性原則」五個方面要求:在滅菌工序應能確保產品達到F0 ≥ 8;滅菌前,待實驗的容器中有最高帶菌量,污染菌應具有最強的耐熱性;每一個滅菌釜襪拍的每種裝載方式及每種規格容器的驗證實驗均至少使用10支熱電偶進行熱分布實驗;用待實驗容器灌注粘度相類似的產品進行熱穿透實驗,找出容器中升溫最慢點的位置,至少使用10個容器,每個均腔此加入適當的生物指示劑並且插有熱電偶。當滅菌釜的參數已經達到熱分布實驗已經證實的可重現狀態,溫度達到設定的滅菌溫度時,開始測定F0 值,直到開始冷卻止;當產品達到滅菌溫度直到開始冷卻的過程,溫度變化必須保持在 ±0.5℃以內。目的:探討預真空壓力滅菌器定期進行溫度驗證的必要性,幫助告圓羨醫療機構選擇合適的方法對其進行溫度驗證.方法:給出預真空滅菌器的溫度性能要求和驗證方法,並進行實例分析.結果:滅菌室容積不同時,檢驗負載和測溫點的布置差異較大.結論:在排除影響溫度性能因素的基礎上,醫療機構應定期對預真空滅菌器進行溫度驗證.

‍‍

❺ 如何鑒定消毒櫃的消毒效果

2.1.5.2 紅外線消毒碗櫃消毒試驗
2.1.5.2.1 目的
檢測紅外線消毒碗櫃 (下簡稱消毒碗櫃) 對餐(飲)具的消毒效果,作為評價其殺滅微生物性能是否符合設計規定的參考。
2.1.5.2.2 試驗器材
(1) 大腸桿菌( 8099 )懸液。
(1) 脊髓灰質炎病毒懸液。
(2) 染菌玻片( 10mm x 10mm) 載體(必要時可隨消毒對象,增用或改用其他載體)
(4) 活菌培養計數所需器材(見 2.1.1.3 )。
(5) 病毒滅活試驗所需試液、培養基與器材(見 2.1.1.10 )。
(6) 食(飲)具(種類與數量按生產單位使用說明書規定,用於裝填消毒碗櫃進行滿載試驗)
(7) 多點溫度測定儀
2.1.5.2.3 櫃內溫度測定
將溫度測定儀的多個探頭,分別放於消毒碗櫃每層的內、外兩點(大型碗櫃可在內、中、外 3 點放置),擺放食(飲)具至使用說明書規定的最沒逗李高裝載量(滿載枯遲)。關閉櫃門,開啟電源,按消毒碗櫃規定程序進行消毒。每 3 min,記錄各點的溫度。試驗重復 3 次,計算各點不同時間的平均溫度,並以表列出。
2.1.5.2.4 大腸桿菌殺滅試驗
(1) 按 2.1.1.2 所示方法制備大腸桿菌菌片(載體為玻片)。
(2)在消毒碗櫃滿載的情況下,將乾燥大腸桿菌菌片置無菌平皿內,每平皿放 2 片, 勿重疊。在消毒碗櫃每層的內、外兩個點各放一含菌片的平皿(大型碗櫃可在內、中、外各放一平皿), 打開平皿蓋。
(3) 關閉櫃門,開啟電源,按消毒碗櫃原設計程序進行消毒。消毒完畢,按說明書規定的時間打開櫃門,取出平皿。將菌片移入含 5ml PBS 試管內,按 2.1.1.3 所示方法進行活菌培養計數。
(4) 在上述消毒試驗時, 將未消毒菌片,放置室溫下,當消毒組試驗完畢後,取該菌片進行活菌培養計數,作為陽性對照。另將同批培養基與 PBS 等培養,作為陰性對照 。
(5) 試驗重復 3 次,其平均殺滅率應按指或 2.1.1.7 的規定進行計算和表達。
(6) 在 3 次試驗中,每次陽性對照回收菌數均達5×105cfu/片~5×106cfu/片,陰性對照無菌生長,陽性和陰性對照組結果若不符上述要求,試驗作廢,重新進行。
2.1.5.2.5 脊髓灰質炎病毒滅活試驗
(1) 按 2.1.1.10.3 所示方法制備脊髓灰質炎病毒懸液。若無特殊要求,用玻片為載體。
(2) 在消毒碗櫃滿載的情況下,將乾燥的染有脊髓灰質炎病毒的載體置無菌平皿內,每平皿放 2 片, 勿重疊。在消毒碗櫃每層的內、外兩個點各放一含染有脊髓灰質炎病毒載體的平皿(大型碗櫃可在內、中、外各放一平皿), 打開平皿蓋。
(3) 關閉櫃門,開啟電源,按原規定程序進行消毒。消毒完畢,按說明書規定的時間,打開櫃門,取出平皿。將載體移入含 1ml 細胞維持液的試管中。振盪洗滌後,取樣按 2.1.1.10.4 所示方法檢測殘留脊髓灰質炎病毒的感染滴度。
(3) 陽性對照,將未消毒的染有脊髓灰質炎病毒的載體 2 片, 放置於消毒碗櫃外室溫下。待試驗組消毒完畢後,立即將載體移入含 1ml 細胞維持液的試管中。振打後,取樣按 2.1.1.10.4 所示方法檢測殘留脊髓灰質炎病毒的感染滴度。脊髓灰質炎病毒的感染滴度應 ≥105 TCID50。
(5)陰性對照,用不含脊髓灰質炎病毒的完全培養基作為陰性對照,以觀察培養基無污染,細胞是否生長良好。
(6) 試驗重復 3 次。
(7) 根據各組的平均病毒感染滴度( TCID50 ),分別計算其對病毒的滅活指數,病毒的滅活指數應達 4 個對數值。
2.1.5.2.6 評價規定
對消毒碗櫃實驗室試驗所得消毒效果的評價, 應以對微生物的殺滅效果為准。當所測結果均達到以下要求者可判為合格:
(1)櫃內最低溫度點達到 120℃,並可持續 15min 以上。
(2)對大腸桿菌,每次試驗,陽性對照組回收菌數均達5×105cfu/片~5×106cfu/片,陰性對照無菌生長,對大腸桿菌的殺滅對數值,各點均 ≥3為消毒合格。
(3) 對脊髓灰質炎病毒,每次試驗,培養基無污染,細胞生長良好。脊髓灰質炎病毒感染滴度( TCID50 )≥105, 滅活對數值達 4 個對數值。可判為消毒合格。
2.1.5.2.7 注意事項
(1) 消毒碗櫃內滿載與非滿載,結果可有相當大差別,故正式試驗必須在滿載條件下進行。
(2) 不同大小的消毒碗櫃, 櫃內裝有紅外線燈的功率或安裝支數,均可影響消毒效果,故在這方面的設計有所變動時,應重新測定。
(3) 大腸桿菌殺滅試驗注意事項見 2.1.1.7。
(4) 脊髓灰質炎病毒滅活試驗注意事項見 2.1.1.10。

❻ 高溫滅菌隧道烘箱質量看什麼指標

高溫乾燥箱,也稱為高溫烘箱,高溫電熱鼓風乾燥箱,供工咐敗礦企業、醫療機構、科研單位、大專院校等作乾燥、烘焙、熔臘、滅菌固化之用缺核。

結構特點

乾燥箱殼體由優質鋼板製成,夾層內填充衡扮顫優質玻璃纖維保溫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溫性能,箱室上頂面裝有鼓風機,配以箱內風道,使箱內熱空氣有規律循環,從而提高了箱內溫度均勻度。電加熱器密封式管狀形狀,以防露熱絲和低著火點氣體直接接觸而發生事故。

❼ 如何判斷高溫滅菌物品是否合格

有專用的測試試紙,試紙上的指示線條只有經歷高溫及相應的時間處理,才能變成深黑色,日常工作中每天開始消毒前作一次測試圖測試,合格後再正式進行消毒滅菌,並襪汪亮在消毒包裝外黏貼指示條,並保證陵搏過程結束時消毒指示條完全變色.
另外按規定要求間隔消毒滅菌芽孢菌指示管,經滅菌的指示管培養後應合格才允許設備進行日常消毒滅菌工告寬作.

❽ 高壓蒸汽滅菌法滅菌效果的檢測方法包括那三種

1. 滅菌包內放化學指示卡
2. 生物檢測方法
3. 進行B-D實驗

❾ 高壓滅菌的溫度,時間,適用范圍,如何對高壓滅菌效果進行監測

壓力蒸汽滅菌效果監測包括物理監測、化學監測和生物監測。
(1)物理監測:每次滅菌應連續監測並記錄滅菌時的溫度、壓力和時間等滅菌參數。溫度波動范圍在+3℃以內,時間滿足最低滅菌時間的要求,同時應記錄所有臨界點的時間、溫度與壓力值,結果應符合滅菌的要求。
(2)化學監測:包括包外、包內化學指示物監測。具體要求為滅菌包包外應有化學指示物,高度危險性物品包內應放置包內化學指示物,放於包內最難滅菌的部位。通過觀察化學指示物顏色的變化,判定是否達到滅菌合格要求。採用快速壓力蒸汽滅菌程序滅菌時,應直接將包內化學指示物置於待滅菌物品旁進行化學監測。
(3)生物監測:將嗜熱脂肪桿菌芽孢片製成標准生物測試包、生物PCD(滅菌過程驗證裝置),或使用一次性標准生物測試包,對滅菌器的滅菌質量進行生物監測。將生物監測包置於滅菌器最難滅菌的部位,並設陽性對照和陰性對照。根據微生物芽孢的死亡情況來判斷滅菌是否成功,考核滅菌器負荷是否達到無菌保障水平,這是確定壓力蒸汽滅菌是否有效的最可靠的方法

❿ 以什麼來衡量滅菌方法的滅菌效果

(1)加熱滅菌法
利用高溫來殺死微生物(超過最高生長溫度)的方法。加熱滅菌的原理:當高溫作用於微生物時,首先引起細胞內生理生化反應速率加快,機體內對溫度敏感的物質如蛋白質、核酸等,隨著溫度的增高而遭受不可逆的破壞,盡而導致細胞內原生質體的變化、酶結構的破壞,從而使細胞失去了生活機能上的協調,停止了生長發育。隨著高溫的繼續作用,細胞內原生滾禪質便發生凝固,酶結構完全破壞,活動消失,生化反應停止,滲透交換等新陳代謝活動消失,細胞死亡。加熱滅菌可分乾熱滅菌和濕熱滅菌兩大類。
1)乾熱滅菌 利用灼燒或乾熱空氣滅菌而沒有飽和水蒸氣參加的滅菌法稱為乾熱大埋塵滅菌法。由於乾熱滅菌使用方便,方法簡單,故在生產上廣泛應用。如火焰滅菌法:直接利用火焰把微生物燒死,故又稱焚燒滅菌法。採用此法滅菌既徹底又迅速,但只適用於金屬制的接種工具、試管口及污染物品等的處理。熱空氣滅菌法:即在電熱恆溫乾燥箱中利用乾熱空氣來滅菌。
2)濕熱滅菌 即利用蒸汽進行滅菌的方法。濕熱滅菌又分為高壓、常壓、間歇滅菌和巴氏滅菌4種。
①高壓蒸汽滅菌 由於高壓蒸汽具有較強的穿透力和較常壓高的溫度,能大大縮短滅菌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加之蛋白質在濕熱條件下容易變性,在熱蒸汽條件下,細菌的芽孢在120℃,經20~30分鍾可全部被殺死。如滅菌材料體積較大,不易被穿透時,可將壓力增加到0.152兆帕,延長至1~2小時。在高壓蒸汽滅菌中,滅菌溫度隨蒸汽壓力的增加而升高(圖2-6)。

搜狗問問

圖2-6 高壓蒸汽滅菌鍋
在使用高壓滅菌鍋時,要完全排出鍋內的空氣而以飽和蒸汽代之。如果空氣不排除干凈,則鍋內溫度將低於同樣壓力下由純飽和蒸汽產生的溫度,影響滅菌效果。
此法適用於各種耐熱物品的滅菌,如一般液蔽培養基、生理鹽水等各種溶液、玻璃器皿、工作服等。所採用的蒸汽壓力與時間,應根據待滅菌物品的性質、體積與容器類型等決定。
②常壓蒸汽滅菌 這是採用自然壓力、100℃蒸汽進行滅菌的方法。它設備簡單、成本低,當前使用最廣泛。只要砌一個爐灶,買1~2隻大鍋,上面用磚和水泥砌成,也可用大鐵桶、木桶等,體積大小可自行決定,但不宜過大,以裝800~1500瓶為好。設計常壓灶時應注意的問題:大小根據生產規模來定,灶頂部最好製成拱圓形,這樣冷凝水可沿灶的內壁下流而不會打濕棉塞;灶倉內要有層架結構,以便分層裝入滅菌物;灶上應安裝溫度計,可隨時觀察灶內溫度的變化;因滅菌時間長,鍋內水不夠蒸發,故容量大的灶要安裝加水裝置;灶倉的密閉程度要盡可能高,這樣既提高滅菌效果,又節省燃料。菇農在生產中還常用一種小型蒸汽發生裝置,引出蒸汽後直接通到下邊用木條塹起、四周用多層塑料布密封的菌袋堆中進行常壓滅菌。這種方法不用建灶,簡便省工(圖2-7)。常壓滅菌一般水燒開後保持8~10小時,悶一夜即可。

閱讀全文

與如何檢驗高溫設備的滅菌效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蒸汽管道疏水閥門活接頭 瀏覽:49
設備調試和工藝哪個有前途 瀏覽:667
屠宰場廢水處理設備哪個好 瀏覽:747
軸上怎麼裝軸承圖片 瀏覽:783
機床的用氣量怎麼算 瀏覽:809
鑄造畢業設計ug圖怎麼畫 瀏覽:247
地暖分水器4個閥門都漏水怎麼辦啊 瀏覽:758
臨沂五金機電招聘 瀏覽:139
腳掌力量的鍛煉器材叫什麼 瀏覽:838
工程機械為什麼爆發 瀏覽:713
半導體製冷用什麼驅動 瀏覽:226
設計生物法凈化污水裝置 瀏覽:730
實驗室尾氣吸收裝置系統 瀏覽:72
滾筒洗衣機軸承壞了怎麼補 瀏覽:537
美度女表機械手錶怎麼樣 瀏覽:24
礦山救護有什麼器材 瀏覽:16
單軸承14噸什麼意思 瀏覽:837
各種超聲波機器體現了什麼組合 瀏覽:948
消防設施安裝需要哪些機械設備 瀏覽:57
超聲波振頭頻率和功率怎麼調整 瀏覽:842